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壹心理 产品体验报告
APP版本:4.5
系统版本:IOS10.3.2
机型:IPhone 7
体验时间:2017年5月18日
1.产品概况
壹心理是国内较早的专注于生产和传播心理学内容,提供心理服务的平台。壹心理APP于2015年5月22日发布第一版,目前已更迭代了13个版本。最新版本为2017年5月11日更新的V4.5。在苹果应用市场上,壹心理APP在“健康健美”大类中排名151位,在常见的心理学APP中位列第一。得益于壹心理长期深耕互联网心理领域所积累的庞大的用户体量,和众多的机构、院校、心理学专业人员的进驻。壹心理在用户上的优势,是其他后起的心理学类产品所不能比拟的。
壹心理在AppStore的排名
2.产品体验
2.1战略层:
2.1.1产品定位
壹心理APP是将壹心理旗下心理FM、口袋心理测试、壹心理学院等产品整合到一起的一个APP,集科普、媒体、服务的功能于一身,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满足用户对心理内容和服务多方面的需求。
2.1.2用户定位
壹心理作为一个平台型产品,平台的两端必然连接着不同角色的两类用户。
一类用户为需要心理帮助的大众用户。虽然这一类用户没有非常精准的定位,但是就目前平台的内容来推测,目前壹心理的用户中应该以刚踏入职场,或刚建立婚姻家庭,生活尚未稳定的年轻人为主。因为这一人群正处在由学生向职场人,或初为人父母的角色转变和适应期中。这个过程很容易出现角色适应不良、焦虑迷茫,压力过大等问题,对解决心理困惑,疏导心理问题有较大的需求。
另一类用户为心理服务的提供者,主要包含心理咨询师、心理科普作者、高效心理社团、心理咨询机构等
2.1.3内容定位
壹心理APP中的内容都主打“轻心理”的特色,有一定的心理学的科学性,同时加入了时事热点、案例分析、知识应用的元素,使内容更加科普和通俗化,更易让大众用户接受。
内容大致包含了普通心理学中的所有主题(认知、情绪、自我等)以及社会心理学中的一部分主题(人际、恋爱、职场等),主题庞杂,丰富全面。
2.2范围层
从功能上来看,目前壹心理APP中包含了咨询平台、音频、文章、测试、课程、问答社区6大功能模块,是现有的心理学APP中功能最强大最全面的。其中咨询平台的功能是壹心理重推的模块。
2.2.1咨询平台
壹心理APP中咨询功能共有三个入口。首页中部“预约专家”和“即时倾诉”两个独立的按钮,以及APP底部Tab导航栏中的“咨询”按钮。倾诉和咨询的不同之处在于,倾诉是用户在电话中向咨询师倾吐自己的烦恼,宣泄自己的情绪,咨询师更多的是倾听和接受,咨询深度浅,收费相对较低。咨询则是正式的系统化的,有双向互动,有专业咨询技术介入的心理咨询,分为语音、视频和面对面三种形式,价格不一,用户可以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咨询服务的收费要高于即时倾诉,收费普遍在200元/小时以上。倾诉服务预期达到的目的是宣泄即时情绪,释放心理能量,而咨询则着眼于解决心理问题,实现心理成长。两者在定位上不同导致了收费的差异。
“话题咨询”是壹心理咨询模块中比较特色的一个功能。其中的话题都是咨询师发布的用户常见的一些心理困惑的主题,目的是吸引有对应问题的用户来找自己咨询。相较于一般咨询平台,咨询师只能被动地等待用户在找到自己做咨询相比,这个功能无疑给了咨询师更多“主动出击”的机会,是一个比较有创意的做法。
用户通过首页中部的按钮进入“预约专家”和“即时咨询”后,点击返回并不会原路径跳转回首页,而是留在了咨询模块中。这个路径的设计也十分巧妙。体现出壹心理努力将用户留在咨询模块,引导用户向预约咨询转化,达到变现的目的。从中反映出了产品设计时清晰的目的性。
壹心理的咨询模块
2.2.2音频(心理FM)
心理FM是壹心理网的第一个产品。由于其本身是有独立的APP的,所以在壹心理APP中只有首页中部的一个入口,而且与其他模块的区分不是很明显,容易被忽略。音频模块中将所有的节目分为了8个类别(8个按钮)。其中前6大类的分类标准都是音频的主题,最后2大类为科普知识和课程讲座。
壹心理的FM模块
模块内的8个按钮为壹心理APP中筛选音频的唯一方式,而不像独立的“心理FM”APP那样有场景、心情、主播等多种筛选维度。可以看出目前壹心理APP内的音频已经被削减得只剩下一些最基本的功能,体现出战略重心的转移。
音频内容的生产方式基本上是“用户UGC——平台审核”的做法,这种做法大大增加了节目的数量,提高了网站内容的更新频率。但是由此带来的弊端就是流量过于分散,每一期节目都无法吸引太多的用户来收听。从内容上质量上看,多以美文、鸡汤文为主,或是主播在壹心理平台上写的一些文章,节目原创性稍欠缺,或是和平台上其他内容有重复。
用户在退出播放器页面后,音频还可以在后台继续播放。这一点符合一般音频类APP的做法。
2.2.3测试
测试在APP中也只有首页中部的“测试”按钮一个入口。与音频模块相似,测试模块也通过8个按钮将所有测试分为了8大类别。但是在使用中发现,8个分类并不是互斥的。存在在多个分类中可以找到同一个测试的情况。这种做法可能是因为本身很多测试(尤其是趣味测试)的定位和归类都是模糊的,可以被归入到多个类别中去。
测试模块中包含付费和免费测试两大类。付费测试都是一些专业的心理学量表,用户作答后会生成专业的测评报告,且一般不能重复施测,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测量学的规定。而免费测试则都是一些趣味性质的测试,娱乐性质多于测评性质,一般也不用来做专业的指导。
用户做完一篇测试最少需要三步:点击目标测试进入测试→封面页点击开始测试进入题目页→点击查看结果进入结果页。这一路径与大部分心理学APP中测试功能路径的设计相似,同样也存在页面层级过多,封面页浪费的问题。完全可以将封面页和答题页整合在一个页面中,减少层级,也减少用户的流失。
做测试时,题目之间的跳转不灵敏,有一定的延时,略微影响用户体验。测试结束后,没有相关推荐,但是有评论功能,用户可以写下对测试想法。
2.2.4课程
课程是继壹心理APP中咨询和付费咨询外,第三个变现渠道。从内容上,大致可以分成“成长类课程”和“培训课程“两大类。成长类课程是指一些通过科普心理学知识和原理,帮助人们更好地调适心态,快乐生活的课程;培训课程则主要是指咨询师考试相关的培训。
从是否付费上看则分为免费与付费课程两类。课程形式上则有直播和录播微课两大类。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课程模块的入口位于APP首页中部的Icon中。容易被忽略。如果壹心理想要增加这一模块的曝光,还需要在入口和用户触达上做一些改进。模块内课程的呈现大致都是以大图+标题的形式平铺呈现的。页面整体颜色杂乱花哨,不够简洁。与课程模块外APP的其他部分的风格也不统一。
壹心理平台上汇聚了大量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科普工作者等,使其有丰富的师资来产出心理学课程。这一点是其他发展较晚的心理学产品难以望其项背的。如果可以营造更好的用户体验,预期这个部分会带来更大的效益。
2.3 结构层
壹心理产品结构图
从结构图上看,壹心理APP虽然功能庞杂,但是结构清晰,用户最多经过三步操作就可以触达任意功能或内容。而且每一个模块内的排列都是“Banner+icon+列表”的结构。结构清晰统一,用户以一种操作习惯就可以在整个APP内流畅的操作,这是壹心理App比较成功的地方。
2.4框架层
壹心理APP内主要采用了3种导航方式,分别是标签式导航,平铺式导航和抽屉式导航。其中整体使用了底部标签导航的方式,符合APP通行的做法。底部共有四个标签,数量也在用户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不会造成用户过大的认知负担。
壹心理首页
在APP首页中部,各模块中部的有关二级分类的导航则都采用了平铺式导航。用户可以通过点击中部的按钮进入各二级分类下的内容。测试模块和课程模块的Icon都是4*2的排列,体现出统一性和自洽性。
抽屉式导航界面
抽屉式导航见于,用户在各模块内筛选话题时,弹出的筛选界面。界面内列出了各种话题标签,可供用户选择。但是这里存在了话题太琐碎,选项太多的问题。提供许多选项看似可以让用户更精准的找到目标内容,但是实际只会让用户在过多的选择面前无所适从。因此如何在内容精准匹配与选项概括简洁之间做出取舍和平衡,是壹心理APP需要改进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壹心理在整体导航上,采用了一种类似“二维”的方式,即横向的导航是以心理内容的分类来组织的(婚姻、恋爱、家庭关系等),纵向的列表则是以形式来组织的(文章、FM、课程等),这种二维组织的方式很好地平衡了内容和形式的矛盾,在内容型产品中值得学习和借鉴。
APP中信息的组织方式
2.5表现层
APP以蓝色为主色调,但是并没用使用大色块,而是采用了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了重点部分的轮廓,界面清新简约,易于营造清净安详的浏览体验。这也是一个心理APP最基本的一个要求。用户需要在APP中得到静心和陪伴,所以这种简约的设计是与用户的这一诉求相契合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产品体验报告|两年的发展,为何壹心理还是处于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黄伟强:想把壹心理打造成“值钱,而不只是挣钱”的公司
线下渠道+线上社群,知子花如何分食家庭心理教育市场蛋糕?
被拒60次转角遇到薛蛮子 她把心理咨询均价砍至百元 护47万小心脏不感冒
心理咨询师 资源教程汇总
功能强大 操作简便的学习平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