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食用菌菌种出菇鉴定方法

  一般大多数食用菌栽培户每年都是从不同的菌种出售单位购买母种原种进行扩繁,以满足生产用种的需求,这样做不但比较方便,同时成本较低。

  在购得菌种出售单位的一代母种或二级原种后,无论是你是生产自用,还是制种销售给他人,为确保万无一失,取得高产、稳产,请切实做好菌种出菇鉴定等工作。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消毒操作 保持最佳培养环境

  母种接原种或原种接栽培种时必须通过消毒剂薰蒸等消毒手段消毒后进行(如在接种箱内)。决不允许室内敞开接种,因现在老菇区环境污染严重,食用菌病毒基数较多,严格消毒,可以防止露天开放接种而把病毒带入栽培种袋内。另外,在原种或栽培种培养过程中,发菌温度最好不要超过35℃,以免菌丝高温受热,免疫力下降而感染病毒,否则,用带病毒的栽培种投入生产,会酿成严重后果。如平菇菌袋内感染假单孢杆菌病毒后,会出现图1、图2黄菇或干枯现象;感染球形病毒后会出现图3、图4菜花菇或喇叭菇现象。

  尤其是球形病毒在灰色硬柄品系中较容易出现,近两年在全国各地发病率已有上升趋势,请大家引起重视,该病毒在高温36℃以上时会大量繁殖,可通过空气侵染菌丝,并贯穿料袋内部菌丝,使菌丝发生基因突变,导致菇体像开花一样畸形生长,有时还伴随着菇体成批死亡,采收后的下潮菇重复如此,这种畸形菇只能当姬菇销售,作大平菇销售已无商品价值。

  2、原种接栽培种后,必须进行出菇(耳)观察鉴定

  原种接栽培种环节中,可事先用8-10个比常规种袋规格短小的塑料筒膜装料。如常规种袋规格为22cm×45cm,试验袋规格应为18cm×35cm或更短的,因为规格短小的种袋接种后要比常规种袋提前十天发好菌丝,这样能提前看到种袋出菇是否正常,如果试验种袋出菇无黄菇、死菇、畸形菇,那么你就完全放心的将其它栽培种投入大面积生产,如果试验种袋出菇就发生黄菇、死菇、畸形菇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播种。否则,用带病的栽培种进行大料生产,会造成大面积减产或绝收,这一点请栽培户切切重视。

  3、不宜过多扩大繁殖倍数

  有的菇农违反规律,把原种当作母种来扩制,即引进的原种再扩制一次原种,再用扩制的原种接栽培种,这样做的好处是省钱、方便,但后果是增加了病菌感染机会,且会造成菌丝活力下降,对总产量有较大影响。如果你坚持要这样做,在每次扩繁过程中,也要按照以上方法进行出菇鉴定。

  4、出菇鉴定袋料的培养基选择

  做出菇鉴定试验的袋料培养基必须是棉籽壳或木屑。有部分菇农用麦粒、谷粒原料制作栽培种,因麦粒、谷粒营养丰富,培养的菌丝极浓密旺盛、活力强,但唯一缺点是谷粒培养基不会出菇,所以你在生产麦粒栽培种的同时,务必装8-10个以棉籽壳或木屑为培养基的种袋进行出菇观察。

  其它菇耳类也可参照平菇出菇鉴定方法,个别品种菌龄较长,短时间内种袋不会出菇,如香菇、滑菇、蘑菇、鸡腿菇等,菇农引种后来不及做出菇试验而当年投产的,要仔细观察和鉴别种袋菌丝生长形态,看是否有反常现象。

  为严格保证菌种质量,确保菇农种菇高产、稳产,制种销售户或制种厂家从菌种销售单位引进菌种后当年不能扩种销售,应在当年先作出菇观察鉴定,第二年再用预先转扩保藏的母种进行转扩制原种或栽培种向菇农销售。在向菇农销售菌种之前,一定要做到“不见菇不销售”这一点。否则,出现问题则是大面积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食用菌应如何制种
液体菌种
一种制作平菇、凤尾菇菌种的方法
古田茶树菇茶树菇菌种茶树菇菌包菌棒茶树菇原种价格信息 - 第一商务网-做生意交商友的免费b2b电子商务网站
食用菌制种技术视频
食用菌二级菌种和三级菌种培养基配制的工艺流程资料艾特贸易网手机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