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旧闻轶事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古陶瓷作伪手段也越来越高明,有时古玩老手都不免打眼上当,一般的收藏爱好者就更不用说了。

提梁壶变成了大笔筒

  前些时候,笔者想购买些有品位的东西摆摆玩玩,往古陶瓷商店左瞧右看,看中了个瓷质、画工、青花发色都极为优美、口径足径有20来厘米的大笔筒。于是将其从货架上拿下来仔细看, 还有挺拔俊秀的"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且工艺也是标准的康熙朝工艺: 第一,二层台底足;第二, 其露胎乃标准的康熙糯米胎,白润细腻, 用手摸之具有小儿肌肤之感;第三,釉色也有明代之遗风, 带有明之"亮青釉"的优点, 光洁而又滋润, 宛如美玉, 并与瓷胎结合紧密; 第四,青花发色亮丽青翠, 青花分五色,浓的浓、浅的浅、淡的淡; 第五,山水人物具有典型的明末遗风, 那峰顶劲松、山腰古木、山脚花草、山涧樵夫, 还有那江河帆船, 既飘逸豪放, 又细致入微。于是便转头
问价,也许由于我的失态,店主便开口3000元,说还是熟人常客, 别人要加几倍。我不做声了,继续看东西, 却陡然发现笔筒口沿怎么好像上了新釉,只不过是作了旧。我问:"喂, 你这怎么给戴了新帽?"店主见此, 赶紧叫我别声张, 原来有几个客户驾到了,他怕影响别人。于是我继续看手中的笔筒,一看又吓了一跳:"哟, 这还补了一块"只见在器物腰部画的空白处有一块壶嘴大小的补痕,乃是用瓷粉加粘合剂灌铸补上去的,再用仿瓷涂料作色,再进行机械喷吹,后再作旧,其口沿也是如此。我猛然想到:此绝非大笔筒,原是个断了头截了嘴的提梁壶!于是我横了店主一眼,拔腿就走。店主则不好意思地付之一笑,一切都不言自明了。

天球瓶变成了西瓜坛

  出了古陶瓷店,来到地摊市场。气还没有顺就到处转了起来,想找个好点的东西来解解心中的闷气。
  我喜爱单色釉,尤其喜爱青色釉和红色釉。正在寻觅之间,突然一老古玩商叫住了我,叫我买点他的东西。老者笑容可掬道:"今天有个好东西给你,宣德年制官窑货!我从祖上是饶州府任知府的人家找来的"老者边说边把个西瓜似的祭红罐递给我,又道:"我花了800元,你给个路费就算1000元怎么样?"他不说则已,一说我便反问道:"还宣德呢?1000呢?宣德有这种造型的罐?就值这几个钱耶?这分明是清末民初的典型造型,你蒙
谁?"老者被我这么一说,呆了,木然地望着我。然而我还是认真仔细地看了看,底足为暗圈足,口为平口,全然一个扁圆形清末明初的西瓜坛造型。然而细察其釉色黑红,色调均匀,釉面布满有细小的橘皮纹还有棕眼,底足有明显的垂釉现象,垂釉也呈黑褐色,尽管其足底书款为"宣德年制",然而也足可断定其为清前期仿宣德之物。可是,既是清前期之仿宣德之物,那又为什么成了清末民初之器呢?于是我又细看,这下看出漏洞来了:此器尽管和一般的西瓜坛造型没有两样,口沿粗看也与真品一样,外口上凸,内口下凹(用以盖合,使之盖与坛身密合无缝),但细察可以看出内口也比真器略微上翘。口沿凸凹之部尽管作了旧像是火石红,然而也可看出有机械切割后再用小砂轮打磨的痕迹。总之,原物是清前期仿宣德之祭红釉天球瓶,因上部残缺而切割做成西瓜坛。我没有理睬老者,转身看他的其他东西。还真见到了一只好东西:康熙五彩加金鸳鸯荷花纹将军罐。

凤尾尊变成了将军罐

 

  我劈头就问:"老师傅,你怎么又把那个玩意儿变成了将军罐呢?"我以前见过他这只上面打残了半截的正宗和清瓷图录一模一样的康熙五彩加金鹭鸶荷花纹凤尾尊,如今却改成了将军罐。一看口沿切割打磨作伪火石红及老化旧色等都和其祭红釉天球瓶改变成西瓜坛方法完全一样,做得极好,一般收藏者是看不出来的,即使看出了口沿一点疑问,卖者一句"是毛边修的"也就给抹过去了。如不细加察看,必定打眼上当。于是笔者直接问老者:"花了多少钱改这两个玩意?"老者也不回避:"这个凤尾尊改做将军罐和那个天球瓶改做西瓜坛一道花了80元。"笔者一笑,如今巳有专为古玩商等作伪作假的高手能人了,他们吃的就是作假饭!
  一天碰上三个假,且是珍稀之物老旧之器作的假,实在是令人心惊胆战。心惊的是现今的作假造伪已不是全然新造仿做了,胆战的是一不小心就打眼上当。

  第二个星期日,笔者又碰到了那个卖"西瓜坛"和"将军罐"的古玩老者,他一见面就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他那两个改做的东西卖了,还卖到了2800元!

南头北嘴东器身

  又到了星期日,和往日一样,笔者还是来到了古玩街的第一家古玩店。一进门又看见那件用残缺的提梁壶砍头切嘴、上釉作旧改成的大笔筒,我像见到了老朋友-样,叫道"哟,你怎么还站在这里?"
店主知道我在含沙射影地嘲笑他,也不在意,依然满脸笑容并说今天定得帮他买点东西去了。我点了点头,算是作为回应。
  我的眼球对着立正排列在柜架上的古玩转悠,一只极为漂亮的宋代影青瓜棱喇叭壶一下拉住了我的眼。因为我近来正在研究影青瓷,于是我上前将它取了下来捧在手中。
  "看也不要看绝对保证真家伙!"店老板见状拍着胸脯高叫道,"绝对保证是湖田窑,开门并全美的!"
  宋代景德镇的影青瓷在当时就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
磐"著称。现如今拿在手上的这件影青瓷确实是开门货。除了"薄如纸"外,其他三点"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都达到了,造型乃典型的宋代的喇叭口执壶。从壶颈而上至口宛如一个喇叭,喇叭之下为一个完整的爪形主体,壶嘴长长地伸出和壶口齐平。壶柄下连'瓜'体,上接"喇叭"之近口处,薄得几乎到了半脱胎,迎光而视,宛若美玉,无疑是景德镇湖田窑之物。
  于是我问价如何,回答是2200元,并补充道:"这样的好东西在哪里再有?"确实,这样的东西现今在市场上已经难找了。
  我遂开始鉴别起真伪来。鉴定影青瓷有如下要点;其一,因年代久远而产生的深入胎骨、没有浑散、密密麻麻的黑色斑点。有浑散的,即使深入胎骨的也为伪作,这是笔者总结的实战经验之一;其二,其底足因年代久远,自然干燥的程度也恰到好处;其三,标准的透明影青釉青白明亮。此壶一看便知是?"开门"的东西。既然是真,那么有没有像上次那样砍了头或断了脚呢?不会。因为真正的实物就是这种造型,既少不得半点,也多不得半点。有没有相接合拼的地方呢?想到这个问题,笔者心头一紧,于是又仔仔细细观察起来,也没有问题。既然如此,那就付钱吧?笔者犹豫了半天,看来看去,又思来思去,总觉得有些别扭,于是向店主借放大镜,店主说没有。不得已我便从他处借来了放大镜,不想不放则已,一放吓了一大跳:呀,竟然是"三合一"!原来壶的喇叭口是从一个别的同是影青喇叭壶残器上截下来接上去的!壶嘴也是从另一个影青喇叭壶器身残件上搞下来的,只不过是衔接得非常好用AB胶粘接口沿,然后再用透明釉进行内外粘接,接合好后就像是透明的影青釉一样明亮。相接之处也像当年窑工正常的分段相接一样,有自然相接之痕迹,但要极为仔细地鉴别还是能看出一点微妙的不同,而对于我这样的视力不怎么样的人来说,那就要求助于放大镜了。
  于是笔者失去了在此店转悠的心情,不想正欲走时,竟然瞥见其柜台之中有放大镜放在那儿,分明是店主心中有鬼。老板见状慌忙解释道:"东西虽然都是合接上去的,可全是真材实料,是用三个残坏了的同时代的喇叭壶,各取其身、嘴、喇叭口而合接上去,所以绝对可以说是真的!"
  笔者似听非听地横了他一眼,出了门。进入第二家古玩店,店主笑脸相接,因为与店主也是老熟人,所以进门店主便道;"我今天收到一个好东西,还在水桶里用民用84消毒液消毒,我拿来给你看看,你看到了保准拍案叫好!"
  "哦什么东西?"他拿了出来,还真的叫我傻了眼。

明清相好成一体

  让我傻了眼的是一个脏兮兮的釉里红三鱼高脚碗。 "'大明宣德年制'釉里红三色碗!"店主叫道:"怎么样?""不错。"我说,"看样子是老的,不是新的。"
  我随即将碗擦抹了几下,看了釉色和釉的老化程度,说:"老的倒是对的,但下面的高脚是宣德年间的,而上面的碗却是清雍正年间之物。"
  "何以见得?"店主急忙问道。于是笔者有所问而非所答地问道:"花了多少钱收的?"
  "刚才花了6800元钱收买的,是一个乡下来的人送来的。"
  "如此那你去拿给专家看看,鉴定鉴定如何?如果上下器都是宣德的器

物,我给你加10倍的价!"我深知宣德年间的釉里红三鱼碗是何等的珍贵!何况还是如此的完美有款之器。正好,此时和笔者一起玩古陶瓷的一藏友经过此地,笔者忙叫住了他。老藏友接过那只釉里红三鱼高脚碗,察看了几下之后,也肯定地说?"不错,这碗是雍正年间仿宣德釉里红三色高脚碗,下面的高脚才是个真正的宣德年之物。"
  "为什么?"店主急问。
  藏友回道:"第一,其造型不对。雍正仿宣德的釉里红三鱼碗,碗中的斜角之度比宣德的要稍小,碗底下窄而口宽;宣德的则刚好相反,碗底的角度比雍正的稍大,器底呈下稍宽而口则相对比雍正的口要窄小;其二,雍正仿宣德之品的釉里红的鱼头较尖或尾部稍瘦,而宣德的真品鱼头较圆而尾部肥大,历来有'宣德年造红鱼把杯,以西红宝石为末,鱼形白骨内烧出,凸起宝光'之说。其三,雍正年间的釉子与宣德年间的釉子也大不相同,宣德釉里红有白釉釉里红,有青白釉釉里红,其影青釉釉面肥腴,并有橘皮纹,釉中含有较多的气泡,大中小不一,气泡群与群之间的间距比较疏朗。而雍正的仿品气泡密而整齐,与宣德之釉大不相同。宣德瓷的上釉大多'内外有别',尤其是官窑器物更为典型,即器表的釉色及釉质与器里不一样,而此器内外都一样。所以你这件东西的上碗部,也就是主体乃是雍正年间的仿品:一、造型与宣德不符;二、鱼头比宣德的鱼头要尖,尾部比宣德之鱼尾部要瘦;三、器物内外釉色也相同(指上碗部),釉色也没有宣德之釉色那么透亮,宣德气泡要小且密集。"老藏友说着,指着脏兮兮的釉里红三鱼高脚碗?"你看,你这高脚碗上碗与下脚的釉色根本不同,高脚的釉色透明度远比上碗要透明得多,气泡也比上碗的釉子气泡要大和疏得多。"
  老友帮我解释得一清二楚。
  店主是个开店才一年多的下岗职工,且以前主要是卖钱币之类的东西,才转到了古陶瓷方面来,不想一下栽了个不小的跟头。
  "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老友见店主呆若木鸡的样子,赶紧打破僵局道,"我今天也打了个眼,买了个假东西!"老友说着从他的包里拿出了个口径八寸的大盘子,把我们的视线都吸引了过去。

古今接合釉里红


  这是一个正宗的雍正乾隆过墙龙纹盘。流畅的纹饰、精妙的工艺、优美的造型、淡青的釉色,还有因年久而被脏物所浸生出的老物方有"七彩霞光"都证明它是件老瓷。"七彩霞光"土话也叫油盐之光,即像油滴在水中所产生的一种七彩光似的颜色,依笔者经验,凡有些特点的古陶瓷定非赝品。再则,从器物的造型和龙纹及云纹留白等也足以证明它是正宗的乾隆年间景德镇民窑之物。既然是真物,老友又为何说自己打了眼呢?笔者一脸茫然,于是将老友的盘了接过来一看,方才知道老友确实打眼了!因为是老器物后加的釉里红!那过墙之龙纹的龙鳞上的点点釉里红为近年才加上去的,因为
真正乾隆年间的釉里红不是这个样子。乾隆年间的釉里红,不管是纯釉里红还是青花釉里红,都比较浅淡,远不及雍正年间制作的釉里红(包括青花釉里红)器。雍正年间的釉里红烧制得十分成功,釉色既深沉又鲜艳,并多带有积釉的黑红点,尽显其深沉与古老。而乾隆年间的釉里红及青花釉里红都比雍正年间的淡,绝没有新鲜浓厚醒目的色调。而老友的这件青花釉里红过墙龙纹大盘却是既新鲜又浓厚还醒目,尽显现代工艺色调,与盘中原青花纹饰的老化程度有着天壤之别。尽管作伪者给其釉里红罩上了透明釉,然而稍通一点古今釉里红的人仍一看就看得出来这是一件标准的乾隆年间青花过墙龙纹盘而后加釉里红之器。
  笔者间老友:"花了多钱?"
  "l400元。"老友像是霜打了的菜,懊丧地回答,"刚才我在楼上的地摊
买的。由于楼上光线不强,当时只看清了这件东西的确是件货真价实的乾隆年间之物,没有看清它釉里红是后加上去的。等我一激动付了钱到外面一看,方才发现上了当,可是等我再赶到那个摊位上去找卖主时,早已不见人影儿!你说气人不气人!"
  "不过也还值得上七八百的,"我赶紧安慰道。"也只有这样地安慰自己了。"-老友自嘲道。
  一日又遇到了三个伪,搞得我心惊胆战的,于是节日似的兴奋与兴趣一扫而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光绪仿前朝瓷器的鉴定探索
清三代瓷器精品赏析[8P] - 艺术瑰宝 - 贴图百科 - 常来网论坛[中国最大的永久免费...
看知名拍卖公司古瓷拍品练眼力,能看出这些是真品吗?
大清雍正年制花卉纹黄釉地青花盘
青花釉里红瑞果纹高足碗
斗彩始于明代宣德年间,色彩绚丽玲珑俊秀,带你深入了解一下斗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