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总复习材料(3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总复习材料

第三单元

9 《骆驼寻宝记》

一、解题:本文题目的短语类型属于偏正短语;体裁为童话。题眼为“寻”。童话体裁的特点介绍。

二、作家作品:陈伯吹(1906-1997),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文艺理论家。

三、字词:

携(xié)手  嫉(jí)妒  妒忌  嬉戏  饶舌   对峙(zhì)  温馨(xīn) 翡(fěi)翠  淙(cóng)淙   潺(chán)潺    鄙夷  水泄不通 高瞻远瞩  踽踽jǔ独行   豁然开朗   花团锦簇   养尊处优

四、全文结构

第一部分(1-10):描写了各种动物纷纷踏上寻宝之路,又全都半途而废的经过。

第二部分(11-19):写了骆驼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寻到了宝贝。

五、主旨:这篇童话记叙了骆驼经历了千辛万苦寻找到宝物的故事,赞扬了骆驼坚定信念、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告诉人们生活的目的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大多数人更好的生活,只有树立这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才有意义,自己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六、重点句段分析

⑴第一自然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文章开门见山,直入事件,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好奇心,为故事的发展作铺垫。)

⑵第十四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在走过艰难险阻后,骆驼看到了美丽的景色,但是这么美丽的景色并没有改变骆驼回到沙漠、改造沙漠的决心,由此可以看出骆驼高尚的品格。这一自然段为下文骆驼放弃这里选沙漠作了铺垫。)

⑶最后一个自然段应如何理解?

(这一自然段表现了骆驼谦虚、默默奉献的品质。骆驼虽然已经有了美好的声誉,但仍能坚持不懈地做自己的事情,更突出其高尚的品质,给读者以想象、思考的空间。)

七、课后重点练习:(一)与(二)

八、课文读后感:骆驼克服的困难可以归为三个方面:客观环境的艰难、内心意志的磨砺、还有思想情操的锤炼。骆驼的成功也发人深省:无论从才智、能力,还是从外表等方方面面的条件来看,成功可能性大的绝对不是骆驼,但是成功的却偏偏是骆驼,人们的生活也是如此。这其中蕴含的道理很值得我们仔仔细细地去思考。

九、写作特色:⒈结构安排匠心独运,有详有略,对比强烈。⒉语言鲜明、生动、准确,富有感染力。⒊运用象征手法,使童话内涵丰富。

 

10  《地毯下的尘土》

一、解题:文章题目为偏正短语;体裁为童话;题眼是“尘土”。

二、作家作品:莫德·林塞,美国作家。《美德书》,威廉·贝内特编著。

三、字词:

勉(miǎn)强(qiǎng) 葱茏 眷(juàn)顾 津津有味 教诲(huì) 扫帚(zhǒu)被褥(rù)  

四、全文结构

第一部分(1-5):父死母病妹瘸家穷,米妮主动外出打工。

第二部分(6-17):偶遇十二矮人挽留,担任临时保姆。

第三部分(18-34):米妮自觉打扫地毯下的尘土,得到十二金币的回报。

五、主旨

这篇童话,讲述了勤劳能干的小姑娘米妮在来不及打扫地毯下的尘土的情况下,认为“地毯下面没人看得见”就不打扫了。但经过思想斗争,最终主动连夜打扫,而地毯下面却有金币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诚实、善良、勤劳的人,是一定会有回报的。只要养成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的良好习惯,一定会受益终生。

六、重点句子分析

   ⑴“如果你的真诚和善良如一,我们的报答将要把你眷顾。”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在小矮人看到米妮把家里打扫得那么干净后,邀请她留下,并说了这句话,这也是文章主旨的一处引线,和后文的情节发展相关联。)

⑵“从此每天都这样,米妮一直这么认真地干着,直到仙女休假的最后一天”这句话在全文结构起什么作用?(该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⑶“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有何作用及表达效果?(该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米妮激烈的思想斗争。反复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内心的挣扎也说明了米妮对自己所隐瞒的地毯下的尘土很在意,这里表现了米妮的诚实。)

七、思考与练习:(一)与(二)

八、课文读后感:米妮美好的形象穿越东西文化的屏障,清晰、幽雅地站在我们面前。在人类美德的长廊中,我们当然可以找出其他点燃我们心灵的美德之光,但是真诚、善良无疑是人类作为一个种群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人类作为一个群体存在的支柱。

九、本文写作特色: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⒉传神的心理描写。

 

11 《巨人和孩子》

一 、字词

栖(qī)息   聆(líng)听   肆意    咆哮(xiào   翩翩(piān)起舞

二、主旨:这篇童话通过写巨人的花园由终年寒冬终于回到春天的过程,告诉我们:爱心能给世界和自己带来欢乐,自私则会给世界和自己带来不幸和痛苦。

 

12 《蟋蟀在时报广场》

一、字词:忧郁陶醉 弥(mí)漫 涟(lián)漪(yī)萦(yíng)回 孤苦伶仃 家喻户晓

二、主旨:本文写蟋蟀流浪到城市又成为著名音乐家的故事,歌颂了城市下层社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品德,也说明了西方现代文明虽能给人带来物质享受,却是以牺牲人的心灵自由和个性完整为代价的。

 

第四单元

13  《我爱这土地》

 

一、解题:题目是主谓短语,这是一首现代抒情诗。题眼:

背景介绍

诗的题目是《我爱这土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本诗写于193811月,其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成为时代的吹号者,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

二、作家作品: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作集:《黎明的通知》、《旷野》、《他死在第二次》。

三、重点字:嘶哑、无止息

四、结构:第一节诗以一只鸟儿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

第二节诗一问一答,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五、主题: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念,愿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六、重点问题

1.本文的意象是哪些?它们都分别象征了什么?(土地、河流、风、黎明。土地:象征着繁衍、哺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河流、风:象征着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反抗精神。黎明:象征着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附:暴风雨——象征着日寇的践踏带来的战乱、贫困、苦难,。)

2.作者对这四种物的描写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困难、人民的悲愤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3.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了“我”对祖国土地的热爱之情。

4.写法:①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②第一节与第二节的关系是递进关系;③象征手法。

七、课后重点练习:(一)与(三)(背诵)

八、拓展

1.有关交流表达爱国主义感情的诗文名句: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②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③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应注意哪些是诗眼,诗眼即意象(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思想客观事物)。

 

14  《乡愁》

一、解题:本文是一首现代叙事诗,题眼:

二、作者:余光中,诗人。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南京,现居台湾。自称自己的写作为“四度空间”(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著名文集有:《白玉苦瓜》、《灵诃》、《石室之死》。

三、全诗结构

第一节:邮票虽小,却蕴涵着多少对母亲的思念、眷念之情啊!

第二节:船票虽窄,却凝结着对新婚妻子的无限相思。

第三节:坟墓虽矮,慈母与我天人相隔,其间无限酸楚,谁能体会?

第四节:海峡虽浅,却将台湾与大陆分隔多年,可这浅浅的海峡,又怎么能割断作者对故土的绵绵思念呢?

四、主题: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以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

五、重点问题

⑴本诗借助的意象: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⑵作者以什么变化组诗?  (时间顺序)

⑶本诗四节可否颠倒?   (本诗四节不能颠倒。理由:①按时间顺序展开;②由前三节抒发个人的乡愁,第四节上升到对祖国的深情厚意,逐层推进。前三节是第四节的铺垫,第四节是前三节的升华。)

⑷本文写法:①深刻的主题:②独创的意象;③结构的精巧;④完美形式(音乐美——体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反复的词语和句子,与叠词结合:结构美——体现在全诗共四节,每节四行,长短变化调节,寓变化于统一,在外形齐整中又有参差之美。)

⑸第四节为何最动人?  (第四节所抒发的是爱国主义深情,比前面抒发的乡土之情、怀亲之情更具有一种崇高的美,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⑹六个意象的作用:感情明朗、集中强烈,让人具体可感,同时又能激发我们丰富的联想,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六、拓展

“愁”的诗句:①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②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③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⑤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5《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一、字词:颤抖、琴弦

二、主题:该诗通过对少男少女们的热情歌唱,勉励广大的青少年们(也包括成年人),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奋发向上,永葆青春活力。

 

16  《纸船》

一、字词:异地、游伴、浮泛

二、主题:歌颂儿童,表达诗人对儿童的热爱与同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周测试卷
高中语文说课稿模板
自我定位,尘土
头上的尘土
一粒尘土
【广州诗刊】No.11057期G版||2019年主旨文学奖·首届真诗杯暨第三届至雅杯大众作者文学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