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柴胡骨碎补香附白芷天麻水蛭使用方法

柴胡用量应该是多少

柴胡的用量应该为3-10g。

柴胡性味苦,微寒。具有疏风散热、疏肝解郁(通过疏通肝脏气机来治疗郁病)、升阳举陷(升提机体的阳气,以托举下陷的脏器)的功效。

本品宜水煎服,用量应该为3-10g。柴胡可应用于多种症状。

1.感冒发热。本品性微寒,具有良好的疏散肌表邪气、退热的作用。

2.本品善于和解少阳(治疗邪在半表半里之间的外感热病),为治疗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身体一会热一会冷)、胸胁满闷、口苦咽干等少阳证的要药。

3.诸疟寒热。本品尚可退热截疟,为治疗疟疾寒热往来的常用之品。

4.肝郁气滞(肝脏的气机和血运不畅、情志抑郁)、肝胆火旺导致的胸胁胀痛、头晕目眩、月经不调等。

5.气虚下陷、久泻脱肛。

本品擅长提升脾胃清阳之气,善治气虚所致的神疲乏力、食少便溏(粪便稀不成形)、久泻脱肛等。该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盲目自行使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骨碎补的用法用量是多少

日常用法:8~12g,可煎服或研末外用。

别名:毛姜、申姜、猴姜、爬岩姜、过山龙、岩连姜、肉碎补、碎补、石毛姜、石岩姜

性味:味苦,性温。

归经:归肾、肝经。

适用体质:血瘀体质

骨碎补的功效与作用

疗伤止痛,补肾强骨;外用消风祛斑。用于跌扑闪挫,筋骨折伤,肾虚腰痛,筋骨痿软,耳鸣耳聋,牙齿松动;外治斑秃,白癜风。补肾,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祛风湿,舒筋活络。

1、健齿固齿

将骨碎补用水煎,取汁加米煮粥调味。具有益肾健齿,固齿止痛的功效。

2、骨伤

跌打筋伤骨折,瘀肿疼痛时,内服、外用均可。内服时浸酒效果更好。

1、有益血管

骨碎补有预防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并防止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所含的骨碎补多糖和骨碎补双氢黄酮苷还有降血脂和抗动脉硬化的作用,有益血管健康。

2、有益骨骼

骨碎补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提高血钙和血磷水平,有利于骨折的愈含;还能改善软骨细胞,推迟骨细胞的退行性病变。

3、镇痛

研究表明,骨碎补所含的双氢黄酮苷有明显的镇静、镇痛作用。骨碎补用于肾虚腰痛,筋骨瘘软,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仆闪挫,筋骨折伤;外用消风祛斑,用治斑秃,白癜风。有经验认为本品治跌打损伤,尤适于肌肉、韧带损伤和闭合性骨折(主要取其活血镇痛作用)。有报道用于链霉素毒副反应、鸡眼、传染性软疣、寻常疣、遗精、慢性肠炎、慢性细菌性痢疾、牙周病等。

骨碎补的禁忌

1阻虚及无瘀血者慎服。

2、忌食羊肉、羊血、芸薹。

3、血虚风燥、血虚有火和血虚挛痹者禁用,也不宜与风燥药同用。

4、由实火、血虚等引起的牙痛不宜用。

5、孕妇、儿童慎用。

骨碎补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

主含柚皮苷、甲基丁香酚、骨碎补双氢黄酮苷、骨碎补酸、谷甾醇、原儿茶酸等。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促进钙的吸收,以及镇静、镇痛作用。现代药理研究,骨碎补能促进骨钙吸收,同时提高血钙和血磷水平,有得于骨钙化和骨质的形成;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镇静、镇痛等作用。

1骨碎补中所含双氢黄铜苷可降血脂。

2.骨碎补有促进骨折愈合作用。

3.骨碎补能明显降低链霉素中毒所致动物死亡数及降低卡那霉素对耳的损害。

4.骨碎补中所含双氢黄酮苷有强心作用及降低兔血小板聚集作用。

5.骨碎补中所含双氢黄酮苷有明显镇静、镇痛作用。

6.骨碎补在试管内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

香附用量一般多少克

香附用量一般是10-30克,具体用量因人而异,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香附是一种中药材,味辛、苦,性平,归肝、脾、肾经,具有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肝胃气痛、肝郁气滞、脘腹胀痛、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病症。由于香附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如果患者存在肝郁气滞的情况,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胃肠道不适、情绪低落、入睡困难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香附进行调理。

另外,对于阴虚火旺、气虚体弱的患者,不建议服用香附,以免加重病情。同时,患者在服用香附期间,还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大蒜等,以免影响药效。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性味:辛微苦甘,平。  归经:入肝、三焦经。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功能主治: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

(1)理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

(2)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

宜忌:凡气虚无滞、阴虚血热者忌服。

用法用量:6-9g。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撒、调敷或作饼热熨。

白芷用量一般多少克

白芷用量一般是煎服,3到10克。白芷是一位温性的中药,可以起到祛风止痛,消除止痒的功效,可以有效的预防风寒感冒,不痛牙痛的症状,常情况下阴虚血液的患者要尽量避免使用白芷。白芷通常情况下是生长在树林西边灌丛的地方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还有耐性,通常在过于寒冷的高山或者隐蔽的地方会生长不良。

白芷可发表散风,消肿止痛,用于治疗感冒头痛,并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因其气味精芳香,在制作扒鸡、烧鸡等制品中常用于调味增香。

白芷还有美容功效,挑选大而色纯白无霉迹的白芷,取其根部,碾为极细末,掺入到一小瓶普通护肤品中,充分搅拌和匀,坚持使用,有一定的增白效果。

白芷的功效

白芷是一种中药,药用价值很高,可以祛风,燥湿,消肿,止痛,可以治疗头痛、骨痛、牙痛、腹痛、皮肤燥痒等问题,白芷是巫山的特有药材,有名的镇痛药,后来全国开始慢慢的都在应用。

白芷可以让人兴奋,提奋精神。不过用白芷的时候要注意量,小量白芷可以兴奋神经系统,诸如运动中枢、呼吸中枢以及脊椎等系统,但是如果剂量较大,则容易造成痉挛、麻痹等,需要注意用量。

通窍止痛。大诗人苏轼曾经头痛、鼻塞,后来一和尚带来一包药材,让他煎汤服用,没想到直通鼻窍,使人感到一股清新之气,原来这副药就是白芷,又称“香白芷”、“杭白芷”。

白芷还有降血压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白芷里面有大量的异欧前胡素和印度榅桲,能够起到降血压作用。另外还具有抗菌、抗炎之功效。

白芷还有抑制脂肪合成、解热镇痛、止血、平喘等功效。

治疗行经不舒。传说北宋时期,有一个富商女儿每次月经都会疼痛难忍,身体日渐衰弱,富商甚是着急,准备带女儿到京城寻名医诊治,后途遇一个草药老翁,摸清情况之后,从自己的药篓里取白芷一份相赠,让其煎水服用。没想到喝了几次,竟然药到病除,这里主要说明白芷具有治疗行经不舒之功效。

白芷能够治疗皮肤问题,如白芷中含有“光活性物质”,如香柑内酯、花椒毒素、异欧前胡素这一类的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可以有效的治疗白癜风;白芷还能抑制皮炎的发生。

祛风散寒。白芷能够治疗因风寒引起的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

活血排脓,用于疮疡肿痛。如乳痈初起可配蒲公英、瓜蒌同用,脓出不畅配金银花、天花粉同用。

生肌止痛。白芷对于腰肌劳损,肌肉酸痛有祛瘀生肌消炎止痛的作用。

燥湿止带,白芷温燥寒湿,主要用治寒湿白带,常配合海螵蛸等同用如属湿热带下,也可配清热燥湿药如黄柏、椿根皮等同用。

白芷泡水喝一次放多少

白芷泡水喝一次的常规用量为10g左右,因其具有通鼻窍、治牙痛、消肿、排脓、散风燥湿等药物作用,个人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用药。  白芷常规用量为10g左右,但白芷具有药物作用,但尽量不要长期饮用。白芷性温,归肺经、胃经、大肠经,具有通鼻窍、治牙痛、消肿、排脓、散风燥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鼻塞、鼻窦炎、头痛、牙痛以及各种疮疡肿毒。  因药物存在相克性,一般使用白芷泡水时,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勿与禁忌食物同食,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药用】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川白芷的根。

、【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肺、胃经。

【功效】祛风解表,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临床应用】

1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等症。白芷发散风寒,且有止痛、通鼻窍等作用,故主要用治风寒表症兼有头痛鼻塞的病症。如头痛剧者加羌活、细辛;鼻塞者配藿香(主要为理脾肺之气)、薄荷等。

2.用于头痛、眉棱骨痛、齿痛。白芷祛风止痛,主要适用于病在阳明经者,头额、眉棱骨、上下龈都属于阳明经循行部位,因此都可用白芷进行治疗。治头痛可配藁本、蔓荆子等;治眉棱骨痛属风寒者可单独应用;属风热者可配黄芩同用。

3.用于疮疡肿痛。白芷治疮疡,初起能消散,溃后能排脓,为外科常用的辅助药品。如乳痈初起可配蒲公英、瓜蒌同用;脓出不畅配金银花、天花粉同用。在消散疮疡方面还可以研末外敷。

4.用于妇女白带。白芷温燥寒湿,主要用治寒湿白带,常配合海螵蛸等同用如属湿热带下,也可配清热燥湿药如黄柏、椿根皮等同用。此外,白芷又为治鼻渊要药,有化湿通鼻窍之功,多配合辛夷、鹅儿不食草等同用,既可内服,又可外用。还可用于毒蛇咬伤,有解蛇毒作用,古代有单用煎汤内服,用渣外敷的记载,现代有些蛇药解毒片即有本品配伍在内。

【处方用名】白芷、香白芷(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外用适量。

【按语】白芷辛散祛风,温燥除湿,芳香通窍,善能止痛,又可消肿排脓。它的止痛效果良好,跟据临床实践,不仅可以用治头痛,还可以用治风湿痹痛。配荆芥、防风,能散风寒而止头痛;配苍耳子、辛夷花能通鼻窍而治鼻渊;配黄柏、苍朮、椿根皮,可清热燥湿而治湿热带下;配银花、天花粉、当归、甘草等,可消肿排脓而治疮疡肿痛;配桑枝、秦艽、独活等,可祛风止痛而治风湿痹痛。

【方剂举例】白芷葱豉汤(原名白神散)《卫生宝鉴方》:白芷、豆豉、葱白、甘草、生姜、大枣。治寒热头痛,眉棱骨痛。白芷散《妇人良方》:白芷、海螵蛸、胎发。治赤白带,滑脱不禁。

白芷的选方

①治头痛及目睛痛:白芷四钱,生乌头一钱。上为末,每服一字,茶调服。有人患眼睛痛者,先含水,次用此搐入鼻中,其效更速。(《朱氏集验医方》白芷散)

②治诸风眩晕,妇人产前产后乍伤风邪,头目昏重及血风头痛,暴寒乍暖,神思不清,伤寒头目昏晕等证:香白芷(用沸汤泡洗四、五遍)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多用荆芥点腊茶细嚼下。(《百一选方》都粱丸)

③治半边头痛:白芷、细辛、石膏、乳香、没药(去油)。上各味等分,为细末,吹入鼻中,左痛右吹,右痛左吹。(《种福堂公选良方》白芷细辛吹鼻散)

④)治眉框痛,属风热与痰:黄芩(酒浸炒),白芷。上为末,茶清调二钱。(《丹溪心法》)

⑤治鼻渊:辛夷、防风、白芷各八分,苍耳子一钱二分,川芎五分,北细辛七分,甘草三分。白水煎,连服四剂。忌牛肉。(《疡医大全》)

⑥治肠风:香白芷为细末,米坎调下。(《百一选方》)

⑦治大便风秘:香白芷炒为末,每服二钱,米饮入蜜少许,连进二服。(《十便良方》)

⑧治痔疮肿痛:先以皂角烟熏之,后以鹅胆汁调白芷末涂之。(《医方摘要》)

⑨治带下,肠有败脓,淋露不已,腥秽殊甚,脐腹冷痛,须此排脓:白芷一两,单叶红蜀葵根二两,芍药根(白者)、白矾各半两(矾烧枯,别研)。为末,同以蜡丸如梧子大,空肚及饭前,米饮下十丸或十五丸,候脓尽,仍别以他药补之。(《本草衍义》)

⑩治肿毒热痛:醋调白芷末敷之。(《卫生易简方》)①治痈疽赤肿:白芷,大黄等分。为末,米饮服二钱。(《经验方》)②治刀箭伤疮:香白芷嚼烂涂之。(《濒湖集简方》)

天麻一次吃多少量合适

2022-03-22 阅读数:845

天麻煎服,一次用3~10g。研末冲服,每次用1~1.5g天麻是一味中草药,其性味甘、平,归肝经。天麻的功效包括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祛除风邪,疏通经络),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惊风(以神昏、抽风、惊厥为主要表现的儿科疾病)、癫痫抽搐、破伤风、头痛眩晕、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等病症。天麻使用时多与钩藤、僵蚕等配合使用治疗小儿急惊风,或与半夏、茯苓、白术等配合使用治疗风痰上扰(风痰邪气侵扰头部)之头痛眩晕,或与秦艽、羌活、桑枝等配伍治疗肢体麻木。

天麻有熄风止痉,平肝抑阳,祛风通络的作用。天麻主入肝经,功能息风止痉,且味甘质量润,作用平和,可以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还是病之新久皆可随证配伍。本品还是治疗眩晕头痛的重要药物,不论新久,皆可随证配伍,且疗效显著,还可以治疗肝阳上亢导致的眩晕头痛,常与钩藤通用。偏头痛一般都是邪入肝经,可以配伍川芎半夏同用。用量为10_20克。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

天麻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来说,它本身具有很好的效果。天麻的功效主要是平肝息风,祛风止痛,因此天麻对于治疗头痛眩晕,具有很好的效果。另外天麻本身来说,还具有镇静,镇痛,抗惊厥的作用,对于人体的心肌缺血一定的保护作用。天麻食用的方法也比较多,比如说天麻经常可以和一些其他的食材进行炖汤。另外的话也可以将天麻切片或者研末吞服,天麻可用的食用方法比较多。具体的使用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天麻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平肝息风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祛风止痛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天麻适合用于内风所致的头晕内风引起头痛的三种类型:

一肝阳上亢型,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出现;

二、痰浊中阻,表现症状:经常感觉头偏沉;

三、肾虚病人,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伴有记忆力减退的症状。天麻对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不合适。天麻治偏正头痛,首风攻注,眼目肿疼昏暗,头目旋运,起坐不能天麻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轻度收缩脑血管,增加冠状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

天麻75克,附子(炮制,去皮、脐)50克,半夏(汤洗七遍,去滑)50克,荆芥穗25克,木香25克,桂(去粗皮)0.5克,芎藭25克。上七味,捣罗为末,入乳香匀和,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渐加至十丸,茶清下,日三。(《圣济总录》天麻丸)

消风化痰,清利头目,宽胸利膈,治心忪烦闷,头晕欲倒,项急,肩背拘倦,神昏多睡,肢节烦痛,皮肤瘙痒,偏正头痛,鼻齆,面目虚浮天麻25克,芎藭100克。为末,炼蜜丸如芡子大。每食后嚼一丸,茶酒任下。(《昔济方》

天麻丸)天麻治中风手足不遂,筋骨疼痛,行步艰难,腰膝沉重天麻100克,地榆50克,没药1.5克(研),玄参、乌头(炮制,去皮,脐)各50克,麝香0.5克(研)。上六味,除麝香、没药细研外,同捣罗为末,与研药拌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空心晚食前服。(《圣济总录》

天麻丸)天麻治妇人风痹,手足不遂天麻(切)、牛膝、附子、杜仲各100克。上药细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一斗五升,浸经七日,每服温饮下一小盏。(《十便良方》天麻酒)

天麻治风湿脚气,筋骨疼痛,皮肤不仁天麻(生用)250克,麻黄(去根、节)500克,草乌头(炮,去皮)、藿香叶、半夏(炮黄色)、白面(炒)各250克。上六味,捣罗为细末,滴水丸如鸡头大,丹砂为衣。每服一丸,茶酒嚼下,日三服,不拘时。(《圣济总录》天麻丸)

天麻治小儿风痰搐搦,急慢惊风,风痫天麻曲两(酒洗,炒),胆星150克,僵蚕100克(俱炒),天竺黄50克,明雄黄25克。俱研细,总和匀,半夏曲100克,为末,打糊丸如弹子大。用薄荷、生姜泡浓汤,调化一丸,或二、三丸。(《本草汇言》)

天麻治小儿诸惊天麻半两,全蝎(去毒,炒)50克,天南星(炮,去皮)25克,白僵蚕(炒,去丝)10克。共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天麻子大。一岁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荆芥汤下,此药性温,可以常服。(《魏氏家藏方》天麻丸)

水蛭的用法用量

水蛭抗凝血剂的作用比较好,可以预防血栓等疾病,还可以降低高血脂、高胆固醇。用磨粉后服用,效果会更好,但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切勿盲目滥用,一天不能超过三克。在饮食方面,在饮食方面要做到均衡合理,多吃一些补血、铁元素丰富的食物,有利于身体健康。另外,作息要规律,多休息,少熬夜,补充充足的睡眠,每天最好在十点以前睡觉,切忌过度劳累。

水蛭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材,其服用剂量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定。一般来说,成人每次服用的水蛭数量在3-6只左右,孩子服用剂量应根据体重而定。在选择水蛭药材的时候,需要注意选择质量优良的水蛭,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同时,为了保证疗效和安全性,最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服用。在服用水蛭之前,患者应该充分了解其使用注意事项,切忌滥用或过量服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头痛老偏方
株洲中医李力明治疗风寒外束气滞血瘀型头痛
偏头痛论治
【奇效头痛散】【川芎15克,天麻10克,细辛10克,白芷10克,田七10克,葛根15克,白芍20克】活血祛风,通络止痛。 主治 治疗各种慢性头痛、偏头痛,如现代医学之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等。粉碎未,筛。每次3克,
头痛、眩晕、耳鸣药对
清上蠲痛汤(古代经典名方1066)头痛不问左右偏正新久皆有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