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力的几种途径

摘 要: 生活条件的优越让很多初中生丧失了学习动力,面对困难时怕苦畏难,没有毅力,长期的浑噩状态疏于练习,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而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正是学习力的三要素。作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索出提升学生学习力的三种途径,即师徒结对、数学俱乐部、学生自主出题。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5786466.htm
  关键词: 学习力 学习动力 学习毅力 学习能力 数学教学 
  现在的初中生,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家庭条件普遍优越。他们虽然隐约明白知识与竞争力之间的联系,但当学习过程中面对困难和艰辛时,很多学生都不能坚持。信息爆炸时代对学习话题的冲淡,对学习目标的不明确,生活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导致面对困难时怕苦畏难,都成了阻碍学生进一步发展的拦路虎。另外,“未来的文盲不是那些没有知识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和持续学习的人。”没有学习力,就没有竞争力。这对矛盾现实存在着,困扰着学生、家长和教师。数学学科作为培养学生思维的学科,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力?笔者在数学教学一线探索了提升初中学生学习力的三种途径。 
  学习力包含三要素: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及学习能力。学习动力是指自觉的内在驱动力,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学习情感和学习兴趣。学习毅力,即学习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并支配其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学习目标的状态。它是学习行为的保持因素,在学习力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学习能力,是指由学习动力,学习毅力直接驱动而产生的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并用所接受的知识和信息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智力,主要包括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相对于学习而言,它是基础性智力,是产生学习力的基础因素。这三个要素互相渗透,又相对独立,以下三种途径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力的提升。 
  一、师徒结对 
  有群体就会有差异,在一个班级中,学习力的差异一定存在于个体之中。因材施教对于中国的整齐划一的教学节奏及每班四五十人的班容量,几乎不可能。但一些学习力较差的学生,没有动力,没有毅力,也缺少能力,如何进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师徒结对的“青蓝工程”是能提升学生学习力的不错的途径。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进行微调,选择学习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学生担任师傅,对自己的徒弟进行帮扶,每天包括抽查对知识点的记忆,内涵理解,错题订正情况,一阶段后出一份巩固练习帮助徒弟温故知新…… 
  对徒弟而言,问题很多,但一定是主动性不够,不太愿意问老师,但问师傅,就不太会尴尬,毕竟是同龄人。有些问题,似懂非懂,老师没有时间个别抽查,但师傅可以用课间问一两个问题。对于自主拓展,对于老师强行布置的多出来的一份作业,必定心生怨念,教师吃力不讨好,但对于师傅的要求,则容易接受得多。原本的动力不够借助师傅的督促得以改善并坚持,能力在日积月累中也不断提升,学习力的提升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师傅,在帮助徒弟的过程中,也拓展了对问题思考的深度,讲解问题的过程锻炼了语言表述能力,阶段性的出题也对知识进行了阶段性的回顾,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在督促徒弟的过程中,自己首先要做好表率,然后才能要求徒弟,于是学习毅力进一步强化,学好不仅为了自己,而且为了更好地辅导徒弟,实现自己的价值,学习动力也会增强,不用说,师傅的学习力也能得到提升。 
  二、数学俱乐部 
  无论是整体水平如何的班级,总有一批学生是冒尖的,这批学生学习很轻松,甚至觉得教师的教学节奏对于他们的思维来说就是滞后的,经常出现“吃不饱”的现象。分层教学是个趋势,但实际操作起来可行性不大。如何让这一批学生有提升学习力的空间?成立班级数学俱乐部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对班内数学测试曾在前15名的学生伸出橄榄枝,组建俱乐部,明确章程:学生应该履行平时每天自主拓展并定时俱乐部成员分组讨论的义务,周末完成指定练习的义务,享受教师个性化指导的全力;教师履行每天组织俱乐部活动答疑的义务,每周上传一份针对性提高的练习,并负责对完成的成员批改练习并讲解的义务。制作考核表明确各自活动的要求和每次完成情况考核记录,用以督促成员长期坚持。 
  这种方法在对数学学习较好的群体中开展,人以群分,他们会感受到来自同伴高手的压力,促进他们对自己要求更高的内驱力,自主拓展对问题的讨论,促使他们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考核的记录及同伴的坚持也促进他们将研究坚持下去,这种方式对于提升成员的学习力也很快速和有效。 
  三、学生自主出题 
  作业和考试,都是学生被动地面对试题来完成,导致学生对出题的意图和目的很少加以研究,缺少思考试题背后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题型。在一章结束后,让学生根据本章内容出一份练习,在题号旁边注明考查的目的,对学生深入思考本章知识大有好处,通过同伴互做互批互相讲评,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角色的转换为平淡的学习生活增添一分亮色。 
  在知识学习相对深入,知识之间的融通相对紧密后,可以让学生挑选或是编制题目,要求能够较好地综合相关的问题,考查重点和难点,并写出出题意图,试题分析和解答。全班上交后,教师负责挑选质量把关,将有针对性、有代表性的题选出,在全班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让出题的学生进行讲解,也能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可以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增加,内驱力增强,研究的过程、讲解的过程都能提高能力,坚持这么做也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毅力,三管其下,也对学生学习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以上只是笔者在教学中对提升学生学习力方面所做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者不断思考引领,学者才能少走弯路,我们都行走在助力学生学力进阶的路上。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9/view-5786466.ht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培养学习力的理想课程
什么是学习力,学生的学习力如何培养?
太极拳师教推手时为何总被学生打?
核心素养时代,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学习力?
全视角学习视野下小学生学习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强化女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引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