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君子汤合四物汤的作用功效、主治病症、临床应用

【药物组成】当归10g川穹5g白芍8g熟地黄15g人参3g白术10g茯苓8g甘草5g。

【组方依据】本合方为气血双补之剂。既病或久病之后,或病后失于调摄,或失血过多以致气血不足。人之一身,全赖气血以生。肺主一身之气,气虚则肺气亦虚,故气短不足以息,而见气短懒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则运化无力,故食纳不佳,清阳不足以温养头目而出现头晕目眩;脾胃气虚,生化乏源,清阳不足以实四肢,气血不能温养四肢百骸,故见四肢倦息无力;气血亏虚不足以养心神,则心神不宁而出现心悸怔忡;气血不足以上荣于面、充于舌,故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者血之府,气行则血行,气血不足以充盈于脉,偏于气虚者则虚大无力,偏于营血不足者则脉见细弱本合方实为气血双补而设。

【方药分析】方中人参、熟地黄为主,甘温益气养血辅以白术苦温健脾燥湿,茯苓甘淡益脾渗湿,二药合用,协人参补脾肺之气,实后天气血生化之源;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协熟地黄以益心调肝生血;炙甘草和中益气,川芎以活血行气,共为佐药,使以姜枣调和脾胃,全剂配合,共收气血双补之剂。

【用方指征】临床上以气血两虚,面色少华头晕眼花,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食欲减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虚作为使用本方指征。

【临床应用】

1.贫血

临床上以贫血见面色晄白或萎黄,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爪甲苍白舌质淡白,苔薄白干,脉沉细或细弱无力为用药指征。

2.疮疡久不收口

用补虚扶正的药物,使体内气血充足,得以消除各种虚弱证候,恢复人体正气,助养新肉生长,使疮口早日愈合。凡疮疡中后期,急腹症的恢复期,皮肤病等具有气血不足者,均可应用。在具体运用时,证见毒势已去疮疡平塌散漫,顶不高突,成脓迟缓,溃疡久不收敛,脓水清稀,神疲乏力者可用本方以调气养血3.习惯性流产凡连续三次以上自然发生堕胎小产者为滑胎。临证以屡孕屡堕已连续发生达二次以上,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作为用方指征。

4.先兆流产

怀孕以后,阴道不时少量出血或时下时止或淋漓不断,但无腰酸腹痛或坠胀不适等。临床上以妊娠初期阴道少量流血,色淡红质清稀,白色晄白或萎黄,心悸气短,肢软神疲,少腹坠痛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滑或细弱无力作为用药指征。

5.胎位不正

临证以经临床或超声检查发现胎位不正伴有气短神疲,四肢乏力,怠惰懒言,面色少华或萎黄,可有食欲欠佳,夜寐不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或细弱无力等作为用药指征。

6.眩晕

该合方所治眩晕乃气血不足所致。临床上以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神疲懒言,气短声怯,面白少华或萎黄,或面有垢色心悸失眠纳减体倦,舌色淡,质胖嫩,舌边有齿痕,苔少或厚,脉细或虚大无力作为用药指征。

7.白细胞减少症

八珍汤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均有较好疗效,尤其对于肿瘤放、化疗后所致者。肿瘤患者经过多次或长期的化疗,往往出现气血亏虚的证候,表现为神疲乏力,食欲减退,面色无华或晄白,或黄,四肢倦怠,心悸气短,头眩咽干,舌质淡,苔薄白或厚,脉细弱无力等作为用方指征。

8.低血压症

低血压症包括体位性低血压、体质性低血压、心血管性低血压、内分泌性低血压、消耗性或营养不良性低血压等,若伴有心悸气短,神疲乏力,纳减眠差,面色少华或萎黄四肢倦怠,头眩目晕,舌淡薄白,脉沉细无力等可用本合方治疗。

9.老年皮肤瘙痒症

为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临床上以皮肤瘙痒,秋冬季节多发,伴有面白无华,神疲乏力,声低气怯,纳少倦怠夜眠不安,头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无力等作为用药指征。

【临床报道】张子丽等报道应用中药八珍汤加黄精、枸杞子何首乌、山英肉治疗放疗及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28例,其中严重者经输血及注射升白能后仍不见效,给口服中药后白细胞明显回升,保证了放疗及化疗的正常进行。作者认为全方具有补气益血、填精生髓,健脾益肾之功效,不仅能治疗放疗、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而且能在化疗前用之,起到预防白细胞下降的作用,特别是能解决反复多次化疗所致的严重骨髓抑制的问题金英全2本合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4例,对肝胃气滞型加柴胡枳壳脾胃气虚型加黄芪;胃热阴虚型加沙参、石斛;湿热中阻型加白花蛇舌草土茯苓半年为一疗程,每日1剂,总有效率98.15%,明显高于猴头菌片对照组的76.2%。李瑞林3用本方治疗关节炎1例,证属风寒湿痹,加黄芪、羌活、独活、制川乌、陈皮、阿胶、牛膝、木瓜,5剂痛减肿消,后以独活寄生汤加味调治而愈。施惠君 用本方加味治疗头痛88例,病程最长30余年,年龄16~79岁。方用党参、白术、茯苓、白芍、生地、当归各9 g,川芎3~6 g,生黄芪9 g,广木香6 g,陈皮4.5 g,蔓荆9 g,杭菊4.5 g,苦丁茶3 g,每日1剂,30剂为一疗程。结果显效33例,有效49例,无效6例,最少3剂见效,最多70剂,平均20剂。作者体会本方治头痛,病程短者疗效好。李中平等 i 5以本方加减治疗低血压头痛30例,其中男6例,女24例,年龄18~54岁,病程1~9年,血压均在12/8kPa以下。方用党参25g,白术15g,茯苓20g,当归12g,白芍15g,川芎15g,熟地20g,防风12 g,甘草10 g,陈皮15 g,大便干加番泻叶或生大黄;便溏加吴茱萸、干姜或乌梅、芡实;胸闷气短加黄芪、香附,日1剂,分2次温服。20剂后痊愈(头痛消失,半年不复发)22例,好转(头痛消失,半年内虽有发作,但程度较轻,再用本方仍有效)6例,无效2例。何强等6以本方治疗低血压82例(血压均低于12/8kPa),男49例,女33例,年龄19~59岁,病程半年内38例,半年以上44例。均有面色无华或萎黄,眩晕心悸气短,失眠健忘,神疲乏力,畏寒易汗出,口干,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舌淡脉细弱,无心脑肝肾等器质病变。以八珍汤为基本方,气虚明显加黄芪、柴胡;有寒象加桂枝、吴茱萸;阴虚加阿胶、鸡血藤;肾虚加杜仲、川断。结果显效(血压>16/10.6kPa)62例,有效18例,无效(血压<12/8kPa)2例。服6剂有效21例,7~12剂有效27例,13~18剂有效25例,18~28剂有效7例。血压恢复正常的时间平均为9.1天。陈文昌7以本方加减治疗重症肺结核33例,化疗同时以本方加桔梗、远志、冰片制成散剂分服,治疗1~3个月。结果食欲及食量增加32例,无改善1例;体重增加29例,无变化4例;检查血色素25例中增加20例,平均增加1.75 g;作植物血凝素皮肤试验28例中增加者23例;咳嗽症状消失4例,减轻17例,加重1例;发热12例中体温下降5例,正常5例,无变化2例;失眠7例均获愈;持续排菌者20例中,痰菌阴性4例,阴转2例,无变化14例; X 线显示不可逆16例中,无改变15例,恶化1例; X 线显示可逆14例均明显吸收好转;原有脓气胸6例中,脓腔缩小4例,无变化2例。孙作山[8用本方加减治疗手术后并发症32例,第1剂于术后6小时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多次口服或胃管注入,疗程5~10天。结果术后24~48小时恢复食欲,术后5天内体温恢复正常,术后7天统计,八珍汤组与抗生素组白细胞分别为(7.6±0.28)x10°/L、(11.63±8.69)x10°/L;血沉分别为(22.56±1.54)mm和(26.87±1.5)mm。程焕恩f9观察八珍汤加味合人工周期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将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西药人工周期治疗;治疗组除用西药外,经后加服中药八珍汤。结果两组治愈率分别为76.2%、28.6%,有效率分别为97.6%、78.6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薛丽梅110用本方加减纠正臀位妊娠32例,方剂组成为党参、黄芪各10 g,白术、当归、熟地、白芍、续断各9 g,川芎、枳壳各8 g,甘草3 g。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空服,连服3剂为1疗程,1个疗程无效可再服第2、3个疗程。疗程间隔1天。结果治愈29例。其中服药1个疗程者16例,2个疗程者12例,3个疗程者1例,无效3例。徐娟等以本方加减治疗126例胎位不正,均为妊娠30周以上,排除合并骨盆狭窄、产道肿瘤、双胎、子宫或胎儿畸形等,均经 B 超确诊。其中初孕50例,经孕妇76例,臀位107例,横位19例。方用当归9 g,川芎6 g,熟地9 g,白芍9 g,人参9 g,白术9 g,黄芪9 g,炙甘草6 g,续断9 g,枳壳6 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服后平卧1小时,3剂为1个疗程。结果有效105例(3剂后复查胎位已转正),其中初孕41例,经孕64例。无效21例(服9剂不能转正),其中初孕9例,经孕12例。1个疗程转正的81例,2个疗程转正的13例,3个疗程11例。横位较臀位疗程短,胎位转正的成功率高。王春林2用本方加益母草治疗气血两虚,气虚血滞而致的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症效果良好,并对产后大出血所致的席汉综合征7例均取得理想疗效。张起会13等用本方治疗哺乳期球后视神经炎14例,结果经治7~40天(平均25.3天),视力恢复1.0以上17只眼;视力提高3行字以上6只眼;视力有改善5只眼。陈淑端4用本方配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性角膜溃疡36例,结果显效12例,有效20例,尤效4例,总有效率达88.9%。樊宝林:5报道用本方治疗肋骨尖端综合征7例,对肝脾亏虚者加木香、青皮、肉桂;痛甚者加延胡索;气虚明显加黄芪;夹瘀者加桃仁、红花、赤芍。结果全部治愈,一般服药3~5剂。其中1例服1剂痛止,3剂痊愈,仅1例服药15剂,1例治愈1年后复发,再投八珍汤治疗而愈。刘仁远(16.以本方加减治疗22例有机磷中毒致迟发性周围神经炎,方用党参、熟地各15 g,白术、茯苓、川芎、白芍各8 g,当归10 g,甘草5 g,桂枝6 g。肢体麻木不仁.关节不利、舌青紫暗、脉涩加赤芍、丹参或桃仁、红花;上肢重加桑枝;下肢重加牛膝;发热、灼痛、心烦、舌赤加黄柏、栀子;身重肢沉、头晕欲眠、苔腻脉滑加苍术、萆薢、黄柏或防己、木瓜;潮热盗汗、舌千苔少加龟板、麦冬、知母、日一剂水煎服,3个月后改为1剂/2天。结果1~3个月内完全恢复18例,超过3个月恢复4例。周浩117以本方治疗4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患者,血红蛋白均在45~55g/L,方用黄芪15~30 g,紫河车10~15 g,阿胶10 g,砂仁9 g,木香9 g,陈皮、党参各15 g,白术12 g,茯苓9~12 g,甘草6 g,熟地20 g,川芎9 g,白芍12 g,当归9 g。每日1剂,分2次服用,10剂为1个疗程,并与西药组40例对照。结果!个疗程后痊愈29例(血红蛋白81~90g/L),显效10例(血红蛋白71~80g/L),有效1例(血红蛋白61~70g/L),对照组分别为12、9、1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1)。曾敏昭等18.以本方加减治疗气血两亏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0例,均按1986年全国血液学术会议拟定的标准确诊和判定疗效,结果基本治愈5例,缓解2例,进步2例,有效率100%。吴江等119以本方加减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36例,男20例,女16例,病程3个月至5年,以皮肤瘙痒、搔抓后稍减,皮肤干燥,抓处呈苔藓样改变,伴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心悸失眠,头晕眼花,舌淡,苔薄白,脉细弦。方用生黄芪、茯苓各30 g,白术、川芎、蝉蜕各10 g,生地、白芍、当归、蛇床子、地肤子、白藓皮各15 g,甘草5 g,舌红加女贞子,病程长加丹参,苔腻加车前子。水煎服,日1剂,分3次饭后服,6剂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20例(瘙痒消失,皮肤无脱屑),好转4例(偶有皮肤瘙痒,皮肤无脱屑),无效2例(服1疗程无改变),总有效率达94.45%。有效者3年未复发8例,2年未复发14例,1年未复发7例。刘映辉等20以本方配合西药治疗下肢溃疡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22~69岁。全部病人均为大隐静脉曲张引起皮肤营养障碍,16例行高位静脉结扎。在清洁创面、控制感染的同时服用八珍汤,结果溃疡消失,新生肉芽组织渐愈,皮肤无疤痕20例,创面愈合,残留疤痕2例。

【临床体会】我们在临床上常将本合方加味用于外科手术后患者的恢复,预防术后并发症。因此类患者经过手术之后,往往气血耗伤,并因此而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术后使用本合方加减治疗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且并发症少。对术后气阴两伤较重者加麦冬、生地黄、沙参;口渴甚者加天花粉、石斛;热势重兼便秘者加丹皮、石膏、大黄、柴胡,尤其是对于腹部手术的患者,可再加入枳实、厚朴等理气之品,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防止术后肠粘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妇科十方
十种气血双补的中成药
气虚血虚吃什么中成药?赶紧收藏1、人参归...
(12)[转载]固冲汤止崩漏体会(转)【草根一生】
『头痛』中气虚弱型头痛
这个方子专补一身各种虚,气虚、血虚、腰腿酸软、劳力过度皆可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