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大家徐文兵《字里藏医》整理笔记(1)
我们学习《字里藏医》,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去认几个字,去了解这些字与古代的医的关系,而是通过对这些字的理解,了解我们古人是如何认识自己的身体,如何发现身体的奥秘,如何健康养生的。徐老师是在把中医的术语翻译成英文的时候,发现他自己不识字的,所以深入研究,终于从中国的古文字中发现了其中所蕴含的医理。
只要追随徐老师,认真学习,由认识汉字开始中医启蒙。
序一,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任校长龙致贤作。他说:中医学的传承离不开明师的指点和学生的苦修。子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徐文兵大夫的“中医启蒙”系列丛书,凝聚了他数十年追随名医名家学习、苦心孤诣的实践体会的心血。
观夫古今,匹夫莽汉,有勇无谋,败事有余。书生犬儒,空谈误国,成事者少。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医事业的振兴,需要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更需要能够身体力行,为实践理想而放弃虚名浮利,刻苦钻研、开拓创新的人。我也希望热爱中医药事业的人通过阅读“中医启蒙”系列,能有所启迪。
平心堂创始人张晓彤所作序二,他说:体味古今名中医的成才之路,不外乎两条,即读书与看病,只不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而是更高、更深。读书不仅是通晓古文,精读熟背经典,更要字酙句酌,反复领悟其中的思维方法、内在联系;看病不仅是望、闻、问、切,辨证处方,更要在看病中再习经典,反复加深理解。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中医事业后继乏人,已成难挽之定局。似徐大夫这样,虽已过不惑之年,在中医队伍中尚属青壮,这其中有造诣者,更是凤毛麟角。希望此书的出版,能激励更多的中医后继者,多学多思,弘扬岐黄医术,重振中医雄风。
徐大夫自己所作的自序,他说:我们自己对古文的不识、不解。身为中国人,对很多汉字认得、写得、读得,可是深究其意,却发现自己根本不识得。
汉字并不是死文字,几千年来也在发展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根本就是汉字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丧失了这个特性,汉字也就失去了魂魄,中国人也就不会再有天赋的形象和抽象思维。
作为中医大夫,我的工作是恢复、唤醒人的自愈能力。作为中医老师,我的任务是对外输出我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对内恢复和唤醒国人的自信和自尊。
中医学是中国古人的智慧的结晶,其传承于世,主要靠师徒间的耳提面命、口传心授。其次,靠形诸文字的经典著作。后辈晚辈若无福缘得到明师的点拨而悟道,那就只能靠读书来学习、理解、掌握古人的思想。
中医启蒙由认识汉字开始,中华文明的复兴从振兴中医开始。信此言不为过,愿就教于有道者!
开始正文,第一辑《从健康谈起》,第一部分:健康。
“健”从人从建,含义是有力的。“健”也可以作副词,含义是有力地,如健美、健壮。在使动用法中,“健”可以作动词,含义是“使之健”,也就是使之有力的意思。比如我们常说的健身、健体、健胃,等等。很多人胃肠蠕动呆滞缓慢,常常出现宿食不消、心下痞硬、口臭咽痛、嗳腐吞酸的症状,使用消食化积的药物,或者予以点穴针刺,能够使胃肠得气有力,生动活泼起来,所以叫做“健胃”。
力源于气,有力者源于有气。元气足则神明健,谷气足则体健。
“健”的反义词应该是“痿”或“废”吧,蔫头耷脑、垂头丧气、萎靡不振一类的。
“康”的含义是五个方向的道路都通畅,人的身体想维持正常的运转也是如此。中医认为人不仅有肉眼可见的血在脉管里流动,还有一种无形的能量,也就是气(炁),它在体内有蓄积、流动,这种流动是有规律的,有着各自的节奏、方向、时间。这种能量流动经过的路线称之为“经络”,大路为“经”,小径为“络”。人的先天之炁,由精化生,蓄积在丹田,流行运动在奇经八脉之中,最重要的任督二脉最终注于脑,营养神明。后天之气起于中焦,由水谷化生,兼并呼吸之精气,由肺而起,逐次按时行于十二正经,循环往复,并且散布于三百六十五个小的络脉之中,覆盖渗透全身。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如果经脉不通,或者络脉不畅,人的气血运行就会停滞,轻则出现疼痛,重则出现麻痹,久而成患,出现地方割据,也就是受中央(心神)节制的自我膨胀,形成癌瘤。
以任脉而言,上下交通,水火即济称为“泰”;而任脉郁阻,上下隔绝不通,上热下寒,称为“痞”(pi)。我们常说的“康泰”,就是人体的经络上下交通,五路旁达的意思。而“康宁”就是经络通畅,神魂得归,能藏于心中的意思。
“康”的反义词应该是“塞”“阻”“绝”“断”,反正就是不通。
中国人对身体好也就是健康的理念源于中医的气血理论,气足有力为健,经络通畅顺达为康。徒有气而经络不通,人会暴躁、疼痛,气冲牛斗,血溢脉外,或出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的疯狂也未可知。经络通畅而无气力者,就像缺乏营养的婴儿一样,难免天折。
心理、精神健康不但要有心气、有动力,还要想得开、想得通。现在大多数神志病的患者,要么没心气,压抑过度,丧失欲望,干什么都没意思,包括活着;要么想不开,钻牛角尖,一根筋一条道走到黑。不是不健,就是不康。
如果身和体不健或不康,可以学习和练习中国的传统健身疗法,五禽戏,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来达到五脏和六腑的调理。
第一辑《从健康谈起》,第二部分:腠理
“腠”发音同“凑”,含义也相近,有时也通假互用。每个细胞之间有细微的间隙,这些细胞和它们之间细微的缝隙就是“腠”。从微观上看,每个细胞之间有细微的间隙,这些细胞和它们之间细微的缝隙就是“腠”。中医研究细致入微,常常涉及到肉眼不见的外部虚邪、体内真气,所以也研究到了人体微观结构,所以产生了“皮腠”、“肌腠”、“腠理”等词汇。
“理”的本义是顺着玉石的自然纹路治玉。人体不是天衣无缝,人的肉眼所见的表皮上有汗毛孔和纹理。这些纹理就是细胞之间的间隙、接缝连接拼凑而成,纹理所在也就是间隙所在,也就是腠之所在。
简单地说,腠是肉眼不可见的表皮间隙,理是肉眼可见的表皮纹路。腠理是隙,更加细微,是无形的邪气、正气出入之处。
腠理作为人体组织的一部分,与体内脏腑气血有密切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谓:“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轻无形的能量通行在腠理之间,沉淀有形的物质储存在五脏之中。
《灵枢·论痛》指出,人体“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腠理的疏密与三焦元气和主一身之表的足太阳膀胱有密切的关系。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医宗金鉴》注解为:“腠者,一身空隙,血气往来之处,三焦通会真元之道路也。理者,皮肤藏府内外井然不乱之条理也。”充斥在体表甚至散发到体外的气,中医叫作“卫气”,是保卫、护持的意思。卫气的来源一是人体元精所化,通过三焦散布到腠理;二是水谷经过消化,加上呼吸的清气,通过肺的宣发,散布在体表。
腠理的开合则受卫气的控制,因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灵枢·本藏》言,卫气能“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还说“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灵枢·脉度》谓:“其流溢之气,内溉藏府,外濡腠理。”分肉是肌肉间隙,腠理是表皮的缝隙,肥是饱满充盈的意思。如果把细胞比作山的话,腠就如同两山之间的山谷,理就是多个山谷连接成的沟壑。腠理肥,则间隙小;腠理疏,则间隙大。大多数女性关注的皱纹的问题,其实就是元气或者说卫气不足,导致皮肤失去弹性,腠理疏松所致。
外部环境寒热变化,影响腠理开合。内部环境,特别是心境也会影响腠理开合。
腠理是体内真气外散之处,也是外邪入侵之处。
就防病而言,腠理致密,开合自如是关键因素;就治病而言,疾在腠理,早期治疗至关重要。成语“防微杜渐”,可以作为腠理的一个很好的注脚。
以上为第一部分整理内容,如有侵权,请速告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字里藏医》之——腠理
【中医养生】厚朴中医徐文兵解读:字里藏医(第一集)
徐文兵老师#中医 ~《知己》《字里藏医》
字里藏医
​“腠理”的意义
11意 志 中医启蒙系列:字里藏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