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铁还需自身硬——《论语》学习308-309
 

子路篇第十三·六(308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钱穆译先生说:“他身正了,不待下令,那事也就行了。他身不正,就使下令,下面也不会听从。”

杨伯峻译孔子说:“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他本身行为不正当,纵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

【傅佩荣译】孔子说:“政治领袖本身行为端正,就是不下命令,百姓也会走上正途;如果他自己行为不端正,即使下令要求,百姓也不会照着做。”

正,端正。行,施行。从,听从,遵照。

孔子说,只有执政者自身行为端正,就是不下命令,民众也会遵照执行。如果自身行为不端,即使下令要求,民众也不会听从。这里是讲上位者的行为端正与否与民众能否遵照执行的关系,上正即下行,上不正即下不从,正人必先正己。

这与孔子说的”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论语·颜渊17》)和”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论语·颜渊18》)及”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19》)是相同的意思,希望上位者其身要正,也希望上位者能做到不贪欲,为民众树立好的榜样。好的榜样会产生巨大的正面力量,好的榜样也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影响。

领导干部要做到身正其实不难,只要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加强思想品德的修养,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以身作则,尽职尽责,为人表率,就能一身正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但领导干部要做到身正其实还有难度,如果道德败坏,贪婪好色,利欲熏心,只想着自己飞黄腾达,贪图享受,想做到身正就太难了。所以对于领导干部,一方面要加强自身修养的提高和作风建设,另一方面,要有纪律的约束和监督,让自己时刻保持作风正派,行为端正,表里如一。

 

子路篇第十三·七(309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钱穆译先生说:“备卫两国的政事,真像是兄弟呀!”

杨伯峻译孔子说:“鲁国的政治和卫国的政治,像兄弟一般[地相差不远]。”

【傅佩荣译】孔子说:“鲁国与卫国就政治上来说,其实是兄弟啊!”

了解一下历史。鲁国,中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第一代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卫国,中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第一代国君为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周公与康叔二人是兄弟,感情也很好。二个诸侯国是由他们兄弟俩之后分别继承发展下来的,他们也继承和发展了周公的礼乐制度,所以二个国家的政治状况如兄弟一般相近。

孔子在《论语·雍也22》篇中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讲的是齐国有姜太公之遗风,管仲之功业,当时的风气近功利,民众虚伪狡诈。但鲁国有周公、伯禽之教化,民众崇尚礼信,民风淳厚好仁。这是比较齐国和鲁国社会风气的不同,本章是比较鲁国和卫国政治的相近,这与孔子一直期望每个时期都有周公之道的理想有关,然而事与愿违,鲁国的政治和卫国的政治在孔子时代都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局面,而且他心爱的弟子子路在卫国战乱中也不幸罹难,让孔子伤心不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其身正,不令而行|《论语》没有那么难
论语:其身正不令而行(13-6~7)
鲁卫之政兄弟也——《论语》悟读【304】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 【13.6】其身正,不令而行【13.7】——鲁卫之政兄弟也
论语13.7
【第282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7章》成语“鲁卫之政”是何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