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不成善人但不要与坏人沾上边——《论语》学习272-273
 

先进篇第十一·一九(272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钱穆译子张问善人的行为。先生说:“善人能不踏着前人脚印走,但亦进不到室内去。”

杨伯峻译子张问怎样才是善人。孔子道:“善人不踩着别人的脚印走,学问道德也难以到家。”

【傅佩荣译】子张请教善人的作风如何。孔子说:“他不会随俗从众,但是修养也还没有抵达最高境界。”

道,行为,方向。践,踏,寻。迹,踪迹。

本章讲子张问什么是善人。孔子说,善人不依循已有的踪迹走,也没有达到很高的境界。

什么是善人?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25》)孔子说他没有见到过善人,如果能见到持之以恒的就不错了。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11》)孔子认为”有善人来主持国政,经历一百年之久,才可以化去残暴,消灭杀伐。”的说法有道理。这是《论语》里面关于有关善人的论述,我们得出结论:一、善人必须有恒;二、善人主政百年,可以去残暴,灭杀伐;三、善人不走别人老路,但修养还有待提高。

我们平常对善人的理解是,善人是与人关爱,致力行善,善行有成的人。但孔子说他没有见到过,说明不是我们理解的仅仅是做好事的人,是要一辈子做好事的人,但这还不够。一辈子做好事的人,只能算”有恒者”。而且孔子也说善人的修养境界还不够,说明不是仁人,更算不上圣人。所以只能说善人就像圣与仁一样,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但我们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到善人不光要行善,而且要修养有德;不光是做一点好事,而且要一辈子做好事,就认为善人的境界太高,我们都做不成善人,就放弃了行善的想法。我们要像对待圣与仁一样,做不到圣与仁,但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向圣与仁的目标努力,至少我们不会偏离人生正途。做不成善人,我们可以像善人一样行事,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努力达到那个程度,这样至少我们不会成为坏人。

 

 

先进篇第十一·O273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钱穆译先生说:“但听他议论笃实,便赞许他,哪知他真是一君子呢?还是仅在容貌上那么地庄严呢?

杨伯峻译孔子说:“总是推许言论笃实的人,这种笃实的人是真正的君子呢?还是神情上伪装庄重的人呢?”

【傅佩荣译】孔子说:“言论笃实固然值得肯定,但也要分辨他是言行合一的君子,还是面貌显得庄重的人?”

论笃,言论笃实。与,肯定,赞许。色,脸色,神情。

孔子说:“言论笃实固然值得肯定,但也要分辨他是言行合一的君子,还是面貌显得庄重的人?”因为说话仅仅是一方面,要考察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君子,不仅要看他说话是否认真踏实,而且要看他实践怎样,来判断他是不是表面上装的真诚老实。在《论语·为政13》篇中,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是讲君子能做到言行一致,如果说到了却做不到,有可能就是色庄者,那就不值得赞许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七个人你一辈子都不会遇到在线收听
如何成为领先的少数人?孔子说了这6个字
#每日学论语#7.25【2016-12-27】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有恒者事竟成(7—25,讲于2021年11月21日 )
做一个有恒者,你就赢在了起跑线【读书课堂】
无心为善称至善——《论语》悟读【26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