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君子要成大器还是不器——《论语》学习94-95
 

公治长篇第五·二(94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钱穆译先生说:“子贱这人呀,真是个君子人了!但若鲁国没有许多的君子,他从哪里取得这样的品德呢?”

杨伯峻译孔子评论宓子贱,说:“这人是君子呀!假若鲁国没有君子,这种人从哪里取来这种好品德呢?”

【傅佩荣译】孔子谈到子贱,说:“这人是个君子啊!鲁国没有君子的话,他怎么找得到人帮他忙呢?”

斯焉取斯第一个斯是这个人,后一个斯是指品德、德行。钱和杨二位先生解释为这种人从哪里取来这种好品德呢?而傅先生却译为他怎么找得到人帮他忙呢?他把后一个斯字解释为其他人。实则意思基本上是相同的。

子贱,姓宓,名不齐,字子贱。春秋末期鲁国人。大家可能听说过宓子贱治亶父鸣琴而治的故事。前者是讲子贱被鲁国君主任命为亶父宰,他劝谏鲁君不干涉他的政务,让他放开手脚,施展他的政令。后一个故事是讲宓子贱治理亶父时,只是每天弹琴取乐,很少走出公堂,却把亶父治理得很好。二个故事《吕氏春秋》中都有记载,子贱从二个方面出发,第一是立德,他率先垂范尊老爱幼,提倡道德风化教育人民,社会风气得到很大改观;第二是任人惟贤、知人善任,发现有德有才的君子,一定给予其职位,而且给他们充分信任,让他们各负其责。所以他有了理邑想无事,鸣琴不下堂。(钱起《送武进韦明府》)的佳话。

孔子在这里表扬子贱君子的德行,是源于上面子贱在亶父鸣琴而治的故事。子贱为什么能做到鸣琴而治,是因为他提倡道德风化教育人民,符合孔子一贯的为政以德的主张。他认为只有以德来教化人民,民众有耻且格,才能实现无为而治

 

 

公治长篇第五·三(95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钱穆译子贡问道:“赐怎样呀?”先生说:“你是一件有用之器。”子贡说:“何种器呀?”先生说:你像是放在宗庙中盛黍稷的瑚琏。”

杨伯峻译子贡问道:“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孔子道:“你好比是一个器皿。”子贡道:“什么器皿?”孔子道:“宗庙里盛黍稷的瑚琏。”

【傅佩荣译】子贡请教说:“赐的表现如何呢?”孔子说:“你是一种器具。”“什么器具呢?”孔子说:“是宗庙里面贵重的瑚琏。”

解释一下瑚琏,瑚琏是宗庙中盛黍稷之器具,以竹制成,表面镶玉装饰,贵重,又华美。孔子是说子贡像瑚琏一样,是一个有用之材。

可是我们在前面学过君子不器(《论语·为政12》),是讲君子不能只像一件器具一样,限于一技之长,而要成为纵横捭阖,能够驾驭各种能力的通才。那么在这里孔子对子贡是夸奖还是批评呢?

当然是称赞啦,因为瑚琏不是一般的器具,它贵重、华美,是具有独到能力的人才可配得上这称呼。但有人不禁还是要问,既然讲君子不器,孔子又把子贡喻为瑚琏,那么子贡能不能被称为君子?

君子是什么?君子是有仁心、仁义、仁德之人,是孔子理想化的人格。子贡虽然很多地方表现特别好,但好像离君子的标准还有一点点差距。比如孔子曾针对子贡方人说: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论语·宪问31》)讲子贡有些地方做得还不是很完美。再比如前面学过的,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15》)说明子贡的修养境界还没有达到孔子的那种理想状态。

那么在今天这种社会环境下,我们要做君子不器还是要做成大器的人?当然能成大器固然很好,可以成为专家或行业的领军人物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梦想,但好像还不够,我们不仅要成为专家,更重要的还是要修炼自己的品德修养,尽量使自己完美,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试想,如果每个人一方面是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品行修养也得到不断提升,那么这个社会既可以得到蓬勃发展,同时人人互相真诚,以仁相待,是不是很和谐和尽善尽美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赐也何如(5-4)
【儒】《论语·公冶长》(3)再乱的世道也有君子
【第94期】音频学《论语·公冶长篇第3章》人为什么需要向贤者学习?
素说《论语》:公冶长篇(二)
堪作瑚琏是子贡——《论语》悟读【92】
解读《论语》:说“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