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讲堂(三、道德包括哪些东西)

前二个部分我们讲了道德的由来和宣贯道德的意义,那么道德到底是指哪些东西?我们怎样来提高我们的道德水平?

根据中共中央2001920日印发实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并具体规范了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俗称“20字”基本道德规范。并对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生活中、职业活动中、家庭生活中具体规范了行为准则,如社会公德行为准则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职业道德行为准则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家庭美德行为准则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这些基本行为准则,思想明确,涵盖面广,适用于不同社会群体,贯穿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但具体实施的效果怎样,不得而知,就今天社会的道德现状来看,效果不是很明显。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下来,我们在过去是遵守怎样的道德规范呢?

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接下来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这是最初的道德规范,但没有严格成文。后来到西汉董仲舒,他提出“三纲五常”之说,到了宋代,又有了八德之说,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在春秋管仲“四维”的思想上发展起来的。

还有人提出“十德”之说,最初的“十德”出自《礼记·聘义》: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本来是指玉的十种美质,孔子用它来比喻君子的十种美德。另一种“十德”是指“礼、智、仁、义、信、忠、孝、节、勇、和”,它是由旧五德“仁义礼智信”和新五德“忠孝节能和”发展而成。

不管怎样,“仁、义、礼、智、信”,贯穿于中华伦理道德的发展中,成为中国道德规范中的最核心因素。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17》)君子就是以道义为内心坚持的原则,然后依合礼的方式去实践,用谦逊的言辞说出来,再以诚信的态度去完成。从内心到行动,到外在表现,到秉持的态度,全方位、完整地反映了君子仁义礼智信的高尚品德。我们对照一下今天的“20字”道德规范,“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些完全可以划分到“五常”中去,因此我们谈道德,就严格按照“仁义礼智信”的要求来做,至于一些新的说法,新的行为规范,我们依然能从“五常”找到相通的地方。

道德标准有了,我们怎样使自己践行这些标准呢?

我们一一来谈,仁是什么?仁是整本《论语》的核心思想,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了怎样做人就做到了“仁”。这样解释可能有的人不理解,那我们还是用《论语》里的篇章来做详细的诠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28》)仁的本质是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儒家要求人们在内心树立起仁的自觉意识,也要让他人同样在内心树立起仁的自觉意识。不仅自己能够有仁、为仁,而且也让他人能够有仁、为仁。其它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等都是仁的具体表现。今天道德基本规范中的“团结、友善、自强、奉献”就是讲的仁。

义就是宜,是适宜、合理、正当的意思。合义就是正当性,就是做该做的事。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10》)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合乎“义”,那我们怎样分辨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就需要我们建立起道德标准,也就是说,只有我们达到了一定的道德水平,我们才具备这样的能力。今天道德基本规范中的“爱国、守法、勤俭、敬业、奉献”都有“义”的要求。

礼,通俗地讲,就是指礼貌、礼节和礼仪,它可以很好规范人的行为,维护正常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安宁和谐。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一定要践行礼的要求,做到守礼而不违礼。当然前提是我们还得先懂得礼,因此要多学、多看、多问。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论语·八佾15》)孔子应该是最懂得礼的人了,他在太庙还要“每事问”就是礼的表现。

智,古时叫知,就是聪明,怎样让自己变得聪明?就是努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通晓事理,明白人生的方向和追求,关心他人,服务社会。智者和仁者不一样,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21》)智者现实,利仁而仁;仁者理想,安仁而仁。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28》)明智的人不会疑惑,仁德的人不会忧虑,今天道德基本规范中的“爱国、守法、 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都是智的表现。

信,就是信实、守信和真诚。一个人应当是诚实、真实、不虚伪,也是仁的重要体现。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惑也。”(《论语·颜渊10》)以忠诚信实为原则,认真实践该做的事,这样就能增进德行。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22》)但一个人说话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怎么与人交往。今天道德基本规范中的“诚信、敬业、奉献”就是信的表现。

了解了这些,我们如果要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就要严格按照这些要求去做,坚持不懈,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和完善。每天我们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每天我们也都会做各种各样的事,有的人活着就是一团和气,身上充满正能量,让人感到舒服;而有的人一看就是世俗之人,巧言令色,乖张暴戾,让人敬而远之。这为什么人们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就是因为他们身上道德修养程度的不同。人生的意义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人活着不是为了追求名利,不是为了过上好生活,是要活出尊严,为信仰而活,而道德恰恰是最高的信仰。

道德讲堂(01、道德的由来)

道德讲堂(二、为什么今天我们仍离不开道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具体是指?`
君子恭俭以求役仁,信让以求役礼
《论语》修身:学问与见识
荀子道德教育思想---师贤师
《论语》集萃
论语经典名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