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待人真诚比管理情绪更实在——《论语》学习378

宪问篇第十四·四六(378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钱穆译原壤蹲着两脚不坐不起,以待孔子之来。先生说:“年幼时,不守逊悌之礼。年长了,又一无称述来教导后辈。只是那样老而不死,这等于如人生中一贼。”说了把手中所曳杖叩击他的脚胫。

杨伯峻译原壤两腿像八字一样张开坐在地上,等着孔子。孔子骂道:“你幼小时候不懂礼节,长大了毫无贡献,老了还白吃粮食,真是个害人精。”说完,用拐杖敲了敲他的小腿。

【傅佩荣译】原壤伸开两腿坐在地上,等候孔子来。孔子说:“你年少时不谦逊也不友爱,长大了没有什么值得传述的贡献,现在这么老了还不死,真是伤害了做人的道理。”说完,用拐杖敲他的小腿。

夷俟,夷,箕踞,臀坐地,前伸两脚。俟,等待,指不出迎。孙弟,同逊悌,敬顺兄长。述,称述,称道。贼,伤害,祸害,指伤害做人的道理。

原壤是孔子的老朋友,本章记述二人会面时的情形。原壤箕踞在地,见到孔子到来,不起身相迎,也不坐正。孔子说,你呀!小的时候不敬顺兄长,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称道的。现在年纪这么大了还苟活着,真是祸害啊!说完,孔子用其拐杖敲了敲原壤的小腿。很生动的一个场景,孔子为何要这样说?为何还要用拐杖敲打原壤?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事情的原委,据《礼记·檀弓下》记载: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歌曰:“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夫子为弗闻也者而过之。意思是说原壤的母亲过世,孔子去帮助他办理丧事,他却站在棺木上唱起歌来了,孔子也只好装做没听见走了。从这个故事我们大略可以看出原壤应该是一个放浪不羁的狂士,类似于后世的阮籍、嵇康,狂放倨傲、散漫自由。这样的人平时玩世不恭,又恬静无欲,所以孔子说他“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在这种情形下,孔子最后骂了那句“老而不死,是为贼”。但我们切不可认为这是孔子咒他快死,孔子真真正正最实在的想法是说,你这样的一个人,小时候不敬顺兄长,长大了又无可称述,还活了这么大年纪,这样苟活在世上是个害人不浅啊!意思是说,你不能做好榜样,却活一大把年纪,不是祸害人吗?

儒爱是很讲究孝悌的,更懂得尊重和关爱老人,孔子的理想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治长25》)他怎么可能希望一个老人早点死呢?何况这个老人还是他的故交。这里不是孔子说话语气重,而是原壤真的太过分,不能给人好的榜样,还老而不死伤害做人的道理。

孔子是最讲究礼仪的,原壤四仰八叉地坐着,孔子自然看了会来气。要知道孔子不仅是“席不正不坐”((《论语·乡党9》)的人,而且还是个“寝不尸,居不容。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论语·乡党16》)的人,他看到原壤这样,不来一拐杖才奇怪呢!

所以我们在分析有些平常很严谨的人突然讲一些不恰当的话,有一些不恰当的举动,我们要看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是什么让他们动怒了?是什么让他们失了分寸?人有的时候真的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现在“情绪管理”成了一门课程。当然我们都希望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能做到规规矩矩的,有礼有道,可有的时候,还会情不自禁说出一些不合适的话和做出一些不适合的举动。这是“情绪管理”要解决的问题,但我们认为,待人真诚一点可能比什么管理都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起学《论语》14.46宪问篇——原壤夷俟
老而不死是为贼[汉语词语]
《论语》里的,老而不死视为贼的详解是什么?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孔子为何用拐杖敲他的小腿(14—44,讲于2022年9月26日)
《拼图解论语》古今之变04-[14·43]人老该死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