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聊斋志异—香玉》: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死后亦愿变成异卉终身守护
秋风清 2017-11-24 09:16:11

崂山上有一座清宫,宫中有一株耐冬,高有两丈,粗有数十围,还有一株牡丹,高有一丈,每年春天繁花似锦,远近驰名。胶州黄生,爱这下清宫的幽雅,便在宫中筑了两间房舍,在其中读书。一日,黄生正坐在窗前读书,抬头看见窗外有一位绝色女郎,身穿素衣,在绿树红花之间徘徊,黄生暗想,这是道观,怎会有如此妙龄女郎?便追出房来,可是找遍也找不见。从此以后,黄生读书时,便常常见到这素衣女郎,黄生暗忖:“如何才能接近她呢?”

黄生想了一个办法,这一日,他隐藏在素衣女郎时常出没的树丛之中,暗自窥探。不多时,果然素衣女郎来了,黄生非常高兴,那素衣女郎还带了一位穿红衫的女郎,远远望过去真是艳丽双绝。两位女子慢慢走了过来,忽然红衫女郎停住了脚,一边后退一边说:“此处有生人。”那素衣女郎也警觉地停住了脚步。黄生见她二人意欲转身,便按捺不住,跳起身来向两位女郎行礼,并想上前搭话,两位女郎受此一惊,急忙转身而去,黄生在后面急赶,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扑面而来,黄生更是神魂荡漾。追过了花园的短墙,两位少女已然杳无踪迹了,黄生四面张望,就像是从来没有人来过一样寂静。

黄生感到十分懊丧,但又遏止不住油然而生的爱慕之情,他便拿了笔墨,在树下题了一首诗。回到书房,黄生依然想着方才的情景,书也懒得读,茶也不愿喝,只是对着窗户出神,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忽然他觉得门帘一响,似是有人进来,他懒洋洋地回过头来一看,啊!简直把他惊呆了,眼前站的竟是朝思暮想的素衣女郎。女郎笑道:“君气势汹汹似是拦路的强人,真吓坏了我们,不想你还真是儒雅书生,文采照人,所以我特来看望。”黄生忙起身让座。黄生一边奉上香茶,一边叩问女郎生平,女郎道:“妾名香玉,本是歌伎,被道士幽禁在此。”黄生道:“哪个道士如此妄为, 我去和他们理论!”

香玉连忙拦阻,笑道:“不必找他们,他们待我也还客气,借此机会与君幽会,不也很好吗?”黄生点头问道:“穿红衫的女郎是谁?”香玉笑道:“是绛雪,我的姐妹。”二人越谈越投机,不觉竟至半夜,黄生取出米酒来和香玉对饮,香玉也轻舒歌喉,边唱边喝,真是情融意洽。彻夜长欢,竟然天已大亮,曙色满窗,香玉急忙起身,一边整理衣服一边笑道:“只图快乐,竟连日月交替都不顾了。”香玉走到门边,回头又道:“我有一首小诗,和君昨日大作,请勿见笑。”说罢吟道:“良宵更易近,朝暾已上窗,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黄生听罢十分激动,握住香玉的手腕说:“卿不仅貌美,还如此内秀,真让人爱而忘死。一时分别,如隔千里,望卿常来。”香玉点头,飘然而去。

这一日傍晚,黄生调琴焚香,高高兴兴地盼着香玉到来共度良宵,直等到半夜香玉才来,神情惨淡,大异平常。黄生大惑不解,急急追问,香玉只是摇头落泪道:“命里注定,在劫难逃,我实在说不清楚。”坐不多时,香玉起身告辞道:“君当初赐我的佳句‘恐归沙吒利,何处觅无双’今日竟然应验了。”说罢掩面呜咽而去。黄生满腹狐疑,彻夜未眠,第二天黄生倚案读书,不觉困倦,刚一瞌睡,被一阵吵闹之声惊醒,他便踱步出书斋,来到花园一看,一群人围着道士吵闹不休,黄生连忙走上前去,想打听明白,也好劝解。原来即墨有一大户人家,姓蓝,祖上几辈高官厚禄,如今儿孙依仗旧日余威,勾结官府,横行乡里。

这日,他们成群结伙来游下清宫,见园中白牡丹盛开,银光璀璨,香气凝人,不觉大喜,便随意攀折,被道士拦住。这些纨绔子弟,本来无法无天,哪把道士看在眼里,他们推开道士,喝令家奴动手,把这株白牡丹挖出,移回府中,道士不肯,所以吵闹不休。黄生突然省悟,香玉莫非是这白牡丹所变?他连忙上前护住白牡丹,和蓝氏恶少抗辩,这群恶少笑道:“何处来个穷酸?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把他轰开!”强奴恶仆一轰而上,把黄生连拖带打拉在一旁,不管他如何叫嚷,也阻不住这群恶少。

眼睁睁看着他们把白牡丹挖走,黄生不禁大哭起来,道士反而过来劝他道:“多谢先生盛意,可是谁能奈何这些蛮横小人呢?”黄生回至书斋,怅恨不已,连日坐卧不安,他暗自打算:我何不寻到即墨,拼着家私不要,也要把白牡丹赎回,便对道士说:“回家看望父母,几日便回。”黄生独自下了崂山,一路上无心赏景,只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即墨,他来到即墨,打听蓝氏住处,当地人无不咋舌,好不容易来到蓝府门前,只见高堂瓦舍,朱门紧闭,好不气派。他吃过一次亏,便不敢轻易上前,只在附近找了一家小酒馆坐下,一边饮酒,一边观望。

忽见蓝府朱门半开,出来一个上了年岁的家人,黄生急忙上前拦住,行礼道:“学生平生爱花,闻听府上有一株绝世的牡丹,愿一睹为快。 ”那老人家道:“不瞒先生,这牡丹前几日才从下清宫移来,谁知到家就枯萎了,请了许多花匠也未救活,这两日连枝条都干枯了。”黄生闻言,呆了半晌。他呆呆地转回崂山,心中恨极,感慨万端,黄生心悲气丧,加上路途劳苦,回到书斋便一头病倒。黄生在病中苦念香玉,日日以诗寄托哀思,他卧病几日竟戚成哭花诗五十首,黄生刚能起来,便挣扎到白牡丹生长过的地方吊唁,当他看到杂土狼藉,不见旧日景象时候,禁不住大哭起来。自此,他日日来凭吊,吟诵哭花诗,吟到伤心处,便泪流不止,初时,道士还来劝慰,后来也就由他去了。

一天,黄生凭吊之后,返身回房,忽然看见远处有一红衣女子也在落泪,仔细一看,竟是当日和香玉一同来过的绛雪。黄生走了过去,绛雪也不躲避,只是泪流不止,黄生与她一同奠祭了香玉,然后黄生邀她同到书斋,二人到书斋坐定之后,绛雪叹道:“自幼相亲的姐妹,一朝离散,让人伤心,见君日日苦念,更令人悲恸。”黄生道:“怪我无力护持香玉,每念及此,实在惭愧。”绛雪道:“本以为年少书生,都是薄情之辈,不想君真是至诚君子。”说完就要告辞。黄生挽留道:“与香玉长久别离,使人寝食俱废,今幸而遇卿,何不小坐片刻,又何必匆匆而去。”绛雪道:“如果我们以朋友相待,当然可以。”

绛雪走后,多日不来,这一晚,冷雪幽窗,黄生苦思香玉,辗转不能入睡,便挑灯而起。来到书案前,黄生想起香玉和自己的诗,便依韵而成,写道:“山院黄昏雨,垂帘坐小窗,相思人不见,中夜泪双双。”诗成之后,独自吟诵,忽听窗外有人说:“作诗不可无和。”细一听,是绛雪的声音,黄生急忙开门。绛雪进屋之后,拿起诗笺读了一遍,接着在后面续诗一首:联袂人何处?孤灯照晚窗,空山人一个,对影自成双。黄生看了,十分伤感,从此以后,隔些时候绛雪便来看望黄生,作诗唱和,黄生常说:“香玉是我爱妻,绛雪是我良友。”黄生对绛雪说:“可否告诉我,卿是哪株牡丹,我可移回家中,免得像香玉被恶人夺走。”绛雪道:“故土难移,告之无益。”

到了年底,黄生接到家信,父母催他回家过年,黄生不得不收拾行装,离开下清宫。黄生回家刚过完年,一天晚间,忽然梦见绛雪骤然来到,慌慌张张地说:“我有大难,速来尚可一见。”黄生大惊而醒,急命备马,连夜奔往崂山下清宫。他急急忙忙进了宫门口,天已大亮,此时,只见道士和几个工匠,正要用大斧砍倒宫中的耐冬,以腾出地方,营造房屋。黄生忙对道士说:“造房伐树,得不偿失,耐冬为下清宫增色不少,伐去必会影响香火,如果用房我可以让出一间书房。”道士闻言道:“相公言之有理。”

当晚,绛雪来谢黄生,黄生道:“理当相助,我回家月余,未祭香玉,今晚陪我去奠祭一番吧。”二人来到园中,黄生把哭花诗数首吟完焚化,哭祭香玉,绛雪劝他回房,自己也告辞而去。过了多日,绛雪不至,黄生十分寂寞,一个人冷坐书斋,一天,绛雪忽然笑着闯了进来,黄生从未见绛雪如此喜形于色,十分奇怪。绛雪道:“报君喜信,花神感君真情至诚,已让香玉在宫中再生了。”黄生一听,急起焚香礼拜。黄生问绛雪:“几时可见香玉?”绛雪道:“不知道,大约不会太久。”说罢辞去,黄生挽留不住。

一连多日不见绛雪,黄生又烦闷,又心急,不知何时可见香玉,他在园中乱转,忽然想到:绛雪即是耐冬,我何不用艾草熏她一下,也许能让她来见我。他回到书房,找了一团艾草,刚要用灯火点燃,绛雪跑了进来,劈手夺过,把艾草扔了一地,说道:“君若如此恶作剧,那我永远不来了。”黄生赶紧道歉说:“不得香玉消息,坐立不安,实不得已,望卿见谅。”正说着,只见香玉盈盈而入。黄生一见香玉,高兴得涕泪俱下,急忙向前,一把抓住香玉的手,可是黄生觉得像什么也没有抓住似的,心中又吃了一惊。

香玉拉住绛雪,三人对面悲喜交集,香玉说:“昔日我是花神,现在是花鬼,今日相聚,别以为是真的,只当作是梦中相见吧。”黄生道:“如何能使卿再生?”香玉道:“请用白蔹粉末,少许一点硫磺,每天为我浇一杯水,明年此日,就可再生了。”说罢香玉告辞出门,黄生和绛雪一直送到园中,依然恋恋不舍,可是香玉却杳然化去。黄生按照香玉的嘱咐,立即下山到集市上,购得白蔹和硫磺,急急返回下清宫。每日清晨,在白牡丹的残穴处,浇一杯水,不多日就见有牡丹萌芽,黄生大喜过望。随后,黄生请了木匠,在牡丹周围作了一圈考究的雕花护栏,时时注意保护。

到了第二年春天,枝叶高达数尺,在枝头已见花蕾,黄生更是欣喜不已,可是忽有家人来见,递上急信,黄生拆信一看,原是老母病危,催他快回家。黄生找来道士,给他白银二十两,请他每日浇溉,加意保护,万万不可让人毁伤了这株牡丹,道士见这牡丹死而复生本已稀奇,便道:“相公放心,贫道自当尽力。”黄生回到家中不久,母亲亡故,丧葬事宜未完,老父又已病倒。黄生日日汤水服侍,转眼已是四月,父亲病情才见好转,他把家事托付给老仆,然后自己星夜返回下清宫。

当他来到牡丹花前,只见绿叶之间,一朵花蕾大如拳,洁如玉,含苞未放,黄生暗自祝告:“多日未见,卿可安好?”正在此刻,花枝摇动,花苞开放,花大如盘,花蕊中坐一小美人,大如手指。转眼间,小美人飘然而下,迎风而长,正是香玉,香玉笑道:“妾风雨待君归,君何来迟?”黄生把家中变故告诉了她。两人刚回到书房,绛雪也随了进来,黄生备下酒菜,三人相对而坐,对饮谈笑,直至夜半,情好超过以前。

不久,黄生的父亲也病故了,从此黄生再也不回家乡了,他常与香玉、绛雪说:“我若亡故,一定寄魂魄于此。”过了十多年,黄生忽然病倒了,老道士来探望他,他对老道士说:“他日若有红茎五叶的异卉,生于牡丹之下,就是我。”不久黄生病亡,第二年果然在牡丹花下,生出了一株异卉,红茎五叶,高大粗壮,但不开花,老道士觉得奇怪,便特别爱护。老道士死后,他的弟子不懂爱惜,嫌它不开花,便连根铲掉了,不久,牡丹和耐冬也相继死去,下清宫的花园冷落了。

本文摘录于《聊斋志异—香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相亲相爱的黄生和香玉
聊斋志异之——《香玉》
《红楼梦》与《聊斋志异》中的香玉
聊斋故事:书生艳遇牡丹花魂
白话聊斋:香玉
香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