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向光:博物馆研究

博物馆研究

一、定义及简史

1,定义:博物馆研究是博物馆专业人员为深化和丰富对博物馆现象、博物馆收藏及相关活动的知识,运用人类已有知识和手段进行的系统性创造工作。

2,简史:

埃及亚历山大博学院 -认识自然

文艺复兴的学者收藏 -理性知识构建

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 -研究传授知识

大英博物馆 -有益于知识扩展

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博物馆 -在民众中积聚和传播知识

当代自然史博物馆 -分类研究

3,博物馆学术研究的特点

以馆藏物品为基础,以人的发展为主导,以知识构建和富集为目标。

结合博物馆实践,符合博物馆宗旨,服务博物馆发展,丰富人类知识。

应有利于博物馆藏品的理解,有助于博物馆展陈和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公众基于博物馆收藏的学习,有助于博物馆的发展。

二、博物馆学术研究的主要领域

主要以实物为研究对象和理论证据的知识领域,如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生物学、地质学、医学、……

多为基础性研究,如分类、描述、时空分布、演进谱系等。

博物馆藏品、博物馆展陈、博物馆教育等。

博物馆学研究,作为社会现象、社会行为的组织系统的发展研究。

三、博物馆藏品研究

1,藏品研究的任务

藏品研究要确保藏品的真实性,揭示藏品的历史文化信息内涵,丰富人类知识。

任务:鉴定,描述,分类,与相关学科关联。

重点:出处,作者,来源,质地,形制,工艺,流传,价值……

发生学、类型学、分类、演进发育

发生:如何产生;类型:形态特性;分类:系统位置;演进发育:同类物的演进变化

2,博物馆藏品征集研究

    藏品体系:学科、数量、涵盖、品质

藏品的原件、真实、证据性

3,藏品研究方法

    藏品研究层次:个体、关联(语境)、现实联系、博物馆业务

考古类型方法:形制;谱系;物品的形制特点;时空坐标;形态的演变;

二元证据法:文献+出土文物;确定历史节点,纳入历史体系。考据学。

物质文化研究方法:人工制作,文化产物,社会环境;加工使用痕迹,物品用途,交易;揭示物品反映的社会、文化、信仰现象;物即历史-社会关系-社会环境。

艺术史方法:人工技艺;作者、用户;创作背景;人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艺术表现;艺术发展;物的认知与解读:描述、解读、阐释。

民族学:特有的文化符号。特定人群的物品使用状况;物品与特定人群的关系。特定物品的用途与使用方法。

四、博物馆陈列研究

1,博物馆陈列是“物”、“信息”与“主题”的有机结合。

2,博物馆陈列研究的任务是通过“物”与“视觉表达”,传达特定的信息,影响观众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博物馆陈列内容三层次:展现。“连环画”。物的陈列;解说。“教科书”。信息的传递;

解读,阐释。“符号”。文本的释读,特定观念的宣示。

博物馆陈列应:旨趣高远,价值正确,态度鲜明,服务学习。

3,博物馆陈列研究:藏品研究;展陈内容研究;展陈(本体)研究。

博物馆陈列研究课题:

主题、科学信息、内容结构、受众状况、典型物件、辅助手段的综合研究。

物的研究:自身信息、重要性;多件物的联系;典型物;物与陈列主题的关系。

陈列内容结构的研究:信息选择;信息结构;信息与物的关系;

五、博物馆教育研究

1,博物馆教育是博物馆基于社会责任和本馆使命,基于博物馆藏品和环境,根据观众学习能力和发展需求而开展的社会教育活动,重在对观众认知、态度和行为模式的改变。

2,博物馆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博物馆教育模式、过程、方法、组织、评价办法;实物教学;环境教学。

3,观众研究:构成、目的、博物馆认知;参观学习行为;学习效果及评估方法。

4,博物馆教育项目开发:在馆项目;网络项目。

六、博物馆学研究

1,在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对博物馆本质、特性、构成要件、社会作用和博物馆发展方向的批判性思考,构成了博物馆学的理论基础。museology

对博物馆业务目的、内容、规范、技术的经验总结和创新,构成了博物馆学的应用技术体系。Museograghy

2,博物馆学研究方法:

量化研究:基于客观事实和数据的研究。对博物馆业务实践的科学描述及一般化;对博物馆发展条件的量化评估,如经费、观众;对新技术、新方法应用效果的评估,如数字化、免费开放;方法:问卷,观众统计,量化数据,等。

质性研究:基于问题(假设)的逻辑推论性研究,追问“原因”和“怎样”。对特定现象的解释,如博物馆教育/学习;对特定观点合理性的论证,如博物馆公共性;对已有知识的再解读和重构,如建构理论;发现和建立已知事物间的新联系,如博物馆与公共服务。方法:访谈,座谈,观察,文献资料,等。

七、博物馆研究伦理

符合博物馆使命,服务博物馆发展。

保证藏品安全。有损分析不得损伤藏品性质和价值。

尊重研究对象(观众)的隐私。

不独占资料。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支持同事研究。

尊重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适合女生报考的十大专业(6)
深度 | 博物馆叙事方式刍议
高考专业解读
文博教程 | 博物馆学基础(一)——世界对博物馆的定义
【文物学】Vol.3 | 文物学的研究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当代博物馆营销中的4“P”原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