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雅字意释
      ,汉字,形声,从隹,牙声,从隹(zhuī),与鸟有关。《诗经》中包含《大雅》《小雅》。雅者,古正也。──《白虎通·礼乐》。按:说文疋下古文,以为诗大雅字。疋字隶体似正,故傅会训正,其实古文借疋为谞,后又借雅为谞也。风,讽也。雅,谞也,颂,诵也。此四始之本字。[1]

[ 雅 ] 拼音:yǎ

繁体:雅

部首:牙;隹

笔画:12

结构:左右

五笔输入法:ahty

滚五笔输入法:iuce

仓颉:MHOG

部首:隹

部首笔划:08

五行:木

吉凶寓意:吉

雅优雅

correct; elegant; refined; standard。雅2

(1)

形声。字从隹,从牙,牙亦声。“牙”即“齿”。“隹”即“鸟”,在此指“鸟头尖锐”,引申为“尖锐”。“隹”或可视为“锥”省。“隹”与“牙”联合起来表示“尖锐的牙齿”。

本义犬齿

引申义:基准,标准。

说明

1.犬齿根深体固,为前排上下牙齿的“排头兵”,故被古人视为“基准牙”,“标准齿”。由此引申出“基准”、“标准”之义。古汉语词汇“雅言”即指“标准语”、“官方语言”、“通用语”。《毛诗序》释“雅”为“正”,甚是。“正”即“标准”之义。古有“陶正”,即“陶器标准官”,“车正”,即“车辆标准官”,“木正”,即“木器标准官”,“金正”,即“金属器物标准官”,等等。

雅2.《说文》:“雅,楚乌也。”此释有误。

(2)

正确;合乎规范 [correct,right;standard]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毛诗序》

文章尔雅。──《史记·三王世家》。索隐:皆训正也。

雅之为言正也。──《风俗通·声音》

辞令就得谓之雅。

君子安雅。──《荀子·荣辱》。注:“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

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袁可立子)子枢,博雅有胆识。——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3)

又如:雅道(正道,大道);雅音(正音);雅算(正确的决策);雅学(正道之学。指儒家经典之学)。

(4)

高尚;美好 [fine;refined;elegant]

张耳雅游。──《史记·张耳陈馀传》

忽忘雅素。──《汉书·张禹传》

雅步擢纤腰。──《陆云诗》。注:“闲雅谓妖丽也。”

都督阎公之雅望。──王勃《滕王阁序》

(5)

又如:雅操(称弹奏乐曲高雅精妙);雅望(美好的愿望);雅篇(优美的篇章);雅像(雅相);雅量高致(气度不凡,情趣高尚);雅驯(温文不俗);雅坐(文静地坐着);雅人深致(风雅的人有深远的意趣);雅俗雅士俗人);雅客(高雅的客人)。

(6)

尊敬他人的敬辞 [your]。如:雅饬(对别人告诫的敬称);雅诲(尊称别人的教诲);雅命(尊称对方嘱咐或建议之事)。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戌集中】【隹字部】 雅;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365第14【唐韵】乌加切【集韵】於加切,音丫。【说文】楚乌也。一名鸒,一名?居。秦谓之雅。从隹从牙。【注】徐铉曰:今俗别作鸦,非是。 【集韵】亦作鸦鵶。

又【小尔雅】小而腹下白,不反哺者谓之雅乌。

又【唐韵】五下切【集韵】【韵会】【正韵】语下切,音庌。义同。

又【玉篇】正也。【尔雅疏】雅,正也。【周礼·春官·大师】敎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注】雅,正也。言今之正者,以为後世法。

又【诗·小雅】以雅以南。【】雅,万舞也。周乐尙武,故谓万舞为雅。雅,正也。

又【论语】子所雅言。【注】孔曰:雅言,正言也。【朱注】雅,常也。

又【玉篇】仪也,娴雅也。【史记·司马相如传】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

又【玉篇】素也。【史记·张耳軰馀传】张耳雅游。【注】韦昭曰:雅,素也。

又【史记·淮南王传】天子以伍被雅辞,多引汉之美。【後汉·窦后纪】及见雅以为美。

又乐名。【周礼·春官·笙师】应雅。【注】雅,状如漆筩而弇口,大二围,长五尺六寸,以羊韦鞔之,有两纽疏画。

酒器名。【东观汉记】今日岁首,请上雅寿。【注】雅,酒閜也。别作?。

又姓。【正字通】元诗人雅?。

又【五音集韵】五加切,音牙。人名。周书有君雅,通作牙。

又叶语可切。【仲长统·述志诗】百虑何为,至要在我。叛散五经,灭弃风雅。[2]

音韵参考

[ 广 韵 ]:五下切,上35马,yǎ,假开二上麻疑。

[ 平水韵 ]:上声二十一马

[ 粤 语 ]:aa1ngaa5

闽南语 ]:gaN2,nga2,nge2。

索引参考

古文字诂林 ]:04册,第10部,隹部,2。

[ 故训汇纂 ]:2444|2522.4

[ 说文解字 ]:编号2269,第04卷上,隹部第2字。

(1)

素常;向来 [often]

《老学庵笔记》(3)

予雅道冠,拄杖二癖,每自笑叹。──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后汉书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后汉书·张衡传》

(2)

又如:雅好(平素所喜好);雅志(平素的志向);雅尚(平素的喜好);子所雅;善雅鼓琴

(3)

表示程度很甚,相当于“很”、“极”。 [very]

帝雅重瑞名。──《明史》

(4)

又如:雅重(甚为敬重)

(1)

平素的交情 [friendship]

雅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宋·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

(2)

又如:同朝之雅;同寅之雅;雅素(故旧的情谊);雅故(故交旧友

诗经

(3)

《诗经》中六义之一 [a section in The Book of Songs consisting of dynastic hymns]

《雅》共105篇,分为《大雅》 31篇和《小雅》74篇。《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但是没有情诗

古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诗序》

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宋·郑樵《通志》总序

(4)

训诂中多有名雅的书 [standard book]

《尔雅》:尔,昵也;昵,近也;雅,义也;义,正也。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为主也。──《释名》

(5)

又如:《尔雅》;《广雅》;《通雅》

古典名著

诗经》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105篇,合称“二雅”。[3]

对于《雅》的解释,最早见于《诗·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认为“雅”的字义为“正”,由“正”联系到“政”,从“政”的小大来解释雅有小大之别。朱熹《诗集传》则从《小雅》和《大雅》的内容方面加以解释:“正《小雅》燕享之乐也,正《大雅》会朝之乐,受□陈戒之辞也。”方玉润《诗经原始》综合各家的说法,从诗的风格、声调、内容几方面加以解释,认为“大略《小雅》多燕享赠答、感事述怀之作;《大雅》多受□陈戒、天人奥蕴之旨”。他的说法大体上符合《二雅》的实际情况,但对于“雅”的意思未作进一步的诠释。近代学者多从音乐方面加以解释。有说“雅”即“秦声”,是秦地之乐。有说“雅”借为“夏”,指夏民族所居之地,即西周王畿地区,雅音即夏音,亦即西周王畿地区的乐歌。今人也多以为“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乐调。即所谓“官调”,与“风”为地方乐调相对而言,大小之分,也与乐调有关。

关于“二雅”的创作年代和作者,大致可以认为:《小雅》中的大部分和《大雅》中的一部分是西周末期和春秋初期的作品,《小雅》的大部分作品出自各级贵族之手,其中也有一部分是民间歌谣,《大雅》几乎全是贵族作品。如《小雅·节南山》,《小序》说:“家父刺幽王也。”按此诗末章有“家父作诵,以究王□”之语。何休《公羊传注》:“家,采地;父,名也。”则此诗的作者为周幽王时的家父。《小雅·巷伯》,《小序》说:“刺幽王也。”此诗末章有“寺人孟子,作为此诗”之语,则此诗作者是宦人孟子,

诗经唯其名不详。《大雅·桑柔》,《小序》说:“芮伯刺厉王也。”芮伯即芮良夫。《左传·文公元年》载秦穆公引芮良夫诗:“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听言则对,诵言如醉。匪用其良,覆俾我悖。”这几句都见于此诗第13章,则此诗自是周厉王时芮良夫所作。《大雅·崧高》,《小序》说:“尹吉甫宣王也”,此诗末章有“吉甫作颂,其诗孔硕”之语。又《大雅·□民》,《小序》云:“尹吉甫美宣王也”,此诗末章有“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之语,都与《小序》合,则此二诗均为周宣王时辅政大臣尹吉甫所作。

《雅》诗大部分是奴隶主贵族上层社会举行各种典礼或宴会时演唱的乐歌,其思想性总的来说当然不如《风》诗,但它却从另一角度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周代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其内容主要有:①周民族的史诗:如《大雅》的《生民》《公刘》《□》《皇矣》《大明》便是其中的优秀篇章。这些诗从周民族的始祖后稷的诞生、成长及对农业生产的贡献写起,中间叙述周人远祖公刘率众由邰迁豳和太王古公□父由豳迁居岐下建国立业的事迹;然后写文王伐密、伐崇,受命安天下;最后写武王伐纣、扬威克商,建立周王朝。这组诗歌颂了周民族创业开国的英雄人物和先王,较为完整地描述了周人的起源、发展和建国史,是珍贵的历史画卷。②政治讽刺诗:这类诗在《雅》诗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如《大雅·桑柔》直接指斥周厉王为政暴虐,执政大臣贪残害国。《大雅·瞻□》对宠幸褒姒、昏庸荒淫、祸国殃民的周幽王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痛斥。《小雅·正月》揭露了奴隶主贵族的昏庸腐朽与残暴。《小雅·巧言》对周王听信谗言,酿成乱事,进行了尖锐的讽刺。这些作品都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内部的种种矛盾。③《雅》诗中也包含有一些直接反映劳动人民呼声的民间歌谣。如《小雅·苕之华》写出了奴隶们在死亡线上艰难挣扎的惨景,喊出了他们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榨下痛苦欲绝的呼号。《小雅·何草不黄》在征夫的愤怒控拆中反映了兵役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④《雅》诗中还有一些恋歌和怨歌。如《小雅·隰桑》便是女子对爱人倾诉款曲之歌;《小雅·采绿》是妇人思夫之辞;而《小雅·谷风》则是被遗弃的妇女对忘恩负义的丈夫的指责,充满了痛苦忿怒之情。⑤农事诗和畜牧诗也是《雅》诗的内容之一。如《小雅·楚茨》、《小雅·甫田》、《小雅·大田》等,对周代的社会制度和农业生产方式均有反映。《小雅·无羊》极写牛羊蕃盛,畜牧兴旺,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产情况。⑥《雅》诗的饮宴诗也不少。如《小雅·鱼丽》、《小雅·庭燎》、《小雅·宾之初筵》等都极写贵族们宴饮场面,反映了统治阶级日趋豪华奢侈的生活。

《雅》诗一般篇幅都较长,如《大雅·抑》长达12章,144句,468字。句法、用韵都较整齐,布局谨严,组织完密。《雅》诗的语言一般不如《风》诗通俗易懂,且多抽象议论。但有的诗如《小雅·无羊》写牧场上人畜的动态,牛羊的壮健、驯良,牧人技术的高明,以及对好年成的向往,都写得栩栩如生,十分传神,比同样题材的《鲁颂·□》显得更有文采。

在风格上,《雅》诗庄重而舒缓,表现出典重文雅的特色。尤其《小雅》中的一些诗还颇长于抒情,如《小雅·采薇》卒章便抒发了久役将归的征夫又悲又喜的复杂情怀,写得情景交融,极为真切动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6《同人卦》(乾上离下)的注解
汉字历史——抽象篇(烈)
声律启蒙详解
程俊英《诗经漫话》
《颐》《大过》(一)
汉字历史——抽象篇(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