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渎职侵权案件线索的初查
线索初查,是检察机关办理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的重要途径。一般而言,线索初查是指检察机关在立案前通过调查的方法,对所管辖范围内的犯罪案件线索进行审查和调查,以获取证据,确定是否需要对案件立案侦查的活动,它不同于书面审查和立案后侦查的一种特定办案环节和办案方法。根据本人从事反渎职侵权工作谈谈渎职侵权案件线索的初查。
    一、初查的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86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
    该条的规定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于控告、举报、报案等材料,由于情况复杂,应当审查确定是否有犯罪事实存在,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这种审查是对受理的控告、报案、举报和自首材料进行书面审查和事实的初步调查,称之为初查。即《刑事诉讼法》第86条为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初查,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初查中存在的问题
    从近几年来一些检察机关案件线索管理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案件线索缺乏科学统一管理。在渎职侵权初查中,案件线索的管理和评估是一项基础内容,后续的调查工作就是围绕线索展开的。当前,初查工作中,对案件线索的管理环节过多,分析评估能力不强,直接影响到案件线索的成案率。
    2、初查方法过于简单。接到举报线索后,随意派员到发案单位进行公开核对,有时甚至直接找举报人进行核对,结果打草惊蛇,造成案件初查成功率低下;同时也给举报人的安全带来重大威胁,导致群众举报积极性受挫。
    3、初查面面俱到,抓不住重点。群众举报某些人员违法犯罪的问题,不一定事实上就确实有此类问题,或者就算有问题也不一定违法犯罪,往往是在双方矛盾激化后,就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举报反映的违法犯罪问题线索有时很多,不一定每条举报的违法犯罪线索都属实。初查时,接触的线索过多,容易出现无重点乱查,一些严重的违法犯罪问题无法在初查阶段得到查证核实,使大案办成小案,甚至使违法者得不到法律的制裁。
    4、工作纪律不明,影响办案效果。有的缺乏保密意识,在初查过程中使被举报人有所察觉并有所举动,导致证据的损毁灭失,或者找举报人或者举报单位公开调查,使一些有价值的线索“人为流失”;有的侦查意识不强,初查后怕承担风险而迟迟不予立案,使侦查措施滞后,给犯罪嫌疑人以串供、毁证的机会,影响了案件的突破;有的责任意识淡薄,不严格执行初查期限,办案效率过低,或者滥用侦查手段和强制措施,造成执法违法的不良影响。
    三、初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符合法律规定。初查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具体来说,就是应当遵守《人民检察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则》的有关规定,《规则》是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应严格遵守执行。
    2、认真分析举报线索,做好初查前的布置。对举报的线索在初查前,尤其是大要案线索的初查,应强调侦查意识和科学的分析,即要注意方法、又要讲究策略、即要明确初查范围、又要搞好初查布局。应坚持证据调查思维原则,注意初查宏观布局策略与微观方法、技巧相结合,把优势集中在细查、快查、保密和速战速决上,不给犯罪嫌疑人可乘之机,更不能打草惊蛇,使其有串供,匿脏,毁灭证据的机会。
    3、制订周密计划,选准“突破口”。在对案件线索进行细致地分析研究后,我们应该制订周密的初查计划,明确初查的方向和范围、安排初查的步骤和方法、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作好应对的准备。只有在周密的计划指导下,初查才能有调不紊,减少阻力,顺利开展,有效保证初查目的的实现。
    4、做到严格保密,保证办案效果。 古时谋略思想认为:“谋,出于智,成于秘、败于露。”我们也应当把保密工作提到相当的高度认识。保密工作不做好,初查的对策就无法发挥作用。如果初查目的、事宜被初查对象知道,初查的成功就失去保障。可见,保密对于初查的成功至关重要。
    5、强化证据意识,提高初查质量 初查作为立案前的初步调查工作,在解决有无犯罪事实、能否立案等问题时必须依靠扎实的证据。可以说,证据是初查工作的灵魂,决定着初查的方向和成败。因此,办案人员应该强化证据意识,加强刑事证据理论的学习,增强发现、收集、固定、完善、使用证据的能力。在初查工作中注重及时、合法、全面细致地收集证据,提高证据的证明力和可靠性,为顺利初查终结进而立案打下创造有利的证据条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反渎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反渎职侵权工作办案流程
浅析反贪侦查工作中侦查谋略的运用
浅析基层工商部门查处商标侵权案件的误区、困难及对策
“一案双查”化解反渎办案四个难题
宿武居士---关于加强案件线索管理的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