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震灾害面前的反思

地震灾害面前的反思

/立仁

作为唐山大地震的抗震救灾工作者之一,我曾亲眼见到过地震后的满目疮痍和大自然突然给予人类的伤害,也知道死难者尸骨如何在沟渠中分层掩埋,同时也感受过强烈余震让男女邻居们站在泥泞中“裸聊”的兴奋与无奈。这些沉重的记忆,让我对汶川、玉树、雅安的大地震不敢轻易说三道四。雅安地震的第一次伤害终于过去了,怀着忐忑的心情,想写一点关于地震的“反思”。

由于地壳板块的相互作用,我国西南、西北、中部、华北以及台海地区,广布着地震带。历史上地震给中华民族带来无数次的灾难。一次次抢险救灾,一次次致哀祈福,一次次重建,虽然“多难”使得这个民族愈加凝聚、愈加坚强,但我们不能忽略,相比洪水猛兽,地震才是最大的灾害。

有一位唐山大地震幸存者曾与我描绘他的经历:那一天,他赶着马车去姑妈家,中午,姑妈让他喝了几杯酒,本来因事必须当天赶回家,三十几里的路程,对于车老板算不上什么。因醉酒,原本只想在姑妈家炕上眯一会儿的他,一觉醒来,发觉已是半夜时分,不顾姑妈反对,慌忙驾车星夜回程。半路上,突然见到前方天际像烧电焊的弧光,隆隆声中,一条一米多高的“黑埂子”从远方像海潮一样滚滚而来,左右没有头尾。马惊了,车辕擦在大树上,继而是天翻地覆的感觉。爬起来放眼看看,凡是该站着的东西都躺下了。他找到了马,车已经散了架,于是骑着光屁股马撵到姑妈家,发现整个村子连“断壁残垣”都没有剩下。匆忙赶回自家村,天大亮了,用他的话说,全村再找不到一件能喘气儿的玩意儿。他的故事,萦回在我脑际几十年。

我也知道,地震不容易预报。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社会管理的现代化,在地震灾害面前,人类能不能更有作为?能不能把灾害减至最小?能不能在救灾中让有限的人力物力发挥更大的效用?能不能在建设和发展中更好地规避地震灾害?能不能不让悲剧按照完全雷同的情节接二连三上演?

前天看到一则新闻,说是云南某网友,提前三天准确预报了大理地区一次5级地震,云南省地震局方面回应表示,地震局欢迎民间机构与地震局进行一些学术上的探讨和交流,但民间机构对外公开发布地震预报信息是违法的。对于雅安地震,中科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说,我五年前就提过,汶川地震不是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朝东北扩散,而是将来在西南处会发生七级左右地震。这些消息表明,地震预报是有可能的。为什么从未见到权威的预报呢?我猜想,正因为地震预报准确率很低,而预报又很可能引发社会慌乱,所以才会见不到地震预报。其实,这也是一个认识问题。天气预报有时也很不准,甚至老天爷“反其道而行之”,民众对此很宽容,常常一笑了之。怎样在民众心理上建立一个对地震预报的合度反映机制,使得有可能预报的信息,不用担心“稳定”而能及时发布出来,应该作为社会管理方面的一个研究课题。

历史的经验并不是没有过。唐山大地震前,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有预测,并通过会议形式向相关地区通报了。紧靠唐山地区的秦皇岛市辖的青龙满族自治县,县委果断向公社、大队发出了预报,并采取了有效的防震措施。虽然该县也是山区,在强震中倒塌了大量的房屋,但直接死于地震灾害的,据说只有一人。

每次地震后,余震或塌方等次生灾害的能量,都需要一段时间慢慢平息、消化,其间,某些建设规划来不得半点冒进。汶川地震后不久,四川某市急急忙忙引进巨无霸房地产开发商,拆除了香港刚刚援建的学校,建起了成片的高层商品住宅广场,其高度甚至造成当地机场航班不能正常起降。从尊重科学的角度看,这样的规划和发展极为冒进,一旦发生强烈余震,我们的政府该怎样像人民群众交待?

很多年以前,有报道说,美国政府对亚洲地区某一位恐怖分子头目实施“定点清除”,那位人物刚刚用手机打过电话,几分钟后,导弹就落在他的办公桌上。那个技术叫做“GPS”。据说,我们国家的“北斗”在“报文”等方面胜过GPS,定点范围精度也不差。然而,震区芦山县城一名男子被困在“还比较完整”的房子里,用手机向家人求救,三天后才找到尸体。自己国家的高科技为什么不能及时应用到该用的地方?

去过西南的人都知道,那里的山水地貌别具一格,一旦山体塌方,公路交通短时间内很难恢复。汶川和雅安,都因为交通问题让救援工作丧失了许多最佳时机。也因同样的原因,我们前往救灾的人员中,还有献身在途中的,实在令人惋惜。这十年来,作为支柱产业,我国的汽车行业日新月异,产销量达到世界第一,成都的汽车保有量也十分可观。作为特殊的交通工具,抢险救灾用的直升机却相形见拙了。汶川地震给过人们血的教训,如果做几架直升机放在成都,这次的雅安救援是不是不那么窘迫呢?

要反思的,还有诸如建筑质量、慈善业等,就不去说它了。我想,国家正在整合政府机构,改变职能,能否将地震预报、救援、重建等灾害管理放在一个统筹兼顾的位置上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汶川震前预报18宗
徐祖哲:地震局真正的问题在于地震科学研究做得不够
地球物理学家:地震到底能不能够预测?
将来地震预报突破肯定是中国
科学网—预报之谜:下一次我们躲得开吗?
中国地震预报系统调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