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筝别名考及形制的沿革史话 
之所以称筝为古筝,是因为其年代的久远。筝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筝在战国时代就已经流行于今天的陕甘一带。《史记鈥⒗钏冠芍鹂褪椤分杏腥缦录窃兀骸胺蚧魑瓦刁尽⒌荨⒉露韬跷匚乜於空撸媲刂病薄s莩谇毓餍杏仁⑼猓乖读魉兀⒂凶畔嗟逼毡榈姆⒄梗热缙牍T凇墩焦哜€⑵氩摺分芯陀腥缦录窃兀骸傲僮蜕醺欢担涿裎薏淮刁摹⒒髦⒌荨保庾阋约皿菰谄肼炒蟮氐牧餍兄隽恕G伢莸牧鞔惴海氏殖觥懊C>排闪髦泄钡木置妗R谰萸伢莸牧鞔乩闯莆剑匀挥芯胖植煌某莆健1热缟挛黧荩ㄇ伢荩⑸蕉荩ㄆ塍荩⒊敝蒹荨⒖图殷荨⒑幽象荨⒄憬荨⒏=荩鲶荩┮约懊晒朋荩ㄑ磐懈拢┖统鼠荩ㄙひ伲U庵殖莆皆谑侗鹎峙杀鹕希哂兄匾庖濉3酥猓朋莼褂衅渌矶嗝莱疲庑┏莆娇梢源永闹疃嗍矢韪持谢裣ぁT诠糯泻芏喙赜凇鞍艘簟钡氖琛!鞍艘簟笔枪糯囊恢掷制鞣掷喾ǎ谰堇制鞯闹谱鞑牧戏治稹⑹⑼痢⒛尽⑺俊⒏铩⑥恕⒅癜死唷9朋莸笔簟鞍艘簟狈掷嘀械摹八俊敝簟T诠糯艘羰校坷嗍瞧渲兴急壤洗蟮囊恢郑朋萦质撬坷嗍兴急壤洗蟮囊恢掷制鳌O旅妫颐茄拍甏穆雎纾雌肺墩庑┦洹�

据说,筝在东晋时期传入了建康(今南京),当时多用于为“江南吴歌”、“荆楚西曲”作伴奏。如《乐府诗集鈥⑸仙琛分性唬骸俺醺枳右骨牡鞔倜荩淖菁啪玻腋枭仙!斌菰谀铣餍猩跷惴海现凉⒑烂拧⑽奈涔笞澹轮粮栉枥旨俊⒗杳癜傩眨加惺苤凇A衡€⒓蛭牡巯舾僭鳌扼莞场罚企菸懊荨保唬骸疤葜欤抛认抑坏W闶褂巫恿倒呈砍骞凇!敝撂拼莸氖⒚钍剩沂且愿嘤腥の丁⒂泻谋鹈莱菩问匠鱿帧L崞鹛拼笫税拙右祝颐腔崃⒖滔氲剿氖杜眯小贰T谝衾址矫妫唤鍪且晃怀錾睦制兰遥远嘀掷制魅缗谩Ⅲ荨Ⅲ袤龅鹊难葑嘟泄推菲溃故且晃幻逼涫档捏菁摇T诘葑杂椤⑵菲荔堇值耐保刮菡庖焕制髁粝铝司畹氖热纭短奁呒巳梭荨分行吹溃骸盎吃器咦衤ィ依镆皇背睢盵1],在诗中的“十三弦”指的就是筝。在当时,十三弦的筝广为流行。十三弦寓意颇为深刻,根据一些唐宋诗词选中注疏得知,在十三弦中,其中十二条代表十二个月,另一条弦则代表闰月。唐代李端在《听筝》一诗中云:“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2];李白在《春日行》中也提到了“鸣筝”,曰:“佳人当窗弄白月,弦将手语弹鸣筝”;此外他在《邯郸南亭观妓》一诗中写道:“清筝何缭绕,度曲绿云垂”。常建在其《高楼夜弹筝》一诗中称筝为“玉筝”[3],原句为“明月照人古,开帘弹玉筝”;卢纶《宴席赋得姚美人筝歌》诗中则有“出柬仍有钢筝随”的句子,很自然,筝被称为“钢筝”了。在唐代,弹拨乐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与当时的时代有关,人们从先秦时古朴凝重的审美观中走出,代之而起的是繁复与华丽的审美情趣。琵琶音乐在这个时代极为兴盛,而这个时代又是古筝艺术发展的一个辉煌时期。唐人不仅仅欣赏筝乐,还常常借筝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怀,抒发主观情思,其中也不乏悲怨的情趣。但总体上来说,唐代的筝乐是清丽俊逸的,这与她所处的时代环境有关。经济上繁荣富饶,政治上四夷来朝,文化上则兼容并包。等等这些似乎容不得低迷之调,而是充盈着繁华富丽的都市气息(除了由盛转衰的时期)。南唐后主李商隐也有题筝诗,但未免有一些哀伤的情调了。在《无题》诗中他写道:“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崖”。这种哀风一直延续到宋代,缠绵幽怨,以致催人泪下了。宋代张先有著名的《菩萨蛮》一词,写道:“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进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4];词人吴文英在《莺啼序鈥⒋焊型砘场分性虻溃骸啊橹谐ず蓿断剂珊3凉恪B嗨肌⒌氚葜I诵那Ю锝希骨卣校匣暝诜瘢俊保魂淌庠谄浯省兜祷ā烦企菸邦潴荨盵5],曰:“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清平乐》中则曰“钿筝曾醉西楼,朱弦玉指梁州……”;在《虞美人》中则写道:“……一春离恨懒调弦,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而词人张炎却在《解连环鈥⒐卵恪芬淮手幸鞒隽恕啊贸钴筌郏っ乓骨模躞莸梗氚槁隆⒂趟蘼ǎ苍畲呵埃コ逃ψ!钡拿罹洹C麾€⒊骂臁堵シ肌反试蛟疲骸啊疽荩懵渲煜摇薄K未嗜饲毓墼凇堵シ肌芬淮手校苯映啤扒伢荨保示湮骸啊缋铮烀庞沉桶葱∏伢荨!标淌獾摹兜祷ā芬彩侨绱耍啊匆谢合腋璞鹦鳎铣σ破魄伢葜!敝钊绱死嗟氖驶褂泻芏啵嘟辉僖灰蛔甘觥�

从以上的诗词材料来看,筝的别名称谓,抑或说是美称,真是五花八门。比如以筝的音色来称谓的“清筝”、“鸣筝”、“哀筝”等;有的以某种极具特色的纹饰来代称或命名,比如“银筝”[6]、“玉筝”(指以美玉为饰的筝)、“钿筝”(指以金银为饰的筝)、“鸾筝”[7](指以鸾凤为饰纹的筝)、锦筝等;有的则是以人们对筝这件乐器的认识或感受来作为美称的,如“宝筝”、“仁智器”[8]、“绿云垂”等。此外,还有上面诗词尚未提及到的,如以古筝的部分质料或构件来作为代称的,比如“雕桐”;以演奏技法或技巧来命名的“掐筝”、“抓筝”等;以具体的放置方式来称谓的“横筝”、“卧筝”,以及以器体的长短、体积的大小而区分的“大筝”(大筝约有两米左右,弦质为丝料,粗细均等,音色沉厚柔和)、“小筝”等等。

最早的筝为五弦筝,东汉应劭《风俗通》中有如下记载:“筝,谨按《礼记鈥⒗旨恰罚逑抑硪病薄S纱说弥逑宜浦捏菰缭凇独旨恰分芯陀屑窃亍>萦泄刈已芯浚笔钡奈逑殷菘赡苁且恢种裢沧吹睦制鳌N逑殷菥な奔涞难荼洌鸾パ苌龈魇礁餮捏荩绾罄吹氖殷荨⑹殷荩约霸俸罄吹氖南殷荨⑹逑殷莸鹊取4游逑殷莘⒄沟绞殷菘晌绞且桓鼍薮蟮谋涓铩G宕炜∩端滴耐ㄑ怠分兴担骸肮朋菸逑遥┯胫袢缰剽€⒚商窀奈遥蛎商窀奈遥湫稳缟字褚阅荆埔院蠹邮摇薄4又锌芍逑殷莸绞殷莶坏サナ求菹沂可系谋浠拱莸闹谱鞑牧稀⒆芴逍巫吹确矫娴母母铩>菔妨峡芍易钤绶⒄褂谡焦┢冢恢钡胶捍⑽航逼冢阄邮堋5笔钡捏葜饕挥糜隗莞琛⑾嗪透璧陌樽啵⑶沂侵饕陌樽嗬制髦唬傩账参爬旨>菟担何菏逼谠谙嗪透璋樽嘤玫捏菀丫辛嘶镜亩ㄐ危葑喾椒ㄒ灿辛艘欢ǖ脑蚝鸵螅毫叱ど显蚕缕降那偕恚险攀遥吒叩闹樱壹鄙撸侄嘤霉羌状福鹄础帮o!弊飨臁:何菏逼隗莸男沃仆执菀丫嗖畈淮螅邮孔逦娜说木该杌嬷锌纱筇逑胂蟮笔斌莸难印H缃敌谄洹扼莞场分兴档溃骸敖窆燮淦鳎铣缢铺欤缕剿频兀锌兆剂希抑馐拢柚蛩南笤冢闹蛭逡舴ⅲ鼓巳手侵鳌!盵9]

自五弦筝“易木以竹”变为十二弦筝之后,筝的形制在后代发展中就并无多大变化了,只是在弦的数目、质料等在不同的时代、文化环境下逐渐增加和变化。然而,筝弦的增加是缓慢的,从十二弦筝到十三弦筝,其间竟经历了1300多年的时间。唐代是传统十三弦筝发展的辉煌时期,广泛流行于民间。随着1979年,江西贵溪春秋崖墓群中两件十三弦筝的出土之后,有关专家就指出十三弦筝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并传入南方的论断。[10]而汉鈥⑹酚巍都本绕诽柒€⒀帐胖⒃唬骸绑菀嗌嘁玻臼遥裨蚴薄S纱丝杉殷莶⒎遣谑抑螅橇街煮菰诤艹な奔淠诰鸵丫泊媪恕V钡教拼殷莸牧餍幸膊⑽词故殷菰獾胶芸斓霓鹌蕴皇嵌叩牡匚灰丫凶琶飨缘牟煌L扑问逼冢殷荻嘤糜谒桌郑拼糜谘爬值氖殷荼怀莆八躺薄V劣谒未聲D《乐书》中有如下记载:“本朝用十三弦,然非雅部乐也”[11]。唐代十三弦筝的辉煌发展,很重要的证据就在于众多文人墨客对她的摹写和吟诵,他们由感而发,借品评来抒发或寄托个人的思想情绪。比如吴融在其诗《李周弹筝歌》中曰:“……就中十三弦最妙,应宫出入年方少。……”;李远诗《赠筝妓伍卿》中有“一行哀雁十三声”的妙句;又如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二首》之二中则有“二五指中勾塞雁,十三弦上啭春莺”的佳句。筝在唐代的兴盛还体现在有诸多的弹筝名手,使用不同的定弦方法,并饰以不同的通体纹饰等方面。诗人常用“银筝”、“玉筝”、“鸾筝”、“玳瑁筝”等美称来吟咏典雅大方的筝,这种吟诵之风不仅仅局限于宫廷或贵族府第中,还盛行于乡野民间。唐代西北边陲的敦煌民间就有一位女诗人宋家娘子,她留下了几首有关筝的诗歌,比如《秦筝怨》。诗歌里写道:“玳瑁秦筝里,声声怨别离。只缘多苦调,欲奏泪还垂。妾意如弦直,君心学柱移。暂时停不弄,音调早参差。”这位女诗人在行文造句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新颖的创意,借对古筝的吟诵来达到对夫婿劝诫的目的。实乃“醉翁之意不在酒”之术了。在诗中,诗人谈到了比如“弦直”、“柱移”、“苦调”等等。试把上面的字面给交换一下位置,也就成了“直弦”、“移柱”、“调苦”,这生动地把古筝的特点给概括出来了。而“移柱”也正是当时常用的调弦、定调方法。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诗人能够婉言比喻、劝诫,足见得其才华涵养。谈及这个时期的筝,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另一件乐器——轧筝。虽称为筝,但并非是弹拨之器,它被认为是筝这一件乐器的变种。轧筝在唐朝初年(公元7世纪)就已经出现并流传于民间。《旧唐书鈥⒁衾种尽分杏邢喙丶窃兀骸霸荩灾衿笃涠硕!痹谒未聲D《乐书》卷一百四十六中,则记载如下:“唐有轧筝,以竹润其端而轧之,因取名焉。”南宋时,轧筝易名“蓁”(音zhēng),常常用于宫廷晏享,也普遍见于民间。宋代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如是说:“蓁,形如瑟,二头俱方,七弦七柱,以竹润其端而轧之”;同代的曾三异在《同话录》中记载如下:“世俗有乐器,小而用七弦,名轧筝,今乃谓之蓁。” 在《元史鈥⒗窭种尽芳啊缎略封€⒗质贰分幸布窃刈乓恢中稳纭绑荨钡摹拜琛保捌呦移咧弥裨薄S肭按觯的送晃镆病U庵衷荩恢北3值矫髑迨贝2煌氖牵な奔洌⑸宋⒚畹谋涓铩T谇宕菀丫稍吹钠呦曳⒄钩晌伊耍獯印洞笄寤岬洹分锌芍F浼窃厝缦拢骸霸萑叨缬杏唷O沂阅靖嗽!贝又锌芍莸牧硪桓鲋匾谋浠褪且阅靖舜媪嗽吹闹衿G邂€⑶∈逼诔圃菸佟T诠糯擦粲泻芏喙赜谠莸氖剩热缣柒€⒘跤砦龅奶菔性唬骸奥扪蕴荩锷奖淌饕徊跚濉!苯裉炝餍杏诔首濉⒙宓壬偈褡逯械囊恢纸凶觥把荔荨钡睦制鳎驮从谔瞥脑荩诠�1114年传入了朝鲜。轧筝流传至现代,在山西、河南、河北、广西(壮族民间乐器“七弦琴”)、山东等地均有所见,它常常被用于地方戏曲的伴奏。

元明清时期,十三弦筝独当一面的局面被打破,十四弦筝、十五弦筝以及再后来的十六弦筝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而相继出现。元代顾瑛《玉山璞稿鈥⑺垢瓒住肥性唬骸敖躞莸≡а烨荚谇锓缡南摇保纱丝芍南殷菀丫餍锌础C鞔裳Ъ抑煸貓衷谄洹睹麾€⒅J献由住分性唬骸敖窆袤菔逑遥蓝嘤檬南艺摺保纱丝芍南殷萦胧逑殷葜匚辉诿鞔逼谑辈豢上嗵岵⒙鄣摹5撬且丫冀ソト〈耸殷荨4耸逼诘氖南殷萦辛烁扒拔馈钡纳柚梅椒ǎ宕锻ǖ洹分芯陀腥缦录窃兀骸绑菟粕。南腋魉婀魃柚拖遥孕骋袈伞盵12];另《律吕正义合编》则记载如下:“筝似瑟而小,十四弦。……通体用桐木金漆,四边绘金夔龙,梁及尾边用紫檀,弦孔用象牙为饰……今筝十四弦则五声二变为七,倍之十四也”。至于十五弦,在明代成为了“官筝”。今天,十五弦筝在山东民间仍见流行。其弦的配置俗称为“七老八少”,即七根老弦配用于中低音区,八根子弦装配于中高音区。十六弦的出现则是近代的事情了。一般认为是清朝末年或民国初期前后出现的。今潮州筝派仍使用传统的十六弦筝,是为小筝,筝马镂有弦孔,以防演奏力度过大或扫弦时筝弦的散落。

五弦筝经过两千多年的衍变,繁衍出各种各样形态的筝。在其发展衍变的过程中,筝的音域是不断的扩大的(因为筝弦数目的增多),在弦质、音色、装饰等各方面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建国以来,很多地方都基于某个派别筝的形制、特点以及其他方面,进行改良与革新,从而开发研制了许多种新型筝。这些革新筝,造型更为现代与时尚,装饰工艺水平也更加得高超。现代筝的通体都是文化,或雕龙刻凤,铭字镂文,使得筝体美观而大气,也透出几分雅趣、涵养;音域也更加的宽广;弦的质料也从原来的丝质发展为钢丝缠弦,防蚀技术也颇为高超,钢弦外面有一层尼龙包裹,这不仅增加了筝的美感,延长了筝弦的使用寿命,也使得音色较之前代更加的明亮与华丽。在古筝长方形的共鸣箱体上,筝首与筝尾是最能够体现古筝艺术与诗词歌赋、绘画书法关系的部位了。此两个部位可谓是精雕细琢,精美的同时又具有些许诗意。古筝制作师也往往以此处的雕刻内容或图案来命名。古筝美工技艺方面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琴童的全面素质。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制作工艺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因而古筝在工艺方面的致美技术开始了向“百花齐放”的目标发展了。现代制作工艺的发明与利用,大大突破了传统致美技术的束缚(建国前古筝在外观上不太有多大讲究,多以古朴见长),比如研发并使用镶玉石等工艺,也由此而形成了民族乐器生产厂家的独特之处,使得独特的工艺造就了独特的品牌,在市场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等等着一些变化使得新型筝深受筝乐爱好者、古筝使用者的喜爱。在这些改革筝中,广州十八弦筝是在传统的十六弦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音量、音色、造型等方面都比原来的十六弦筝有大的改观,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被广泛使用。二十一弦s型古筝是目前在海内外广为欢迎与普遍使用的一种革新筝,其弦质与共鸣配体置可谓是恰到好处,深受演奏者的青睐。昔日的革新筝因为广泛的使用,现如今已经成为传统的形制了。在现代筝中,除了上面提到过的从传统筝革新过来的以外,另一类就是转调筝了,比如上海音乐学院何宝泉教授研制的蝶式筝。蝶式筝构思新颖巧妙,外观看起来就如同展翅之蝶,按十二平均律排列音阶;筝面上设有转调用的装置,转调方便快捷又准确,即能弹奏五声音阶的作品,也能弹奏七声音阶的作品,而且表现力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当今社会,已经涌现了不少制作质量上乘的古筝生产厂家,他们都开始打出自己的品牌,比如扬州的龙凤古筝、上海民乐一场的敦煌古筝等等,在生产之余,还努力地给予研发以巨大投资,并积极地跟专业的音乐学府教学相挂钩,定期与专家学者交换意见,以期实现登峰造极的突破。

[1]十三弦乃古筝的代称。十三弦筝在唐代发展到辉煌时期,很多是人都对它进行过吟诵,如刘禹锡之诗句“清筝促柱十三弦”。

[2]周朗即周瑜。瑜受将时年仅廿四岁,吴王称其为周郎。周瑜文武双全,精通音律,故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说。从此诗可见,筝在东吴时普遍流传。

[3]玉筝指的是以美玉为饰的筝。宋鈥⑼跻仕镉小镀肜痔臁反剩疲骸肮盅辶骺眨耋莸髦!蓖嗟模菀仓复耍擞裰簟�

[4]古人称奏乐为弄乐,故谓“哀筝一弄《湘江曲》”;《湘江曲》乃《新乐府鈥⒗指犹狻分弧G锼复劬Γ舜冒拙右资洌骸八羟锼赴捍小!�

[5]钿乃金之属,钿筝乃以金银为饰物的筝。南朝宋鈥⑾虺刑焐频荩拔牡鄞鸵跃肿蛹耙绑荨薄�

[6]银筝如[5]所说,乃以金银为饰的筝。元鈥⑷钾荨跺髋ァ吩疲骸把镏蒴留梁炻セ幔袼褚菹旆缬辍保换仆ゼ嵊写省陡┳印罚疲骸疤逖哝鼓龋窦滓菡兆NO掖伲校跛锎础!�

[7]鸾筝指的是以鸾凤为纹饰的筝。传说鸾乃似凤凰的一种鸟,鸾筝乃借示筝声的清越优美。另如“清筝”、“鸣筝”也示筝声清越之意。

[8]晋鈥⒏敌扼莞承颉分性唬骸啊窈戏ǘ龋诰堪Ю郑鼓巳手侵饕病!�

[9]汉魏时期,筝的形制已经相当完善。晋人肆意将筝神秘化。再如晋(公元3世纪)陶融之妻陈氏在其《筝赋》中说:“伊夫筝之为体,惟高亮而殊特。应六律之修和,与七始乎消息;括八音之精要,超众器之表式。”

[10]1979年,江西贵溪县崖墓群中出土了两件十三弦筝,表明筝早已传入中国南方,而不是在十二弦之后才产生的。

[11]唐代乃至后代,十三弦筝被用于俗乐,如贵族宴享娱乐用乐、文人自弹自娱,小到室内细乐,大到酒楼市井、都能听到十三弦之声。见诸诗词。

[12]《大清会典》载曰:“筝似瑟而小……共十有四弦,弦皆五十四纶,各随宫调设柱。”可知,当时用筝为十四弦,也可知其设调之方法。

注:本文发表于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系大学阶段,见2003年12月刊《云岭歌声》(现《民族音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筝的渊源历史
【音乐百科】古筝的演变史
蒙古筝曲特点
唐诗宋词与丝竹管弦(五):古筝
宋元时期器乐一览
古筝的形制与构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