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具有浓厚香味的中草药有哪些?

中药来源于大自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其中以植物药占大部分,主要以叶、花、果、茎、根、种子或全草入药,从而使中药具有独特的气味和香味。其中也有很多常用作香料或食品调料。中国烹调享誉世界,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菜的烹调中,常用的调料姜、花椒、葱、蒜、八角、茴香等等都具有特殊的香味和味道,在烹调中我们随手撒上的几粒胡椒或者几节葱花,都会使得我们感觉不同,烹调出不同风味的可口食物。可见,这些香料在烹调工艺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正是它们,几千年来,让我们的味觉渐渐喜欢上了不同的体验。香料具有特殊的香味,从巫术到宗教,香水到毒药,在人类漫长的历史活动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体现个人的爱好,感情的表达,它曾经是贵族的奢侈品,价值与黄金相当。除了大部分来源于植物香料外,还有的来自动物,如麝香、龙涎香、海狸香、灵猫香,后来还有人工合成的香料等等。

常用的香味中药大都属于芳香化湿、解表、清热、开窍、理气、活血类,分别具有芳香化湿健脾和胃,解表散邪,清热解毒,开窍醒神,行气活血等功效。可用于脾虚湿阻、外感表邪、热毒、鼻塞、精神不振、郁郁寡欢、消化不良、气血失活等,具有良好的保健调治作用。在烹调中使用相当于“口服给药”,鼻闻香味也有良好的作用,传统的香囊芳香辟邪,净化空气。同时中药活性成分与机体反应在鼻粘膜形成不利于疫毒传入的小环境,具有袪瘟除秽,开窍解毒的功效,能预防病原微生物及其它过敏原的入侵,它还可振奋人体正气,增强免疫机能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功效。

许多香料都是中药,许多中药也都是香料,这就是药食同源,药食同用。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香味中药。

丁香,桃金娘科常绿乔木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香气浓郁,味辣,辛温,暖脾胃行气降逆,可治胃寒呕吐呃逆、胃寒冷痛以及肾虚阳痿,1-6g,水煎服。煎汤外洗,可治各种病。丁香油滴于龋齿洞腔,治龋齿牙痛。不与郁金同用。

砂仁,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砂仁的成熟果实。气芳香,味辛、凉,微苦。药性辛温,化湿行气止吐泻,用于脾胃虚寒吐泻,可单用1.5-3g研末吞服或3-10g打碎水煎服;安胎,用于妊娠呕逆不能食和胎动不安,单用本品炒熟研末服或水煎服。阴虚有热者忌服。

小茴香,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小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气香浓,味甜,辛温,散寒止痛可治疝气腹痛,睾丸偏坠胀痛、痛经。理气和中可治胃寒气滞的脘腹胀痛。3-6g水煎服。

八角茴香,又名大茴香,为木兰科常绿乔木植物八角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气芳香,味辛、甜,其性味功用与小茴香同。

桂枝、肉桂,同来源于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桂枝为肉桂的嫩枝,肉桂为树皮,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辣。桂枝辛甘温,发汗解表,用于风寒感冒;温通经脉,可用于寒凝血瘀所致的胸痹心痛、脘腹冷痛、经闭腹痛、风湿痹痛;助阳化气温通经脉可用治痰饮、水肿和小便不利以及心悸、脉结代等,3-9g水煎服。肉桂辛甘大热,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可用治肾阳虚衰的阳痿宫冷、闭经痛经、风寒湿痹、虚喘心悸以及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等。还能鼓舞气血生长。服或水煎服2-5g,研末冲服每次1-2g。

郁金,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温郁金、莪术等的块根。气微香,有姜味。辛苦寒,活血行气止痛,疏肝解郁,治疗气滞血瘀的胸、胁、腹痛。尤其是妇女经行腹痛、乳胀等。清肝胆湿热,并可利胆排石,用于胆石症。还可以郁金粉治早博。水煎服3-9g,不与丁香同用,孕妇慎用。

山奈,为姜科植物山柰的干燥根茎,气香特异,味辛辣。辛,温,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用于胸隔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6-9g水煎服。

荜茇,为胡椒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荜茇的未成熟干燥果穗,有特异香气,味辛辣。辛热,温中散寒,治疗胃寒腹痛、呕吐腹泻等,本品与胡椒研末,填塞龋齿孔中,可治疗龋齿疼痛。水煎服1.5-5g。

胡椒,为胡椒科常绿藤本植物胡椒的干燥果实,气芳香,有刺激性,味辛辣。辛热,温中止痛,下气消痰,开胃进食,治疗胃寒腹痛、呕吐腹泻,可单用研末入猪肚中炖服。治腹泻,可研末敷贴脐部。水煎服1.5-4.5g,研末吞服每次0.3-0.6g。胃热及阴虚有火者忌用。

草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草果的成熟果实,气香,味辛辣。辛温,燥湿散寒,用于寒湿中阻之脘腹胀痛,呕吐腹泻。除痰截疟用治疟疾。打碎煎服3-6g。

白豆蔻,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的成熟果实,气芳香,味辣。辛温,化湿行气,温中止呕,用于湿阻脾胃的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等。小儿胃寒吐乳,可与砂仁、甘草研细末,常惨口中。水煎服3-10g。

肉豆蔻,为肉豆蔻科高大乔木植物肉豆蔻树的种仁,气芳香而强烈,味辛辣而苦。辛温,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肾虚寒久泻和胃寒胀痛、食少呕吐。煨后除去部分油脂(豆蔻醚)可降低毒副作用,2-6g水煎服。

姜黄,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的根茎,气微香,味苦辛。辛苦温,活血行气通络止痛,用治血瘀气滞的心、腹、胸、胁痛,闭经,产后腹痛,及跌打损伤和风湿痹痛等。可治牙痛;与大黄、白芷等外敷可治痈肿疔毒;还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的作用。3-9g水煎服。

花椒,为芸香科高大灌木或小乔木植物花椒的干燥成熟果皮,具特殊强烈香气,味麻辣而持久。辛热,温中止痛,杀虫止痒。治疗胃寒腹痛吐泻,蛔虫腹痛。单用本品煎水外洗,治疗湿疹瘙痒,妇女阴痒。水煎服3-6g。孕妇慎用。椒目系花椒的成熟干燥种子,能利水消肿,常用于痰饮喘息,水肿胀满。

薄荷,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薄荷的茎叶,气芳香,味辛。辛凉,发散风热利咽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疏肝解郁,用于肝郁气滞,胸闷胁痛;还能芳香避秽,用治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致腹痛吐泻等。3-5g水煎服。

高良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气芳香,味辛辣。辛热,温胃散寒止痛止呕,治疗胃寒冷痛,与干姜同用,二姜丸。可研末服。水煎服3-10g。

,为姜科植物姜的根茎,气芳香而特殊,味辛辣,新鲜根茎为生姜,干燥的为干姜,生姜辛温,发汗解表,用于风寒感冒,可单用煎水加红糖服,或配葱白煎服;温中止呕,有“呕家圣药”之称;温肺止咳,用于风寒咳嗽;此外,能解鱼蟹毒。生姜皮,辛凉,行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生姜汁,可临床应急服用,如遇中药南星、半夏中毒的喉舌麻木肿痛,或呕逆不止,难以下食者,可取汁冲服,易于入喉;还可配竹沥(新鲜竹杆经火烤而流出的液汁),喂服或鼻饲给药,治中风痰热神昏者。干姜辛热,温中散寒,用治脘腹冷痛,寒呕冷泻;回阳通脉,用治亡阳脉微欲绝;温肺化饮,用治寒饮咳喘。干姜炮炒后为炮姜,其辛散力减,守而不走,专于温中止血,治虚寒性出血。生姜切片入药水煎服3-9g,生姜汁3-10滴,干姜水煎服3-10g.

葱白,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葱近根部的鳞茎。辛温,发汗解表可用风寒感冒,与生姜、豆豉同用;散寒通阳,用于阴寒腹痛腹泻,用本品捣烂,外敷脐部,再施温熨,可治阴寒腹痛和小便胀闭等;外敷乳房,可治乳汁郁滞不下,乳房胀痛。水煎服2-8枚。

胡荽(芫荽),为伞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芫荽的全草,有特殊香气,辛温,发表透疹,用于麻疹不透,也可单用煎汤局部熏洗;开胃消食,增进食欲。水煎服3-6g。

临床常用的一些中药处方和中成药也是以它们为主要成分,如行气止痛治疗胃病的香砂养胃丸(砂仁)、疏肝温胃止痛治疗胃寒气痛的良附丸、调和胃肠治疗胃肠疾病的甘草泻心汤和生姜泻心汤、温暖脾肾治疗慢性腹泻的四神丸(肉豆蔻)、和胃降逆治疗呃逆的丁香柿蒂散(丁香)、温肺化饮治疗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的苓甘五味姜辛汤、养阴解表治疗病后外感的葱白七味饮(葱)、疏散风热治疗风热感冒的银翘散(薄荷)、截除疟邪治疗疟疾的截疟七宝饮(草果)、开窍醒神治疗神志昏迷的安宫牛黄丸(麝香)等等。以上只是举例出常用的一些香味中药,还有很多中药也具有香味中药的特性,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并有深入研究开发的价值。     

有香味的中草药很多,但一般要从使用途径上加以区分。

芳香类药物数目庞大。庞大到以内、外或是四性五味来区分会很麻烦,为这样一个题,不值得费那么多精力来统算,所以这里就简单以用途来区分。

要说的是,有些药虽然自身香气不浓,但经过炮制后,依然是以芳香来发挥作用的,此类药物其实也算芳香药,如炒谷芽、炒麦芽、炒神曲等。

1、辟秽

《神农本草经》上说,“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除邪辟秽也。”辟秽芳香药,常见的如艾草、生苍术、石菖蒲、藁本、山奈、甘松、丁香、檀香、芫荽等。

2、醒脾

芳香类中药有透皮吸收作用,芳香醒脾、运脾开胃。临证常用芳香药有藿香、佩兰、小茴香、豆蔻、木香、檀香、丁香、沉香、香橼、佛手、甘松、玉兰、茴香、菩提香、皮袋香等。

3、开郁

木香、茉莉、月季、金银花、赤芍、白芍、藿香、佩兰、豆蔻、苍术、麝香、南木、沉香等。

4、理气

龙涎香、白花榔、藿香、苏梗、苏叶、陈皮、合欢、排草、野紫苏、香茅、随手香、山合香、神香草、香根芹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祝建华常用药对浅析:半夏陈皮,干姜五味子
浅谈生姜、干姜、炮姜的作用
豆蔻四种:白豆蔻、草豆蔻、红豆蔻、肉豆蔻
[分享]各种香辛料及特点 - 食品添加剂和配料 - 食品论坛 - Powered by D...
晚上吃姜有何危害|生姜
晚上吃姜有危害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