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八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1998大红鹰杯)
  1998年CCTV第九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做出了突破性调整。首先,在初赛上大赛一改过去由各代表队送录音带参赛的旧制,歌手以团体组队方式直接进京参赛,并且增设团体赛、三种唱法的三场个人比赛和由观众投票产生的“特别奖”。其次,在演唱形式上,大赛也打破以往独唱的单一方式,增加了对长、重唱和合唱等形式。此外,大赛还开声乐比赛中强调歌手文化修养之先河,增设了“综合素质考核”,更是称为大赛的一大亮点。许波、冯瑞利分别获得通俗唱法业余组、专业组第一名。业余组特别奖被李琼捧走。 
 
 
  
 
    1998年第八届 主持人:
白燕升刘璐朱军周涛


 本届选手获奖名单

专业组民族一等奖:于丽红

 二等奖:谭学胜 祖海

 三等奖:马啸 周芳 刘迎春

专业组通俗一等奖:冯瑞丽

 二等奖:刘薇薇 李铁石

 三等奖:杨庆 珊瑚 任茜

专业组美声一等奖:于乃久

 二等奖:额尔德木图(蒙古族) 郭森

 三等奖:张渊春 梁召今 周映辰 

 

业余组通俗一等奖:许波

 二等奖:许航 王向云

 三等奖:李敏 刘洋 秋江

业余组民族一等奖:隋宁

 二等奖:李清资 岳莉

 三等奖:胡薇 周发猛 蔡以华

业余组美声一等奖:李宏伟

 二等奖:叶巧红 高淼

 三等奖:张小平 王莹 辛爱萍

特别奖获得者:李琼

 

评委

温中甲 郭成志 张丕基 李谷一 凯传 王晓岭 吕远 吴雁泽 李双江 孙家馨 郑秋枫黎信昌 吴天球 田玉斌 郭淑珍 糜若如 王秉锐 郭颂 何纪光 付林 冯世全 陈奎及 王苏芬 丁雅贤

专业组
 
民 族
 
一等奖:
 
 
 
     于丽红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专业组一等奖获得者。
     女高音歌唱家、上海青联理事、文联委员、音乐家协会会员。1992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荣获首届奥籍华人鲁家贤艺术奖。 1993年第十五届《上海之春》女高音独唱荣获音乐表演奖;1994年(包括港澳地区)获首届中华歌会中获民族唱法一等奖;首届“戏歌比赛”演唱金奖;1995年“DHL’杯95青岛之夏全国大学生优秀歌手邀请赛中荣获专业组第四名; 1997年荣获“宝钢高雅艺术奖”表演奖; 1998年上海首届“十佳”文化新人;2001年3且随国家党政代表团出访朝鲜,受到金正日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并被称为“中国的百灵鸟”。 2001年8月为庆祝建党80周年,主演中国首部小剧场歌剧《党和女儿》,扮演女主角田玉梅.

 二等奖:
 
  
 
 
      谭学胜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民族唱法第二名获得者
     四川音乐学院声乐二系教师,中国民族声乐学会员,曾师从林秋宜,黄文宇,糜若如,金铁霖老师。 曾经获得1999年第七届全军文艺汇演声乐类二等奖。1999年中央电视台全国军旅歌曲电视大奖赛首次设置大奖“十佳新人奖。 2001年赴日本参加东京国际艺术节。2002年第十届“哈药六”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民族唱法优秀奖。2002年全国广播征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银奖 2003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华民歌大赛金奖2004年第十一届“新盖中盖”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民族唱法优秀奖。2004年第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声乐大赛银奖。两次荣立二等功,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表彰等。

 
 
       
祖 海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专业组二等奖获得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独唱演员,文化部首届青联委员,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1998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曾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文化部及地方电视台举办的

各种大型文艺晚会。参加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去韶山、鞍钢、左权、禄劝、西藏、青海、海南、等地慰问演出。自19
95年以来,她为《情债》、《小凤仙》、《离婚餐厅》等电视剧分别演唱过主题歌及插曲,并制作了《家园》、《书记带咱奔小康》、《为了谁》、《我的祝福》、《感动》、《今宵久久》、《共同的家园》,《盼团圆》,《人民公仆》,《我家在中国》等音乐电视。

 

获奖经历:

199610月在全国推新人歌唱比赛中获“全国十佳歌手”称号。

19992月获“非常可乐”杯我最喜爱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三等奖。

19996月获第五届“康佳”杯中国音乐电视大赛“最佳新人”奖。

199910月演唱《为了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政府奖)。

20003月《为了谁》获广电总局“蓝田”杯最佳演唱奖。

20015月演唱《人民公仆》、《如今的故事》均荣获“首届全国公益、城市、

业”歌曲大赛演唱特别大奖。

200112 音乐电视《今宵久久》获第六届“康佳”杯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金奖;

200112月荣获广电总局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手“金号奖”民族唱法最佳女歌手奖

20022;获“森达杯”我最喜爱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三等奖;

20027月在第四届“CCTV-MTV”音乐盛典上荣获内陆最佳音乐电视奖;

已发行专辑:《东边太阳西边雨》、《为了谁》、《天竺少女》、《幸福山歌》、《好运来》、《飘动的红丝带》、《欢乐海.为了谁》、《和谐中国》。


 三等奖:
 
 
 
     马 啸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专业组三等奖获得者。
        马啸,山西保德人。山西省歌舞剧院任独唱演员,国家二级演员。自幼便喜爱音乐的马啸,1982年时就拜在时任太原18中音乐老师的孔令华门下学习了五年音乐,1987年榆次63集团军187师政治部演出队招文艺兵时应征入伍,算是正式踏入演艺这行。跟着部队到处演兵唱兵的经历,为他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一个纯业余的音乐爱好者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的歌唱演员。1992年,复员的马啸分进省歌。1998年参加第八届青歌赛,获得专业组民族唱法三等奖。获奖之后,也曾有二炮、战友文工团、中央民族音乐学院等单位向马啸抛出过橄榄枝,但马啸都婉言谢绝了,“当年我有过承诺,无论取得什么样的成绩都不会离开这个生我养我、给予我关怀的土地。”他表示自己会安心地在省歌做好他的独唱演员,多多参加演艺活动、公益活动,用自己的歌声回报父老乡亲。
 
 
 
 
     
周 芳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民族唱法三等奖获得者。
       总政歌剧团女高音歌唱家,解放军艺术学院首届声乐硕士,出生于哈尔滨。1989年考入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1993年考入总政歌剧团。她以宽广的音域、优美抒情的音色、细腻准确的情感处理和表演,先后在小歌剧《克里木参军》、《大款兵》以及音乐剧《芦花白·木棉红》、《玉鸟兵站》等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当代女青年热爱军人、献身军营的感人形象。出版发行过两张个人专辑《中国民歌精英》、《东方风韵》;拍摄过《红火火》、《东方风韵》等多部音乐电视作品,荣获中央电视台音乐大赛银奖。1998年,获中央电视台第八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专业组民族唱法三等奖。1998年获得国家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新人新作”比赛中获演唱一等奖;全军第七届文艺会演特别奖;国家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声乐比赛金奖。 2002年,周芳被聘为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客座教授,后成为解放军艺术学院正式教授。
 
 
 
        
刘迎春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民族唱法三等奖获得者。
          刘迎春(现改名花之悦),女,辽宁抚顺人。1991年高中毕业,在恩师朱玉的鼓励下考入沈阳音乐学院,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独唱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曾经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进修。1996—1999年连续参加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春节晚会,她演唱的《大辽河》在1998年连续获得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央电视台“大红鹰杯”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特殊提名奖及全国声乐新人新作民族唱法三等奖等。在1999年春节联欢晚会与人联袂演唱《编花篮》。1998年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中,荣获民族唱法专业组第三名, 2002年全国新人新作声乐大赛中,荣获专业组民族唱法三等奖,《新九九艳阳天》荣获蓝田杯广播电视新作银奖,《海峡月弯弯》荣获广播电视学会原创歌曲二等奖《大辽河》荣获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1999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及《正大综艺》节目,担任独唱。


专业组
 
通 俗
 
一等奖:
 
 
 
       冯瑞丽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通俗唱法第一名及大赛唯一的特等奖.
     总政歌剧团实力派流行音乐歌手。她自幼喜欢唱歌、跳舞,学过二胡,1989年考入河北艺术学校,1997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199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被特招入伍到总政歌舞团。
 

 

 获奖经历: 

 1997年获'飞图杯'歌手大奖赛优秀奖;

 1997年获河北省第八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通俗组一等奖;

 1998年获文化部新人新作大赛第二名;

 2000年9月在乌克兰举行的国际流行音乐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她曾为四十多部电视剧演唱主题歌及插曲。主要演唱作品有《喊月》、《歌神》、《我是中国人》、《边关行》等,1999年在大型音乐剧《玉鸟兵站》中担任主要角色。



 二等奖:
 
       刘薇薇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通俗唱法第一名及大赛唯一的特等奖。
 
 
 
        
    李铁石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通俗唱法第二名。
     1995-1998年在沈阳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学习。 主修通俗演唱,副修作曲。1995年曾获黑龙江省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三等奖。1996年参加第七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双汇杯"专业组获《荧屏奖》。1997年参加辽宁省大学生创作歌曲大赛以一首自创的《心曲》获演唱一等奖,创作奖。1998年同年进入中国歌舞团担任"通俗唱法"演员,并随团全国巡演。 1999年下半年离团并开始自由创作.制作及演出. 2003年赴日本东京学习流行音乐及创作歌曲。2004年为26集电视连续剧《紧急救援》创作,演唱主题曲《GiveYou》及主题音乐
 三等奖:
 
      杨 庆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通俗唱法三等奖获得者。
 
 
 
     
珊 瑚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通俗唱法三等奖获得者。
           珊瑚来自山城重庆,空军政治部文工团独唱演员,国家二级演员,重庆市青联委员,原重庆歌舞团优秀独唱演员,1998年,荣获中央电视台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重庆赛区(专业组)通俗唱法第一名,1998年中央电视台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通俗唱法第三名,2000年演唱歌曲《摆手舞》,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01荣获中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个人单项“最佳新人奖”和团体“金奖” ,2005年荣获首届华语网络歌曲排行榜网民最爱戴女歌手金奖。曾先后为《英烈无语》、《长空铸剑》、《爬坡上坎》、《雪山草地的故事》、《生命之美》、《草药王》、《情迷女人心》、《追逐》、《爱情糖衣》等多部电影、电视剧演唱主题歌、插曲特别应邀为中央电视台著名栏目“艺苑风景线”演唱主题歌,加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同一首歌”、“激情广场”“百年歌声全国“双拥”晚会及中央电视台和地方各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新春音乐会大型综艺晚慈善义演以及部队组织各类大型演出活动。
 
       任 茜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通俗唱法三等奖获得者。

专业组
 
美 声
 
一等奖:
 
 
 
      于乃久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一等奖获得者。
          1988年入伍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1995年调入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任独唱。1996年-1998年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从师黎信昌教授。1999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攻读硕士。师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李双江教授。

    1999年获第七届全军文艺汇演声乐表演一等奖。2001年首届全军新人新作声乐比赛中获的一等奖。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1995年担任华人经典音乐作品《长征组歌》的朗颂。1996年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担任独唱、朗诵并独唱。1996年主持《绿色沃土》战友歌舞团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1999年在大型歌剧《玉鸟兵站》中饰男主角骆驼。2002年在大型歌剧《党的女儿》饰反面角色马家辉。2001年大型原创歌剧《悲的黎明》饰男主角田园 。


 二等奖:
 
 
 
       额尔德木图
(蒙古族)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声唱法专业组二等奖获得者。 
          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蒙古剧团艺术总监,国家一级演员。1988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内蒙古艺术学院声乐系。20004月获得自治区劳动模范的称号。 2001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艺术教育中心意大利歌剧培训部首届歌剧声乐专业研究生班, 被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主席罗赛克先生誉为“内蒙古的帕瓦罗蒂”,并出资邀他前往加拿大演出。
 
       郭 森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声唱法专业组二等奖获得者。  

 三等奖:
       张渊春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美声唱法三等奖获得者。
 
 
 
           梁召今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声唱法专业组三等奖获得者
          空政歌舞团独唱演员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歌剧系。1997年获河北省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声组第一名;2003年获得中国音乐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金钟奖”声乐金奖;20008月获第九届步步高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美声唱法金奖。2004年出版个人专辑。
 
 
 
 
        周映辰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声唱法专业组第三名获得者。
            199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并留校任校。曾获得全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协会青年教师专业比赛声乐组一等奖;2002年 “金号奖全国听众喜爱的歌手”美声组十佳歌手的称号;2003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师从声乐教育家王秉锐教授与钢琴家、声乐艺术指导赵碧璇教授

 

业余组
 
通 俗
 
一等奖:
 
 
 
       许波
第八届“大红鹰”杯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组通俗唱法一等奖获得者
      毕业于哈尔滨师大学艺术系声乐专业。2002年成为河北卫视《音乐现在时》节目主持人。1996年获黑龙江省“青春风采”大赛最佳表演奖;1997年获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飞图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获最佳新人奖;


 二等奖:
      许 航  第八届“大红鹰”杯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组通俗唱法二等奖获得者
          许航,1995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1996年便在世界电影诞辰100周年暨中国电影诞辰90周年全国影视歌曲电视大奖赛上夺得了陕西赛区十佳歌手的称号,同年7月又获得了板桥杯大学生通俗歌曲大奖赛金奖。1997年在利君沙杯陕西青年电视歌手大赛再一次获得金奖后,被陕西电视台聘为特邀演员。1998年,她又斩;冷守将,获得了CCW大红鹰杯全国青年电视歌手大赛通俗唱法业余组的银奖。 1999年,为迎接澳门回归,同含笑、俞静、廖忠推出了MTV《归心似箭》,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推出了M刊《我读毛泽东》。那首《多好的一朵花》清纯淡雅,花香四溢,让人赏心悦目,驻足流涟。
 
 
 
          王向云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通俗唱法二等奖获得者。
          福建省武警边防总队文化干事的王向云虽才24岁,却已有近10年的舞台表演经验。1990年她从老家南昌入伍来到福州,先是拉手风琴,1991年在一次部队慰问演出中,因独唱演员生病,她临时顶上,从此便渐渐地转向了唱歌。1995年她获得省文化厅主办的“正亚杯”歌手赛通俗唱法第一名;1998年在中央电视台主办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获得业余组通俗唱法第二名;在今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她和周艳泓、甘萍等人共同演唱了《春暖花开》。
  
 三等奖:
 
 
 
       李 敏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通俗唱法二等奖获得者。
       刘 洋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通俗唱法二等奖获得者。
       秋 江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通俗唱法二等奖获得者。
 

业余组民族
 
一等奖:
 
       隋 宁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民族唱法二等奖获得者。
            第八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荣获民族唱法第一名的深圳青年歌手隋宁。艺无止境隋宁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辈与唱歌无缘,可偏偏隋宁天生一副好嗓子。幼年时她就展现出很强的模仿能力和表演才能,能大段、大段地唱歌。曾经的“荔枝杯”民族唱法冠军,

 二等奖:
 
 
 
         李清资 
第八届“大红鹰杯”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组民族唱法二等奖获得者。 
       天津音乐学院音乐系副教授,全国青联委员,天津市红桥区青联副主席,天津中华基督青年会艺术顾问。曾经获得:1986荣获天津市首届"希望杯"电视歌手大奖赛民族唱法二等奖。 1987年6月荣获全国八市青年业余歌手民族唱法"航天杯"大奖赛三等奖。1986年荣获天津市首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比赛表演一等奖。1988年荣获天津市第二届青年艺术节"十佳歌星"大赛民族唱法一等奖。同年荣获全国第三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阿里斯顿杯"民族唱法优秀歌手奖,同年9月荣获由国家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举办的"新时代杯"京津汉穗群众文化系列大赛声乐比赛决赛民族唱法二等奖。1989年参加文化部群众文化司组织的第二届中国艺术节的演出,获得成功。1991年7月荣获全国十二大城市"飞鸽杯"职工歌手邀请赛二等奖;1992年7月荣获天津市"军民鱼水情"青年业余歌手卡拉OK大赛一等奖;1995年3月荣获天津市"曲曲欢歌唱世兵"歌手大赛中一等奖,同年七月荣获全国"京津沪粤"国防之声歌唱大赛三等奖,同年九月荣获全国首届推新人大赛民族唱法第二名;1996年9月10日,代表天津市参加在北京举办的"托起明天的太阳"大型文艺晚会,并接受李岚清副总理的亲切接见;1997年在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儿部、中国少年先锋队事业发展中心主办的"首届中华校园歌曲电视大赛"活动中荣获歌曲演唱教师组第一名,并荣获优秀校园歌手称号;1998年5月荣获97-98学年度天津市中师中青年教师"双优课"活动中获音乐学科一等奖。同年11月荣获第七届全国城市职工歌手邀请赛民族唱法一等奖;1999年3月荣获"99全国地方工会庆五一文艺晚会"录像评选最佳表演奖。1999年3月成功举办"真情永远--李清资独唱音乐会",得到社会各界好评。在天津市举办的喜迎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大型演出中,演唱的"祖国万岁"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2000年5月荣获天津市第五届"文艺新星"称号;2000年3月,配合天津市素质教育在天津市第五中学举办"校园里的歌--李清资及学生独唱音乐会",获得空前成功;2001年5月参加全国总工会及中央电视台在三峡大坝共同举办的庆五一专场文艺演出。近年来,经常参加天津市举办的各类大型庆祝活动的演出。
 
 
 
          岳 莉 第八届“大红鹰杯”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组民族唱法二等奖获得者。 

 三等奖:
 
  
 
        胡 薇
   第八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组民族唱法三等奖获得者。
             1988年“五洲杯”第三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组民族唱法荧屏奖、1998年“大红鹰杯”第八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组民族唱法三等奖获得者。
 
 
 
       周发猛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业余组三等奖获得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歌舞团青年男高音歌唱家、歌队队长,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秘书长,世界华人艺术联合会中国北京秘书处常务副秘书长.

1995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心连心艺术团及其他各省市大型文艺晚会。先后多次受到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曾获得:第三届中国民族歌手大赛十佳演唱家金奖、歌唱西部大开发全国声乐歌手大赛特等奖,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三等功臣三次、二等功臣一次。

 

 
         蔡以华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业余组三等奖获得者
           蔡以华,中国女高音歌手,高级音乐教师。出生地中国安徽省,歌如其情,声如其人,蔡以华就是以这种对高稚艺术的迫求征服了观众。也许是黄梅戏缠绵婉转的情调,哺育了她细腻的声琶特质,也许是家乡的清秀山水,养育了她括淡滴丽的高稚品格,刚刚中学毕业年仅十六岁的她.就以储真意浓的演唱获得了首届大庆市油城声乐比费一等奖,蔡以华老师是大庆乙烯少年宫的一名音乐教师。1998年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民族唱法三等奖 。代表歌曲: 《女娲》,《张妈》,歌剧《张骞》。
 
 
 
业余组美声
 
一等奖:
 
 
 
        李宏伟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声唱法业余组一等奖获得者
    李宏伟:空政文工团男高音歌唱家,声乐硕士。北京市东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先后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师从于鲍延义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周小燕歌剧中心,师从于周小燕教授、解放军艺术学院,师从于李双江教授。1994年荣获辽宁省国防之声声乐比赛一等奖,1997年荣获首届全国推新人歌手大赛上海赛区美声唱法第一名,1998年荣获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声唱法第一名和观众喜爱歌手奖,2001年荣获首届全军声乐新人新作大赛演唱三等奖,外国歌剧:《拉美摩尔的露琪亚》、《假面舞会》、《梦游女》,中国歌剧:《江姐》、《雷雨》,大型原创歌剧:《守望天山》,音乐剧:《阿啦腾陶来》(金色胡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百场演出中参演了44场,演唱歌曲《过雪山草地》。


 二等奖:
 
 
 
       叶巧红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声唱法业余组一等奖获得者
          叶巧红,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音乐系,现任宁波大学艺术学院高级讲师,主要从事声乐教学,指导学生多次在宁波市是获奖。多篇论文在全国发表,还参与了多项课题的研究。1998年获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组美声唱法银奖,经常在宁大和宁波市大型晚会上演出。1997年加入民革,2002年被选为宁波市政协委员。
 
 
 
 
 
          高 淼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组美声唱法三等奖获得者。
                高 淼,齐齐哈尔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表演系声乐副教授,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齐齐哈尔市音乐家协会理事,齐齐哈尔市音乐家协会声乐学会副秘书长。1987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艺术系音乐教育专业;1997年齐齐哈尔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函授本科毕业。

 


 三等奖:
 
 
 
        张小平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组美声唱法三等奖获得者。
 
 
 
         王 莹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组美声唱法三等奖获得者。
           1993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声乐本科,师丛马秋华教授;
1997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98年获康佳杯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铜奖;获军旅音乐电视大赛铜奖;1999年获大红鹰杯军旅音乐电视大赛铜奖和最佳新人奖;应邀演唱电视连续剧《红岩》片尾曲《你们匆匆离去》;2001年,参加全军歌手大赛获三等奖,推出主打单曲《节日欢歌》;2002年全国青年青年歌手大赛北京赛区一等奖。
MTV作品有《军营飞来一只百灵》、《你们匆匆离去》、《灿烂家园》、《告别军营》、《春风里,阳光下》、《节日欢歌》、《幸福时光》、《爱在天堂》等。
 
      
 
 
 
       辛爱萍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业余组美声唱法三等奖获得者


特别奖获得者:
 
 
 
 
     李 琼
  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特别奖获得者。
         李琼,著名歌手,湖北人,汉族,中国武警文工团独唱演员,1999年她在春晚演唱的歌曲《山路十八湾》被观众评为“我最喜欢的节目”歌曲二等奖。在199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以一首《山路十八弯》“惊艳”全国,一举成名。当年荣获央视春节晚会“我最喜爱的节目”评选二等奖。1998年,参与了第八届央视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并以一曲《三峡,我的家乡》荣获特等奖 ( 特别大奖 )、观众最喜欢的歌手奖【这两项大奖在此之前从未颁发过,是由李琼的《三峡,我的家乡》所掀起的特别奖项】, 并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998年11月,她凭着自己的歌唱实力和突出表现,成为中国 武警文工团的一名演员。
 

评 委 (排名不分先后)


 
 
    
    吴天球 著名男低音歌唱家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音乐教育家,国际声乐比赛获奖者,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音乐家协会表演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声乐考级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黎信昌  男中音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现兼任文化部直属艺术表演团体艺术专业人员应聘资格考评委员会委员。在德国柏林第二届国际舒曼声乐比赛中获奖。曾在国内外许多重大声乐比赛中担任评委。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学生,其中很多在国内外声乐比赛中获奖。

 
 
 
         凯传 一级编剧。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创作各种类型歌词近千首并为《黑三角》、《小花》、《第二次握手》、《樱》、《有一个青年》、《年轻的朋友》、《武生泰斗》、《虾球传》等200余部电影、电视剧及电视晚会撰写了主题歌词和插曲词。作品曾获文化部献礼作品创作一等奖、优秀群众歌曲奖、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化奖、中唱公司“金唱片”奖、中宣部颁发的第五届和第七届两次“五个一工程”奖等三十余奖项,于一九九四年由文化部记功一次、一九九五年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一九九九年十月获首都建国50周年庆祝活动筹备委员会评定的优秀歌曲奖并荣立三等功等褒奖。
 
 
 
    李谷一 女高音歌唱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演唱过一百多首创作歌曲并为上百部电影电视片配唱。代表作有:《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妹妹找哥泪花流》、《知音》、《洁白的羽毛寄深情》、《我和我的祖国》、《故乡是北京》、《难忘今宵》等。曾获国家文化部、广电部颁发的"优秀演员奖"、"最佳演唱奖"、"金唱片"奖。1985年在法国、荷兰等地举办了数场个人音乐会。多次担任文化部、中央电视台、日本、德国、南斯拉夫、哈萨克斯坦等国内国际声乐比赛的评委。1996年获美国ABI协会颁发的"世界艺术家成就金奖"。
 
 
  
    糜若如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硕士生导师。我国著名民族声乐教育家,现任中国民族声乐研究会理事,曾担任该项赛事第二至第九届的专家评委,近年来为国家十五音像出版规划录制了8盘声乐教学光碟,并应邀在多省区举办声乐专题讲座,深受国内声乐界的好评。
 

 

 

    
  
   
 李双江  男高音歌唱家
1939~)黑龙江哈尔滨市人。曾在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从师于喻宜萱教授。毕业后,参加新疆军区文工团,1997年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任独唱演员。在北京举行过独唱音乐会,并为影片《闪闪的红星》等配唱插曲。演唱热情奔放,富有乐感吐字清晰,声音流畅,高音稳定、透明,辉煌华丽。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指挥尤金,奥曼迪曾赞扬他金子一般的高音,烈火一样的热情。 
 
 
 
 

 

    何纪光  歌唱家。 何纪光(1939~2002),歌唱家。苗族,湖南古丈人。少时来长沙,入湖南省歌舞团。后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进修。1984年加入共产党。擅长真假声结合的高腔山歌民族唱法。以演唱《洞庭鱼米香》、《澧水号子》、《挑担茶叶上北京》等歌曲成名。1988年获全国首届“新时期影视十佳歌手”称号。1989年获全国首届金唱片奖。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湖南分会理事。
 
 

      郭成志  著名作曲家。
中国轻音乐学会副会长、原中央乐团创作组成员。代表作有:《敬爱的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中华美》、《梦中我思念山丹丹》、《头班车》、《日月与星辰》、《一帆风顺》、《母爱》、《凤凰落在这里》等。曾为《五彩路》、《特行警察》等多部电视连续剧作曲。曾获文化部“建国三十周年作献礼奖”等。
 

 
    
   吕远  著名作曲家
1929年生。山东烟台人。1946年参加解放区宣传队演出活动,开始业余创作。1948年起在辽东省从事林业及矿业工人文艺工作。1950年冬,到长春东北大学(后改东北师大)深造。1954年调中央建政文工团任专业创作员,后任艺委会主席。1963年在海政歌舞团任艺术指导至2000年。曾任中国文联全国委员,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外事委员会顾问,中国石油文联顾问,北京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八达岭长城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中国首都医科大学名誉教授,东北师大、海军政治学院兼职教授等。
    在50多年的专业创作生涯中,吕远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出1000多首歌曲,约100部歌剧、舞台剧和影视片音乐,其中脍炙人口的歌曲(或代表作)有《八月十五月儿圆》(郭兰英演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阎维文演唱),《愿做蝴蝶比翼飞》(关牧村演唱),《泉水叮咚响》(卡小贞演唱),《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于淑珍演唱),《牡丹之歌》(蒋大为演唱),《我们的事业比蜜甜》(关贵敏演唱)等,另有《长征》、《克拉玛依之歌》、《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亲人送别金沙滩》、《西沙我可爱的家乡》等歌曲,这些历经磨砾的老歌,至今仍在中华大地上传唱。
 

  
    郭颂 男高音歌唱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党组书记、国家一级演员。一直从事中国民族声乐演唱、研究工作,被文化部授予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 生于1931年,辽宁沈阳人,当过中学音乐教员和文工团的独唱演员,曾师从俄籍女高音阿恰依。曾任海南省歌舞团名誉团长、国家一级演员。现为海南省音乐协会主席。
 
 

     吴雁泽 表演艺术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党组书记、国家一级演员。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近三十年来,一直从事中国民族声乐演唱、研究工作,被文化部授予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

 
 
 
   
   张丕基  中国广播艺术团作曲家。现为国家一级作曲家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轻音乐学会主席,中国大众音乐年鉴主编,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音像审查委员会委员,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名誉院长
   
作品涉猎广泛。器乐作品包括交响组曲、器乐独奏,协奏曲、室内乐作品、舞剧作品等;声乐作品包括合唱作品、独唱歌曲等;曾为40余部电影及500余部(集)电视剧及电视片创作音乐,为电视风光片《三峡传说》创作的插曲《乡恋》曾在国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被认为是改革开放20年通俗歌曲的开拓性作品;为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创作的片头曲《夕阳红》(乔羽作词)深受国内外听众喜爱,久唱不衰。
 
 
   
   王秉锐  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硕士研究生导师。1935 年生于山东省济南市,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曾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民族声乐学会会长、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郭淑珍  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 (1927~)生于天津,原籍山东长清县。建国前曾在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受教于美籍女中音歌唱家汉基夫人,建国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沈汀学习声乐,后赴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留学,在莫斯科的著名剧院成功地扮演了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中的塔姬雅娜和《艺术家的生涯》中的咪咪,被评为"名副其实的普希金和柴可夫斯基的女主人公"。1957年曾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古典歌曲演唱比赛中获一等奖及金质奖章。后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
 
 

 

 

   冯世全 中国音乐家协会作曲家
(1944~) 山西柳林人,音乐编辑家,作曲家,音乐活动家 中国音乐家协会杂志社社长、《北京音乐》总编辑、编审,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轻音乐学会副秘书长等
 
 
 
    付林  著名词曲作家。
1946年1月17日出生于黑龙江富锦城,1968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曾任海政歌舞团演奏员、副团长、艺术指导等职,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音协发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轻音乐学会副主席等职。 

  从艺近四十年的付林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如《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妈妈的吻》、《小螺号》、《小小的我》、《故园之恋》、《相聚在龙年》、《都是一个爱》、《故乡的雪》、《楼兰姑娘》、《步步高》、《海岛谣》、《天蓝蓝海蓝蓝》、《故乡情》等上千首歌曲。

 
 
 
      田玉斌 歌唱家   
国家一级演员、男中音歌唱家、声乐理论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现任东方歌舞团团长兼党委副书记。一九六七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一九六八年分配到原中央乐团任独唱演员并担任独唱独奏艺术家小组组长工作。八十年代初曾两次跟随意大利著名声乐艺术大师吉诺·贝基学习,并成为大师的得意门生;曾与国内外多位著名指挥家合作,在《黄河大合唱》、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和海顿的清唱剧《创世纪》等大型声乐作品中担任独唱;一九九一年参加了全国《十大男中、低音独唱音乐会》;曾先后赴墨西哥、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发表过多篇声乐论文,并著有《谈美声歌唱艺术》一书;曾多次被聘请担任文化部、中国音协和中央电视台等举办的全国性声乐比赛美声唱法评委。

    他的演唱热情奔放,声音浑厚有力,技巧娴熟,富于表现力。是我国声乐界一位颇具影响的歌唱家。

 

 

    温中甲 作曲家 。国家一级作曲家,曾创作舞剧音乐霸王别姬”、“魂的和弦,在为歌剧作曲之余曾为三十余部电影及一百余部电视连续剧作曲,其中包括四世同堂”、“夜深沉”、“平凡的世界”、“澳门风云”、“爱在莫斯科”、“长城作证”、“黄河风月”、“今生是亲人等多部电视连续剧。此外,温中甲还涉足流行音乐及流行歌曲的创作。他创作的歌曲未了情(田震演唱)、同心曲(韦唯演唱)、就恋这把土(孙国庆演唱)、重整河山待后生(小彩舞演唱)、问候(满文军演唱)、不断的情缘(韦唯演唱)等曾多次获奖被评为听众最喜爱的影视歌曲。温中甲曾多次担任国家及各类音乐比赛的评委,是本届(2004年)文华奖评委,及2003年、2004年文化部全国声乐比赛评委。除此之外还经常参加文化部及中央电视台各种大型文艺晚会的创作并担任音乐总监。

 

 

     陈奎及 词作家陈奎及是我国著名的词作家、音乐评论家。1942年生于山东烟台。原名陈魁吉。1962年陈奎及毕业于原山东艺专(现山东艺术学院)音乐系理论作曲专业。历任海军军乐队教员、创作组员;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创作员;总政文化部文艺处干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编审;总政歌剧团团长,一级编剧。他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轻音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演出管理家协会名誉理事。

      出版歌词集《月亮总是圆的》,论文集《歌词创作与音乐》。歌词代表作与主要获奖作品有《我为祖国守大桥》、《战士歌唱毛主席》、《中华美》、《日月星辰》、《别挤了》、《生活的节奏》等。论文代表作有《在实践中发展民族器乐艺术》、《建设新中国的民族管弦乐队》、《(在那遥远的地方)及作者》、《司徒梦岩与音乐》、《综论歌词的音乐性》等。他编剧的小歌剧《克里木参军》1995获全国文华奖新剧目奖、解放军文艺大奖;小歌剧《沙海中秋》获1995年全国小品大赛剧目一等奖;参加创作的音乐剧《芦花白木绵红》1996年获全国歌剧观摩演出优秀剧目奖。曾获全国歌曲创作一等奖、全军文艺会演优秀奖、全国首届厂歌评奖最佳作词奖等。辞条辑入《中国音乐家名录》、《中国当代名人录》等辞书。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王晓岭 词作家。  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全军高级职称评委。主要歌曲作词有:《风雨兼程》、《祖国赞美诗》、《当兵的人》、《军中姐妹》等。曾获解放军文艺奖多种奖励,三次荣立二等功。
 
     郑秋枫 作曲家 郑秋枫(1931 辽宁丹东人。曾在丹东文工团当小乐手,会演奏多种乐器。建国后,先在中南军区部队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小提琴和作曲,后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从1950年参加创作舞剧《五朵红云》开始,陆续写出许多为战士和群众欢迎的抒情歌曲,并为影片《海外赤子》写了音乐。其中《毛主席关怀咱山里人》、《颂歌献给毛主席》、《拖拉机开进苗山寨》、《女话务兵》、《十月里响起一声春雷》、《我爱梅园梅》和影片《海外赤子》的插曲《我爱你,中国》等甚为流传。
 

       孙家馨 歌唱家 孙家馨(1928~)女高音歌唱家。湖北宜昌人。毕业于南就金陵女子在学音乐系,曾从师于黄友葵,受过苏籍声教授苏石林、吉米采娃以及世界著名声乐教授布伦巴罗夫的指导。先后在上海乐团和中央乐团从事独唱及教学工作迄今。1958年曾就四川清音、河北梆子和京剧的吐字行腔进行研究,探索花腔技巧与我国民族传统唱法的结合运用。她歌声纤细、灵巧。甚为抒情,关于表现清脆、跳跃的艺术歌曲。由于她的功底扎实,能够较准确地解释作品,并演唱难度较大的歌曲,曾多次出国访问演出,进行声乐考察。近年曾先后在北京、香港等地举行独唱音乐会。
 
 
 
       丁雅贤  歌唱家  丁雅贤  民族声乐歌唱家 、教育家。 原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是1956年在中国的音乐院校中最早创建的民族声乐专业的第一位学生。  1936年生于吉林省桦甸县, 1956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 1960年提前毕业留校任教,现受聘于中央音乐学院和解放军艺术学院。曾多次担任全国性声乐大赛评委:中央电视台第四、五、六、七、八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宣部“中华大家唱卡拉ok曲库群众歌唱比赛”;中国“歌王歌后”歌唱大赛;全国“推新人、唱新歌”歌唱大赛;港澳台、大陆歌手“中华歌会”歌唱比赛;广电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民歌”大赛等。

 

 
       王苏芬 歌唱家 
王苏芬1943年4月24日出生在延安中国音乐学院的教授、著名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硕士生导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演唱和普及专家。曾任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党支部书记、声乐教研室主任。现任中国音乐学院古曲研究中心主任。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艺术协会艺术指导,担任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和各种声乐大赛的评委。美国传记研究所“世界名人”、英国剑桥大学世界名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大军旅男歌唱家(10+1)
【转载】金铁霖的关门弟子
梁召今
刘和刚歌曲选
汝城人精心打造的原创歌曲《酒逢信陵君》
青歌赛十大获奖歌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