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南宋周东卿《鱼乐图》卷(超高清)





南宋 周东卿《鱼乐图》卷 纸本设色 30.8×593.7cm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周东卿,宋末画家,善画鱼。周东卿可以称为宋元的画鱼名家。关于他的生平,史料记载甚少。据《文山集》记载,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1236-1282)曾有诗赞周东卿画鱼:“观君潇湘图,起我濠上心。短褐波涛旧,秋雨菰蒲深。”周东卿和文天祥的交情由此可见一斑。文天祥死后,元代建立,成为南宋遗民的周东卿隐退江西。这幅完成于1291年的《鱼乐图》当为周东卿传世的孤本,1947年为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购藏。



南宋 周东卿《鱼乐图》卷 局部

“没骨法”原创于黄筌派画家表现花卉的技巧,而徐崇嗣将其应用于表现鱼这一主题,并以“鱼藻图”记载于史册。两宋时期,对花鸟鱼虫等单一题材的描绘极为盛行,以鱼为主题的绘画在这一时期得到空前的发展。《宣和画谱》中首次将“龙鱼”作为十个绘画门类之一,并将其排列在山水、兽畜、花鸟画之前。宋元画家刘寀、赖庵、范安仁继承了徐崇嗣的“鱼藻图”模式,为后人留下了《落花游鱼图》、《戏藻群鱼图》等传世名作。《宣和画谱》中称刘寀的《鱼藻图》,“深得戏广浮沉,相望于江湖之意”。宋末元初画家周东卿的《鱼乐图卷》,明代刘节的《藻鱼图》中可明显地看出深受刘、范的影响。



南宋 周东卿《鱼乐图》卷 局部

周东卿《鱼乐图》描绘了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鱼类,在长满水草的水中自由自在地漫游着,有聚有散地沉浮穿梭着。画家以精细的笔调描绘出群鱼的轻巧灵动,萍藻的随波摇曳,以及碧水的流动之感和水中游鱼自得其乐的趣味。画中表现手法多以没骨为主,辅以淡色、淡墨或极轻之笔触细腻晕染,先画出鱼的形体,再用细线略勾出鱼鳞和斑纹。萍藻是用更淡的墨勾染,生动地营造出其若隐若现之状。笔墨高超的表现使整个画面呈现出流动着的韵律,体现了群鱼恣肆盎然的生机。把观者带人轻松自由、疏放闲适的意境。
与同时代的《鱼乐图》比较,周东卿的这幅画将鱼的种类减少了很多,在用笔上多采用“没骨法”,所以与同期的画家比较,显得更为简单。而此画更加注重画家主观的表现,如自题“非鱼岂知乐”,将人物的主观概念呈现其中,应该是一种进步。



南宋 周东卿《鱼乐图》卷 局部

《鱼乐图》在表现技法上,此图以横卷式展开画面,全图淡墨渲染,文雅之极,绝无一丝俗气。画家在手卷中绘出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鱼,有大鱼、小鱼和河鲜,它们在长满水草的水中,自由自在地漫游着,有聚有散地沉浮穿梭其间。画家以精细的笔调描绘出群鱼的轻巧灵动,萍藻的随波摇曳,以及碧水的流动之感和水中游鱼自得其乐的趣味。表现手法多以没骨为主,辅以淡色、淡墨或极轻之笔触细腻晕染,先画出鱼的形体,再用细线略勾出鱼鳞和斑纹。


南宋 周东卿《鱼乐图》卷 局部

萍藻是用更淡的墨勾染,生动地营造出其若隐若现之状。笔墨高超的表现使整个画面呈现出流动着的韵律,体现了群鱼恣肆盎然的生机,进而把观者带入轻松自由、疏放闲适的意境。此画抓住一个“乐”字,鱼儿都是那么的快乐,尤其有一组小鱼画得极为细致、生动,赏来令人叹为观止。在《鱼乐图》中,那一条条鱼儿,在南宋遗民画家周东卿的笔下延绵了七百余年的岁月,好像唐代诗人章孝标诗中感叹的那样:”眼似珍珠鳞似金,时时动浪出还沉。“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南宋周东卿《鱼乐图》卷原图规格28000x1311,文件4.3M。文末有下载链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 周东卿《鱼乐图卷》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清 金农《墨戏图册》欣赏
蓝瑛《四季山水图》
文壁——明 文征明 山水诗画精品册页
清虚谷杂画册(上海博物馆藏)
明 文征明 山水诗画册页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