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董邦达《西湖十景册》
清 董邦达 西湖十景册 水墨纸本 29×38cm×10 保利香港2013秋拍成交价3047.5万港元
【作品鉴赏】
苏杭自古以景美名闻天下。其中尤以西湖为佼佼。西湖佳景一直是文人吟咏、画家图缋的绝佳题材,正所谓“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在西湖的众多美景中,“西湖十景”是声望最盛的。“西湖十景”之名始于南宋,掇其源始,应肇于宋代画家。清人翟灏、翟瀚在《湖山遍览》中提到:“考凡四字景目,例起画家,景皆先画而后命意”。宋时画院画家所画的山水题名,多为四字,如马远画的《柳浪闻莺》、《两峰插云》、《平湖秋月》;陈清波画的《断桥残雪》、《三潭印月》、《雷锋夕照》、《苏堤春晓》等西湖景迹。以是,“西湖十景”在南宋后渐趋厘固为: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此十景基本缘湖而布,有的则踞于湖上。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吴自牧《梦粱录》均有记载。在南宋之后,又分别有元代钱塘十景,清代西湖十八景、西湖四十景,清乾隆杭州二十四景等等。
“西湖十景”的意义绝不仅仅是自然景观,而是天人和谐共处的人文景观,在中国园林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西湖十景”的图写肇于宋,后世各代亦多有佳作传世。在晚明,士人造园风盛行,于此背景下“西湖十景图”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并由此掀起了以实景为题材的创作之风。
历代《西湖十景图》
马麟
西湖十景册
高士奇《江村销夏录》著录
叶肖岩
西湖十景图册
故宫旧藏,《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若芬
西湖十景图
王世贞《画苑》著录
陈清波
西湖十景图
王毓贤《绘事备考》著录元
吴镇
明圣湖十景册
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明
佚名
西湖十景图卷
汪砢玉《珊瑚网》,“严氏家藏手卷目”著录
佚名
武林十景图
汪砢玉《珊瑚网》,“钤山堂画品”著录
齐民
西湖十景图册
天津文物公司旧藏
俞思冲
西湖十景
俞思冲《西湖志类钞》著录
李流芳
西湖十景图
李卫《西湖志》著录
蓝深
西湖十景图
故宫旧藏,《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王原祁
西湖十景图卷(设色)
故宫旧藏,《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王原祁
西湖十景图卷(水墨)
故宫旧藏,《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钱维城
乾隆御制西湖十景诗意图册
故宫旧藏,《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董邦达
西湖四十景册
故宫旧藏,《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董邦达
西湖十景册
故宫旧藏,《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董邦达
西湖十景图册
故宫旧藏,《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董邦达
西湖十景图(十轴)
故宫旧藏,《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董邦达
西湖十景图(十轴)
故宫旧藏,《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董邦达
西湖十景并书高宗纯皇帝御制西湖十景诗
故宫旧藏,《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戴衢亨
乾隆御制西湖十景诗意图册
故宫旧藏,《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董诰
西湖十景图册
《西湖旧踪》记载,浙江省博物馆藏
刘度
西湖十景图
故宫博物院藏
永瑢
西湖十景图册
杭州西湖博物馆藏
佚名
西湖十景图册
杭州西湖博物馆藏
杨伯润
西湖十景
潘臣青《西湖画寻》记载
康熙和乾隆二位皇帝曾多次巡幸江南,他们的驻跸、吟咏及宸翰,大大增加了江南山水的人文厚度。据《嘉庆重修一统志》记载,清代康熙三十八年(1699),“圣祖仁皇帝南巡,驻跸西湖,并赐题咏,建亭勒石”,对南宋画家的西湖十景作了钦定。乾隆皇帝曾七下江南,到杭州更是“游览西湖美景,题诗作赋”, “凡名胜之区,无不亲洒宸翰,用志表彰”。
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来到杭州,有御制《题西湖十景》等诗六首。其后的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南巡时,又分别有《西湖十景迭旧作韵》、《题西湖十景再迭旧作韵》、《题西湖十景三迭旧作韵》、《题西湖十景四迭旧作韵》等诸诗。经乾隆皇帝的一再吟咏,“西湖十景”几乎成为西湖名胜的代名词。
最初,“西湖十景”诸景皆有御碑亭,亭中御碑,正面乃康熙御题景名,背面则是乾隆御制咏景诗。可惜的是,后来因为种种变故,平湖秋月、断桥残雪、雷峰夕照、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等七块御碑踪迹不见,目下仅存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南屏晚钟三碑。
乾隆帝如此钟爱西湖,词臣、画师们也各尽所能,词臣修志,画师图真,皆是为君王出游提供方便。《西湖志纂》即是由礼部尚书、大学者沈德潜,吏部尚书、大书法家梁诗正,武英殿编修官傅王露三人合纂一部供皇帝游赏西湖的指导典籍。《西湖志纂》之“四库提要”云:
……至乾隆十六年,躬逢圣驾南巡,清跸所临,湖山生色。德潜因取旧志,复与王露重加纂录,芟繁就简,别为十卷。而梁诗正亦奏请重辑《西湖志》。会德潜书稿先成,缮录进御。蒙皇上优加锡赉,特制诗篇,以弁其首。并敕诗正,即以德潜此稿合成之。诗正复偕王露参考厘订为十二卷,于乾隆十八年十二月奏进。首名胜各图,次西湖水利,次孤山、南山、北山、吴山、西溪诸胜迹,而终以艺文。虽门目减于旧志,而大纲已包括无余。且仰荷宸翰亲题,荣光下烛,尤从来舆记所未有。……
这部《西湖志纂》,在乾隆其后巡幸江南游览西湖时,一直携于身边,时时御览,以导游踪,复助游兴。
历代描绘西湖美景的画作不计其数,但得以存世流传的至为难得。康乾二帝每次南巡前后,都会有官绘本西湖图问世,或是为皇帝南巡作详导,或是总结皇帝南巡圣迹。故而,传世“西湖十景”图以清宫旧藏为主体。在这些清宫旧藏的“西湖十景”图中,董邦达为数最巨,有五件之多。
董邦达(1699-1769),字孚存,号东山,富阳人。雍正十一年(1733)得中进士,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内阁学士、户部、工部及吏部侍郎、左都御史、工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钦赐“紫禁城骑马”,此为当时清皇室给予汉人的最高政治待遇。乾隆三十四年(1769)董邦达去世后,乾隆皇帝特赐祭葬,谥“文恪”。
乾隆九年(1744)董邦达与张照、梁诗正、励宗万、张若霭、庄有恭、裘曰修、陈邦彦、观保等一起参加了《石渠宝笈·初编》的编纂工作。此外还修《明史纲目》、《皇清文颖》,参与修辑《秘殿珠林》、《西清古鉴》、《热河志》等书。
董邦达具有双重身份——重臣和画家。为官一生,仕途通达,荣耀无限。这才是其主业。作画之于董邦达,乃“副业”,确切的讲,董邦达乃典型的“词臣画家”;由于自身深厚的学养,其于书画一道,颇深造诣。尤其以山水画闻名,其画风远师董、巨、“元四家”,近学董其昌、“清初四王”。他的山水画作品水墨疏淡,设色雅丽,用笔轻柔,擅用枯笔,皴法松秀,重视以烘染来加强干笔勾勒皴擦之韵味,使笔墨浑然一体,文人情趣极浓。乾隆很赏识董画,甚至将他与董源相比肩。
董邦达流传的作品数量较多,仅著录于《石渠宝笈》的就近二百件之巨。这些画中许多为“臣”字款,专为皇帝御览而作。乾隆帝为之题志者甚多。
董邦达一生画过许多西湖山水画。仅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所藏,就有二十多件。在《石渠续编》中即载有《西湖四十景》、《西湖图卷》、《乾隆御制竹素园诗意图卷》、《乾隆御制紫云洞诗意图》等,在《石渠三编》中载有《乾隆御制西湖泛舟诗意图轴》等。
董邦达所绘“西湖十景”图细表
名称
形制
详情
著录
《董邦达画西湖四十景》
册页
本幅宣德笺本,四册,每幅纵九寸八分,横九寸五分,设色画西湖四十景,第一册十幅,一、苏堤春晓,二、柳浪闻莺……。御笔分题行书……“董邦达所画西湖诸景,辛末南巡,携之行笥,遇境辄相印证,信能曲尽其胜。因以十景汇为一册,各题绝句志之。” ……
故宫旧藏,载《石渠续编》
(详见《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汇编》4,第707页,北京出版社)
《董邦达画西湖十景》
册页
本幅宣纸本,十幅,纵八寸二分,横八寸二分。水墨画西湖十景。一、苏堤春晓,二、柳浪闻莺……。款:“臣董邦达敬绘。”御笔分题行书。诗同所画《西湖四十景册》。
故宫旧藏,载《石渠续编》
(详见《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汇编》6,第3375页,北京出版社)
《董邦达西湖十景图》
册页
本幅宣纸本,十幅,纵九寸,横一尺二寸。水墨界画西湖十景。一、苏堤春晓,二、柳浪闻莺……。款:“臣董邦达敬绘。”钤印一:“邦达”。御制西湖十景诗,同所绘《西湖四十景册》,款“臣嵇璜敬书。”
故宫旧藏,载《石渠续编》
(详见《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汇编》6,第3376页,北京出版社)
《董邦达画西湖十景》
立轴
本幅宣纸本,十轴,均纵三尺八寸五分,横二尺一寸。浅设色画。一、苏堤春晓,二、柳浪闻莺……。款:“臣董邦达敬写”,或“恭绘”,或“敬绘”,或“恭写”。御笔分题行书。诗同所绘《西湖四十景册》。
故宫旧藏,载《石渠续编》
(详见《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汇编》7,第3918页,北京出版社)
《董邦达画西湖十景》
立轴
本幅纸本,十轴,皆纵二尺一寸六分,横一尺二寸。一、苏堤春晓,二、柳浪闻莺……。款:“臣董邦达敬绘”。高宗纯皇帝御笔分题行书。诗同所绘《西湖四十景册》。又迭前韵十首。
故宫旧藏,载《石渠续编》
(详见《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汇编》10,第2317页,北京出版社)
《董邦达画西湖十景并书高宗纯皇帝御制西湖十景诗》
册页
本幅纸本,十对幅,皆纵三寸六分,横二寸四分。右十幅,墨画西湖十景,一、苏堤春晓,二、柳浪闻莺……。款:“臣董邦达”,钤印一:“达”。左十幅,隶书御制十景诗。
故宫旧藏,载《石渠续编》
(详见《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汇编》12,第4165页,北京出版社)
此董邦达《西湖十景册》,即是上表第三格所列。
是册乃清宫旧装,为干清宫御藏之物,纯用水墨绘制,用笔工致自然,格调清雅,乃董氏经意之作。每幅各有乾隆御制七言绝句一首,由嵇璜小楷题上。封面有嵇璜隶书签条:“乾隆御赏西湖十景图。董邦达奉敕绘,嵇璜奉敕题。”护页钤有乾隆二宝玺:“太上皇帝之宝”、“淳化轩宝”。末一帧钤“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瑞亲王”等鉴藏印。
嵇璜(1711-1794),字尚佐,晚号拙修,江南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人。清朝水利专家。嵇曾筠之子,父子皆长于治河。雍正八年进士,历官乾隆间南河、东河河道总督、工部尚书,晚年加太子太保,为上书房总师傅,以治河有功著称。
嵇璜乃乾隆时重臣,是有名的水利专家,治理淮、黄甚有成效,深得乾隆仰仗。嵇璜不光是治水的行家,而且多才多艺。乾隆三十八年(1773)时,与刘纶、纪昀等一起主持编纂《四库全书》,这部煌煌巨著,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乾隆四十五年(1780),嵇璜已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四十七年再加太子太保。乾隆与嵇璜同年,他们都已年过古稀。乾隆在《赐文渊阁大学士嵇璜》的诗叹曰:“(老臣们)率登鬼箓嗟前后,只剩嵇山不动移。”五十年正月,乾隆举办“千叟宴”,嵇璜为汉大臣领班。还有赠其《赐太子太师文渊阁大学士嵇璜重赴恩荣宴》诗,其中句曰:“木天希遇两恩荣,戍茂前庚逮后庚。祖节昔同唐真杲,身阶今似汉韦平。”可见君臣之间情谊之笃。
瑞怀亲王绵忻,生于嘉庆十年二月初九日子时,乃嘉庆帝第四子,母孝和睿皇后。嘉庆二十四年正月,封瑞亲王。年十四。道光三年,命在内廷行走。此册曾由其珍藏。
以《西湖十景》为题材的画作并不鲜见,董氏亦有多件存世,然此册纯用水墨绘制,笔法精工,文气十足,构图写景皆从造化中来,实为董氏上乘之作。此册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董邦达绘景,乾隆作诗,嵇璜题写。君臣三人,各舒己长,恭心合作,十分难得。
现将十景分述于下:
第一帧“苏堤春晓”。钤有“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石渠定鉴”、“宝笈重编”、“淳化轩图书珍秘宝”、“淳化轩”、“乾隆宸翰”、“信天主人”、“绵忻”诸收藏印。右上小楷题:“御题西湖十景诗。苏堤春晓,通守钱塘记大苏,取之无尽适逢吾。长堤万古传名姓,肯让夷光擅此湖。”整幅不设点色,然春意盈纸,轻扬的柳枝,荡漾的微波,无处不显春风的踪痕。
第二帧“柳浪闻莺”。“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草长莺飞之月,绿柳笼烟时节,万树柳丝迎风飘舞,宛若翠浪翻空,碧波汹涌。正所谓“百柳成行,千柳成烟”,细柳丝绦其间黄莺隐现,竟相啼鸣。以细腻的笔触,写得一片生机盎然。题曰:“柳浪闻莺。那论清波及涌金,春来树树绿荫深。间关几啭供清听,还似年时步上林。”
第三帧“花港观鱼”。据史书记载,花家山麓有一小溪,流经此处注入西湖。因沿溪多栽花木,常有落英飘落溪中,故名“花港”。乾隆作《花港观鱼》诗:“花家山下流花港,花着鱼身鱼嘬花。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须秋水悟南华”。此帧以细腻笔触写“花港”实境,未见一鱼,赠人遐想。嚼味着“花着鱼身鱼嘬花”,再品此图,倏忽置身其间了。
第四帧“曲院风荷”。是帧右上题御制诗:“曲院风荷。九里松旁曲院风,荷花开处照波红。莫惊笔误传新牓,恶旨崇情大禹同。”画中层檐栉比,屋舍俨然。满池芙蕖,似有阵阵暗香浮动。曩间,康熙帝巡游至此,看荷听曲,提笔游龙,为此地书名立碑,改“曲(qū)院”为(曲(qǔ)院”,正“荷风”为“风荷”。
第五帧“双峰插云”。南高峰与北高峰,地势高耸,可俯瞰西湖。山巅两佛塔,遥相对峙,迥然高于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岚翠雾白,塔尖入云,时隐时显。山中有流水潺潺,苍松翠竹,宛若仙境。此帧左上题御制诗:“双峰插云。高不畏风双髻垂,天衣几缕称身披。画师若与开生面,想见淡妆浓抹时。”
第六帧“雷峰西照”。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寇海盗侵入杭州,怀疑雷峰塔中藏有伏兵,竟放火吞噬了木构檐廊,仅剩砖体塔身,塔顶也毁残了,老树婆娑,有人题诗叹为:“雷峰残塔紫烟中,潦倒斜曛似醉翁”。只剩塔芯的雷峰塔,仍然凌空兀立,以残缺美的特殊风姿又耸峙了四百余年。明末杭州名士闻启祥曾将他与湖对岸的保淑塔合在一起加以评说:“湖上两浮屠,雷峰如老衲,宝石如美人。”此说一出世人称是。故有“雷峰如老衲”之说。“老衲”雷峰塔于1924年突然仆倒,一时尘埃蔽天,鸦雀惊飞,雷峰之巅碎砖累累,不下万千。此帧“雷峰夕照”乃“老衲”旧影。塔前为净慈寺,掩映于苍松翠柏间。上题:“雷锋西照。何处高峰无夕照,斜阳此地独标名。钱王遗迹犹堪指,爱是山头塔影斜。”
第七帧“三潭印月”。清雍正《西湖志》卷三:“东坡留意西湖,极力浚复,在湖中立塔以为标表,着令塔以内不许侵为菱荡。” 苏轼疏浚西湖后,为了显示湖泥再度淤积情况,在堤外湖水三个最深处立了三座瓶形石塔以示标记,形成“湖中有深潭,明月印水渊,石塔来相照,一十八月圆”的奇异景致。此帧尽写仲秋夜“三潭印月”佳景,云气氤氲,漫锁水榭亭台,云气之上,一轮圆月当空。右上有御制诗:“三潭印月。湛净空潭印满轮,分明三塔是三身。禅宗漫许添公案,万劫优昙现圣因。”
第八帧“平湖秋月”。此帧所写之景,乃康熙三十八年时增建完备的。当时将这里原有的龙王堂为御书楼,楼前铺建跳出湖面的石平台,台周围以栏杆,旁构水轩,悬挂康熙御题“平湖秋月”匾额,后人又勒石建景碑亭于其左。一眼无边的湖面占据半帧画面,画家取俯视角度取景,静、平主调突出,湖面微波增加了生机。右上题:“平湖秋月。春水初生绿似油,新蛾泻影镜光柔。待予重命行秋棹,饱弄金波万顷流。”
第九帧“南屏晚钟”。“南屏晚钟”与“雷峰夕照”隔路相对,塔影、钟声乃净慈寺双美。钟声难状,此帧主写净慈寺实境,故“老衲”亦在其列。“南屏晚钟。净慈掩映对南屏,断续蒲牢入夜声。却忆姑苏城外泊,寒山听得正三更。”低吟此诗前两句,合以画中景,似有断续钟声回荡于山林间。
第十帧“断桥残雪”。此最后一帧,作者于左下落小楷款:“臣董邦达敬绘。”钤盖“邦达”朱文印。右上题御制诗:“断桥残雪。想象银塘积素余,湖光山色又何如。近从赵北桥边过,一例风光入翠舆。臣嵇璜敬书。”钤盖“臣”、“璜”二朱文连珠印。另钤有“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三宝玺。左下钤“瑞亲王”白文印一。此为十景收官之作,故款识、印章、鉴赏印一一俱全。明人汪珂玉在《西子湖拾翠余谈》中曾言:“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地处江南的杭州,大雪罕见,雪湖胜况,不易得见。此帧写雪景,冻湖不波,万山木落,雪覆群山,路桥皆白,真如铺琼砌玉,晶莹朗澈,有一种冷艳之美。
综合考察董邦达所绘《西湖十景》图,无论形制为册、轴还是卷,其构图布景皆大同小异,从是册与台北故宫所藏《西湖十景》十轴对比可以显见,同样藏于台北故宫的董氏《西湖十景》卷中,各景的描绘亦是同于册或轴的单景,由此可见董邦达是通过实地写生,提炼了此十景的图式并固定了下了,最终成为清代“实景风格画”的高标。乾隆曾为董氏“西湖十景”志曰:“董邦达所画西湖诸景,辛末南巡携之行笥,遇景辄相印证,信能曲尽其胜。因以十景汇为一册,各题绝句志之。”
“通景辄相印证,信能曲尽其胜”这就是乾隆对董氏的最中肯的激赏。
【作品资料】
作者 董邦达   尺寸 29×38cm×10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暂无
估价 HKD  15,000,000-20,000,000
成交价 RMB  24,044,775
HKD  30,475,000
USD  3,900,800
EUR  3,047,500
专场 中国艺术重要专场 拍卖时间 2013-10-06
拍卖公司 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保利香港2013年秋季拍卖会
著录:《石渠续编》(详见《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汇编》6,第3376页,北京出版社)
题签:乾隆御赏西湖十景图,董邦达奉勑绘,嵇璜奉勑题。
题识:臣董邦达敬绘
钤印:邦达
鉴藏印:天上皇帝之宝、淳化轩宝、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淳化轩图书珍秘宝、石渠定鉴、宝笈重编、淳化轩、乾隆宸翰、信天主人、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瑞亲王、绵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 董邦达《西湖十景册》
董诰《西湖十景》,意境悠远
一函 | 朋友重然诺,况在君臣间——乾隆皇帝和董氏父子与西湖的情缘
嘉品汇丨石渠漫谈二:书画著录的扛鼎巨帙
「嘉德秋拍」宝笈珍秘 秋光熠熠——大观中的《石渠宝笈》
典藏专辑 丨你可能不熟悉的《石渠宝笈》别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