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 郑板桥《修竹清石图》





清 郑板桥 修竹清石图水墨纸本 保利2012春拍  成交价800万元


作品鉴赏


      郑燮(1693-1765),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扬州八怪”之一。卒年七十三。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君正虚心素心客 两枝修竹出重霄 —郑板桥《修竹清石图轴》辨析
  刘金库 教授

  郑板桥一生喜画竹石:“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四时不谢之兰,千秋不变之人……为四美也”。竹石代表着顽强不屈、正直无私、光明磊落等特性,尤其是竹子,被历代文人赋予了坚强正直、苍劲豪迈、虚心向上等精神品质。画竹石,与其说郑板桥是在画竹,毋宁说他是在表达自己内在的思想情感。此帧画作正是郑板桥画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以表达他对人生的感慨。
  画面一块巨石兀立,石前三杆瘦竹苍劲挺拔,用笔纵横潇洒,墨色浓淡相宜,一气呵成。石上有郑板桥自题款识:“一块峰峦耸太行,两枝修竹画潇湘。湖南泽绛三千里,都入吾家郭外庄。乾隆辛巳板桥郑燮写于扬州。”并钤“郑燮之印”、“潍夷长”、“橄榄轩”三印,由此可知,郑板桥创作于乾隆辛巳年,即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时年69岁。此《修竹清石图轴》在清代时经文人钱露收藏,并有钱露边跋:“板桥前辈诗、画、文辞为近代稀有,其笔墨自成一家,不落前人窠臼。每有所就皆自写其胸臆,千态万状,生气盎然。且画必有题,绝无重矣,识者宝之。如此幅者画意夭矫诗笔超脱,更高于画。郑虔三绝,殆不是过。金门三哥先生嘱题,援笔仓卒应教。愚弟钱露。”下钤“钱氏中子”、“庚辰进士”二印。
  建国后,此藏品多次出版发表,1979年4月出版的《中国青年》封底刊载此图,并有署名“庚辰”的文章——“郑板桥画竹”;1982年天津人民美术社出版的《扬州八家画选》也将此藏品名列前茅,同年出版的《郑板桥书画艺术》,此图也被周积寅先生选作封面,并在图25中刊载,2011年10月出现在保利四季拍卖第十六期书画(五)的封面上,倍受人们关注。
  究其原因,若将本图与收藏在国家博物馆(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华峰三祝图轴》(下称《华图》,【(见《中国绘画全集》(清11),第二七一图,第174页。】)仔细比较,不仅在构图、笔法、画法与用墨上,十分相似,且两图仅仅相差一年的时间,《华图》画于乾隆壬午(1762年),而本图画于乾隆辛巳(1761年),现用风格分析研究的方法,对比二图,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其一,本图早于《华图》一年,当是《华图》的范本(或为母本),画竹石以自况,表明自己的铮铮铁骨,不为权势所囿,画巨石已成为他自身精神的象征,他在《兰菊松石四屏》(现藏南京博物院)的画石条幅上,自题心声:“谁与荒斋伴寂寥?一枝柱石上云霄,挺然直是陶元亮(陶渊明,字符亮),五斗何能折我腰。”而画竹则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爱民惜民思想的反映。
  郑板桥第二次回到扬州卖画,跟20年前在扬州的卖画生涯已大不相同,此时他的“六分半书”和兰竹石画已名闻遐迩,他的艺术地位、身价也与日俱增。更重要的是,他历经宦海浮沉,看透了官场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所以更加愤世嫉俗,心态上发生了很大变化。
  其二,郑板桥晚年特别专注于竹石图,晚年的他已是“好把竹枝兼石块,故交相伴免春愁”的心态。乾隆二十六年四月二十日,69岁的郑板桥与江春、杭世骏诸人游扬州铁佛寺,吟诗作赋,并作《兰竹石图册页》并题识曰:“兰花质性太清幽,卖与人间不自由。好把竹枝兼石块,故交相伴免春愁。”
  郑板桥第一次在扬州卖画时,曾作诗说:“十载扬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郑板桥第二次回扬州卖画时,作诗说“二十年前载酒瓶,春风倚醉竹西亭。而今再种扬州竹,依旧淮南一片青。”(《题画·初返扬州画竹第一幅》)心态完全不同。
  其三,郑板桥两次定居扬州,前后画竹石,大为不同。他自己在《板桥自叙》中说:“板桥康熙秀才,雍正壬子举人,乾隆丙辰进士。”雍正元年癸卯(1723年),31岁的郑板桥开始卖画扬州,历时十年。乾隆七年(1742)春,他被任命为山东范县知县,两年后又改任山东潍县知县,连任七年。但他不满官场的黑暗腐败,在请求赈济灾民时开罪上司,故主动称病辞官,重新回到扬州卖画为生。
  总之,此藏品可谓是“诗、书、画”三绝的作品,同时又有三真,即“真意”、“真气”、“真趣”。郑板桥的绘画成就极高,尤擅画竹石,细枝粗叶,瘦劲孤高,用笔秀逸,格调超人。其“六分半书”书法融黄庭坚、苏东坡之体,掺篆隶楷行诸体并杂以兰竹笔画入书,大小参差,标新立异,既有峻峭纵横之雄,又有潇洒秀逸之韵。


作品资料

作者 郑燮 
尺寸 166×74cm
估价 RMB 8,000,000-10,000,000
成交价 RMB 8,000,000 
专场 中国古代书画
拍卖时间 2012-6-3
拍卖公司 北京保利拍卖有限责任公司
拍卖会 2012年春季拍卖会




阴山箴言 阅画千卷,不如读透一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板桥的竹石图【33P】
一兰一竹一石——有香有节 有骨
一兰一竹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郑板桥《墨竹图》
郑板桥画竹,文人画之极致!
清朝中期“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郑燮)二十幅精品佳品绘画作品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