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州公交出行:从车票到羊城通

车票曾是公共汽车的通行证。这些窄小的票据,不仅记录了人们的出行习惯,更铭刻着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的道道履痕。

上世纪80年代,广州公交车实施“分段收费”,坐三个站收取4分钱,六个站7分钱,八个站9分钱,十二个站以上1毛3分。在那个人均收入仅二三十元的年代,4分钱相当于一份不错的早餐。因此在大多数人眼里,坐公交算得上一个比较奢侈的活动。


上世纪60年代的车票。(图源:严艺文、王文杰)

“一般走路能到的地方都不会坐公交。”颖宁是一个地道的“西关小姐,曾在逢源住了近二十年。在她印象中,自己儿时几乎没享受过坐公交的便利,直到有了工作和经济来源,公交才逐渐成为她的出行选择。那时,她会在闲暇时坐3路车到越秀看电影、听相声,要是攒够了一个星期的早餐钱,还能到书店挑本喜欢的书籍。


当时的公交以购票为主,“通道车”标配三个乘务员,除了卖票验票外,还负责维持车上秩序。千禧年后,公交车开始采用无人售票方式。车辆全部配置了几十厘米高的钱箱,由于乘客众多,往往一趟车还未结束,钱箱就已经被塞得满满当当,需要用压板将纸币压下去。

上世纪60年代的月票。(图源:严艺文、王文杰)

随着公交车日益兴盛,月票应需而生。有别于以往单次付费的形式,月票采取“包干制”,只要购买了当月月票,就能无限次乘坐公交车。这对于上班族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因此月票一经推出,就被抢购一空。


公交月票大小如同邮票一般,顶部标注了价格及使用期限,白底上印着漂亮的图案。图案每期一换,各不相同,既有岭南水果,也有漂亮的珍禽以及威风凛凛的公交车。

月票。(图源:陈文峰)


“那时很多人钟意收藏月票,每个月一开售,就去售票点排队抢购。”“80后”陈文峰曾经也是排队的一员。在他记忆中,月票和公交车曾是最佳“CP”,贯穿了他整个初中生涯。

虽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月票价格从最初的4元不断上涨至45元,但人们对它的喜爱始终不减。直到“羊城通”横空出世,月票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时光荏苒,在交通工具日趋多元的当下,公交已成为最亲民的出行方式之一。只需要两元,车辆就能带你走遍大半个城市。不知在车轮滚滚前进时,人们是否还会想起那些因为坐了一次公交、买到一张月票而欢呼的岁月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的公交车票
图解北京公交车票的发展历史【原创】
火车票用完不要扔,还有个这么大的用途!这些交通出行技巧很多广东人都不知道!
没带零钱、羊城通不要紧,广州公交车现已支持二维码支付
“书”说公交 │情迷老车票
【上海人~你还记得那些年乘过的公交车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