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大事》: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庄严肃穆的灵堂。

一群身着黑色孝服、胸戴白花的人,神色哀伤,眼眶湿润,啜泣声此起彼伏。

故去的亲人安详地躺在棺木中,静待大家瞻仰遗容后,被拉去火化房。

在葬礼司仪的情感关怀下,大家都悲恸得不能自已。

“还我外婆!”

突然,一声嘹亮稚嫩的喊叫,打破了哀痛沉静的氛围。

一个扎着哪吒头、手持红缨枪的5岁小女孩,闯入灵堂后,四处奔跑。

她像疯了一样,把花圈、祭品摔得四处都是,逮着一个大人就问:

“我外婆呢?我外婆呢?还我外婆!还我外婆!”

小女孩不知道,她外婆几天前就已经被火化了……

这一幕是热映影片《人生大事》中的一个片段。

尽管影片以“殡葬”为线索贯穿全部主线内容,但是并未给人沉重阴冷的感觉。

相反,幽默反差的故事情节中,浸染着日常琐碎里的烟火气;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中,蕴含着浓浓的人情味。

它向我们传达了:

死,虽是人生大事。

但它来临前,如何爱好身边的每个人,如何过好每一天,才更值得我们关切。

所有的惺惺相惜,都源自感同身受

无父无母的小文,自幼在外婆的庇护下长大。

一天清晨,睡梦中的外婆却再也没有醒来。

目睹了外婆被殡葬师三妹接走的小文,无法接受现实,便一路找寻,来到了三妹的殡葬店“上天堂”。

看到三妹那一刻,她将无助与害怕,都化为声嘶力竭地吼叫:

“我外婆呢?还我外婆!”

为了找到外婆,她蜷缩在角落里,久久不愿离去。

无奈之下,来接她的舅舅只好把她寄养在“上天堂”。

虽生活在同一片屋檐下,但小文和三妹却势如水火:

破坏三妹为客户定制的骨灰盒、跑去殡仪馆大闹别人的葬礼、让三妹交巨额罚款、意外打乱三妹接手殡葬店的计划……

常以孙悟空自喻的三妹,愤懑地想:小文就像个扫把星,给他制造了一出又一出麻烦。

然而矛盾越是激烈,三妹越是发现:他们竟是那么的相似。

小文从来没享受过父母的疼爱,外婆走后,她更是被舅妈一家视为累赘。

她用一声声“老子”作为铠甲,掩饰自己的不安;

一言不合,就拿红缨枪戳人,生怕被人占了上风;

稍不满意,就张口咬人,以此保护自己的倔强。

自小缺爱的她,对世界充满了畏惧。

因此,她在心里竖起一道厚厚的城墙,不愿对任何人敞开心扉,对外界永远充满敌意。

而莫三妹,又何尝不是呢?

出生于一个多口之家的他,从小就得不到父母充足的关心:

姐姐是父母的掌中宝,二哥是爸妈的骄傲。

而他,却总是被忽视、被谩骂的浑小子。

二哥去世后,父亲更是把所有的期望和不满都加在他身上。

无论他多么用心努力,父亲对他都只有指责和批评。

童年时留下的的心理创伤,长大后则变成了对生活的发泄:

为了替女友出头,他打架入狱;

经营殡葬店,他心不甘情不愿;

和邻居发生矛盾,他恶言相向。

慢慢地,他变成了痞气十足、出口成脏的刺儿头。

所以,对于小文经受的每一种孤独和苦难,他都感同身受。

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对眼前这个5岁的小女孩,逐渐产生了心疼怜爱之感。

所以将小文送回舅妈家,听到那句“我凭什么要养着这个拖油瓶?”时,三妹毫不犹豫地冲了过去,指着舅妈的鼻子说:

“我就见不得你们这群妖魔鬼怪欺负人!”

第二天,三妹便带着小文去办理了收养手续。

本是同一座城市中的两个陌生人,却因为亲人的离去,变成了相互依靠的父女。

就像寒冬夜里的两只刺猬,初遇时把彼此扎得满身是伤。

慢慢地磨合后,开始温暖彼此,治愈对方,相互陪伴着,熬过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原来,源自感同身受的惺惺相惜,比血脉亲情更能抚慰人心。

所谓的释怀和放下,其实是与自我和解

影片开始,三妹为了能够给女友一个家,与父亲协商好,要将殡葬店过继到自己名下。

可阴差阳错之下,殡葬店的房本却被洗衣机搅坏了。

一场父子间的争吵一触即发,父亲对三妹失望至极,不仅拂袖而去,还留下狠话:“想要殡葬店,拿出30万再说!”

这对三妹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小文却为他招揽来了一个愿意出价30万的顾客。

但对方的要求很特殊:给活着的自己办一场葬礼,要像古代皇帝殡天一样风光。

再三思量下,为钱发愁的三妹接下了这笔生意。

一切都很顺利,可就在葬礼接近尾声时,对方的家属却打上门来。

最终钱没到手不说,得知此事的父亲还被气进了医院。

父亲教训他:给活人办葬礼,亏你想的出来!

或许是察觉到了三妹脸上的失落与自责,父亲渐渐放缓了语气,还解开了三妹多年来的心结:

十几年前,他带着二哥去长江帮雇主打捞尸体,二哥不顾江水湍急,瞒着父亲偷偷下了水。

最终尸体打捞上岸了,二哥却再也没能回来……

这些年来不断提起二哥,不仅是因为内心愧疚,更是希望三妹能像二哥一样,对殡葬师这个职业充满敬畏与重视。

那一刻,三妹仿佛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让他独自面对嘲笑与排挤,不是不爱他,而是希望他早日习惯人们对殡葬师的误解;

让他写工作日记,不是为了刁难他,而是希望他能从中感悟到职业的意义;

在他犯错时厉声斥责,不是为了打压否定他,而是希望他能尽快成熟懂事,独挡一面。

多年来对父亲的埋怨与不理解,在那一瞬间都得以释然。

三妹终于不再和过去较劲,也开始与自己和解——

他不是不被爱的那个,而是被爱得最深沉,却也最隐秘的那个。

有人说:“所谓父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他们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

珍惜是永不过时的人生议题,但却鲜少有人能及时地明白。

太多的人在失去时才知道懊悔,然而却为时已晚。

其实,无论是成长路上的不公与误解,还是生活中的艰难和险阻,都不应该成为亲情的绊脚石。

比起那不值一提的吵嘴,无时不在的代际冲突,藏在生活细节中沉甸甸的爱,才是更值得被铭记的。

接纳生活的安排,才能有意义地活着

三妹一度很敷衍自己的职业,从殡葬店杂乱不堪的环境就能看出,他只是将“殡葬师”当作糊口的手段。

彻底让他转变这种观念,是后来发生的两件事。

小文所在的幼儿园,要求每个小朋友都要表演节目。

天真懵懂的小文拉着邻居小胖,将葬礼上摔碗哭灵的环节,搬到了舞台上。

观众席小胖的家长脸被气得青绿,其余家长也都面面相觑。

事后小文告诉老师说:她那么做,是因为在父母工作时经常看到。她的父母,是种星星的人。

三妹知晓此事后,麻木多年的心,突然咯噔了一下,他想起自己之前对小文说过的话:

“外婆没有消失,飘到天上变成星星了。”

三妹没想到自己不以为意的一句安慰,竟成了小文心中的美好童话。

也是在那一刹那,他第一次感受到:

“原来'殡葬师’这个行业并不总是寒意袭袭,它,也可以充满诗意,充满柔情。”

这件事,成了改变三妹对殡葬师行业认知的契机。

而让他真正领悟到“殡葬师”意义的,是和父亲合力完成的一单生意。

一次,三妹正和小文在屋内打闹,许久不联系的前女友却突然找上了门。

她的老公在车祸中被碾得没了人样,专业的化妆师又请不起,所以只好找三妹去帮忙。

一开始三妹并不想去,在故人的软磨硬泡下,他道出实情:

不是不想去,而是干不了,只有他老爹才有这样的手艺。

最后,动了恻隐之心的三妹,只好去求父亲出山。

太平间里,三妹强忍生理上的不适,在父亲的指导下,从脚到头,将遗体一点点拼好,将面容一点点复原。

死者家属也终于敢将目光挪到遗体身上,一遍遍心碎地念叨着:

“是,这是我儿子,这就是我儿子。”

那一刻,三妹似乎明白了殡葬师存在的价值:

作为生命尾声的摆渡人,他要帮逝去的人留住在世间最后的体面,完成和生者的最后一次情感链接。

清楚自己使命后的三妹,一改往日的颓丧,将凌乱不堪的殡葬店收拾得整洁有度。

既为了给小文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也为了迎接全新的生活。

疫情当下的这几年,我们见过了太多的无奈与心酸,却依然有不少人用接受的态度,挨住了时代巨浪的拍打。

那些活得肆意飞扬的人,不是向现实臣服了,而是打从心底接纳了生活的安排。

将不得不做的事当成了日常,认真地去经营,去热爱。

剧中有句台词,令人印象深刻:

人生就像一本书,谁都得翻到最后一页,有的是句号,有的是省略号。除了死,无大事。

孤苦难熬的时光也好,解释不清的误会也罢,在生死面前,都是芝麻小事。

不管人生的过程多么曲折不堪,我们终会抵达一样的终点。

而在向终点奔去的漫漫旅途中,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珍惜眼前的每个人,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其它的,相信上天自有安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大事》:人生除死无大事
周末影视馆|《人生大事》:“小哪吒”的出现——莫三妹对自我身份认同的开始
《人生大事》:“吃死人饭”还是“种星星的人”
​是时候和孩子谈谈这件“人生大事”了
后台要被这片催炸了
人生大事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