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冬季草莓管理(完全版)

今年秋冬时节,北京市天气在阴雨、晴天和雾霾之间反复,天气条件不利于草莓的健康生长,因此,草莓种植户更要加强日常管理,避免因病虫害和管理不当造成草莓生长不良。

管理措施

温度管理

阴雨、雾霾天在早上要打开风口,不要怕温度低而捂棚,从而造成低温、高湿环境使病害易发。晴天在早晨通风后闭棚升温,让温度尽快提升到28℃,然后通过控制风口,让温度维持在22℃-28℃;通过观察早晨开棚时的温度高低,调节夜间风口大小和棉被放下来的多少,保证早晨开棚时温度在5℃-8℃。

水肥管理

草莓作为经济价值比较高的作物,种植户习惯在草莓上多投入肥料。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在走访部分草莓种植户时发现,有些草莓温室存在着不科学施肥现象。

农户施用基肥和追肥偏多,在底肥施用上偏重鸡粪和三元复合肥,施肥多的草莓苗存在着秧苗旺长,造成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均衡,花芽分化不好。在追肥上农户偏重于氮、磷、钾大量元素的施用,忽视中、微量元素的补充,造成草莓中、微量元素的缺失以及过量的氮、钾与其它元素的拮抗作用,形成缺素症。

在草莓栽培中应尽量避免多施、偏施肥料,在栽培季开始前注重补充有机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根据测土结果施用肥料,对养分含量偏高的土壤控制肥料投入;在追肥时要注重中、微量元素的补充,避免因某种元素的缺乏导致草莓生长发育不良。

花、果期保证每周浇一次水,隔周施用一次水溶肥,以配方19-8-27+TE为例,50米标准棚施入2公斤,根据温度高低和土壤性质调节浇水间隔。浇水应在上午9点至10点完成,避免早浇不利于提温,晚浇造成水或肥液与根际温差过大,浇水后要注意排湿。

病害防治


草莓灰霉病

灰霉病是为害严重的一种真菌病害,对草莓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影响。典型的低温、高湿型病害,以果实发病为主

草莓花受害时病菌最初从将开败的花或较衰弱的部位侵染,花瓣变成暗褐色,产生灰色霉层,草莓花药上呈水浸状,不能正常生长,形成粉色无效花。叶受害时病菌多从基部老黄叶边缘侵入,形成“V”字形黄褐色斑

果实染病初呈水渍状灰褐色坏死,随后颜色变深,果实腐烂,表面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叶柄发病,呈浅褐色坏死、干缩,其上产生稀疏灰霉。日系品种花果期果柄为害最为严重,经常会看到草莓果柄枯死的情况。

1、影响灰霉病发病的因素

品种本身的抗性:草莓品种间抗性差异不十分显著,但欧美品种一般抗性较强,日系品种较弱。

温度:病原菌生长温度为12℃-30℃,最适温度20℃-22℃。

湿度:相对湿度在90%以上或幼苗表面有水时易发病。湿度越大越易发病。

植株:植株弱易发病;种植密度过大易发病;花期易感病。

其它:连阴雨、放风不及时、幼苗徒长都易造成灰霉病的发生。


2、防治措施

温度:依靠开闭风口来调整棚内温度,白天维持在26℃-28℃,夜间维持在6℃-8℃。

湿度:花期和果期加大放风量,使棚内湿度降低至50%以下;浇水量控制在1.5-2立方米,浇水周期为5-7天。浇水时间选在上午9点-11点,浇水后注意排湿。

植株:加强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适当调整植株密度,及时摘除老、病、残叶,确保植株间通风透光,避免郁闭。避免过多地施入氮肥,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提高植株抗性。

药剂防治:用3000-5000倍的50%啶酰菌胺叶面喷施。晚上用腐霉利烟剂进行熏蒸。每个温室可放10%-15%的腐霉利烟剂4-5枚,烟片最好垫上干燥的方砖。熏蒸时注意密闭棚室,从棚内向门口依次点燃烟剂,放烟后关闭棚室4小时以上。


草莓白粉病

白粉病是保护地草莓常见病害,一旦发生,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造成严重损失,最严重的可以造成绝收。

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和嫩尖、叶柄、花蕾、果实、果柄。冬季(12月-次年2月),北方地区日照时间短,光照弱,湿度大,温度低,是形成白粉病的第二个高发期。第三个阶段发生在3月,这段时间天气较为干燥,草莓白粉病进入活跃期。

白粉病发病较快,一般病菌孢子落到草莓叶片上从萌发到入侵24小时即可完成,5天后即可在入侵叶上形成白色粉状病斑,7天后可形成成熟的分生孢子,再侵染其它植株,两周后就会造成大面积发生。


  1. 1、影响白粉病发病轻重的因素

  2. 品种本身遗传特性:抗性弱的白粉病发生重 日系品种抗性弱,欧美品种长势强、抗性强。


  3. 温度:分生孢子生长的温度为15℃-30℃,最适宜温度为20℃-22℃,温度高于30℃时分生孢子生长受到抑制,温度高于35℃时,分生孢子停止生长。当温度低于5℃时也不发病。


湿度 分生孢子生长的相对湿度为50%-90%,湿度越大越容易发生。


  1. 植株 植株越弱越容易发病;种植密度过大容易发病;果实着色后,植株变弱、糖度增加,白粉病也更容易发生。


  2. 其它因素 忽干忽湿、雨后暴晴、氮肥施入过多都容易促使白粉病发生。日光温室距离后墙两米的部位发病较重,这个部位空气对流频繁,忽干忽湿,使得白粉病易于发生。


  3. 2、防治措施

温度 扣膜后白天维持在26-28℃相对较高的温度,夜间尽量降低夜温,可低至5-6℃,减少发病几率。


湿度 全棚覆盖地膜,降低棚内湿度。浇水尽可能在上午11点之前完成,浇水后开风口排湿,降低棚内湿度。浇水量控制在1.5-2立方米(50米标准棚)。浇水周期为5-7天,根据天气情况确定浇水频率。


植株 培育壮苗,加强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药剂防治

定植缓苗后要及时预防,不要等病害发生了再去防治。早期用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与50%嘧菌酯交替轮用。白粉病已经发生的用50%嘧菌酯进行防治。硫磺熏蒸:上膜后可采用硫磺熏蒸进行防治。硫磺罐离地面1.5米高,硫磺粉放20克,于晚上放下棉被之后,棚室密闭,每天熏蒸4个小时,隔天熏蒸一次,连续熏蒸10次。

作者:周明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防治草莓白粉病的关键是防,你防对了吗?
如何防治草莓白粉病?这些方法简单又实用!
降温 高湿,温棚草莓白粉病高发,该如何有效预防?
种植|“高大上”的草莓怎样种出来?这些栽培技术同样“高大上”
【终于等到你!】好多人问的大棚草莓周年管理技术来了!(土壤消毒正当时)
冬至过后天气变冷,大棚草莓怎么管理,才能果美品质好?(实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