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露地草莓栽培管理全技术(从选地到采收)
草莓露地栽培是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栽培方式,它是指不采用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等设施,而只是在土壤封冻以前采取地膜加稻草覆盖的方式,对露地草莓植株加以保护的一种栽培方式。

一、园地选择
草莓园地应选择地势较高、地面平坦、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地块,不宜选择重黏土和盐渍土、沼泽地和盐碱地、风口地带或易遭寒流霜害的地点。

多年重茬或有共同病害的前茬地,必须经过土壤消毒才可种植草莓。草莓园地土壤消毒,常采用氯化苦和棉隆熏蒸消毒,但药剂毒性较大。现多采用日光土壤消毒,对防治草莓黄萎病、芽枯病及线虫等具有较好效果。

具体方法:在草莓栽植前的炎热季节,每亩施作物秸秆等有机物1000kg左右,施石灰氮50~60Kg或适量硫氨,然后深翻起垄,覆盖透明塑料薄膜,垄间灌水,密闭14~20天,土壤温度保持40~45℃。

二、品种选择
适于露地栽培的草莓品种很多,但要想获得较好的质量、较高的经济效益,在品种选择时需考虑气候条件、地势、果实用途以及授粉品种等因素。以下不同地区适宜栽种品种推荐可供参考。

北方地区:戈雷拉、全明星、达赛莱克特、盛冈16号、明晶、明旭等。

长江中下游地区:硕丰、硕蜜、硕露等。

华北地区:星都1号、星都2号、石莓1号、哈尼、春星等。

西南地区:丰香、春香、石桌1号等。

三、栽植
栽植前准备
草莓定植前需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优质有机肥2000~5000kg。精细整地,一般翻耕30~40cm。

南方地区,有些土壤酸性过大,除施有机肥外,还应增施适量的石灰,以提高土壤的pH值,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由于雨水多,为了便于排水,可用高畦栽培。一般畦长10~20m,畦宽0.8~1m,畦高20~30cm。

北方部分地区,冬季严寒和春季干旱,习惯采用地面平畦,方便防寒保温,灌水防旱,但降雨和浇水后畦面易造成积水,污染蔓叶和果实,通风透光条件差,因而引起果实腐烂,着色不良,品质降低。为了提高草莓果实品质与产量,现多采用露地高垄栽培,并配套覆地膜、滴灌等措施等。一般垄距75~80cm,垄高20cm左右,垄顶宽30~40cm。

这种高垄(高畦)的优点是能保持土壤疏松,提高土壤温度,改善通风透光,减少果触地,也便于采收和覆盖地膜。

栽植时期
定植时期一般分为秋植和春植,生产上多采用秋植。

北方地区秋植一般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此时,多数秧苗能达到所要求的定植标准,定植时间长,同时正值北方雨季,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较大,缓苗快,成活率高。

南方地区秋植一般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露地栽培用苗,一般在秧苗繁殖圃直接选择即可,有时也采用假植育苗。选用壮苗是获得丰产的基础,一般要求根系发达,叶柄粗短,成龄叶4~5片,新茎粗0.8cm以上。移栽起苗前浇透水,有利保持植株根系完整,增加秧苗含水。

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一般视土壤肥脊、品种特性、苗株大小、管理水平、定植时间等因素而定、一般亩定植8000~12000株。

北方地区高垄栽植,一般定植密度为每垄2行,株距15~18cm,每亩定植9000~11000株。而传统的平畦栽植一般株行距为20cm×(20~25)cm,每畦3~4行,每亩定植10000株左右。

南方普遍采用行距25~30cm,而株距视品种而定;一般为16~20cm。

栽植深度及注意事项
定植时,按照既定距离,先挖穴,将植株根系舒展穴中,使根与土壤结合,填土压实距离均匀。

栽植深浅是成活的关键,合理的深度应使根茎与地面平齐,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栽植后马上浇水。

定植时需注意方向。在通常的情况下,植株新茎略呈弓形,而花序一般自弓背方向伸出,为便于采收,则要使每株草莓伸出的花序在行的同一方向,因此,高垄或高畦栽植时,弓背朝向外侧,这样果子全部挂在畦沟一面,不仅采收管理方便,还可减少病虫对果实的危害。

平畦栽植时,花序方向应朝向畦里,避免花序伸到畦梗上,作业时被踩坏。

四、定植后管理
除草
草莓定植后需经常中耕除草,中耕还可与追肥、培土结合进行。地膜覆盖可防除杂草,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根系生长,提早开花结果,防止浆果触地,是提高草莓产量和质量的有效措施,适宜于草莓各种栽培方式。地膜覆盖若需结合越冬防寒,一般在土壤封冻以前浇足封冻水之后进行,北方地区多在11月中下旬。宜选择0.008~0.02mm厚的地膜,太厚则难于紧贴地面。

摘除匍匐茎
匍匐茎消耗母株营养,降低产量,在开花开始至果实采收结束摘除匍匐茎是一项重要管理措施。同时应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当母株萌发较多分蘖,特别是多年一栽的草莓植株经常萌发侧芽和接近地表的弱芽,通常只保留1~3个发育充实的侧芽,多余的分蘖和弱芽应随时除去。多年一栽制草莓园,还需于果实采后割除地上部分的老叶,以减少匍匐茎发生,增加花芽数量,提高翌年产量。

疏花疏果
草莓花多,高级次花往往不孕成为无效花,即使有的能形成果实,也由于果太小无采收价值而成为无效果。疏花是在开花前花蕾分离期,把高级次花蕾适量疏除,使养分集中供应留下的花朵,促进果个增大,品质提高,还可以使成熟期集中。

疏果是在幼果青色的时期,及时疏去畸形果,病虫果。授粉不良、花期遇低温或35℃以上高温,均易形成畸形果。花期放蜂是防止畸形果最有效的措施,同时开花期应严格限制喷洒农药。

肥水管理
草莓的根系分布较浅,灌水和施肥要以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为重点,氮磷钾合理配合,少量多次地进行。对露地草莓,建议结合灌水,在开花期每亩施尿素9~10公斤、硫酸钾4~8公斤,也可施用氮、磷、钾养分总含量不低于45%的高氮、钾型复合肥15~20公斤;在果实膨大期,每亩施尿素11~13公斤、硫酸钾7~10公斤,或养分总含量不低于45%高氮钾型复合肥20~25公斤。

根外追肥可以在现蕾期、开花期、花芽分化期进行,除了防止缺素外,还能提高草莓的叶片光合强度、促进根系发育、增加果实产量、改善果实品质,使果味更加鲜美,商品价格更高。中后期可单独或结合喷药,喷施0.3%~0.5%的尿素液、0.3%~0.5%的孟葆隆高纯度磷酸二氢钾液、0.1%~0.3%的硼酸液、0.2%硫酸钙加0.05%硫酸锰(体积1∶1)等叶面肥。

对微灌施肥,可根据不同生育期的营养特性和需要,通过调节肥料溶液pH值,加入适量的重过磷酸钙、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及硼砂、氨基酸螯合锌、锰、铜、钼等含中微量元素肥料,以补充或调节微灌肥料溶液的营养成分和比例,能达到与叶面肥相当甚至更好的施肥效果。

五、采收、分级与包装
采收
草莓采收成熟度要根据气候、用途、销售方式而定。

鲜果鲜销一般在九成熟,即果面红色部分达90%左右之前采收,便于运输。

供加工果酒、果汁、果酱用的果实,要求达到充分成熟。

供制糖水罐头用的果实,要求在八成熟时,即果面红色部分达80%左右采收。

分级与包装
采收容器以往多采用竹蓝、筐、盆等容器。近年来,多采用纸盒、纸箱、塑料盒、塑料箱等,采果前垫上软纸或软布,边采、边分、边装,工效高,破损少。

采收后,应按果实大小进行分级,为提高商品价值,目前各地较多采用的分级标准如下:一级果15g以上,二级果10g以上,三级果6g以上,等外果6g以下。等外果包括畸形果、干尖果、烂次果、僵死果和过熟果,等外果不能上市。分级包装过程中要注意不使草莓直接受到暴晒。包装是草莓生产过程中保证浆果质量,提高商品率的最后一道重要环节。草莓包装后需要放在通风阴凉处或及时运送。

参考资料
草莓栽培形式(二):露地草莓》  隔壁老王家的草莓
草莓露地栽培技术》  庄树峰
丹东露地草莓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张丹

接下来,请务必关注几件事

第一件:与助手君(nyzs361)保持私人关系,请按下方,拒绝非农业者。

第二件:关注平台请按住下方(公众号:nyzs360)!

第三件:关注“海精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露地草莓高产栽培技术
草莓全年的需肥规律及施肥方案
草莓种植技术及日常管理
露地草莓栽培技术
草莓种植露地栽培法
露地草莓栽培技术大全,种草莓有此一文足够,赶紧收藏慢慢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