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Circulation发表顾东风团队10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工具:除传统危险因素外,新模型还包括腰围、南北方和城乡差别

928日,Circulation杂志在线发表了阜外医院顾东风团队的一项研究。该研究推出了一个新的针对国人的预测工具,以评估未来10年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的风险,主要包括冠心病和脑中风。


 

与以往模型不同,新模型不仅纳入了年龄、收缩压、是否用药降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吸烟和糖尿病之外等其他模型有的指标,还根据国人的实际情况,考虑了南方和北方、城市和农村、腰围和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以及年龄与各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

比如,一名60男士,收缩压130 mmHg,总胆固醇210 mg/dLHDL-C 55 mg/dL,腰围80 cm不吸烟,但有糖尿病,居住在北方城市,之前没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话,计算其10年发生或死于心脑血管病的风险为11%

研究者建议,如果10年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超过10%,应被视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而发病风险在5%~10%可视为中危人群、小于5%为低危人群。对于高危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降压、调脂、降糖等药物治疗。其他类别的人群,也应加强自我监测,并采取戒烟、控制体重和纠正危险因素等方式。

作者指出,心脑血管疾病对我国居民的危害巨大:我国2013年有372万人死于这两种疾病,仅仅住院费用就达到了700亿人民币。而了解国人风险水平和风险因素能够有助于制订个体化的预防策略。

与之前的预测模型不同,腰围、南方和北方、城市和农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四个新的变量进入了模型。作者认为,要特别重视腹型肥胖的问题,以及针对城乡差别和地域差别进行心脑血管病的预防。

作者介绍,10年前刘静等和武阳丰等分别建立了我国冠心病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预测模型,但由于居民收入大幅增加、老龄化、西方生活方式和寿命延长,对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测需要新的数学模型。研究还发现根据西方人群制订的预测公式不适用于中国居民。

该研究对1998~2001年入选的2.1万人进行了12.3年的跟踪,其中新发心脑血管病1048人。建立模型后,又分别在包括14123名和70838名的两个独立人群进行了验证。

来源:Yang X, Li J, Hu D, et al. Predicting the Ten-Year Risks of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ese Population: the China-PAR Project.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September 28, 2016.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红皮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学算命!帮你预测未来心血管病风险,快来评估!
辟谣‖《走下神坛的阿司匹林:一个长达40年的错误》
阿司匹林利弊存争议(图)
阿司匹林不是神药 无指征滥用可能会“要命”
研究发现感染新冠后一年内患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
害怕得心脑血管病,可以常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