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少年蔬果吃得少,危害堪比遭受家庭暴力!英国研究

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据介绍,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比成人更复杂,达100多种。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并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还会延续到成年期,进而影响生活质量和学业成就。

近日发表在BMJ子刊的一项研究传来好消息:多吃蔬菜或水果有助于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而营养丰富的早餐与各年龄段学生情绪健康有关。

研究者介绍说,吃水果和蔬菜最多的儿童青少年与吃得最少者相比,在心理健康的差异,就同每天或几乎每天是否发生争吵或暴力事件一样。

研究者认为,应该将健康营养纳入公共卫生战略,以最大限度改善儿童心理健康。

这项研究中,中学生平均心理健康得分为46.6(满分70);小学生平均心理健康得分为46(满分60)。

而其中吃水果和蔬菜多的学生,心理健康评分较高,而且吃得越多,得分也越高。

在中学生中,与不怎么吃水果蔬菜者相比,每天吃1~2份者心理健康评分高1.42个单位;每天吃3~4份高2.34个单位;每日吃5份及以上高3.73个单位。

此外,早餐类型也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显著相关。

与吃粥、麦片、酸奶、水果、吐司或烹饪的传统早餐相比,如果只吃零食或早餐棒得分会低1.15个单位。

如果将能量饮料替代早餐,则心理健康评分更低,并且低于不吃早餐的儿童。

仅仅喝一杯能量饮心理健康评分就会降低3.14个单位,而不吃早餐者低2.73个单位。

同样午餐也与心理健康评分显著相关。不吃午餐比吃午餐者低2.95个单位。

小学生中依然如此,早餐只吃零食要比吃传统早餐者心理健康评分要低5.5个单位,而只喝非能量饮料者得分要低2.67个单位。此外,不吃午餐者的心理健康评分要低6.08个单位。

研究者表示,优质营养对儿童青少年成长发育固然重要,而这项研究还提示,也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程度也相关。

“作为一个潜在的可改善的因素,在个人与社会层面,营养可能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战略的重要公共卫生目标。”研究者表示。

这项研究共对英国50多所学校10853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和营养调查,其中9~11岁儿童占9%,22%为中学生,6%在17~18岁。研究最终纳入7570位中学生和1253位小学生。

其中饮食方面包括水果、蔬菜的摄入、早午餐的类型等;涉及心理健康的调查包括自己是否单独有卧室,在家或学校有无安全感,家庭中有无暴力或争吵等。

有25%的中学生和28.5%的小学生报告每天摄入5份水果和蔬菜,但也有10%的中学生和9%的小学生不怎么吃水果和蔬菜。

21%的中学生和12%的小学生早餐只喝非能量饮料或不吃早餐,约11.5%的中学生不吃午餐。

来源:Hayhoe R, Rechel B, Clark AB, et al. Cross-sectional associations of school children’s fruit and vegetable consumption, and meal choices, with their mental well-being: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BMJ Nutrition, Prevention & Health, doi 10.1136/bmjnph-2020-000205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
抑郁症发生率上升 培养青少年积极心理更重要
学生食谱大全04
健康膳食习惯宜从小养成
小学生分手视频走红,该如何看待当下社会小学生早恋风气盛行的现象?(懵懂的仰望的回答,183赞)
中学生心理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