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为中道?殊途同归,中庸、道德经与孙子兵法的深层关系

《道德经》对中华思想的影响,绝不仅仅局限在道家,儒家,名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兵家、墨家、以及后来的佛学,可以说诸子百家,概莫能外。因此,将老子仅定为道家始祖,值得商榷。

此外,忽略了“道”是诸子百家思想最底层的共识,就只能看到各家观念不一样的地方,而认识不到各家一致的地方。然而这些一致的地方,才是诸子百家的精华。讲所谓的“中国哲学史”,看不到这一层,只会是零敲碎打,则难以触及根本,是行不通的。

今天我们挑一个中华思想重要概念,“中道”,来说明这个问题。注意,“中”这个字还是我们的国名,可想而知,正确理解这个概念有多重要。

“中道”,是儒释道的共有思想。有人说,这三者“中道”的含义不一样,而且持这个看法的占绝大多数。且慢发表意见,还是看完我这篇文章再评论。

“中庸之道”

儒家的“中庸之道”是“中道”里最为有名的,是儒家人性伦理的至德。可惜2000多年来,“中庸”一直被误读,大家以前认为“中”指的是中间、折中,做事不要彻底。对此,冯友兰先生说:“中的真正涵义是既不太过,又不不及刚刚好,恰到好处。”

冯老的这个观点被广泛接受,受到学者们极高的赞誉,现在学者们讲《中庸》,都这么解释。

但对不起,锄头并不认可(我不是针对你啊,冯老)。因为根本无法操作。哪里算“恰到好处”?如果知道哪里是恰到好处,还学《中庸》干嘛呢?就是不知道才要学的啊。

“恰到好处”,是“中”后来的引申义,是“中庸之道”的执行结果。所以这种说法,错是不能算错的,但是参考价值不大。

以结果为原因,是本末倒置,当然无法操作,而无法操作的道理,那就是正确的废话。说实话,“恰到好处”这种解读其实是不如朱熹“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的。因为朱熹的解读,是可操作的,他其实是在讲平衡,并不是无脑折中,而平衡实际上已经讲了中庸的一半。只是朱熹这些年被黑的太惨,他的话大家不愿再进行深层思考了而已。

那么“中”到底什么意思呢?《中庸》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没有人解释“未发”,也没有人解释“大本”,大家就这么随便糊弄过去了。

唉,做学问啊,不能这么搞,其他人的说法我也不提了,我们还是先回到《道德经》吧。

守中

《道德经》里有一句明显事关“中道”: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现在比较流行的解释是这样的: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更好点的解释为:《道德经》是身国同构的,结合前面的“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所以这句话解释为,国家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方法更行不通,不如把握关键。“言”是政令的意思,“中”通“冲”,所以守中,就是守冲,把握要冲、关键。

这些解释听起来都有道理,逻辑自洽。

但是,马王堆帛书版让以上的解释无法自圆其说了,“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多听怎么也会数穷呢?“闻”肯定不能解释成语言或者政令吧?“守于中”,这个“中”也不能翻译成“冲”了吧?

郭店楚简版这段是没有的,遗失了。但是却在原来的“至虚极守静笃” (对应通行版第十八章)那里找到了“守中”:“至虚,恒业。守中,笃也。万物方作,居以须复也。天道圆圆,各复其根”。

这里的“万物方作”,在其他版本里,是“万物并做”,一字之差,意思全变了。

笃:迟钝,缓慢;居:安处;须:等待;方:刚开始。

完整理解为:到虚的一面,是永恒不变的事/运动。守中,迟钝缓慢的意思。万物刚刚开始生长发展,安心等待它们的回归。天道周期往返,最终回到根本。

很显然,这里完整的解释了“守中”,不要轻举妄动,要有定力,守住根本

还讲了万物方作,也就是万物的生成。记得“无中生有”吗?所以什么“根本”,什么是中?中,就是无。

这段话还与“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一起成为道家打坐的理论基础,所以打坐要注意呼吸,闭目塞听,强调把握呼吸之间的那个“中”。这些都是从《道德经》中演化而来。

打坐不仅能屏蔽杂波小道干扰,长期的训练可以提高专注力,还能通于大道,实现“顿悟”。

至于佛家的东西,锄头不愿多谈。不过我都已经谈到中和无的关系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参照佛家的学说去解读,看看到底一样不一样。

中和无的关系

中,在甲骨文里最早的意思是带旒的旗帜,用来测定风向,表示中间。东南西北,都可以用阴阳爻表示,只有中不能,为什么呢?因为中其实是阴阳转化时的一种特殊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中”是“无”,“无”当然不能用阴阳爻表示。

所以“中”不是固定不变的,旗帜插到哪里,哪里就是中。

“无”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就像上篇文章说的,真空不空,真空里不是什么都没有一样,静也不是绝对的静止。王弼其实是没有完全看懂《道德经》和《周易》的,他最大的错误,是把静说成是本,是绝对的;把动说成是末,是相对的。然而,从“易”和“道”这两个字,我们就可以知道王弼错了,“易”,变易,“道”,周行而不殆。现代物理学也告诉我们,运动才是绝对的,反而静止才是相对的。

并非我一定要和王弼咬文嚼字,但如果搞错了动静的本末关系,造成的后果会很严重,僵化就会成为一种合理。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就是“易”,就是“道”,其他所有绝对的概念,都是依附于此。静,是一种特殊的动,我们上篇文章说“后天之道”的宏观显化是波。按德布罗意的理论,电子和所有实体,都是一种驻波。

所以“人法地”,因为我们人本身就是静止的产物,这个话题比较复杂,我们后期再说。

中气以为和

《道德经》还有一句也明显事关“中道”。通行版本写的是“冲气以为和”,帛书本是“中气以为和”。“冲”为二中,阴阳中和之意,也没什么问题。只是完整理解中道,我们还是用原来的“中”比较好。

有趣的是,我们可以从动作上来看“冲”与“和”,“冲”是上下运动,冲水、冲撞;“和”是圆周运动,和面、拌和。“道”和这两个运动有非常深的关系。所谓中道圆融,不知你是否有新的感悟?

学化学的时候,我们经常讲一个词“中和”,酸碱的中和,其实是“中气以为和”在化学上的一个应用,与阴阳的中和是一个意思。

既然讲到了驻波,那我们配上一个驻波的波形图,更方便理解。

图片只是最简单的一种形态,我们看这个图:在波形上,波节的位置始终是不变的,给人“驻立不动”的印象,但它的瞬时值是随时间而改变的。如果这两种波的幅值相等,则波节的幅值为零。

我们可以把“无”理解为波形图的起始点,把“和”理解为幅值为零的波节,所以是“中气以为和”,你现在能明白“守中,笃也。万物方作,居以须复也”的意思了吗?

再读《中庸》

《道德经》理解深了,再去看《中庸》,你会豁然开朗。《中庸》看似零散的名言警句,都是有深层关联的,用《道德经》一串,马上就能明白其逻辑关系,也很容易搞清楚其中真正含义。

比如今天要解读的正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为什么“中”是“大本”?因为“中”就是“无”啊,所以是“未发”;为什么“和”是“达道”?因为“中气以为和”啊,所以是“中节”;为什么 “致中和”是“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因为“万物方作,居以须复也”。无乃天地之始,不然凭什么讲天地万物的生成?

所以《中庸》的中道,是包含引而未发的“中”和发而皆中节的“和”的,对应《道德经》的“守中”+“中气以为和”。

发而皆中节,哪里是中节?阴阳交汇的节点,叫中节,也就是平衡点。结合我们前面讲的波节,为什么都是“节”?这是偶然吗?

可以说,后世的儒家与孔子的不同,比孔子和老子的不同,要大的多得多。我们甚至可以将《中庸》看成是对《道德经》在人性领域的注解。虽有小差异,但其本相同。后世蠢笨的两家传人还互相攻讦,完全不明白两位圣人是什么关系。真是“道术将为天下裂”,愚不可及。

把后世依附皇权的僵化文人当儒家正宗,就好像把后世寻仙问卜的骗子当道家正宗一样可笑。现在一些人喜欢批判儒家,锄头虽然更喜欢道家,但儒家也绝非浪得虚名,批判之前,最好先找一些真正儒家的经典读一读。

兵家的中道

如果还没完全理解“中道”的话,我问个形象点的问题,什么样的核武器威力最大?5000万吨当量的大伊万?

不,在发射架上的核武器,威力最大,效果最好。

是的,兵家也有中道:“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军事领域的“喜怒哀乐之未发”,是兵家的“守中”

所以《孙子兵法》与《道德经》的关系,绝不仅仅是接受了老子“道”的概念的问题,与其内容的关联也是非常紧密的。

这是一本将老子的道,发挥到极高水准的兵道书,是《道德经》思想在军事领域的运用,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在军事领域的具体体现。

我们甚至能从《道德经》推出来现存的《孙子兵法》缺了部分内容,而《太公兵法》(六韬)却补齐了。所以毛主席说的《道德经》是本兵书,锄头终于搞明白了,这个我们放到兵家的时候再详细讨论。

同样的,《孙子兵法》也和其他各家的思想相通。比如《中庸》的“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和《孙子兵法》的“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也几乎是一个意思,这种现象不是偶然现象,不是巧合。

兵家对应“中气以为和”和“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是什么?当然就是“和平”了。

所以“和平”的本质是什么?就像它的字面意思一样,是一种平稳的表象,但其本质,实际上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是各方利益和算计权衡的结果,这种平衡,是会随着力量消长和情势变化而失衡的。所以要想维持这种稳态,你必须让对方不愿打破这种平衡。

强大自身实力,引而不发,才能和平!没有强大的国防,和平就是镜花水月。“东风快递”不是残忍的杀器,反而是和平的保障,“国之重器”。

和平,从来都不是天生就有的,人类从动物开始,从幼儿园开始,争斗却是从来就有的。

而动辄感叹“人类将科技打造成杀人的利器”,这就是伪和平主义者,这种站在道德高地上悲天悯人,实际上虚伪至极,他们想达到的目的,无非是反对国家加强国防力量。“智慧出,有大伪”,《道德经》最反对的,就是这种人。动辄批判人性的是他们,最蝇营狗苟,还是他们。一定要警惕这些文人伪君子,警惕这些半山上的高人。

毛主席说:“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这是和平主义的圣母、书呆子们理解不了的道理,或者不愿我们理解的道理。

中国的圣人,如老子、孔子、墨子都是真正的和平主义者,更难得的是兵家居然也是。他们对战争与和平的理解,一言以蔽之:“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岁月静好,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所以,兵家的中道,是和平的保障,也是兵家的至德!

结语

所以为什么《中庸》强调不怨天尤人,强调“反求诸其身”,就像和平不能靠乞求得来一样,强大自己,才是正途。所以《中庸》是和“君子自强不息”是有强逻辑关系的。

现代人喜欢说情绪管理,喜欢说找到自己,有空多读读《道德经》,读读《中庸》,读读《庄子》之类的先贤典籍吧,你想要的答案,先贤们早就想到了。

为什么真正的高手都是“喜怒不形于色”?与其相交,却又如春风化雨,“涣然冰释”?甚至能够明心见性,自在逍遥?先贤所言,岂虚言哉。

真正的中正平和,是实力带来的绝对自信,是认知带来的处之泰然。这,大抵就是人生的修炼吧。

老子孔子的时代,书写困难,只能有所取舍的写一些结论,而省略了其中的逻辑推导过程。毕竟我们的先贤是真实存在过的人,不像某些古文明的哲学家,有着写不完的莎草纸和羊皮卷。但是如果说我们的先贤没有逻辑,那基本上是没看懂还自以为是、大言不惭的。

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揭示一下古代先贤们的理论联系,顺便解释一下“中道”,关于“中道”的各家深层次解读,一篇文章肯定是完不成的,留待以后吧。

孔子在《系辞传》中说:“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中国先秦的诸子百家,看似观点各异争论不休,其实都是在围绕着“道”,以“道”为核心,从各自视角和各自专业,做着各自的解读和延伸。

当然,从整个人类文明的长度来看,结论也还是不变的。而今纷繁复杂的各种科学门类,最终都会殊途同归,并且,这种趋势已经很明显了。就像锄头用物理化学知识讲“中道”,并非牵强附会,只是因为世间所有的东西,本来都是来源于“道”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中国国文化中和与和谐的比较
苏辙注《道德经》:偶遇道全,决心解老
“即世”而“出世”之“超世”——冯友兰的圣人观
语音版《中庸》赏析(1)天命之谓性
儒家内圣修养心法(四)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