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血压和啤酒肚,最易致心血管病!柳叶刀子刊研究

近期,柳叶刀子刊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的新研究表明,在中老年各个年龄阶段,代谢因素都是最主要的可改变心血管病和死亡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和腹型肥胖最为突出。

该研究纳入近22.7万名基线无心血管病、年龄≥40岁的中老年人,共随访12.17年。随访期间,发生了2万例左右的心血管事件(包括冠心病、心衰、中风),死亡约1.2万人。

分析显示,在整个人群中,超过一半的心血管病由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所致。

随着年龄增长,可改变危险因素导致的心血管病比例下降。在40~49岁、50~59岁、≥60岁人群中,分别有56.53%49.78%42.45%的心血管病由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所致。

但在上述三个年龄段人群中,代谢因素都是最主要的可改变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和腹型肥胖最为突出,人群归因分数(PAF)分别为14.04%9.58%,其次是低收入(6.24%)、吸烟(5.31%)、握力小(3.42%)。

40~49岁人群中,腹型肥胖、高血压、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最主要的代谢因素。

行为因素在中年人群中的PAF最高(10.68%),吸烟是各年龄人群中的首要行为因素。

在社会经济和心理社会风险因素中,低收入对40~49岁、≥60岁人群心血管病的贡献最大,而教育程度较低对50~59岁人群心血管病的贡献更大。

在不同心血管病亚型(冠心病、中风、心衰)和死亡事件上,研究者观察到了类似的年龄差异。

作者指出,上述研究结果强调了在人群水平进行准确的心血管风险评估、早期检测和个体化干预的必要性。此外,管理个体心脏病风险需要有一个终生考虑到年龄差异的包容性方法(inclusive approach)。

阜外医院李建军教授也曾在本刊述评称,中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从1990年到2019年,增加了一倍多,死于心血管病人数也几乎翻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心血管病的预防问题,需要切实防治心脏代谢危险因素。

来源:

[1]Ranking age-specific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evidence from a population-based longitudinal study. eClinicalMedcine, September 27, 202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柳叶刀:糖尿病发病越早!寿命越短!
百万人的心血管病调查:10个人里就有1个是高危人群,尤其中国这些地方比例最高
这种老年病缠上了小娃娃,7个小孩就有1个中招
肥胖=衰老!肥胖可导致慢病早发,寿命缩短
血压已经很高了,为什么反而没有症状?
年轻人更应防治高血压和糖尿病!中国近20万居民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