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事思维》

 

《故事思维》

                                                       ——安妮特·西蒙斯

本书简介:

 

本书畅销全球十余年,作者开创性地提出商界沟通中常用的六大类故事,并详细阐释了在何种情况下、如何讲述这些故事:从获取投资人信任到赢得商业合同,从团队建设到营销活动的开展,彻底讲透了用故事提升个人在商界影响力的方方面面。

 

本书认为:说故事永远胜于讲道理。讲好一个故事,可以赋予冰冷的数据和残酷的事实以温情,可以触及最有心机、最强硬、最敌对的人内心深处的柔软所在。说故事并非与生俱来的天赋,是可以学习和逐步提高的思维模式,了解其中关窍所在,你便可以迅速掌控全局。

 

作者介绍:

 

安妮特·西蒙斯 (Annette Simmons),将故事思维应用在商业领域的先驱,曾创办美国团体程序咨询公司,致力于提高公私领域组织的团队建设及整体协调水平,曾服务的客户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国税局(IRS)、微软公司等。

 

本书目录:

 

1.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讲的6个故事

 

2.何谓故事

 

3.答案授人以鱼,故事授人以渔

 

4.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5.故事的心理影响  

 

6.万能金句还是宏大史诗

 

7.影响不情愿、不关心和不积极人群

 

8.聆听的力量   

 

9.讲故事者该做的和不该做的

 

10.讲故事的人的日常

 

11.故事性思维是一门技能

 

本书金句

 

1.故事是死板僵化的,故事却能开拓人的思路,灵活地引导,讲道理。在解决冲突的同时,讲个故事,不会伤害任意一方的感情。

 

2.故事像你提供给他人的一款思维软件,他们回去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自然就会启动这款软件。

 

3.感性的大脑对于被忽视非常敏感。感性的大脑更需要重视,防患于未然。

 

4.如果一开始就突兀地说:我是一个很有趣的人。那我准会立马退场。

 

5.讲故事时,利用恐惧或者羞耻感促使人们采取行动,可能短时间内会有效果,但是长期而言负面影响更多。

 

6.一个有本事的人,要是没有受到责任感和道德的约束,就可能发生悲剧。

 

7.操纵别人以谋取私利的做法既不明智也不聪明。

 

8.你讲的任何故事,都源于你讲给自己的故事。只有当你自己感到有希望,你才会给别人带来希望。

 

9.故事的美,在事实和图表不见了以后,仍然会在记忆中长时间留存。

 

10.要改变一个完全相反的观点,你必须循序渐进。

 

内容精华:

 

1.6个必须掌握的故事

 

6种类型的故事能有效地提升你的影响力:我是谁的故事、为什么我会在这里的故事、愿景的故事、教学的故事、行动价值的故事、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的故事。

 

2.故事的独特魅力

 

人与人之间,所谓的正面交锋的影响方式是遵循每一种作用力,都会有一种与之等量奇观的反作用力。我们称之为抗拒,只要有推力,就必然有反推力。故事也有作用力,但它是拉力。这种拉力策略,实质上就是深入人们的内心,从中汲取动力之源,形成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去推进力量。它是以表面上看起来不影响你的态度,去影响你。所以故事的魅力就在于它绕过了一种非此即彼的较量,像这种较量的正面交锋总会分出个输赢,但是故事则倡导平等。

 

3.讲故事的人不该做的事情

 

我们必须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在按我们的主观意愿影响我们希望影响的人,使他们朝着我们认为好的方向改变的同时,还要注意对他们保持尊重。即使我们认为某个故事比别人的故事更好、更有效,也更符合伦理,但我们无法百分之百地肯定确实如此。而且,以高人一等的姿态对待那些你想施加影响的对象,后果不是使他们反感,就是让他们产生依赖感。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带来麻烦。

 

4.讲故事的人的无可奈何

 

品头论足是人的天性,你无法改变这一状况。听众总是下意识地分析你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从你身上的方方面面分析你,分析你的话外之音。我们都知道,仅凭封面无法判断一本书的好坏,可我们总是忍不住这样进行判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之于听众,本身就是一个故事。

 

5.合理利用沉默增强故事的感染力

 

知道什么时候不说话,如何保持沉默,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合理的节奏和适时的停顿,可以让你的故事意味深长,犹如空镜头,别有一番感染力。很多时候,千言万语都不如沉默具有力量。而停顿,就是给你一个回味的余地,让对方参与进来。比如,你在讲一个悲伤的故事,在讲到悲剧到来后,不如停顿几秒,让沉默去扩展听众的心理空间,这样故事的悲剧效果也就成倍地放大了。当然掌握这个时间需要火候,太短,情绪影响力就会无法扩张,太长,观众都走出来了,而你还在沉浸其中,在别人眼里,就成了一个让人尴尬的戏精

 

 

 

 

 

 你以为尴尬异常、难以忍受、痛苦不堪的局面,其实只需要一个故事,就可以解决!

 

 

35岁的小普,是一个富三代,他在接手家族企业的时候,就遇到这样一个难题:如何取信于他的股东,让他们听从自己的领导?

 

他知道,自己在股东们的眼里是一个纨绔子弟,这是人们对富家子弟的普遍看法。

 

尽管自己已经35岁了,在他们眼里,说不定就是个13岁的毛孩子。让他来领导公司,不啻为一场灾难。

 

如何化解当前的尴尬局面呢?小普选择了讲述这样一个故事:

 

那年,25岁的小普,刚从学校毕业,在一家造船厂找了一家画电器工程平面图的工作。

 

这份工作的要求十分严谨,一个极小的过失,都有可能造成上千万元的损失。

 

但是,在当时的小普眼里,这是一份简单到不需要动脑子的工作。

 

一天早晨,他还在被窝里的时候,接到一个电话。

 

电话是一名时薪35元的工人打来的,工人问道:你确定图纸没有问题吗?

 

他当时很生气,用不容置辩的口吻说:确定,你就按着图纸浇筑吧!

 

 过了一个小时,工人的上司又打来电话,问了同样的问题:你确定图纸没有问题吗?

 

这次,小普更加没有耐心了:我一个小时之前就说我很确定,现在我依然很确定。

 

最终,小普接到了董事长的电话,他匆忙爬出被窝,赶到了工地。

 

他找到那个一开始给他打电话的工人,他正坐在那儿,歪着脑袋看着斯基普的图纸。

 

 

 

小普准备耐心地为他讲解,说了几句话以后,他的声音就低了下来,也开始歪着脑袋仔细看面前的图纸。

 

原来,左撇子的小普把右舷和港口的位置画颠倒了,以至于现在的平面图是正确图的镜像。

 

这个工人拯救了小普。

 

第二天,工作组为小普送来了一双鞋子,一只是红的,象征着港口,一只是绿的,象征着船舷,以示警示。

 

小普举起那双鞋子,说道:这件事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教训,即使成竹在胸,也要懂得倾听别人的声音。

 

在场的股东都笑了,紧张的气氛得到了缓和。

 

听了这样一个故事以后,股东内心的看法改变了吗?

 

至少他们对小普的偏见没有以前那么坚定,甚至有些人已经彻底地改变了看法:

 

如果这个菜鸟已经从傲慢中得到了教训,那么他也许懂得一些管理公司的知识。

 

这就是故事的力量,还有什么方法,能像讲一个好故事那样,快速地改变人们的看法呢?

 

 

一个好故事,可以让我们对周围的人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改变他们的看法,也可以将自己从尴尬的局面中解救出来。

 

好了,本周我们来一起看看《故事思维》这本书,它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认知升级呢?

 

有人肯定甩出这样一个问题:嗯,讲一个故事,说得轻松,你以为故事是那么好讲的吗?

 

故事是不好讲,这个确实无法否认,但是你以为你还有别的选择吗?

 

如今,每天早晨一起床,你就要面临海量信息的轰炸,工作和生活立刻复杂起来。

 

当工作节奏比较慢的时候,我们可以设想自己生活在一个直线的、可预见的现实世界。

 

然而,现在一切早已经不一样了,复杂的信息和事实交织成难解难分的真相。

 

信息时代,事实是非线性的。

 

我们时时刻刻,都要面对着不可预知的、高度复杂的和一直改变的世界。

 

领导不会再明确地告诉你今天要做什么下周要做什么,而是给你一个更加模糊的工作安排和工作目标。

 

因为变化太快了,他根本来不及判断,也可以说,情况已经复杂到他无法给出确定的判断和安排,他需要你主动地思考并推动自己的工作。

 

如果你注意观察,你会发现在很多企业,传统意义上的战略计划已经过时了,所谓的5年或者10年计划已经开始变得更加模糊。

 

 

不论是高层领导还是中层领导,都在试图做象征性和场景性的计划

 

当你无法准确说出工作目标,又不得不对下属说出自己的工作希望,或者对领导说出自己的工作计划时,故事是替代旧的战略性的计划目标、任务和战略类型的很好形式。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变革的升级,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将更加复杂,我们不仅要在多变的形势中做出判断,还要找到合适的方式,尽可能将你的直觉和判断传达给别人,故事将是最好的方式。

 

故事在生活中的价值远远超过你的想象,但是从上面的文字,你大概可以预测到,在未来,你有多么迫切需要学会讲故事这项技能。

 

既然讲故事这么重要,为什么有的人讲的故事十分有趣,而有的人讲的故事是那么乏味?

 

即便是同一个故事,不同的人的讲述,听众的感觉为什么也非常不一样呢?

 

讲故事讲故事,到底是重在讲,还是重在故事呢?

 

一个好故事很重要,但是如何讲述故事,却直接决定你对他人的影响是否有效。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的产生,并不在于我们说了什么,而在于由谁说,如何去说,说话的人的目的是什么。

 

事实上,在你讲故事的过程中,听众接收到的信息仅仅有15%来自于你的语言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这些经历构成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故事,我们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

 

当有一个人来到我们的身边,向我们讲述一个观点时,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去接受它,而是以自己的故事来纠正对方的观点。

 

所以,要想让别人接受你的故事,先让别人接受你。

 

听众对你和你的目的的感受,决定了你对他们的影响力。

 

因此,在你开始真正讲述之前,讲述一个我是谁的故事,来打消听众的疑虑非常必要

 

而在整个过程中,你不仅要准备一个合适的故事,如何演示和呈现也至关重要。一个差劲的演讲者也会毁了一个好故事。

 

当你开始面对你的听众,你的声音、衣着、手势、节奏等等信息,都会成为他们判断的依据,甚至是你的发型、你的钢笔等你想不到的细节。

 

如果你想对他人产生影响,就准备一些好故事吧,同时还要完美地讲述和呈现。

 

 

 

 

第一节:向故事“投诚”的心理机制

第二节:故事帮你“催眠”了听众

第三节:故事的力量,在于隐藏了真相的锋芒

第四节:你需要故事,这是现实决定的

第五节:擦亮眼睛打开想象,找到好故事

第六节:一个好故事片的诞生,取决于你对“讲述”的认知

第七节:好故事、需要刻意练习

第八节:故事、活在细节里

第九节:未被说服的人,会发动革命

第十节:故事结束、影响并未结束

总结:让故事改变生活,让影响更有力量

 

为你的焦虑症开一剂良药

 

 

 

 

 

第一节:向故事“投诚”的心理机制

 

​开始今天的共读之前,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信息爆炸和物质丰富的今天,人们最缺乏的东西是什么?

 

答案是:关注。

 

 

 

到底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至今好像也没有定论,但是我们比较确定的一点是,人性是自私的,自私是我们的一部分。

 

人性自私是一个不受欢迎的真相,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对它产生抵触心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几乎所有心理问题都会涉及自私这一人性,它一部分在明处,意识的,一部分在暗处,潜意识的。

 

我们被欲望驱动着,孜孜不倦地追求着个人利益,并不断扩大自己的利益。我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企图,就扎根在这些欲望和行动里。而这些欲望,就隐藏着影响力的深层秘密。

 

去除语言的伪饰,把所有人的欲望解剖至核心,它们看起来都差不多,所以,如果你想影响别人,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挖掘我们都想要的东西,当我们的故事能够无限接近人类需求的核心之一的时候,影响力的威力将会超出你的想象

 

影响,就是要将目标和听众的欲望和私利联系起来,而对听众欲望的把握,又取决于我们内心深处共同的欲望。

 

 

 

 

影响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这个看不见听不着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当你能让某人去做某事时,这种能力叫动力,而动力往往与影响的力量紧密联系。

 

表面上看来,影响者与被影响者是在玩一种零和博弈,一方赢了就意味着另一方输了。这其实只是影响力的一种——正面交锋方式。

 

在物理界,有一条定律,即每一种作用力,总有一种与之等量齐观的反作用力。用在影响力这里,就是抗拒。

 

在影响中,通过正面交锋,只要有推力,必然有反推力,正面交锋总要“分个输赢,整个胜负”,令人十分反感。好在,影响力并不只有这一种,故事为我们提供另一种影响策略。

 

故事也产生一种作用力——拉力,它绕过了正面交锋这种非此即彼的较量,倡导平等,不再进行个人利益的竞争,而是进行个人利益的结合,通过借助被影响者力量来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我们总认为,影响就是正面对决,是直线运动,殊不知,影响也可以是圆周运动。

 

以不逃脱的姿态逃脱,以不影响的态度影响,这就是故事的影响策略,它通过深入人们的内心,从中汲取动力之源,形成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去推进力量。

 

这种影响策略是对传统影响方法的升级与优化,在过去,人们总是试图首先获取影响力,然后通过练习强化影响力有时。结果,要么影响力会不断强化,要么影响力会逐渐消失。

 

当故事起作用以后,影响力开始从直线运动变成圆周运动,影响便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开始可以变成结束,结束又是另一个起点。

 

但,若是这样,你就以为——如果想对他人产生持续性影响,一个故事就够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影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绝不是一劳永逸的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注意力本身就是稀缺资源,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缺乏被关注。当你的故事打动了对方,你就送给了对方一份大礼——关注,是把双方联系在一起的那种关注,这份大礼打动人的内心,让对方如获新生。

 

 

 

 

卡尔·拉森曾经在《文化堵车》中说道,世界上最强劲的麻醉药是归属感。

 

我们总被好的故事感动,是因为故事中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触及到了我们内心的神秘之处——善恶混杂,我们共同的人性。当一个故事带我们触及人性时,我们才会意识到,其实彼此更多的是相通而非相悖。故事最终将会把我们吸入一股超乎想象力的冲动中去——一些人称它为真相,它可能会完全颠覆我们对自己的利己主义的看法。

 

一旦创造出了那种感情,被影响的人就更愿意配合。所以,一个好的故事讲述者,不能寄希望于一些乱七八糟的潮流。

 

要找到好的故事,就要遍寻真实和关键事件——发掘生活的真义。故事越有影响力,它们触及的真义就越深刻。

 

当你开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挖掘人类共同的愿望和需求时,不要惊讶,你在影响别人的同时,也影响了自己。

 

人活着,难免遇见不顺心的事,看不惯的人,若是处处计较,会烦、会累、会痛,不断内耗,让自己心里交瘁。

 

 

 

 

 

第二节:故事帮你“催眠”了听众

 

卡尔·拉森曾经在《文化堵车》中说道,世界上最强劲的麻醉药是归属感。

 

故事不需要我们在是与否之间做出选择,它没有那么没人性。

 

一个好故事,会将生活的意义和无意义,相关或者无关的个人经历联系起来,正是故事的这种特性,触及了人性的一部分,让我们在不争取支持的姿态中,获得了支持。

 

 

 

 

在试图影响他人之前,你需要在双方之间,建立联系。

 

不幸的是,很多人根本没有这个耐心,直接跳到影响力策略,白费了力气。没有联系的桥梁,你和听众之间的所有话语都会陷入隔阂之中。

 

你是谁?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不说清楚这个问题,听众很难打消对你的猜忌

 

如果你想当然地认为人们知道你是谁,并直接跳入你的语境中,那太自以为是了,这样做实际上是在破坏自己的影响力。即便人们已经对你和你的目的有所了解,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积极地寻找关于你的数据,并且积极地评价你的意图。

 

影响为什么没能产生?根本原因是人们不相信你的话,并怀疑你的意图。或许是因为你没有花时间提供资料去作证你好的意图,或者是你提供的资料无法与他们相关联。

 

当 “无关联”已经存在时,用“硬碰硬“的方式来应对怀疑,往往适得其反,引来更多的怀疑。故事是比直接对质能更好地帮你转变局面的方式。

 

 

 

故事能让你看起来不那么具有欺骗性和防御性,从而降低听众的抵抗心理。它帮我们与听众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一个成功的故事必然是触动了人类某种共性,而触动人类的共性的故事,首先要描述个体的个性。

 

故事中充满了细节,细节之间又是互相关联。这些细节帮我们记住了一个个情节交织的,对我们有意义的、有着影响的事情,故事中的字字句句会被串成意义深远的整体,激发出生动而又强烈的情感。

 

当你和听众之间建立了广泛和强劲的联系之后,沟通的渠道就被贯通,影响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局面往往会比你的预期要糟糕,与听众建立了强烈联系之后,并不意味着说服的顺利进行和影响力得顺利发挥,如果你的听众,与你完全拥有相反的观点,该怎么办?

 

影响只能循序渐进,把对方从冲突的一边,慢慢转移到另一边,故事可能是最完美的方式。

 

从你们建立联系的那个点上出发,这是你们达成共识的地方,能帮你们建立共同的情感基础,然后,就开始了影响的征程。

 

如果想带领你试图说服的人,一步一步,顺着故事的脉络走到另一端,对方的抵触心理将是挡在面前的第一块巨石。如何化解对方的抵触心理?

 

细节。细节可以帮你把故事中的人物变得活灵活现听众开始慢慢回忆,催眠就开始了,他们记起自己的真实经历,与你的讲述交相辉映,慢慢地你的观点就进入他们的记忆。只要你从和对方达成共识的地方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前进,对方就可以看到你眼中的世界。

 

和对方得到一个共同的结论,这是你的最终目标,这个目标不是须臾之间可以实现的,所以不太急躁,否则你将失去影响对方的机会。故事是你将对方带上这段旅程的工具,随着旅行的深入,他们会渐渐相信你所相信的,终将共同到达彼岸。

 

以一种轻柔而循序渐进的步调去改变别人看法或者行为,会避免抵抗的反应。故事的美,是在讲述结束以后,仍然会在记忆中长时间存留。

 

 

 

在每个人的个人经历中,都或多或少地遭遇了这样或者那样的故事,这些故事影响了你,也可以通过你影响别人。

 

 

这些最为刻骨铭心的人生经历,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将把听众带入一个奇妙的意识状态中,在这里,没有人会理性分析,只是会感受,这是一种被他们的无意识和想象联系起来的意识状态。

 

这种状态,是你和你的信息进入他们心灵的最佳机会。如果你的故事能够影响你自己,那么它也能足够的威力影响其他人。

 

当你开始讲故事,听众的反应逐渐发生变化,一开始,是左脑在进行此或彼的区分,对或错的判断,随着故事的发展,对错渐渐模糊,充满想象力的右脑开始发挥作用,慢慢接受此和彼的道理。

 

这就如同催眠师在进行催眠,催眠是诱使对方放松,或者做出某种反应,尤其是对那些戒备心强的人,一旦他们认识到你只是在讲一个故事,并没有进行说教,或者试图改变他们的观念,他们就会放松戒备。

 

也许是你充满磁性的声音,让人放松;也可能是好奇心使然,他们乐意进入放松状态,任由你在他们心灵上涂鸦。

 

但不管怎么样,你需要知道,讲故事不是给某个人催眠,而是和某个人一起催眠。

 

好的故事会在听众的脑海里制造记忆,从而使真实的记忆变得模糊不清。一遍遍地重复故事,或者将一个震撼地故事,将细节一点一点地雕刻进听众的脑海里,最后听众的情感思维无法将其与真实事件区分开了。

 

故事一旦在大脑里安装,情绪因素就会和真实的记忆一样,影响人们的观点。

 

 

 

 

 

 

第三节:故事的力量,在于隐藏了真相的锋芒

 

有时候,我们不是过于相信自己的眼睛,而是过于相信自己的脑子。

 

事实就摆在那里,真相也经过了仔细推敲,我们便以为真理在握。有时候,我们也稍作谨慎地表态:即便没有掌握全部的真相,至少也牢牢握住部分事实。

 

这谨慎的表态,后面就有一句潜台词:哪有什么人可以掌握全部的真相呢?

 

瞧,人就是这般傲慢,一旦有了脑子的支持,对不同的意见,人们倾向于选择视而不见。

 

有什么办法能驯服倔强的理性呢?

 

讲一个好故事吧!今天我们来一起共读《故事思维》这本书。

 

 

 

我们总是不愿接受已经被告知的某些答案,而是想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答案。这是人类的弱点。

 

拒绝影响,源于人类谨慎和多疑的天性

 

而故事却能消解疑虑,让你的听众通过你的讲述,了解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有意义的。当他们有所感悟和获得,会将自己获得的智慧归于你。

 

一个触及灵魂的故事的威力是巨大的,它对心灵的影响甚至可能是一生的。

 

是的,故事会创造力量,它不需要世俗的权威就可以产生神奇的力量,会创造出另一种属于自身的地位和力量。

 

在故事里,浓郁的感情和感官细节将会把你密密包围,这细节和情感的背后是人物、事件、真相,它们完美地融合成一个整体,真实得让人感到眩晕。

 

当你讲述一个蕴含真理的故事时,它就像一个调音叉,会令听众回忆起自己的经历,并进入你所说的故事中,对你描述的“真相”产生共鸣。

 

故事是多维度的,它比事实更加真实,就如同同样具有复杂性和多层次性的公正和诚实,很难在法律、统计数字或者事实中被表达出来。

 

 

 

我们往往会忽略或者直接拒绝直白的提醒,因为它们往往显得既浅显又没有实质性的依据。故事带来了改变,因为它能容纳复杂的冲突和矛盾。

 

奖励、优惠、贿赂等并不总能赢来关注,因为它们太功利了,无法与被影响者建立广泛而强有力的联系,一个与你无关的东西,你会真正关心它吗?

 

故事却能带来有意义的思考,由时间、地点、人物、行为和结果等元素组成的细节讲述,可以深入到我们都会遇到并且都能注意到的复杂情形中,赋予生活不同的意义。

 

在一个帮助人们理解生活意义的故事中,听众的思想能够得到发展并成长,如果故事能让他们受到启发,你或许就可以重塑他们的思想,帮助他们重新规划人生。

 

人们需要故事来让自己清醒,一个好故事会在你的听众的脑海中重述和回响。

 

 

 

实际上,任何你想影响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当事人或许无意识,但是故事一直在他们心里。影响别人观点,从修改别人的故事开始,帮助人们修改人生故事,你就能改变他们的生活。

 

现实生活中,事实看起来并不总是那么轻松,有时候,它看起来逻辑不明,自相矛盾,让我们焦头烂额。

 

当事实看起来自相矛盾时,故事可以让我们保持公平一致。

 

一个好故事能让人们认识到他们所处的环境,帮助他们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促进员工参与、思考,提出调和矛盾和冲突的方法。

 

我们身陷情感的现实泥潭,却总是痴迷于理性的王国。

 

真实的生活悲喜交加,理性的分析,让你局限于表达一方面的情感,而在故事里,你可以兼顾两方的观点。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行为都是下意识的,如果询问人们为何要做某事,他们会给你一个很好的理由,但仔细探究下来,却与真正的原因毫无关系。

 

人们通常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决定,更何况做决定的原因了。

 

我们之所以那么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做,或者某个瞬间,我们觉得这么做是正确的,长此以往,便跟着感觉走了。

 

一旦养成了习惯,便很少再回头反思。

 

一个好故事,可以促使我们审视无意识的选择,检验那些未经检验的思考。

 

故事不会告诉人们该怎么做,但当人们在做选择的时候,故事可以有力影响人们的想法。

 

故事讲述了一个特定的观点,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聆听一个故事,就是短暂地间接地与描述者分享他的视角。同一个故事,如果视角不同,意思也完全不同。

 

 

 

叙述的过程,其实是叙述者和倾听者选择并交流一个特定观点的过程。当你想让人们看他们看不到的东西,一个故事就可以将他们从一个视角带到另一个视角。

 

开阔听众的视野,给他们一个新的看问题的角度,就可以改变他们的想法。

 

一个故事给你的听众,增加了一个新的角度,帮助他们在面对新问题时可以多一种选择。既然选择是无意识的,而一个故事可以提供一个新鲜的、更客观和明智的选择,那么自我意识就足以改变行为了。

 

故事是你提供给他人的一个思维软件,好的故事会在合适的时候自己运行,并且会自己处理。

 

当有新情况出现的时候,它会过滤掉先前的习惯反应,引导当事人作出新的、你所建议的反应行为。

 

 

 

 

 

 

第四节:你需要故事,这是现实决定的

 

生活的真相是什么

 

你肯定有过这样的感觉,和朋友之间杂乱无章的聊天,让你无聊到茫然,你渴望离开,一个人静静地咀嚼内心深处冰凉的滋味。

 

那一刻,你明白了有些事情根本没有办法告诉别人。

 

大多数人更关心自己

 

一个人也挺好,那一刻你觉得自己很勇敢,能独自承受一切,和大多数人一样,又不一样。你终于懂得,生活需要一点英雄主义,痛苦只是人生一景。

 

现实中,到底是理性多一点,还是非理性多一点呢?

 

这个问题太大,很难回答。

 

那么,你可以把这个问题用在自己身上:你是理性多一点,还是非理性多一点呢?

 

人们往往都有美好的错觉,认为自己是理性的,生活中的决定也是经过思考慎重做下的。

 

然而有意思的是,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明:直觉和情感在人的决策中具有最重要的作用。

 

人到底是凭感觉还是凭直觉做决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思维》这本书是怎么说的。

 

 

 

 

每一天,我们都会接收到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并无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

 

原因并不是我们没有掌握足够的事实依据,而是我们根本没有理解事实,或是没有给予某些事实,足够的重视。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加上焦虑、贪婪、埋怨、冷漠等负面情绪的攻击,人们本能地朝安全且有利的方向奔去。

 

更多的事实并不能帮助人们获取新知,而故事可以做到这一点。

 

故事创建了一个新平台,让你和听众在这个平台相遇,你在讲述中投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和信仰,而听众也在头脑给事实开辟出一个储存空间,并在其中搜索一个合适的故事。

 

人们早已具备足够多的故事,面对新的事实,总会给自己讲个故事,从而赋予事实以意义。

 

所以,当人们听到一个老故事,便会在脑中找到它所在的储存空间,装入新的事实。

 

这些老故事对人们现在所作所为最好的注解,你期待的行为改变,也只有在打破老故事后才得以发生。

 

你的故事会带来改变,但是有时候结果会出人意料,会震撼别人的内心,迫使他重新评估自己的人生观。

 

当人们内心深处最重要的故事遭遇挑战时,第一反应往往是愤怒反击,这是人的防御本能使然。我们深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本能地为自己的缺点而战。

 

当你的故事挑战了某人的重要价值观,这个时候你就要学会理解愤怒

 

 

 

 

事实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呢?

 

可以说,事实是客观的,也可以说事实是主观的,因为人们并不根据事实本身做决定,而是根据自己对事实的主观诠释进行抉择

 

而对事实的主观诠释,又取决于其头脑中的固有的故事。

 

现实就是这样,人们会歪曲事实,使之符合故事

 

对于一些人来说,再多的事实也无法改变他们心中的故事,若要影响他们,必须讲述一个全新的故事,把你所掌握的事实装进这个故事,再讲给他们听。

 

先讲故事,再把事实加入。顺序很重要,先列举了事实,听众便会自行用他们心中的故事解释这些事实。

 

没有好的故事,宁可先把事实留着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直觉和情感在人的决策中具有最重要的作用。一项研究显示:情感因素可以导入人脑,干扰人的思维,乃至决定我们对客观事实的解释。

 

那些自诩理性的人,头脑中也储存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故事——我很理性,这个故事会引导他们去解释事实。

 

他们本能地排斥情感与感性,认为这与事实无关。他们的决定,往往冷酷无情,给他人带来灾难般的后果。受到伤害的人们难免会给出负面的情绪反应,他们认为这些反应佐证了自己的故事,这是多么戏剧。

 

看似理性的人,其实也不过是凭感觉做出了选择,编造出我很理性的故事,其实是自欺欺人。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明,情感是人们做决策的决定性因素,而非理性与逻辑。

 

人们在脑中以情感为线索串起一系列事实,这便是故事。听众沿着这个线索,形成了自己未来的思想,这就是你影响别人思想的过程。

 

 

 

生活最有趣的误会,就是你以为你找到了知己,其实对方根本不了解你

 

在别人的眼里,我们往往是平面的。平面,意味着你在他们眼里呆板、平庸,没有有趣的经历。想让别人重视你,就需要用一个故事弥补苍白平淡,为自己留下立体的形象。

 

在摄影领域,有一种构图技巧可以帮你发掘独特的观察视角,让你看到以前没有注意过的东西。

 

故事也能描绘出一幅极端的展示图,以强大的震撼力把人们从狭窄的隧道视觉里震出来。

 

隧道视觉,其实是一种否定,新的事实在这种否定中无立锥之地。

 

 

 

人们只愿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事情,这是人性使然

 

面对这种现实,你需要一个生动的故事,开拓人们的视野,促使其跳出隧道,跨越地平线。

 

当你试图影响他人时,你就是在引导他们去看他们从未看过的世界,给他们整个森林,而非一棵树木,引导他们看墙外的世界,或者引导他们用不同的视角去看熟悉的事物。

 

但你也必须看到,试图影响人们改变自己的观点,是非常困难的,除非让他们看到这种必要性。

 

在这之前,人们绝不会认为自己应该与你合作,也不认为你可以帮助他们。唯有通过某种经历,或者是对个人经历的模拟,也就是通过故事让人们看到,才能改变他们的的信念。

 

事实犹如珍珠,故事的情节便是线索,把事实穿起来。故事给事实以生命,事实将随着流动的故事活下来。

 

故事是有生命的,它化作一条河流,不仅讲述者从这条河里汲水,还召唤别人也来汲水。

 

面对故事的河流,我们无论是横渡,还是顺流而下,都要记住,河流是主宰,我们不是。

 

 

 

 

 

 

 

 

第五节:擦亮眼睛打开想象,找到好故事

 

从前面的讲述中,已经有不少朋友在询问:讲故事,讲故事,你为什么不给我们讲个故事呢?

 

前面我们已经为大家讲了富家子弟小普的故事,大家也确实认可故事的影响力。然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学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好故事,才是掌握故事思维的正确姿势。

 

 

 

你有没有注意观察?其实每一天,在你的身边都发生着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焦虑的老板、埋头苦干的员工、令人惊叹的工人以及其他从未被我们注意的英雄们。这些人物从绝望中创造出希望,从贪婪里造就繁荣,从一无所有到金玉满堂。

 

这就是生活的故事,由于缺乏关注和理解,这些有趣的故事素材从我们的身边流走了。

 

快速的生活节奏,让我们越来越吝啬赋予生活一些情感和意义,我们太过关注数据,成功的标志是你挣了多少钱,幸福的标志是你家有几套房。

 

情感的空间不断遭遇数据的挤压,这样的生活状态,又如何能够帮我们找到好故事呢?

 

不能理解生活,就无法抓住生活的好故事,不能理解自己和他人,就无法从他人的经历中找到情感的共鸣。

 

缺乏生命的关怀,对自己和他人缺乏关注,好故事将与你无缘,一个缺乏感知力的人,又如何能讲出一个充满情感和信仰,感动自己又打动他人的故事呢?

 

 

 

因此,我们要保持关注,打开想象,基于真实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我们就能找到好故事。

 

当我们通过对生活的敏感关注,收集到很多感官素材以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需要通过想象力,来发动一场生活理解的革命。

 

想象力能够赋予你创造性智慧,激发内心深处充满变革精神的强烈情感,从而为你绘制出关于未来的新版图。然而,想象力的缺乏,是很多人生活的瓶颈。

 

只有理解生活的爱和痛,你才能敏感觉察故事的存在、故事的魅力。好的故事讲述,其实都充满了激情和想象力,向人们展示了那些有意义的个人经历、对于冲突的新颖解决办法、似是而非的经历,这些素材的组合和编制充满了创造性,它们抓住了激发成长的关键性波折和偏差。

 

你只有在到达目的地之后,才能够发现自己走过的路。你也只能在有过故事之后,才能讲述故事。

 

只要基于真实的人生经历,无论是好故事还是坏故事,都会帮你跨出“客观思想”的安全区域,帮你步入主观体验之中,这是讲好故事的第一步。

 

好故事还需要真挚的情感,十分有冲击力的故事,一定是在一条咆哮的情感之河里找到的,紧紧跟随自己本能或者情感走,相信所有支离破碎的点终究会联系在一起。

 

最终你能够找到一个个让人荡气回肠的故事。

 

 

 

那些无论是在生活里还是在讲故事中敢于冒险的人,都将获得丰厚的回报。

 

故事不仅仅要通过语言去讲,还要通过生活去讲。我们讲故事是为了获取影响力。而在生活里,我们并不总是在用语言讲述故事,还用我们的行为讲述故事。

 

影响从来都不只是一个动作,一个讲述,而是一整套流程,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开头、正文和结尾——在真实生活中,开头和结尾都是含糊不清的。

 

在生活里,我们也在讲故事,只不过这是一个更大的故事场景,我们自己成为故事里的一个角色,我们做了什么,有什么目的,构成了他人眼中的“人设”,对方对你人设的解读和印象,决定了是否信任你,这关系到你的影响力能够有效发生。

 

在历史的长河中,所有影响涉及的事件和经历,都可能会超越现实,追溯到多年前甚至半个世纪以前。其中没有只言片语,甚至没有迷你小故事,只有每个个体的长篇传记,在这些传记中,我们每个人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自己生命中的英雄。

 

当你想影响某个人,期望对方按照你的要求来行动,你最好先来了解某个人的传记,从中找到潜在的优势和产生潜在阻力的线索,然后再设计合适的故事,完成协作。

 

 

 

你应该首先考虑语境,你的请求会被很多因素影响,比如你们过去的关系,各自的社会角色(例如社会工作者、总裁、会计),童年关于信任的经历,以及其他不会马上显现因素。

 

我们允许或拒绝别人的影响,可能是因为一系列颇为复杂的过去的经历,我们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为什么允许或拒绝,然而,基于人类共性,我们的行为是可以被预测的。

 

在某种程度上,如果你读过了一个人的传记,你就相当于读到了所有人的传记,我们总是一代代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理解你自己的故事,才能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故事。那些典型人物的故事,其实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缩影,不论是英雄、魔法师,还是圣人、国王、皇后、反叛、烈士还有旅行者,都与我们的生活部分重合。

 

虽然没有一个角色能解释一个人的全部人生,但是这些故事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类型的行为。通过一个人过去的行为,可以预测其未来的行为。

 

观察你所处的大环境,捕捉你想要看到的东西,更多地捕捉那些围绕某件事上演的传记故事,这样可以提高你讲故事的能力,帮助你发现最合适的故事,去激励和影响听众。

 

 

 

感官素材,被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不同的含义传到你的大脑。它根据你过往的情感和感觉记忆重新组合。如果你觉得这个故事和你没有共鸣,那么它也不会触动其他人。

 

数字、主题句、表格是生活的抽象代表,而现实又是什么呢?

 

现实是抽象感觉之前的细微感觉,你的现实经历解释了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尝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现实就是主观的。

 

你的呼吸、鼻涕和眼泪、一辆车在倾盆大雨中发生了事故、小狗的提问或者私人养老院里面的尿骚味,这些被我们的主观捕捉到的细节和印象,才构成了我们眼前的现实。

 

这些现实与情感相遇,就构成了动人心魄的故事。在故事里,现实是素材,是骨肉,而情感是语言,是血液。

 

故事用独特的方式为大脑讲述,这种讲述是情感的。

 

一个年轻、强壮和健康的人,是无法意识到脆弱和无助的,他如何理解无法阻止胳膊和腿抽搐的痛苦呢?想说话而无法言语的难堪呢?

 

亲身的感受是最为强烈的冲击,真正去经历,比强调关键句更有效,只有这样,才能让对方更深刻感受故事中蕴含的意义。

 

故事将意图带进现实,真实的经历永远不会是客观的。永远都不要试图让故事变得客观,因为它都是从讲述者的一个视角和数个连续视角讲述的。一旦你这么做,故事本身就被弱化了。

 

然而不幸的是,缺乏信仰使得人们过于依赖定义、标准或者结果,比如好故事的5个必备要素等等之类的。

 

技巧和准则只能带你到达你预先规划好的地方,但如果想达到充满未知性的将来,你需要相信后见之明,站在事情已经发生的地方,通过连贯回顾追寻意义。

 

两点之间直线不一定最快捷。有时候只有你到达终点,才能回头看到最好的结果

 

比起线性的因果逻辑,情感更倾向于创造出一种非线性的因果效应。故事触动你的听众情感,进而影响了他们的行为。

 

只关注结果就太线性和狭隘了。先放弃关注结果,打开视野,用更开阔的眼界去观察,你就会发现全新的途径去获得你想要的结果,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而讲故事,让你明智而审慎地接受了摸棱两可,放弃控制欲,更加接近现实。

 

通过故事的讲述和传播,眼前的现实不断延伸,突破了传统智慧的一切可能性,而且故事本身的自由属性,也可以帮助我们探索更加深层的未知奥秘。

 

 

 

 

 

 

 

第六节:一个好故事片的诞生,取决于你对“讲述”的认知

 

每一天,都会有许许多多不可预知的奇遇等着我们,人的经历是无穷的。在这些经历中,添加自己独特的理解,经历不再是简单的经历,而是意味深长错综复杂的故事了。

 

 

要想讲个好故事,必须对故事有个好认知。

 

好故事从不急功近利,而在现实中,我们讲故事却常常有两个不好的习惯,注重结果和追求清晰,对于一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要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有什么结果,要有准确的预知。

 

急于求成时,只会抹杀很多好故事。总会有人教给我们一些原理和指导方针,但你要记住,那只是指导方针而已。

 

一个学生可以分析威廉·福克纳的作品,总结出一个福克纳的写作模型并且明确小说中的批判因素,但这不会使他成为福克纳。

 

创造力基于独特的生命体验,是个体化、普遍性、不明确性和特殊性的结合体,它绝对不是线性发展的,那种有因必有果,有了结果,就能推导成因的思维,可以暂停一下。

 

然而,相对于不确定,人们更加痴迷于确定性,我们往往以为确定性能带来安全感,因为确定的就是可以把控的,这是人内心深处的控制欲在作祟。其实,控制意味着丧失其他未知与你相遇的可能性。

 

确定性意味着僵化的事实,如果你意识到确定最终导向谬误,那么它还能给你带来安全感吗?

 

人们追求确定性的突出表现,就是强调结果导向。

 

结果导向的思维,赋予我们一套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早就老套了,甚至可以说是一成不变地生搬硬套而已。其深层的原因是,基于结局的计划其实与日常思维相反,通常都不切实际。

 

 

在商业领域中,很多企业合并失败的案例证明了这一点,基于预期结果而制定的计划,都高估了逻辑和清晰的力量。因为运用清晰的科学方法,不能解决合并中出现的对立观点和不满情绪。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放弃诸如牛顿定律这样的证明方法,完全摒弃证据和确定性的承诺也是一种很傻的行为,这些方法也帮助我们找到了一些答案和真理。

 

我们需要做的是,纠正只注重结果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换句话来说,我们要打破思维的墙,为行动争取更大的空间,而不是放弃原来的领地。

 

与传统的科学模式相比,现在新兴的复杂科学模式,更加注重过程和现实,它打破了传统机械法则运转的僵硬模式,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原因是如何引起另一个原因的,这个原因又是如何导致人们做出如买卖、感动、厌恶等行为的。即便环境发生变化,这套模式也能保证可靠性。

 

这套方法被称为生命系统,它揭示出小变化是如何如同滚雪球般,发展成惊天巨变的。而整个人类,正如所有生命系统一样,遵循任何人都无法控制的力量自行运转。

 

投资8个项目,期待其中的1-2个成功,这或许更加现实。然而,这并不是全部的现实,现实还是这1-2个成功的故事,会像野火一般横扫整个系统,激发整个系统的创新热情。

 

而这一切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下是无法完成的。

 

而故事也是一种生命系统,它以人类整体的生命情感体验和不同个体经历为线索,带领我们无限地接近真相。

 

故事的模棱两可更能帮我们把我现实的真实,通过出色的故事改编,我们能融合和把握可衡量标准的无形方面,这是单纯依靠数据无法捕捉到的确定性。

 

不要强制为你的故事带上追求清晰和结果导向的枷锁,这是讲述好故事的第一个前提。

 

 

 

讲故事其实是一个互惠的过程,它伴随着松散的结构和对过程的信仰。

 

强硬地推动故事的发展走向,难以得到期待的结果。因为这些故事无法像诗人的情感那样跌宕起伏,都缺少魔力,没有细节,无聊透顶,味同爵蜡。

 

故事是自发展示给它听众们的,约束和控制只能破坏故事,过于急躁地要达成某个目标也会破坏故事。计划好通向预定结局的道路,会使你感到一切尽在你的控制中,但实际上你并没有控制权。

 

人类的系统并不能被任何人所控制。

 

市场上的大多数故事都是这样,它们聚焦市场、降低成本,以期提高经济效益。这类故事能使你保持客观,但不能让你成为一个好的故事家。

 

故事是主观的,它要求停止客观思维,哪怕只是暂时的,这也许有点可怕,但是当你要讲述动人的故事时,这正是要求之一。

 

故事性思维是主观和敏锐的,随着情感起伏,不可预知。一旦你找到并且讲述了一些有意义的故事,就能回到批判性思维,通过润色和编辑使故事更加闪闪发光。这就要求你能在主观和客观之间敏捷地的转换思维。

 

通过练习和注重过程,很容易做到停止习惯性客观思维,暂时采用主观看法。作为一个故事讲述者,你必须抛弃作为一个局外人而保持安全的心态,深入故事中去体验,去想象所有的这些杂乱的细节,以及可能发生的结局和这件事实发生时的情感变化。

 

训练自己,相信过去是连贯的,这种信任能够阻止你把所有事情都弄得明明白白的冲动。

 

相信连贯回顾,让你更加相信故事的过程。

 

能够暂时采用主管看法,这是讲述一个好个故事的第二个前提。

 

 

 

艾弗雷特说过,成功需要极度的谦逊

 

故事的最关键要素是“极大地谦卑”,讲或听故事只有出于谦逊本能才能成为一种不断学习的过程。谦逊是真正交流的必须因素,完全看重结局的行为就是傲慢的实用性定义。

 

讲故事是共享视角,让别人自己发现什么是重要的。谦逊,能够赢得信任,有助于保证你讲述的可靠性。来源真实生活的故事,如果由你信任的人来讲述,那么将进一步提高故事的价值。

 

在故事讲述中,人们关注故事本身的同时,也在关注你。获取关注与发展你的角色在同时发生,你的外表、姿势和语气所能述说的故事比你预想的还多

 

你的角色会在别人的脑中重新诠释,例如英雄、反派、救星、操纵者、伪君子、不中用的人、呆头呆脑的乡巴佬及其他角色。

 

如果用戏剧来类比,也许你就能恍然大悟。在戏剧中,编剧会通过对话、着装细节、精选的角色历史信息来让你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人。

 

现实生活也是如此。没有人知道谁才是真的你,他们只能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与你的有限交流,以及别人对你的描述,总结出你是谁。

 

所以,在讲述一个真正的故事之前,要注重你在生活中的故事演绎,很多人之所以影响失败,就是因为没有注意到这个复杂而又不可或缺的因素。

 

一个公认的吝啬鬼在舞台上说:“我是多么慷慨大方的一个人啊!”人们会觉得他不仅是个吝啬鬼,还是个骗子或者妄想症患者。

 

 

 

在听故事之前,听众们所看到、所听到的有关你的一切都是至关重要的。正是生活中的小事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这些小事,正是生活这个大故事的小细节,它影响了人们对你的真正看法。

 

保持谦逊,通过每天看得见的小细节,向每一个和你联系的人述说了更丰富的故事,在不同的场景中扮演相同的角色,这样的诚实意味着,必要的时候,能够轻易赢得别人的关注。

 

讲故事并非随心所欲,也要具备责任感,不需要太多套路,只需要你真诚地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

 

保持谦逊,讲好生活中的故事,这是讲述好故事的第三个前提。

 

倾听故事可以减缓时光的流逝,消除经济、社会和贫富的差异,用灵魂而非仅仅是血缘关系来创造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情感交流,通过故事,我们能更理解他人,也能更理解自己。

 

 

 

 

 

 

第七节:好故事、需要刻意练习

书友们,早上好,或许你正走在上班的路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点开了这篇文章,开始了倾听,在早晨纯净的时光里,睡眠帮我们清空了昨天的杂乱无章,趁今日的兵荒马乱来袭之前,我们先学习一点讲故事的知识。

 

你所有的努力,时间终将偿还,你所有的懈怠,时光也会看见。

 

今天,我们将继续共读《故事思维》这本书,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昨天的分享:

 

1.   如果你想成功影响他人,最好在讲述之前,讲好生活的故事,生活是一个更大的故事场景,你是故事中的角色,你的所作所为成为别人判断你的依据,一个诚信谦逊的人的故事更容易让人接受。

 

2.   生活不是缺乏故事,而是缺乏发现故事的眼睛。生活处处是故事,人生时时在经历,我们需要保持敏感的关注,以想象力和创造力,赋予生活情感和意义。

 

3.   在开始讲故事之前,你必须对好故事有正确的认知,你不能急功近利,以结果导向来反推故事构思,后见之明或许比先见之明,更能帮你找到好故事,不要试图控制,而是主动沉浸在故事中,细嗅蔷薇,对故事充满信任,相信它能带你到你想去到的地方,最后,你还要保持谦逊,一个傲慢的人是无法讲出好故事的。

 

今天,我们要讲述:好故事,需要刻意练习。

 

在开始今天的讲述之前,我们还是要聊一聊一些书友一直苦恼,反复在问的问题:为什么你一直在讲道理,而不是讲故事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的一部分就在今天的共读里,但同时需要提醒的是,在前面我们也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

 

其一,是学习故事性思维,打破思维的墙,为行动争取更大的空间,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原来的领地,世界上没有万能钥匙;

 

其二,是影响从来都是持续性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第三个重要原因在下面的讲述中,我们来一起看看!

 

01、好故事需要好讲述

 

找到好故事,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你还需要练习“讲述”,一个坏的讲述者也会毁坏一个好故事。当然,一个好故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不断的讲述中得到完善,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同时也就更有力量和影响力。

 

那么如何讲好一个好故事呢?

 

你最好掌握一种基本技能——那就是你自己。

 

你的身体和语言就是一个完整的剧场,是舞台、演员、服饰、音乐以及动画的统一体。即使故事只有一句话,也是一个集合了视觉、听觉和动态的综合表演。因此,你的讲述是一场高标准的表演,既要保证故事的吸引力,又要保证故事的通俗流畅。

 

一个感人的故事的第一要义,是保证故事的真实性,而保证故事的真实性,就要求你所有的表达是一致的、真诚的,这表达不仅仅是语言,还有表情、语气、身体的姿势等等。

 

在讲故事之前,你最好做好准备,将自己构成一个统一的故事场,以待故事的讲述和自然流露。

 

但是,想要身体听从故事的指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你需要提前进行刻意练习,直到你自己运用自如,从而避免故事讲述中的不一致。

 

 

 

 

02、口头语言只能起到15%的作用

 

最近,有书友留言说,最近的内容难听懂,看到这个标题,你大概能稍微理解一下作者了。是的,一般情况下,听众只能听到讲述者15%的词汇。

 

你我从未相见,仅仅凭借声音交流,而这音频中又有一些稍显复杂的词汇,完全理解内容有些困难,再说,世界上又有谁完全和彻底理解别人的意思呢?

 

人们并不仅仅从你的讲述中抓取所有的信息,他们会关注其他方面,比如你的表情、姿势、手势、着装、眼神、语气、步调等等。

 

而在生活中,人们也不仅仅通过你的话语来对你做出判断,老话说“听其言,观其行”。古人早就为我们留下了“察”言“观”色的智慧。

 

品头论足是人的天性,听众下意识地分析你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从你身上的方方面面分析你,分析你的话外之音。

 

你之于听众,本身就是一个故事。

 

人们不仅根据你自身来认识你,还根据传闻来认识你,故事塑造了你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人们不仅听你怎么说,还会用自己看到的对你讲述的内容加以修正,根据衣着来判断言辞,根据行为来判断你。你无法决定别人选择何种方式来解构你的故事,你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优化你所发出的消息。

 

03、手势可以说话

 

讲故事中,手势是一种很重要的表达,当你运用手势时,人们的注意力情不自禁地跟着手势走,有时候,手势就是一个舞台,故事在上面自然地演绎

 

好的手势,可以强化故事的信息,增加故事的魅力,运用手势,你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道具,可以凭空画出一个场景,可以故意传递出一种矛盾的信息,或者仅仅是活跃气氛。

 

越细腻的手势,越有说服力。如何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让手势与故事一起流动起来,在听众脑海中构筑丰满的画面呢?

 

你需要发挥想象力,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画,并在头脑中让这幅画尽可能地清晰,这样,你在做手势的时候,就能准确指出你看到的东西,甚至能勾勒出画面的轮廓。

 

画面越清晰,手势越自然,就能传递各种你想到的形象。

 

这一切的基础是想象力,想象力越发达,手势要表达的东西就会越清晰。没有想象力,什么也做不到。手掌和手指也会呈现不同角度、弯曲度和方位。如果用手指能创造形象,也就能在听众脑中创造形象,从而深入听众的意识深处,阐释意义。

 

流畅自然的手势,不会一蹴而就,你必须努力可以练习,才能让自己的表达自然不做作。

 

用手势加工故事,能够增强故事的力度。但手势只是工具,其背后是你要传达的故事,所以当你用手势画画的时候,要让听众看到这幅画,而不是注意你的手势。不能潇洒自如的手势只会适得其反。

 

 

04、你的感情都在你的表情里

 

或许,情感不在语言里,而在表情里。

 

当你用很和善的语言说话,却展现了凶恶不屑的表情,人们对你的意图是如何判断的呢?结果不言自明。

 

面部表情传达的情感,比其他任何形式所传达的情感都要深刻。就算婴儿,都可以读懂面部表情所蕴含的情感,如喜悦、悲伤、恐惧和爱。

 

人脸是一种超越语言和文化壁垒的沟通渠道

 

在日常生活中,抬头不见低头见,你想讲个好故事,就必须关注脸部表情的表达。

 

坏表情源于坏情绪,如果你很沮丧,你就不可能有开心阳光的表情。你想传达快乐,也只有内心真的快乐了,表情才会真实地闪现快乐的光华。

 

所以,当你沮丧、无望的时候,不要急着讲故事,先调整自己的情绪,为自己讲述一个好故事,帮助自己重焕激情。坏情绪会破坏故事的力量。

 

面部表情的情感表达力量如此巨大,从另一方面,就需要我们挖掘它的潜力,一个合适的表情,可以大大提高你的讲述模式。

 

因此你可以通过练习,观察并调整自己的面部表情,让其为你的故事增加感情色彩,帮你成为一个出色的故事家。

 

05、最好的身体语言,就是做好你自己

 

和手势一样,你的身体也是一种重要的表达媒介,它可以引导你看到故事里的人物、场景及物品。如果你跳上讲台,拍着巴掌,身体前倾,听众们会觉得将会听到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故事。

 

身体姿态表明了你的情感状态,哪怕你在台上一动不动,也算一种姿态。

 

你可以用不同的身体姿态,一人分饰两角,让观众看到两者的区别,你的身体姿态就可以表现出谁在说话。

 

你还可以通过身体语言放缓或者加快故事的节奏,适时左右移动,用连续的一步、两步、三步表现出步骤,比如你要讲的故事,包含以前、现在和未来三个阶段,你可以先站在右侧,然后移动到中间,最终移动到左侧。

 

听众自会根据你所处的位置,区别你所说的是现在还是未来。

 

同时,身体语言还可以调整故事的亲密度,你站的远近、身体倾斜度的大小,身体姿态处于放松还是严肃,都表现了你和听众不同的距离。

 

所以在讲故事之前,一定要进入某个角色,选好一种姿态,务必让你的身体也能说出你的心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做好你自己。

 

做好自己,才是最好的身体语言,在有些课堂里,有些人把身体语言加以细分,并分别赋予意义,传授一些教条式的演讲姿态,这些姿态很有可能不适合你,让你看起来很别扭,记住,永远不要让自己变得不像自己,做真实的自己是你神圣的权利,两臂交叉并不总代表一种意思。

 

但这并不意味着身体语言,不可以练习,你可以尝试用身体语言表现一个颓废的少年、暴躁的电话接线员、好奇的孩童或者睿智的老人,关注自己的身体语言,注意自己背部、前胸、肩膀乃至整个身体的肌肉变化。

 

身体语言只有能做到真实可信就好,不必遵守固定的准则。

 

如果在众人面前演讲会让你感到紧张,你要做的是化解紧张的情绪,而不是通过身体语言让自己看起来自信。

 

第八节:故事、活在细节里

 

凡是一切以故事情节为重,不及细节者,都不能讲出一个好故事。

 

有些细节,只关乎感觉,似乎与主题没有直接关系,然而正是这些细节,往往在日常生活中左右了我们的抉择。

 

今天,我们继续共读《故事思维》这本书。

 

01、好故事有好滋味

 

好故事,是可以看到、闻到,并尝到的,一个好故事会让人身临其境。

 

如何让你的故事如此有滋味呢?给平淡的叙述增加一点音效或者其他声音元素,故事就会变得妙趣横生。

 

你的处理和音效要恰到好处,最好在听众的耳朵里,那是故事里的声响,而不是你制造出来的声音。

 

你可能会说,我没办法惟妙惟肖地模仿出某种声音。

 

其实没关系,你只要想办法勾起听众对这种声音的回忆,这种声音自然而然地就会在听众的脑中显现。

 

气味和滋味与声音一样重要,它们能勾起人们情感的记忆,甚至会让人产生生理反应。如果你能把咬一口刚切好的熏肉的感觉描述得足够好,听众的口水就会泛滥。

 

用声音、气味和滋味,把听众引入你的故事,给他们身临其境的感觉,你就能全方位地调动听众的感官,让他们全身心体会故事。

 

 

 

02、沉默酝酿好故事

 

故事活在细节里,而情感流动在节奏中

 

好的故事节奏能制造出情感,扩充人们的心理空间。在节奏之间,人们会感受到自己情绪上的变化。

 

如果你的故事能引起听众的情感波动,再辅以良好的节奏进行讲述,影响力就发生了。

 

如同,人生的某个阶段,你需要暂停重新审视,好的故事,也需要暂停,让听众进行反思。

 

合理的节奏和适时的停顿,可以让你的故事意味深长。停顿,是给观众回味的余地,让他们参与进来,去细品你的故事。

 

很多时候,停顿犹如空镜头,别有一番感染力。停顿的背后,是沉默,沉默是情绪和感觉的扩音器。

 

然而,停顿虽然有诸多好处,但是最好不要滥用,讲述一个滑稽的故事,还是一气呵成的好,因为听众享受对笑点了然于心的感觉。

 

留给沉默合适的时间,才能让故事恰到好处。

 

停顿的时间太长太短都不合适。如果你表达悲伤、尊重、热情的情绪,太早结束沉默就会阻碍情绪影响力的扩张。如果时间过长,观众已经从情绪中走了出来,而你的沉默还在继续,就会让人感到怪异。

 

这时候,听众会将注意力从故事投射到你身上,影响就中断了。

 

 

03、语气,出卖了你

 

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给人的感觉是天壤之别,别人的反应当然也大不一样。

 

口头讲述中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其他,而是语气。

 

手势、身体语言和词语都意义非凡,但是语气可以轻易改变它们传递的信息。

 

你的语气,可以轻易地出卖你。

 

语气可以表达故事的感情色彩,也可以描述故事中的场景,更重要的是,语气可以决定故事是否可以产生足够的影响力。怒气冲冲、自高自大、对听众缺乏尊重的讲述,不会受欢迎,听众会选择离开,弃你而去。

 

如同面部表情一样,好语气也有赖于好情绪。讲故事之前,最好先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

 

不要本末倒置,只想改善语气,而不去调整情绪。情绪调整好了,语气自然顺了。积极的语气是装不出来的,硬要装,只会给人装腔作势的感觉。

 

虚情假意的语气和夸张过火的手势,都会让你显得虚伪,甚至会让人怀疑你的动机。在试图影响别人的时候,一定不要做得过火,否则结果肯定不堪。

 

如同一个即将溺水而亡的人伸来的手,只会把你拖进更深的深渊,而一个充满绝望和急躁的讲述,也会散发着令人厌恶的气味,扼杀你的影响力。

 

我们所有的内心冲突都会通过语气表露出来,你所表露出来的东西,势必会影响听众对你故事中心思想的领会。

 

关于讲故事的技巧,我们就讲到这里了,我们希望各位在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些条条框框放在一边,不要受到束缚,把真情实感投入故事中,自然而然地讲出故事。   

 

获取影响力很难,很多人认为,要影响别人,总得做些什么,有时候,恰恰是因为你做了太多才会失去影响力。等待是一种智慧,你可能不需要做什么,只要把真实的事情和感受说出来就好。

 

 

 

 

 

第九节:未被说服的人,会发动革命

 

1.故事为什么具有影响力?

 

在第一节的内容,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故事能够具有影响力,是因为它能将目标和听众的欲望联系起来,好的故事能够无限地接近我们共同的欲望,越是接近人类共同欲望的故事,越能产生强大的影响力。

 

2.故事是如何影响听众的?

 

故事回避正面交锋的对决,它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降低听众的防御心理,同时,故事中丰富的细节能够与听众的真实经历建立广泛而强劲的关联,当这种关联一步步加强的时候,催眠作用就发生了。这是我们在第二节讲述的内容。

 

3.故事很重要吗?我们真的需要吗?

 

真相过于直白,现实又过于复杂,而故事不仅能隐藏真相的直白,又能包容现实的冲突与复杂。故事能够帮我们更好地理解事实,接近真相,化解人际关系冲突。在第三、四节我们主要讲述了这个内容。

 

4.既然故事如此重要?我们如何讲述好故事呢?

 

我们在第五节内容为大家讲述了找到好故事的方法,我们需要保持敏锐,打开想象,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从别人那里,都会为我们提供好故事。

 

5.然而故事的讲述并不容易,有些人讲故事矫揉造作,令人反感,而有些人讲故事感情饱满,极为动人,让我们与他一起欢喜忧愁。

 

6节,我们告诉你,讲故事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要试图控制,而是让故事自然而然地讲述,最后你还要保持谦逊,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你才能讲述一个好故事。

 

 

6.接下来要如何操作呢?

 

在第七、八节里,我们分享了故事讲述和演绎的具体技巧,有了这些技巧的指导,你就能把故事讲得更好。

 

那么故事讲完以后,会发生什么呢?这是我们接下来要讲述的内容:

 

真正的影响会在你离开舞台之后持续存在,回忆一下,人生之中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在刚发生的时候,我们并不能深刻地理解它,而在日后的时光里,我们才深深地感受了它巨大的影响力。

 

在故事讲完以后,它的影响力依然存在,到那时,你才能领略其中的意外惊喜。

 

 

 

故事讲述完了,会发生什么呢?有的人被你说服了,有的人无动于衷,也有人没有被说服。虽然故事很有影响力,但是期待故事能说服所有人是天真的。否则,生活就过得如伸手点金一般,世界在触摸中消失了。

 

有时候,你成功地影响了他人,结果却可能是悲惨的。因为你不仅把自己局限在象牙塔里,也阻碍了一个更有想法的人取得成功。

 

若你有能力影响任何人做任何事,你便丧失了从反对意见中获得教训的机会。

 

指点别人,不管别人是否愿意,会让你感到孤立和孤独。

 

生活的乐趣包括给予,也包括接受。任何健康的影响模式必然混合了给予和接受。

 

从长远来看,未被说服的人们将发起革命。

 

 

 

在美国的一个南方小镇,市政委员会决定从马洋街和榆树街之中选择一个进行开发。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决策,其背后还有复杂的故事和事实,多种族构成的委员会,百年历史的纠葛的情感和关系,以及政治导向、社会、金融等外部影响方式。

 

很快,委员会做出了决策,通过了一项战略计划。

 

 

然而,6个月以后,这个已经通过的战略计划没有任何进展。

 

这个计划,其实牵涉了比会议厅更多的人。

 

而当时的最高决策者迅速做出的决策,没有给会议成员留下思考时间,自然也没能让他们掂量故事中的每个细节,将这个故事吸收为自己的故事。

 

与会成员在会议结束后,回到了社区,宣布了协议的内容,立刻引起争议。当时看起来让人倍感舒服的协议,好像也变了味,感觉更像是一种出卖,很快,这些未被说服的会议成员们,也放弃了这项协议。

 

究其原因,是背后旧的不信任故事依然存在,从感情上削弱了他们刚刚还支持的新故事。

 

新故事在感情上,与那些旧的传记无法匹敌,你提出的任何一个新思想,都不可避免地要遇到此类旧故事的挑战。

 

我们称之为抵抗,可是抵抗并不是人性中不理智和无法理解的隐藏力量。

 

抵抗的背后永远有一个故事,你需要充分理解抵抗故事,创造出比对方旧故事更好的新故事。

 

如果你事先知道会碰到什么样的抵抗故事,那么你可以集中精力攻克这个抵抗故事,宜早不宜迟。

 

在信息时代,信息的获取和选择更加自由,真正的权威日益消失你和你想影响的人是平等的,你无法完全影响和主宰他人,极权的时代早已过去了,所以你无法说服所有人,也不能期待拥有完全影响力的故事。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无可作为,没有人可以完美避免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你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这样你的眼界会更加开阔,延长故事的跨度,从而尽可能提高故事的影响力。

 

 

 

 

第十节:故事结束、影响并未结束

 

故事结束,影响并未结束,如果你的故事没有很顺利地融入他们的故事里,你的工作就还没完成。下面我们来继续共读《故事思维》这本书。

 

后退一步

 

不要总是期待畅通无阻的影响,你要知道,总有人会跳出来制造事端,新的事物也经常冒出来,这些都会影响到故事的力量。

 

影响不是较量,竞争并不可取。一旦讲出了你的故事,就后退一步吧,把舞台交给听众。

 

后退一步,你就可以更仔细地聆听其他人的故事,他们有的比你更聪明,有的比你更有经验。另外,还要更加仔细地聆听那些自认为比你更聪明人的故事。

 

关注他们的台词、停顿、休息、思考,并且调整你的台词,如果必要,还要重写整个情景,或换掉你的故事。

 

 对错不重要,情感才重要

 

正邪之争、是非之辩由来已久,但在沟通和关系中,情感往往是第一位的,投入感情才能获取影响力。

 

不要再说什么把感情因素放在一边,现实生活中,最不缺少的就是爱掺和、爱搅浑水的人。无论什么样的场合,永远不止有一人想主导局面。感情永远不可能缺席,感情只会转移到地下。

 

争辩对错,无助于当前局面的和解,远离情绪制定决策并不能保证决策执行不受到情绪的影响,甚至是彻底的失败。

 

书中给出一个关于影响情绪的神秘魔法:注意力。

 

 

 

因为通常人在被孤立的时候,生气和忧虑这样的情绪就会很严重,通过关注,可以帮人消除负面情绪。一个真正理解影响力的执行官会深刻理解关注的意义,他会邀请人们畅所欲言,述说他们的故事和疑虑,对他们保持关注。

 

激发正能量

 

我们都在故事里,简而言之,世上有一个“好的你”,也有一个“坏的你”。

 

而你希望影响的对象也一样。

 

你的故事里应该把对方好的一面表现出来(也许你喜欢负能量,那就另当别论吧)。一个正面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别人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故事的力量就在于刺激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如同魔法一般刺激我们认识真实的自己,窥探更深层的感情,把最真实的自我展现给我们自己。

 

正能量更能激发认同感,让你的影响对象在故事结束以后,采取行动。

 

让听众的自尊沉睡

 

最终,是好故事取胜,而不是正确的故事取胜。不是讲得最多的故事,而是令大多数人记忆深刻的故事取胜。

 

如果你极力让别人承认自己错了,那你就输了,你就是在向他们的自尊宣战。自尊受损之后的反击,盲目又邪恶,为取胜不择手段。

 

 

 

你应该让听众的自尊沉睡,集中注意力讲一个震撼人心的新故事,提供更多有意义的新选择。

 

不要把某人逼到角落里,不要当众指责,让他们放松,享受你的故事,带领他们的遗失和潜意识在不同的观点中游走,唤醒他们的感觉和情绪,引出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律师们就懂得这个道理,在法庭上,他们往往通过精心安排言语、证物和对证人的提问技巧,来激活陪审团的情绪和感官,调动戏剧的力量影响判决。

 

例如,在讲述“杀人凶器”的时候,他们会适时地走动,这样会引起陪审团的忧虑、恐惧,打开他们的想象空间。

 

现场就会上演着充满尖叫、血腥和激情的故事。

 

如果这个故事对他们来说足够的真实,他们会找到事实依据来搭配他们潜意识里相信的故事。

 

挑战别人的自尊,只会迎来更猛烈的反击,让他们放松,才有进一步影响的可能性,所以只有把故事切换到他们想看的那个频道,他们才会继续看下去,影响才会继续,你期待的行动才会发生。

 

 

 

 

总结:让故事改变生活,让影响更有力量

 

故事串连起生活中的事实,关联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经历。说到底,讲故事,就是以自己的感受来感受他人的感受,以理解他人来赢得他人的理解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因为缺乏联系和理解日渐稀薄,而故事消解了这种冷漠,让我们重新关注和感知彼此,情感的磁场又建立起来了。

 

今天我们继续聊聊《故事思维》这本书,今天是分享的最后一天,由于篇幅的限制,有些知识点无法和大家分享,感兴趣的书友可以自己看看书籍,有所得的话,可以在留言区和大家分享。

 

 

踏出一步

 

对大多数人来说,讲故事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真的会采取行动,讲个好故事。大多数人会止步不前,他们一方面担心自己看起来愚蠢、粗鄙、不专业,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述说故事会在某种程度上损害自己的可信度。

 

顾虑太多,不会带来任何改变,这并不仅仅限于讲故事和影响力,而是在所有层面都是这样。

 

你可以谨慎行事,但谨慎无法创造奇迹,如果你希望影响他人,必须敢于冒与人们在情感层面上打交道的风险。

 

唤醒自己的情感,感染他人的情感,就像戏剧里的主角,在感受情感之中,实现你们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希望、爱、同情、勇气、尴尬、欢乐和鼓舞,这些积极的情感驱动力,推动人们做出你希望他们做的行为。

 

不要担心你会激起他们负面的情感,生气、伤心、害怕,这样消极的情感也能让你们彼此了解,甚至你能更加理解和同情对方。

 

无论激起对方的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你都有继续前行,紧紧定在这里不会带来改变,而到达故事所在的地方,你们才能达成真正的“协议”。

 

 

 

放下思想包袱

 

一切故事都是个人的,这或许是一些人不愿意讲故事的重要原因,因为他们不想暴露自己。

 

任何事情都与我们和我们的情感相关,我们对一切其实都相当在意,工作、自己的表现、同事还有同事的看法。这一切都代表了我们是谁,是我们故事的一部分。

 

我们因此而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也会下意识地拒绝讲个好故事。

 

但是总是装扮得合理或者专业,并不能让你和他人的关系更近一步。说到底,人类是感性生物,展示自己人性的一面,更能打动他们。

 

有足够的信心,你就能勇敢地跨出第一步,一方面,你要对自己的故事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也要对听众充满信心,带着随它去的态度,集中注意力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们的目标是影响他人,这种影响是由内而外的,不是主宰和左右他人,没有人会愿意成为你手中的提线木偶,一旦你在演讲中透露出这样的意图,一方面故事的能量会大大衰竭,另一方面,听众也许会意识到这种意图,一旦他们发觉,将奋起抵抗。

 

我们需要从故事中得到全部的能量。

 

所以,以坦诚的心态去讲故事,以平等的姿态去对待听众,你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精神导师,你只是和台下每一个听众一样感性的人。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你也许就能放下思想包袱,开启以故事影响他人的旅程。

 

 

 

 坚持一下

 

有胜利也可能有失败,谁都不可能常胜不败。

 

有趣的是,你面对失败时的反应,而非你在成功面前的迷之自信,施展了你的影响力。

 

强大影响力的秘密不是你成功时使用的策略,如果你有过高的目标,你会厌烦。

 

不要害怕失败,事实上,对很多影响是否成功的验证也需要很多时间,关于合作共赢的故事验证,或许要倾尽你一生的时间,即便是公司兼并重组的故事,你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出苗头。

 

失败的第一个信号是,很多人退出了,并且认为他们的目标不可能实现,这就是你需要支持的时候,向相信你和爱你的人寻求支持,你或许就能获得最终想要的能量。

 

那就是毅力,毅力让你继续前进,坚持不懈地寻找合适的故事,理解你想影响的那些人的故事,甚至不屈不挠地一遍又一遍述说你的故事。

 

为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不断坚持,并始终保持充足的能量,讲故事也一样,坚持一下,你的感情之湖将因此而生生不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复杂世界,故事为王
早读 | 避免把天聊死的5个技巧
怎么样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0313【nice talk】补充资料
第八节《故事思维》
讲好故事永远胜于讲道理——《故事思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