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检验检测机构的信息化和数字化
1、说“信息化”之前先说说“七化”:
(1)机械化(主要对应工业革命和蒸汽机、机械制造技术);
(2)电气化(主要对应电力革命和电能、电动机技术);
(3)自动化(主要对应自动控制技术);
(4)信息化(主要对应计算机技术);
(5)数字化(主要对应传感和模数转换技术);
(6)智能化(主要对应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
(7)智慧化(主要对应深度学习和边缘计算技术)。
2、自动化与智能化之间的关系
自动化,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运行。
例如:检验检测机构使用的自动采样器、样品前处理工作站、自动进样器等。
智能化是指事物在计算机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所具有的能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的属性。
例如:数字孪生实验室、智慧实验室等。
智能化比自动化更高级一点,智能化是加入了像我们人一样的智慧的程序,一般能根据很多种不同的情况做出很多不同的反应,而自动化就相对要简单的多,一般会出现几种情况作同样的反应,多用于重复性的工程中。
自动化常常处理结构化数据,智能化往往处理半结构化数据,人可以处理非结构化数据。自动化与人工智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省力和一个省脑。自动化强调执行能力;智能化强调分析能力。
3、信息化与数字化之间的关系
信息化,即“业务数据化”,侧重于业务信息的搭建与管理。简单地说,信息化就是业务在物理世界里开展,信息系统提供支撑。
信息化的核心和本质是运用网络、计算机、数据库等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的业务流程管理和业务数据记录,其重点关注的是业务流程优化。
例如:LIMS、OA、ERP、CRM、SRM、PLM等。
数字化,即“数据业务化”,侧重产品领域的对象资源形成与调用。简单来说,数字化就是业务在数字世界里开展,物理元素响应。
数字化的核心和本质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AI、5G、VR/AR等数字技术,实现企业的业务和管理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其重点关注的是“数据驱动”业务。
例如:华测检测推出的华测商城、华测检测联合华为推出数字员工等。
从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定义中也不难看出,数字化和信息化是现实物理世界和数字化世界谁占主导权的问题。在整个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信息化是基础,没有信息化就无法沉淀出数据,而没有准确、完整的数据,数字化转型就是“白忙活”。
4、企业运营中,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之间的区别
信息化
数字化
智能化
体系
架构
业务管理系统
业务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业务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系统
内容
数据+信息
数据+信息+知识+决策(局部)
数据+信息+知识+决策+执行
作用
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
信息管理+知识管理+决策管理+运营管理
价值
业务流程自动化
业务流程自动化+管理流程自动化
业务流程自动化+管理流程自动化+运营自动化、智能化
5、检验检测行业中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信息化对于企业来讲是一种商业行为,除非管理部门或客户有强制要求。企业在上信息化时会优先考虑投入产出比。而信息化对企业成本和效率的影响是以百分比来衡量的,因此越大的企业使用信息化的效果越好。我们检测行业目前还是以小散弱为主,所以整体上信息化程度不高。
2020年8月26日,国家认监委发布了《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指南》(RB/T 029-2020)。
2021年,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度政策研究课题“检验检测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研究”(编号20210131)项目组开展了2021年度上海市检验检测行业数字化调研。本次调研共回收486份检验检测机构问卷,经机构去重后,参与本次调研的检验检测机构为475家,按照2020上海市检验检测机构行业统计的数据,占本市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的39.2%。在486家检验检测机构中,已经开展数字化转型的机构仅占到了36.21%,尚未开展但会在一年内启动的占到了20.58%,仍有43.21%的机构表示在一年内不会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
6、机构、客户和监管部门关注的内容
机构:合规、高效、降本、安全、操作简便、可溯源、有标准库、有移动端、可扩展、售后服务好、性价比高等。
客户:检测流程更透明,检测过程可追踪,检测结果方便查,检测服务体验好。
监管部门: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准确、全面,能反映实际情况,能产生价值,能为监管服务。
7、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注意事项
(1)选好开发团队
这个开发团队可以来自于外部软件公司,也可以是实验室自己组建。一支完整的开发团队至少应该包含如下角色:设计、开发、测试,这些角色既可以合并,也可以更细的拆解。体量大的软件公司往往有更细的分工,更系统的流程,但并不意味着大公司能够为每一个项目都派出优秀的开发团队,而小公司如果懂实验室,以核心资源来应对,反而可能会让实验室得到更好的服务。
(2)选好项目负责人
一般而言,实验室负责人没有足够时间精力进行全流程的跟进,此时,可以在内部授权一名或多名内部项目负责人,作为实验室与开发方的沟通桥梁,多名负责人主要考虑有些大的项目需要分条线组织。
项目负责人需要熟悉业务流程并有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在开发过程中,主要负责向开发方详细讲解业务流程,汇总筛选内部需求,帮助开发团队协调资源,督促开发进度,并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进展。在实施过程中,主要负责汇总同事的测试意见,向开发团队反馈意见并提出建议,如有分歧则需要科学评判,努力协调达成共识,让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3)框足预算,留出空间
实验室也要充分认识数字化的价值,框足预算,毕竟物美价廉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多数时候还是一分价格一分货。如果预算实在不足,那就尽量考虑买现成贴合的软件进行定制化修改,或者小步快跑,先上核心功能,然后分步分期实施。
(4)并不一定会节省人力
一般大家都认为,数字化一定能节省人力资源,但事实上未必。原因在于,实验室在实施数字化建设的工程中,往往会规范流程、强化细节,这就导致原先线下可以“偷懒”的地方,在线上没法处理了。就好像线下可以横穿马路,而线上只能老老实实等红绿灯走斑马线。当然,在同等的流程和细节下,数字化确实能提高效率,节省人力。
根据经验,数字化系统上线初期,线上线下并行的阶段,往往是非常痛苦的过程。一方面是两种方式并行带来的重复工作量,另一方面也是改变习惯后,实验室员工的不适应。此时,员工非常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及时妥善处理,很可能导致项目的失败。正确的处理方式是:首先向员工解释其中的原因,争取理解;其次是为员工争取一部分激励机制,舒缓情绪;第三是要求开发团队阶段性攻坚,及时处理bug和需求变更。
(5)功能不是越细越好
实验室不同团队在系统上线后会走两个极端,第一类是系统上线后不提意见,但也不愿意改变原有习惯使用,拖着不用;第二类是系统上线后,为了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提很多细枝末节的意见。
这两类都不可取。第一类情况,如果实验室负责人不能强势推进,很可能导致项目上线失败,或者即使强势推进,也只是象征性使用其中的少量功能,不能发挥数字化的价值。第二类情况,如果项目负责人不做任何把控,只是汇总反馈修改意见,甚至让所有员工都对接开发团队,会导致内部产生数字化依赖现象,所有的问题都希望通过数字化解决,不解决就都是数字化的问题,负面情绪丛生,增加管理难度。长此以往也会导致系统冗余复杂,容易出现莫名其妙的bug,就如家里装修,你不能为了少走几步路扔垃圾,就满地都摆垃圾桶一个道理。
正确的方式是,项目负责人要做好把控,先以设计原型为边界,修改bug上线运行为第一要务,其次是围绕设计目标优化改进功能,第三才是在原有设计目标之外做扩展。
最后,企业在做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时,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自身的方式。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做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的方式也不同。
一般来说,检测公司营收在1000万-2000万之间时,就可以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了。初期可以选择一个贴合自己业务的LIMS软件,先以一个比较低的成本把信息化先做起来。等后续业务量多了,规模大了,流程也稳定了,数据积累也多了,再进行逐步升级和迭代。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ChatGPT的出现,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技术也会有较大的发展。因此,信息化和数字化升级和迭代是一项长期任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数字化转型三阶段:信息化
数智农业:中国农业未来十年的归宿(附数智农业八大特征)
连接软件系统的“数据不通”,软件机器人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加速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
谈谈行业客户数字化转型的实质与逻辑
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重构业务流程?
调研近30位行业专家,解析千亿医学实验室智慧化市场三大趋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