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爱”出来的懒病

文-马志国

晓彤是个高中男孩,高高大大、文文静静,给人的第一印象很好。可是,妈妈却为他非常着急。为什么呢?因为晓彤有个大毛病——懒。

从初三开始晓彤就懒得写作业了。妈妈偷偷观察,发现他每天晚上都不做作业,第二天发回来的本子上却写得满满的。追问再三,晓彤才坦白说是早晨到学校照着同学的作业抄的。妈妈一生气对他加强了监管。大概是晓彤自己也意识到了不努力不行,加上他的脑子不错,中考时一使劲居然考了个好成绩。高中刚入学的时候,他在班里能够排在中上游。

然而让妈妈难过的是,上了高中后晓彤又开始犯懒,像以前一样不写作业。而到了这一阶段,仅靠小聪明完全不行了,所以从第一次月考起,晓彤的名次下滑得厉害。有时他也想使劲,但是没过两天就坚持不下去了,懒洋洋地提不起精神。如此这般,几次考试后他的成绩滑到了班里最后几名。

其实,晓彤的懒病在生活上表现得更明显:从小到大,他什么事都懒得做。以前妈妈对此并不在意,想着只要儿子学习好就行。现在眼看着晓彤因为犯懒把学习搞到了这个份儿上,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为了让晓彤改掉懒病,妈妈想了很多招儿,却什么效果都没有。末了晓彤直接摊牌:“实话跟您说,以前我是懒得写作业,现在连课都懒得听。我不行了,真的学不进去了。”他提出要休学,来年重读高一。可是,这个年龄休学在家肯定不是个办法,说不定他的懒病还会更加严重。

这可如何是好?妈妈无计可施,终于辗转联系上我,母子一起开始了心理咨询。

晓彤为什么会养成这样的懒病?原来,他从小生长在一个特殊的家庭环境中。

晓彤的爷爷奶奶是再婚夫妻。当时,爷爷这边有一个男孩,奶奶这边有一个女孩。两个孩子青梅竹马,长大后彼此间产生了爱情,结为了夫妻。婚后不久小两口有了一个孩子,就是晓彤。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晓彤就成了全家的心肝宝贝。祖辈的老两口既是爷爷奶奶又是姥姥姥爷,可想而知会对这个孩子怎样地疼爱、呵护。

有了这种特殊的家庭背景,晓彤的父母对他自然也是疼爱有加。只是晓彤的爸爸是海员,一出海就是很长时间。为了照顾好晓彤,妈妈年纪轻轻就买断了工龄,不去上班了。这样一来,三个大人在家里照顾一个孩子,可以想见那是怎样一种全方位的服务。直到今天,晓彤都这么大了,还得妈妈给铺床、妈妈给剪指甲、妈妈给洗水果……总之,他什么事都不用干,妈妈替他包办了一切。

他们母子来访之初,我心里曾闪过两个问号:其一,母子俩进门后,我为他们倒水,让晓彤过来端水杯,谁知他妈妈赶紧跑了过来。当时我很疑惑:“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其二,母子俩落座后,看到了我在一个国际会议上发言的照片。本来放在桌上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可晓彤的妈妈却赶紧把相框拿起来递到晓彤眼前。我心里便又生出了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等到听完了他们家的情况,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不言自明了。

晓彤的问题根源就在于这样的亲子关系。要探索其懒病的由来,必须先从他的妈妈说起。

说到工作,也许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挣钱。这固然不错,但工作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工作,其实还有更深层的心理意义:可以让人的心灵有所寄托。晓彤的妈妈三四十岁,正处在生命力旺盛的时期,却放弃工作,闲居在家。偏偏丈夫又经常出海不在家,使得她过着一种类似单身女人的生活。这种非常态的生活让年轻妈妈孤寂的心灵如何寄托?不知不觉间她抓住了身边的孩子,把自己的心思全部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对他过度关注、过度呵护、过度疼爱,以爱孩子的名义安抚着自己孤寂的心。交流至此,晓彤的妈妈泪流满面。

这样一种过度的爱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后果呢?我说到了自己养花的教训。过去,好好的花经常被我养死了。后来,我听一个养花行家说许多花都是被浇坏的。他解释说因为浇水太多,植物吸收不了多余的水分,所以导致了“烂根”。说到这里,我让晓彤的妈妈亲眼看了看被我浇坏的一盆花。她盯着那盆花半天没说话,看得出她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于是,我接着说:“同样,许多孩子都是‘爱’坏的。爱得太过,爱得太多,爱得让孩子的心灵出了毛病。晓彤的懒病就是这样被你‘爱’出来的。用专业的话说,他的病属于亲源性心理问题。”

许多家长以为孩子在生活上有点儿懒不算什么,只要勤奋学习就行了。殊不知,懒病有很大的扩散性。一旦懒病形成,作为一种人格特征,会在方方面面表现出来。一个孩子在生活中养成懒病,不可避免地要在学习上犯懒。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感到成人过度的爱是一种控制,就会拿犯懒来反控制。于是,他的学习态度会更加糟糕,做起事来会更加不肯下力气。

怎样才能治好晓彤身上的懒病呢?

到了如今这个地步,要治好晓彤的懒病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晓彤的主动来访表明他很想自救,让自己的学业坚持下去。经过详尽的沟通,他很快找到了自救的出路:从小做起,从少做起,从容易的事情做起。具体地说就是坚持听课,坚持写作业。

既然晓彤的懒病属于亲源性心理问题,关键还要看妈妈。

晓彤的妈妈该怎么办呢?非常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问题上他们母子俩想到一块儿去了。和晓彤交流到最后,我让他给妈妈提个建议。他几乎是脱口而出:“让妈妈找个班儿上。”当我把这话转告给晓彤的妈妈后,她愣住了。思索了片刻,她向我表示自己的领悟很深。我请她谈谈今后的打算,她也几乎是脱口而出:“我先找个班儿上。”对此,我给予了充分肯定。

临走前,晓彤的妈妈又表示今后对孩子的学习不再进行监控,不再包办他的生活琐事。对此,我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妈妈去上班,客观上已经减少了对孩子的关注,再加上主观上自觉地不去过度关注,双管齐下,可以给孩子一个自我成长的空间。

最后,我建议晓彤的妈妈在后续的合作过程中学会关注孩子的亮点,为他“加油”。这样会推动孩子在进步的道路上一点点地向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98篇:长大后,你想干啥
何传桂:奶奶就是我亲妈
让当代女性快速衰老的真正元凶是什么?陪娃写作业!
孩子不听话,是给一巴掌还是给颗糖?
这个小家伙真有脾气——老滴滴,新体验(107)
儿子被诊断抑郁症、双相,我一度想轻生!转机从我的反省开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