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中华仙道绝学全书》十一

戒行精严

修行之士,既已割爱抛缘,诚求出世以了生死。假如爱缘不灭,爱欲重生,则此心依旧牵缠,复入网罗陷井,是终无解脱。须要于未兆之前,预作提防之计。不然则从前之功夫徒费,未来之魔障难逃。是以当法上古圣贤,摄心于戒。

这个戒字,是降魔之杵,能镇压妖邪;是护命之符,能增延福寿;是升天之梯,能礼三清而超凡入圣;是引路之灯,能消除六欲而破暗除昏;是仙舟宝筏,能渡众生离苦海;是慈杠津梁,能济众生出爱河。诚修行人之保障,为进道者之提纲。仙圣无门,皆从戒入;圣贤有路,皆自戒行。实系仙真之要路通衢,贤哲之中门正道。

大众,既已前生所种因缘,致今生得闻戒法,也是莫大之幸,若不依戒律行持,精严勤苦,则莫大之幸,变为莫大之罪矣。这个戒律,乃元都禁约,就是元始灵宝太上所定的规条,女青天曹所常纠察,神兵卫护,天将稽巡。尊守者,丹策加工。犯悖者,黑书加过。丝毫不漏,针发不差。如今受戒之徒,总是无知之辈。如何唤作无知?只是未明其理。若是知得此理,便当精严不犯。若是违条,岂不是无知了。

所以说,大众中,若是已戒者,须要把这戒字,着实去参详。如何作戒?戒者,禁住也,禁约的是什么?你又为何当初就受了?故你若是为戒法来的,便当日日行持。若不日日行持,何必受戒。这个念头,便不是为戒而来,还是为沽道士受戒的虚名私意而来,图道士受衣钵而已。不然,为何不守清规?切念我道门中,自七真阐教之后,教相衰微。戒律威仪,四百年不显于世。缘因教门之中,未有人出来担当其任。所以把这照道的天灯,不曾剔明。使修行之人,昏暗难行,扶身的拄杖抛开,失其把柄。怪不得旁门邪教,反通行于天下,清静解脱正大光明之道,反寂寂不闻,今幸道运当行,遭逢盛世。上有皇上福庇,天下太平;朝多官宰善信,教中护法,又有檀越布施,衣中冠钵,制就现成,这便是千生难遇,历世希逢,这都是你们前因撞着。……

 

(谢按:戒者,乃我仙宗规范修炼者的言行举止坐卧及心念情绪的规矩和律则也。乃养道之法宝,进道之关键,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方以象地之气,圆以象天之灵。若无规矩,气必妄行,灵必散乱,亢旱水涝,大暑寒冬,肆虐天地。而人身一小天地,其理相同也。

功修越深,戒行越要严密,故全真有初真戒、中极戒、天仙大戒等层次。修炼者,若真灵初现,必以戒行来养真灵,否则旧障虽去,又增新障,则前功尽废。若真灵大现,则更要以戒行来养之,因此时心身初合,心之与身,在一定程度上,无有区别,若心、身二者、或之一稍有不谨,则必牵一发而即动摇整体,比不修炼者,危害更大。

不修炼之普通人,必竟心是心,身是身,心之病不一定延及身,身之病亦不一定延及心,即便有所延及,一般亦危害不大也。故未到了手,功修愈深,愈要守素抱朴也!!

且其中受人供奉的出家道士更要戒行精严,否则,必如昆阳真人所言:“今生得闻戒法,也是莫大之幸,若不依戒律行持,精严勤苦,则莫大之幸,变为莫大之罪矣。”,戒法即是真正之丹法也,我等将细细参悟之,必至知透贯通为一而后已矣,至于别人之参与不参、悟与不悟,则非我等所知所求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洞众戒文
6-要修科仪戒律钞卷之五
三洞众戒文-唐-张万福
道教戒律简述
玄科戒律(青羊宮道觀)
道藏(经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