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体重卡壳三周,是不是哪一步走偏了?
还记得第一次减肥喊口号时,那根体重针嗖嗖往下跑吗?可是跑着跑着,它突然停住了,像没电的电风扇——这就是“平台期”。《黄帝内经》有言:“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意思是能量与营养要双向调配,减脂亦然。今天讲讲 50 岁阿琴姨用 5 招把体重从 138 斤拉到 110 斤 的故事,希望帮你重启掉秤键。
早:蛋白质先行。鸡蛋 + 燕麦奶昔,血糖平稳到中午。
中:掌心鸡胸肉+拳头蔬菜+半碗糙米,碳水不缺席,基础代谢才不掉。
晚:豆腐青菜汤替代面条,热量≤250 kcal,却能饱腹 4 小时。
📊 小数据:一碗面≈450 kcal,而同等体积豆腐汤只有 0.5 倍热量。
阿琴姨把水杯贴了标签:7:30、9:30、11:30… 8 个时间点整点喝。饭前 30 min 200 ml,胃壁张力刺激“饱腹中枢",自然少吃 10–15%。
炒菜前先倒 5 g 油在汤匙再入锅,每天省下≈90 kcal。
主食称重 100 g 熟糙米,相当于低 GI+足膳食纤维,再也不怕“不知不觉多吃半碗”。
平台期说明身体习惯了原节奏,阿琴姨改为 HIIT 结构:10 min 6.5 km/h 快跑+2 min 深蹲循环 4 组,心率峰谷交替,EPOC(运动后过量耗氧)燃脂延长到 8 小时。
研究显示,睡眠不足会让 瘦素↓、饥饿素↑,大脑自动想碳水。阿琴姨把手机锁进客厅抽屉,睡前 20 min 听低频音乐,连续两周后平台再破 2 斤。
体重四天原地踏步?她挑周日午餐 “半碗牛肉面+小份冰激凌”,并拍照记录心情。放松后第二天回到轨道,反而掉秤 0.4 kg。适当“碳循环”能恢复甲状腺 T3 水平,继续点燃代谢火。
体重停滞并非敌人,而是线索。记录→分析→调整,每一次微调都是破案。试试阿琴姨的 5 步法,给身体一点新鲜感,你也能重新听见体重秤“咔哒”向下的声音。如果有收获,点个【收藏】顺手转给同样卡壳的伙伴,让我们一起把减脂路走成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