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经验主义?

井冈山时,每每教员打了胜zhang,博古等人总是不屑一顾地说:“他那一套不过是狭隘的经验主义罢了,不值一提。”


在学习《毛选》的过程中,“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这两个词出现的频率都很高,两者代表的含义虽各有不同,但共同点是这两种作风都给我们早期的事业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损失。

相对于“教条主义”而言,“经验主义”的危害也许更大,只不过因为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带有“经验”二字),人们往往忽视了“经验主义”的消极意义,或者说,很多人还并不清楚到底什么是所谓的“经验主义”。

既然如此,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经验主义”吧。

和“教条主义”一样,“经验主义”的典型特征也是主观与客观分离,不一样的是,教条主义者迷信的是别人的教条,经验主义者信奉的是自己的教条。

教员曾经评价过经验主义者:“在一切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同志中,如果有一些人满足于甚至仅仅满足于他们的局部经验,把它们当做到处可以使用的教条……醉心于狭隘的无原则的所谓实际主义和无头脑无前途的事物主义……这样,他们就成为经验主义者了。”

结合生活实际,我个人理解,经验主义者之所以容易犯错误,主要还在于以下两点:

一是脱离实际,看不到形势和外部条件的变化。鲁迅有句名言:从来如此便对吗?说的是,有些人从经验出发一直习以为常的一些事情,说不定归根结底都是错误的。

但很多人就是做不到想不到这一点,他们认为自己在过去亲自实践过的东西,肯定是管用的,也一定可以用来指导现在和未来,他们笃信这一点。

这种人的思维误区在于,忽视了事物的本质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只要时间变了,条件变了,矛盾的性质也会变,而我们的认识也要跟着变,这就叫客观引起主观的变化。

就像学生时代,小学、初中时也许我们通过个人自学就可以学得很好,但到了高中,如果我们还是采用初中时候的经验来搞学习,说不定就要把学习搞糟。

还比如,现在年轻人普遍比较忙,小孩儿一般都是父母、岳父母帮着带,但是现在时代变了,环境变了,老人们虽然有过带小孩儿的经验,但如果完全照着以前的经验做,不和新的形势相结合,想必也会和年轻人的理念有所冲Tu,进而引发一系列矛盾。

二是浮于表面,没有对经验进行总结梳理。“经验”本质上是一种感性认识,经验很重要,也正是因为它是理性认识的来源,是探索客观规律和事物本质的原材料。

但我们错就错在不能直接套用经验,我们常常听到的一个词叫做“总结经验”,经验只有经过“总结”才能发挥威力,教员自己也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如果不对经验进行总结梳理,不对经验进行一番思考的运用,经验就是一堆现象和事实的罗列,而不是可以指导我们实践的先进理论,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经验很多,却大多是简单的重复,最终也并不会让自己的工作有质的飞跃的原因。

《伊索寓言》里有一个“毛驴过河”的故事,一只毛驴驼了两袋盐,过河时突然走不动了,一下子栽倒在水里,过了一会儿,毛驴发现背上的盐越来越轻,竟然可以轻松地迈动步子,毛驴以为它得到了过河的经验;第二次,毛驴驼了两捆棉花过河,它采用了第一次过河的经验,屈腿让棉花泡到了水里,不过这一次,它再也没能够站起来。

毛驴的错误在于,没有对经验进行分析思考:盐泡到了水里可以融化让重量变轻,而棉花泡到了水里,却让重量增加好几倍,这就是盲目使用表面经验指导实践的坏处。

总结一下吧,要想避免成为一个“经验主义者”,又能够让我们的经验发挥作用,我们要做的就是对经验经常进行总结梳理,找到现象背后的规律,运用经验时,也要看看外部环境变了没,条件变了没,经验能不能直接用,还是需要结合实际进行一些调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验主义与教条主义(转自经验主义与教条主义_任永生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034fc30102ux98.html)
读懂这个故事,至少让你少犯100个错【不信来看】
一个人的三种主义病
《毛泽东选集》思考笔记(一)
品读 | 毛泽东的《实践论》
毛主席: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