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共和”的由来
原创
文学空间




“共和”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史应当是在西周时期,即源于历史上著名的“共和行政”之事。共和行政的出现,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要从西周的发展历程说起。

西周初期,经周公旦主政,平定叛乱,稳住了局面,而后偃武修文。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史称“成康之治”。后面继位的昭王,据说征蛮楚而沉船江中殒命,周人讳言,故曰“南巡守不返”。继之的穆王,倒不失为雄主,奈何文武之道已缺,周朝渐成江河日下之势。传到第十代的周厉王,按照谥法来说,杀戮无辜曰厉,暴虐无亲曰厉,此君当之无愧。何出此言?且看。

周厉王监谤

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史载周厉王继位三十年,好利,亲近荣夷公。荣夷公是什么人呢?他本是西周治下诸侯国荣国的国君,周室大夫芮良说他“好利而不知大难”。他投周厉王所好,向其提了一个将山林川泽“收归国有”的建议,严禁百姓借以谋生。周厉王很高兴,如此一来,“小金库”可就充盈了。于是,周厉王不顾大臣的反对,任命荣夷公为卿事,使其“奉命敛财”。

周厉王这么一弄,国人怨声载道,私下里痛骂他肯定是在所难免的。辅政重臣召公进谏说,人民苦不堪言,生活压力很大,都快活不下去了。都到这种程度了,大家抱怨抱怨,发发牢骚也是可以理解的嘛。不,周厉王可不这么觉得,他很生气,暴走了。查!派人下去查。看看谁在说天子的坏话,都抓起来,杀!

管用吗?看上去是管用的。经过一段时间的高压整顿,私下里骂娘表达对天子不满的声音几乎没有了。有副作用吗?有,“诸侯不朝”。周朝立国,行封建之制,分封的诸侯有朝拜天子的义务。周王室强大时,王道所及,诸侯不敢不来。到周厉王此时,许多诸侯,周王室已然调不动了,可见周室之衰落。

周厉王自己并不觉得,反而变本加厉,继之以更加严苛的监视政策。国人都不敢说话了,走路上碰见熟人甚至不敢打招呼,只能目视致意。周厉王很高兴,对召公说,看,我能消弭国人对我的怨言了吧。召公回答,您这不过是堵人家嘴,“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堵百姓的嘴,就像堵住河流一样,暂时看着是不淌水了,可等到水溢出来,甚至决堤的时候,伤害更大。召公的建议,水要不决堤就得疏导,同理,人民要放开让人家说话,要给人家言论自由。周厉王不听,于是大家谁都不再说话了。如此过了三年,终于出乱子了。

国人暴动

2、国人暴动

公元前842年,苦不堪言,忍无可忍的周之国人终于爆发了。他们不约而同地集结起来,反叛周室,袭击周厉王。周厉王见大事不妙,仓皇而逃,跑到了彘地。

周之所谓国人,并非今天我们说全国人民的意思。西周实行“国野制度”,王畿之内,也就是镐京城内的百姓称之为国人,王畿之外的百姓称之为野人。所以国人暴动,用通俗的话说,就是首都人民起义。那么显而易见,野人自然也不是今天野人的意思。野人虽不像今天含有贬义,但比之国人,在等级上却是要低的。晋文公流亡时,路过卫国,半道上没吃的,于是向野人乞食。“野人与之块。”块就是土的意思,就是端来一碗土来给他吃。野人此举,或许是戏弄重耳,然则可说一句“虎落平阳被犬欺”;也许百姓就是没饭吃,只能拿土充饥,然则其生活困厄可见。

国人暴动,群情激奋。既然周厉王跑了,那就让太子出来,杀了他顶罪吧。他们听说太子躲在召公家,于是就把召公家包围了。召公说,当年我力劝周厉王,可惜他不听,以致有今天这局面。眼下这形势,如果把太子杀了,厉王难免会以为我是因为他不听劝谏,心怀怨恨,公报私仇,才杀的太子。外面仍然是一锅粥,嚷嚷着要杀太子,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可怎么办呢?

召公无奈,只得来一手“狸猫换太子”,用自己的儿子替代太子。国人应该是也不认得太子,反正从召公家出来个公子哥,召公说是太子就是了。召公儿子成了替罪羊的替罪羊,周厉王的替罪羊太子因而得以逃脱。

周厉王跑了,“太子”被处置了,国家谁来治理呢?

二相共和

3、“共和”的两种说法

周厉王虽然跑了,但他仍是名义上的周天子。国人不容他,可周室之臣却断无改立他人的道理。按照礼法来说,周天子尚在,其他任何人为王都是僭越。“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是规矩。

那么怎么办呢?

公元前841年,召公、周公组建了临时政府,二相共同行政,号曰“共和行政”。这一年被称为“共和元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共和行政前后持续了十四年,直到流亡在彘地的周厉王死。周厉王因替罪羊的替罪羊平息了国人的愤怒,而在彘地十四年之久,可以说是真牛!周厉王死后,礼法的障碍没有了,过去了十四年,国人的怒火大概早也熄灭了。于是,周召二公把当年的太子静找来,还政于他,继位天子,是为周宣王。“共和行政”结束了,周召二公极力辅佐宣王,修文武之政,追成康遗风。周因而一度中兴,诸侯来朝。

“共和行政”,除通行的周召之说,还有另外的说法。有一种说法是,所谓“共和”,是指共国的国君共伯和。共伯好行仁义,诸侯都觉得他很贤明,周厉王出奔后,诸侯乃奉其代行天子事,号曰共和元年。所以“共和行政”,乃是指名为和的共国国君代天子行政。

两种说法,哪种为准?我们只能说,周召共和是历史通行的说法,为诸多史学家所共识。历史上许多事情,因为年代久远,时常有不同的记载。后世学史者,如果仅为兴趣,浅尝辄止,玩味便罢,或许不必深究;如果有意史学工作,当认真考究,当有严谨的态度,探索的精神。读书治学或许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共和行政——诸侯释位,以间王政
共和行政,不仅有准确纪年,更影响了中国古代治世思想
国人暴动
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可能有误,共和行政的真正来源
西周的诸王之五:暴戾的厉王
从“国人暴动”入手,探究“分封制”的弊端和“国人”的身份地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