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旧)急于清洗不忠心的手下,是会玩脱的

这是武穆的第53篇原创文章,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对于帝王来说,最不能容忍的事,就是手下不听话,甚至掀起叛变。

只要情况允许,帝王绝对会把有二心的手下斩尽杀绝。

但凡事总有例外,有的帝王,就因为在这件事上急于求成,结果玩火自焚。

这个故事发生在元朝末年。

高丽王朝是朝鲜半岛上第二个统一王朝(前一个是高句丽,名字很像,但两个是完全不同的国家)。

高丽是在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建国的。

高丽立国以来,一直向中原称臣,用这种政治上的低姿态,换取中原王朝不干涉他们的部事务。

也就是用表面上的臣服,来换取实际上的独立自主。

然而等到蒙古崛起后,情况变了。

忽必烈用武力征服了高丽,高丽彻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藩属国。

历代高丽国王,都要受到元朝的严格监控。

高丽王子少年时都要被送到大都“留学”,其实就是当人质。

他们都被按照蒙古的方式培养教育,直到获得元朝的认可,才有机会回国,日后接掌王位。

而即便是即位之后,如果得罪了元朝,还可能被罢黜,甚至流放。

之前的历代中原政权对高丽内政,都极少有这么大力度的干涉,因此对高丽王室来说,元朝皇帝也比之前历朝的中原皇帝,都更让他们难以忍受。

如果说有什么能让高丽人不那么屈辱的话,就是当欧亚大陆上众多大国、强国都是被蒙古直接吞并,而高丽多少保持了半独立的地位:

高丽国王可以自主认命官吏,不用像中国内陆的各行省那样,向元大都缴纳赋税。

元朝与四大汗国的分布示意图

这些是故事的大背景,接下来故事的主角就要登场了。

1351年,恭愍王从元大都返回高丽。

同一年,红巾军起义也爆发了。

元朝调集兵力,组织镇压,高丽也在元朝要求下,提供了2000兵力来支持,尽藩属国的义务。

1354年,这支高丽军队被编入元朝丞相脱脱领衔的征讨大军,参加了围剿江南红巾军领袖张士诚的高邮之战。

原本战事顺利,张士诚岌岌可危,但战役中途,元朝皇帝听信谗言,撤换了脱脱,导致军心涣散,张士诚趁机发动反攻,元军大败。

当高丽的残兵败将退回国内,把元朝的统治风雨飘摇的消息带给恭愍王时,恭愍王开始考虑脱离元朝独立。

不过,元朝虽然已露败相,毕竟是个大国,尚有余力。

于是,恭愍王决定,一点点地跟元朝“脱钩”。

1356年,恭愍王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小动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事有三件。

第一,他宣布不再用元朝的年号,意思是不再奉元朝为正朔;

第二,他处死了19名亲元朝的高丽官员,清除潜在的监视者;

第三,他派兵占领了元朝的双城总管府(今朝鲜西部的咸镜南道),夺回了当初被元朝夺走的领土。

恭愍王时期高丽的扩张示意图

在这个过程中,一位高丽籍的元朝军官李子春,带着儿子李成桂一同投效了恭愍王,这是未来的重要人物。

1356年的这三个事件,足以让元朝感受到,恭愍王在准备脱离元朝闹独立。

当然,恭愍王知道不能步子迈得太大,把元朝彻底激怒。

于是第二年新年,他像往常一样,派使者去元大都拜年,该做的礼节全部做足,依然表现得像是蒙古人忠诚的臣子。

此时元朝忙于对付红巾军,既然高丽做了姿态,也就干脆大事化小,没有惩罚恭愍王,默许了他搞内部清洗和占领双城。

借此,恭愍王摸清了元朝的虚实和底线,他也就敢继续他的独立活动。

这时,上天似乎给了恭愍王一个机遇。

就在恭愍王不断搞小动作的这一年,红巾军的刘福通,派出的三路大军北伐,其中东西两路进攻山东、山西,很快都失败溃散了。

只有中路军战绩不错,虽然没能按原计划兵临元大都城下,但他们从山西的元军薄弱处一路北上,攻击了位于今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元上都。

不过这一路的红巾军,归途已经被阻断,又无力去进攻有重兵防范的大都,身处茫茫大草原,进退两难,只能挑着元军力量薄弱的地方去突破,打到哪算哪。

就这样,这支军队,从山西打到了内蒙古,又从内蒙古打到了辽宁。

此时,进攻高丽就成了他们顺理成章的选择。

因为,一来可以解决补给问题,二来如果战事顺利,还可以从朝鲜半岛通过海路,返回中原。

1359年冬天,红巾军渡过鸭绿江,攻入高丽。

红巾军的到来,让恭愍王更加坚信元朝离垮台不远了。

为了在元朝覆灭后,依然能够稳固统治,恭愍王决定借助红巾军入侵的这个机会,加快内部的洗牌,树立自己的威望。

1359年,红巾军的先头部队很快攻陷了高丽的西京平壤,但由于当时已是隆冬,缺少越冬衣物的红巾军在严寒中大批冻死冻伤,高丽军趁机反攻,把红巾军赶出境外。

第二年,红巾军的主力部队,号称有十万之众,卷土重来。

出于借机搞内部清洗的考虑,恭愍王选择避其锋芒,积蓄力量。

1361年,红巾军逼近高丽首都开京(今朝鲜开城)时,恭愍王轻骑简从,逃离首都。

恭愍王逃到福州(今韩国安东),暂时安顿下来,然后招揽分散的高丽诸将,集结兵马,准备反击。

果然,面对外敌入侵,这些平时各个派别的武将都暂时达成统一阵线,听命于恭愍王,高丽很快组织起了号称20万的大军。

而红巾军方面,军队的风纪很差,红巾军在高丽烧杀抢掠,让高丽人心怀怨恨。

在开京沦陷一两个月之后,高丽人开始反击。

1362年正月,高丽军借着大雪,向开京城外躲在兵营里烤火的红巾军发动奇袭,开京城里的高丽人也群起响应,里外夹攻,毫无防备的红巾军被杀得大败,死伤惨重。

后来西京平壤也被高丽军收复,红巾军残部逃回辽东,向元朝投降。

开京被收复后,恭愍王没有急着回去,而是在路上磨磨蹭蹭,走了一年零三个月。

这期间他开始着手对高丽的文武官员的清洗,以“投降红巾军”的罪名惩处了一批官员,而一些异己的官员,和功高震主的将领,也被借故打击。

也许恭愍王觉得这个机会实在难得,故而把打击面划得太大,令他没想到的是,局势就此脱离他的掌控。

在恭愍王返回开京的途中,他身边的一位权臣,大概是担心地位被取代,就矫诏,命三名在抵抗红巾军之战中立有大功的武将,杀死了高丽军队的总指挥。

事发后,恭愍王没有追究幕后责任人,只是以“擅杀大臣”的罪名,把那三名武将处死了。

此举,恭愍王看似糊涂,实则他想借故除掉功高盖主的武将,收拢权柄。

可是他的手段太过激进,让很多大臣对他离心离德。

回到开京后,恭愍王下诏让逃散的官员回来复职,但很多人都没理睬,一位曾经深受恭愍王信任、也曾忠心耿耿的重臣甚至谋划刺杀恭愍王,不过没有成功。

意识到手下的忠诚度出了问题,恭愍王又试图抱元朝的大腿,重新宣布奉元朝“正朔”。

不过元朝看到他统治不稳,开始翻起旧账,追究他之前清洗亲蒙古官员的事,还一度要废黜恭愍王。

只不过,元朝现在自己焦头烂额,只能出言恫吓。

好在,没过几年,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北伐,元顺帝弃大都逃往蒙古草原,元朝就此灭亡。

高丽作为元朝附庸国的历史,也就此结束了。

不过恭愍王和他的高丽王朝也走到了尽头。

1374年,众叛亲离的恭愍王在睡梦中,被宦官乱刀砍死。

又过了几年,前面提到的李成桂掌握了高丽实权,他上演了高丽版的“陈桥兵变”,建立了李氏朝鲜王朝。

上图为李成桂画像和影视剧中的李成桂画像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看出,恭愍王虽然看到了元朝衰落、红巾军入侵这个变局带来的机遇,但他太急于清除异己,在没能力掌控全局的情况下,就进行大清洗,反而搞坏了队伍的忠诚度。

而更令恭愍王没想到的是,红巾军之乱,虽然消灭了一批恭愍王忌惮的传统重臣,却给了少壮派将领机会,让他们在战争中脱颖而出。

这让局势走向了恭愍王谋划的反方向。

就这样,恭愍王的苦心谋划,到头来,反倒变成了为他人作嫁衣裳。

参考书目:

[美]鲁大维《帝国的暮光》,李梅花译,甲骨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1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军攻入大都,本该亡国的元朝仍延续200年!元顺帝的逃跑很关键
暗无天日,黑白不分,南宋是如何浑浑噩噩地度过了最后70年时光?
明朝却一生被蒙古困扰!不是军队不行!
元朝高丽军队中原作战记--曾经偶遇朱元璋
朱元璋问蒙古姑娘:什么东西最大?姑娘答了4个字,成了他的儿媳
中华武将的巅峰之战——漠北之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