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赎罪日战争”复仇,地狱之门打开?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7日凌晨,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向以色列发起近年来最大规模的袭击之一,发射数千枚火箭弹。

几十名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则通过陆路、海上和使用滑翔伞从空中越过边界,进入以色列境内展开代号“阿克萨洪水”的军事行动,以色列正在举办的一个音乐节(有人说是为了声援巴勒斯坦的和平音乐会),遭哈马斯武装人员袭击,数百名以色列平民遭到屠杀。
 
伴随着硝烟与炮火,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7日宣布,以色列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誓言让哈马斯付出沉重代价。以色列国防军宣布大规模招募预备役人员,一些现任和前任以色列政府官员也一起入伍,其中包括前总理纳夫塔利-贝内特。
 
到了10月8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正式向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宣战,这是50年来的第一次。
 
中东局势大乱。
 
在哈马斯袭击以色列的前一天,10月6日,正是“赎罪日战争”爆发50周年纪念日。
 
整整50年前,1973年10月6日下午,苏伊士运河东岸,伴随着以色列防御工事里巨大的两次爆炸声,埃及出动200多架飞机,对以色列展开空袭。
 
接下来,埃及的陆军士兵一边喊着“真主万岁”,一边强渡运河。在埃及军队的猛烈进攻下,以色列人猝不及防,苦心经营的巴列夫防线瞬间被冲垮,以色列再度面临亡国的危险……
 
10月6日这一天,是穆斯林的斋月节,也是犹太教的赎罪日,斋月节里的阿拉伯人,白天不吃饭,缩短工作时间,减少活动,这一天也是犹太人的绝对休息日,从日出至日落,不吃、不喝、不吸烟、不广播。
 
所以,1973年的这场战争,被称为“赎罪日战争”

“如果我们能在西奈夺回10厘米的土地,并站稳脚跟不撤退,那么我们就能彻底改变东西方对我们的态度,改变一切、特别是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失败后我们生活中的耻辱。”
——埃及前总统萨达特赎罪日战争之前的讲话

某种程度上看,至少从战争爆发的突然性上来说,这一次的巴以冲突,与赎罪日战争,还真的具有相当程度的相似性。
 
根据以色列媒体报道,在战争第一天里,以色列死亡人数超过600,受伤2000余人,另有100多人被劫持为人质,这种伤亡已经大大超过了1973年赎罪日战争爆发第一天的情况。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赎罪日战争爆发前后的国际局势。
 
1973年之前,持续多年的贸易赤字,早就让美国的通胀暗流涌动,哪怕美国政府和美联储一度拥有3万吨黄金占当时全球央行黄金储备的70%),但比起美联储疯狂印刷出的美元,比起泛滥成灾的海外美元,这些黄金都微不足道。
 
美国黄金储备持续减少,其黄金储备在世界所有国家官方黄金储备中的比例也持续降低,而其他国家的政府和央行当然不是傻子,它们根据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规则,开始不断拿着美元找到美国财政部兑换成黄金。
 
到1970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已经从最高峰的近3万吨,下降到不足1万吨,如果再不采取措施,美国的黄金储备很快将遭遇全世界的挤兑。
 

1971年8月,时任总统尼克松,不得不对全世界耍赖,宣布关闭美国黄金兑换窗口,同时在美国实施通常在战争期间才会施行的全面的工资和物价管制,时间3个月。

 数据来源:IMF

政治外交上的无赖,加上通胀上的花招,为尼克松带来了连任,让他更加相信管制的力量,到了1973年年中,他再次宣布为期3个月的价格管制,还施压时任美联储主席的伯恩斯,要求降低利率,加大印钞力度。
 
然而,美国曾经一手遮天的国际金融市场,却已经开始到处出现“叛乱”,虽然美国股市保持稳定,但主要西方国家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却大幅度波动,国际金融市场开始变得动荡不安。

1973年3月,西欧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马克的风潮,各国汇率每天都上蹿下跳,欧洲计价体系陷入混乱。
 
为了稳定国内货币和经济体系,欧洲共同市场的9个国家,在巴黎召开会议并达成了协议,它们的货币一起对美元实施浮动汇率,实施了近30年的固定汇率制度彻底崩溃。

这,也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彻底垮台。
 
赎罪日战争爆发之后,依赖着苏联的武器装备,埃及和叙利亚联军在战争初期取得了胜利,但很快地,以色列反应过来并开始反击。
 

在美国武器援助的基础上,以色列先集中兵力,遏制住叙利亚的进攻。然后,借助美国侦查卫星,观察到埃及军队的一个缺口,利用这个缺口,以色列迂回攻击,打回了苏伊士运河。

 
接下来,战局被逆转,以色列军队踏上埃及本土,逼近首都开罗……
 
在这期间,1973年10月14日,美国向以色列空运武器的信息被公开,以此为由,在沙特领导下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将出口至美国的原油,3.01美元/桶提高到5.11美元,并10月17日决定,每个月降低石油产量5%,并威胁彻底对西方禁运石油。
 
10月20日,沙特阿拉伯宣布对美国实行石油禁运,其他阿拉伯产油国随后加入,并将禁运扩大到荷兰等支持美国的西方国家,世界市场上一下子减少石油供应量500万桶/日,原油价格飙升,西方石油危机全面爆发。
 
10月22日,美国和苏联就中东战争进行了相关谈判,然后,联合国通过了停火决议,要求以色列与埃及的战斗立刻停止。
 
在两个超级大国施压下,以色列停止攻击,埃及和叙利亚停火,伊拉克也撤回了军队。到了10月26日,双方战斗完全终止,但是,埃及第三军团被切断了补给,成为以色列的人质,双方仍然处于军事对峙状态。
 
到1973年11月下旬,欧共体和日本先后表态,在中东问题上支持阿拉伯人,禁运黑名单上仅剩下美国和荷兰两个国家。
 
到1974年1月1日,以色列仍然没有撤回部队,为了向以色列施压,阿拉伯产油国再度将出口油价提高至11.65美元/桶,相比1973年初的3美元/桶,上涨近3倍
 
1974年3月5日,以色列从占领区撤回其战斗部队,埃及人质获释,1974年3月18日,OPEC宣布“石油禁运”结束。
 
“石油禁运”虽然结束,但国际油价却再也回不到从前——
欧佩克认为,原油应该“公平”按照金本位时代的价格来计算,黄金价格相比1968年涨了4倍以上,那么原油的价格至少也应该涨4倍。
 
在油价高企的影响之下,西方国家正式开启其长达10年的“经济停滞,通胀高企”的大滞胀时代,二战后的岁月静好,就此结束。
 

下面的图表,是1967-1975年伦敦黄金价格及美国原油价格的变化。

数据来源:EIA,Kitco

下面这幅图表,则是赎罪日战争爆发前后美股及美债的表现。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当前的巴以战争所面临的金融环境。
 
同样是美国经历多年贸易赤字,同样是连续的政府赤字;
同样经历着股市的高位盘整,同样经历过黄金价格下跌;
同样的前两年经历过疯狂印钞(1971年关闭黄金窗口、2020年疫情封控印钞),但通胀正在被持续压低,但又在原油的带领下“蠢蠢欲动”;
……
 
所不同的是,过去半年,美国经济一直以“超出预期”的态势运行,在经济持续超预期之下,美联储也一直坚持鹰派加息声调,再加上美国政府大肆拍卖国债,导致过去半年的美国国债收益率持续大涨(赎罪日战争前是持续下跌),进而让全球的金融市场持续承压……
 
那么,接下来有没有可能,因为巴以战争爆发,沙特等国家也搞个禁运或者限产啥的,然后,原油价格飙升,带动通胀率飙升,然后,世界经济经历新的一轮大滞胀时代?
 
可能性嘛,理论上说当然是存在的,尤其是当前美国通胀短期被压制,但长期看仍然暗流涌动之时。
 
但是,无论是中东原油生产的重要性方面,或是美国对原油进口的依赖方面,或阿拉伯国家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程度来说,让阿拉伯国家统一减产或禁运原油,进而支持巴勒斯坦的基础,并不存在……
 

首要原因,当然是因为近些年页岩油的开发,美国原油产量大增,原油净进口大量减少,OPEC原油产量对美国的油价影响力没那么大了。

数据来源:EIA
 
其次,就在哈马斯发动对以色列的袭击之前,10月6日,有媒体报道称,沙特向美国白宫表示,称沙特愿意增产石油,以促成“美沙共同防御协议”,但沙特也声称,石油生产行动将取决于市场条件。如果油价偏高,沙特愿意在2024年年初采取行动。
 
根据报道,这是达成一项三方协议努力的一部分,拜登政府希望在未来六个月内促成沙特与以色列恢复外交关系,作为交换,美国将为沙特提供安全保障并提供民用核技术援助,这也正是前两周WTI油价暴跌的核心原因。
 
也就是说,沙特这次很可能不会站在巴勒斯坦的立场去考虑问题,而是很有可能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更愿意向美国“出卖巴勒斯坦”,换来自身与以色列的建交——沙特的态度,很可能也代表了海湾诸多阿拉伯国家的选择。
 
既然沙特愿意与美国、以色列合作,而不是站在自己的阿拉伯兄弟——巴勒斯坦这边,所谓的“油价大涨”,很可能就会变成无源之水,原油价格会顺应原本的逻辑和趋势。
 
最后,巴勒斯坦如果无法在阿拉伯世界争取到实质性援助,以哈马斯的实力和加沙地带的狭小,只要以色列启动战争模式差不多就意味着战争的结束,从而导致本次事件影响很小。
 
正因为如此,这一次的巴以战争,与50年前的赎罪日战争,看起来有同样的韵脚,但个人推断,其结果对金融市场和国际局势的影响,将会远远小于上一次。最多只是激起原油、黄金价格波动的一些应激反应和涟漪。

至于一些人所宣扬的“世界大战”,更是胡扯八道。
 
当然,本次战争对金融市场影响不大,但无论对即将遭受报复的巴勒斯坦人民还是已经遭受袭击的以色列平民来说,本次战争的爆发绝对都是灾难性的。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哈马斯一直困守加沙一隅,拒不承认以色列,但长期以来已经被以色列打压得几乎像关进了监狱一样,但这一次,他们通过精密的组织和成功的袭击,除了杀戮之外,还给普通以色列人造成极大的心理震撼——
隔离墙和防空系统居然没有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这让最近几十年来把安全视为“理所当然”的以色列民众,第一次体会到杀戮和死亡距离他们如此之近。
 
作为中东首屈一指的强国,以色列被人如此袭击,平民被屠杀,参加音乐会的女游客尸体被裸体游街,新仇旧恨一起,以色列必然会选择加倍的报复。

按照以往的习惯,每一个以色列军民的伤亡,以色列恐怕至少要杀戮10个巴勒斯坦武装分子或平民来“补偿”。
 
对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来说,随着以色列攻击的开始,一场血雨腥风,即将对着他们头上倾泻而去,地狱之门已经打开。
 
原本就极度互相仇恨的两个民族,接下来更添新仇,一道道的隔离墙,正在变成一道道的血沟,而且随着越来越多新鲜的血肉仇恨被添加在里面,这个血沟会越来越深、越来越无法消解。
 
即便在袭击之后,以色列也得不到想要的安全,他们的敌人遍布整个中东,即便彻底消灭了哈马斯,还有真主党,还有吉哈德,还有旁边那个令人生畏的历史巨人——伊朗。
 
那又能怎么办呢?
 
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到今天,巴以冲突已经持续了75年,生活于和平环境的我们也许从来不曾理解,对于他们而言,杀戮和死亡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伊朗,哈马斯发动袭击的获利者!
美军要杀回中东?巴以冲突背后的大国博弈
【口袋分享】石油武器的进化 谁用谁知道
断交!召回!打击!三招打疼以色列
以色列·巴勒斯坦火药桶(1)五问五答
斯蒂芬·沃尔特文章:美国是巴以新一轮战争的根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