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志愿军“单兵战神”胡修道,杀敌如割草,单人消灭280美军!
作者概略北方
文章来源于军武次位面

海岸线架好大炮
就能让一个民族屈服的历史
一去不复返了!

大家好,我是头像机枪一样秃秃秃秃的排稿少女梦小二,今天我们讲的故事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胡修道。

世界上毙敌最多的步兵是谁?
 
恐怕很多人会说是美国的巴斯隆,根据美国方面的宣传,巴斯隆在他的瓜岛成名战里,用机枪杀死了1500-2100名日军。这个数字很多人表示怀疑,认为这其实是他所在部队的杀敌人数,巴斯隆本人的杀敌人数应该在400-500左右。
 
而在中国,也有一位类似的单兵战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这位战神杀敌如割草,毙敌达280人!
 

要说胡修道,就必须讲讲胡修道成名战的背景。这就是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1952年秋,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全线性战术反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为了在停战谈判中获取主动,并伺机夺取志愿军中部战线要点五圣山以改善防御态势,摆脱战场上的被动局面,“联合国军”于10月14日发动'金化攻势",向上甘岭地区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实施进攻。
 

上甘岭的故事大多数人从小都知道,都知道一开始的地面阵地在美军炮火下损失很大,志愿军只能在坑道躲避炮火,当美军步兵接近山顶棱线的时候,志愿军小分队会迅速从坑道钻出来,向攀爬的美军士兵射出复仇的子弹,将美韩军赶下山。
 
▲上甘岭战役油画
 
但是随后,由于伤亡巨大,表面阵地大部丢失,志愿军不得不撤入反斜面的坑道坚持作战。
 
597.9高地有着巨大的反斜面,志愿军挖了3条大坑道,8条小坑道,然后美军就头疼了。无论发射多少炮弹都不可能炸到坑道口,也炸不到背面的步兵壕,即便把山顶削去几米也无济于事。
 
但是随后的坑道战是非常艰难的,没水没粮,志愿军硬生生坚持了十几天,反复威胁敌人后方,致使美军无法继续向北进攻。
 
▲志愿军只能接这几滴水来解渴
 
然后就迎来了10月30日的大反攻,志愿军史无前例地向597.9高地炮击了四个多小时,随后反击部队从坑道冲出,重新占领了597.9高地。
 
胡修道的成名之战,就发生在重新占领597.9高地之后的恢复巩固阵地阶段,也是上甘岭战役的最后一个阶段。
 
▲胡修道
 
胡修道出生于1931年10月,是四川金堂县人,1951年6月胡修道参加志愿军赴朝参战。1952年10月14日,胡修道随部队参加上甘岭作战。
 
▲胡修道的父亲和母亲
 
而此时,他只是个当兵一年多的新兵。
 
还好,志愿军有老兵带新兵的传统,毕竟老兵从尸山血海中总结出的经验往往是最宝贵的。负责带胡修道和滕士生两名新兵的是班长李锋,他们三个人负责坚守3号阵地,3号阵地位于主峰阵地上,和左侧的7号阵地、前面的9号阵地、右面的10号阵地互为犄角。
 
▲上甘岭各阵地位置
 
由于之前的拉锯战和美军的炮火,3号阵地的工事早被夷为平地,3个人只能藏在一块被打去半截的青石头下面坚持作战。
 
经过总结前期作战经验,志愿军采用了小兵群战术,具体来说就是在一个防守点位并不投入过多的有生力量,而是以二三个人为主,防止被美军优势炮火团灭,一旦有伤亡,随时补充。
 
▲3人战斗小组
 
而这种小兵群的防守火力中坚并不完全是机枪,还有手榴弹和爆破筒。战术也很简单,当敌人进攻时,机枪向其两侧射击,逼敌人收拢队形,向中间集中。
 
然后等敌人接近阵地,就集中火力扫射中间的敌人,这时前面的敌人有的卧倒,有的往回跑,而后面的敌人仍然向前进攻,这样敌人就挤成了一团。
 
 
这时,志愿军就拼命朝下扔苏制RPG43式手榴弹(志愿军一般叫手雷以示区别)和爆破筒,这种本来用于反坦克的武器拿来炸步兵,一炸一大片,效果非常好。这种战术也被志愿军称为包饺子战术。
 
▲志愿军手持RPG43
 
胡修道所在的战斗小组,就是以扔爆炸物为主的。而在上甘岭战役第三阶段的反击阶段,中国的后勤保障有了质的提高,弹药消耗最高的一天,537.7高地上仅仅两个连就打出了子弹30余万发,手榴弹和手雷3万余枚,爆破筒260根,炮弹2.1万发。

由于长时间高强度持续射击,武器损耗也非常惊人,他们总共打坏10挺苏式转盘机枪、62支冲锋枪、90支步枪,占全部武器的80%以上!

在这一阶段,志愿军成功收复了597.9高地和537.7高地,并开始狙击联合国军的反扑。如果没有后勤物资和弹药的充足供应,胡修道也是打不赢这场仗的。
 

▲上甘岭战役弹药补给非常艰难
运输人员伤亡率高达90%
 
11月5日,韩军(推测为韩军第9师30团)在美军的炮火的掩护下,开始向597.9高地反扑。等其他阵地的火力把韩军赶到阵地前。只听班长叫了声“开火”,胡修道就开始拼命往外扔手榴弹和爆破筒,一大片韩军士兵被炸倒在半山坡上。
 

由于是新兵,胡修道连敌方撤退了都不知道,要不是班长拉住他,胡修道恐怕要把阵地上的弹药都扔下去了。
 

胡修道后来回忆说,“直到班长抓住我的手腕,我才知道敌人早已被打退了,我一直十分懊悔自己当时浪费了那么多宝贵的弹药。”
 
紧接着,韩军重整队伍,发动了第二次进攻。三人默契配合,班长炸近处的敌人,胡修道使用机枪扫射远处的敌人,藤士生供应弹药,就这样,打了3个小时,打退敌人10余次进攻。
 
这时,9号阵地因伤亡巨大,班长被抽调支援9号阵地,3号阵地就只剩下了两个新兵,这无疑给坚守阵地又增加了难度,他们面对的,是两个排的敌军进攻。
 
▲战斗往往打到肉搏
 
由于这次是美军进攻,炮击的时间格外长,幸运的是胡修道和藤士生两人在大青石后奇迹般地躲过了炮击,在炮击结束后,美军开始向上进攻,胡修道先是扔手榴弹炸死了一个军官,然后和藤士生拿起冲锋枪扫射,就这样又打退敌人十几次进攻,迫使敌人暂时停止了对3号阵地的攻击。
 
这时,隔壁10号阵地上的志愿军也伤亡殆尽,即将被美军攻占,胡修道很有战术头脑,知道如果10号阵地丢了,自己也守不久,就带领藤士生冒着敌人机枪火力封锁,直扑10号阵地,抢先登上制高点,扔出爆破筒将敌人炸飞,保住了阵地。
 
▲王成孤身守阵地形象的塑造
就有一部分胡修道的事迹在里面体现
 
坚守到10号阵地得到从坑道中冲出的志愿军增援后,胡修道又跑回3号阵地那块大石头下。
 
虽然只是经历了一个上午,却是胡修道从新兵向战神的转变,他凭着敏锐的战场嗅觉,总是能发现哪里是敌人的薄弱点。
 
到了下午,敌人还在不断地同时向3号、9号、10号阵地发起猛攻,但是在胡修道的顽强抵抗下,敌人始终无法攻上3号阵地,但士藤士生也身负重伤无法继续战斗了,3号阵地上,只剩下了胡修道一个人。
 


还好,3号阵地上的弹药还算充沛,胡修道利用战斗间隙准备好了大量手雷、手榴弹及弹匣放在阵前,整个下午,胡修道都在扔手榴弹、扫射,扔手榴弹、扫射中度过,由于其藏身的大青石位置较好,无法被炮击中,竟然打退了敌人无数次进攻,而胡修道自己则毫发无伤!
 
 
这在十分钟填进去一个连的上甘岭战役中,简直就是奇迹。除了运气真好之外,胡修道的勇气和战斗技巧也是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就这样,一直打到傍晚,胡修道打退了美韩军41次进攻,观察哨经观察和清点,报告胡修道杀伤的美韩军高达280余人!
 

这个21岁的四川新兵自己可能都没想到,他创造了历史上中国单兵的最高歼敌记录,创造了孤胆作战的光辉典范!
 
随后,直到上甘岭战役结束,美韩军再也没能踏上597.9高地一步。而胡修道也被授予“一级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朝鲜授予胡修道的一级国旗勋章和金星奖章
现存放于军博

战争结束后,胡修道活着回到了祖国,还和一位姑娘结为夫妻。1988年退休前担任某集团军副参谋长,2002年在南京逝世。
 
▲胡修道和家人合影
 
老兵永不死,在抗美援朝70周年的日子里,让我们向胡修道和千千万万个胡修道这样的英雄致敬!

▲今天我是志愿军女兵!
拍摄于《金刚川》军武观影团现场

打赏条鸡腿,干活不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甘岭:王牌出场
这个志愿军战士重伤昏迷,被枪声惊醒后他的举动令6万美军胆寒
志愿军“单兵之王”胡修道:一天歼敌280余人,战后昏睡3天
血战上甘岭——战斗英雄黄继光的故事
血战上甘岭(1952年10-11月)——《百战成钢、卫我中华》八十九
震撼人心的上甘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