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1岁志愿军战士留下绝笔家书,字字坚定,令人动容!
黄继光并不识字,在文书的帮助下,战场上,他曾给母亲写了几封信。在1952年4月的写给家里的最后这封信中,有这样一段:“男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

“不立功不下战场”,21岁年轻志愿军战士在给母亲的信中立下这样一个军令状。这是他留下的最后一封家书。

纵身一跃,他用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为战友换得进攻的道路。他兑现了“军令状”,却也将自己的生命一同留在了战场。

山河无恙,魂兮归来!

68年前的今天,1953年2月26日,黄继光遗体被运回祖国,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一个多月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黄继光追记特等功,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

当年,他为国出征,牺牲在了上甘岭战役中。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黄继光依然是一面不倒的战旗,激励着人们不畏艰险、奋勇向前。

黄继光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

他刚满20岁。

当征兵的队伍到中江县时,

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名参军,

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

临行前,

黄继光将乡亲们送的一条手帕转送给母亲,

留作念想。

黄继光给母亲留下绣有“可爱祖国”的手帕。

1952年10月,

上甘岭战役打响。

为攻下五圣山,

敌人重点进攻了志愿军部署的537.7和597.9高地。

飞机投掷炸弹、火箭炮轰炸、汽油烧山

…… 

10月19日,

上甘岭战役开始第六天,

志愿军已经丢失了全部表面阵地。

为夺回失守的阵地,

志愿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下令反攻。

师长崔建功命令所有干部下派一级,

全部到前线参加战斗。

经过大半夜的浴血奋战,

志愿军收回了537.7高地的全部阵地、

597.9高地的大部分阵地,

可唯独0号阵地久攻不下。

眼看天就要亮了,

营参谋长心急如焚,

让通讯员黄继光去6连传达命令,

务必在天亮之前拿下0号阵地,

否则敌人将以此为依托,进行反扑,

志愿军将腹背受敌。

冲进6连指挥所后,

黄继光发现,

原本100多人的6连只剩下了16人。

2营参谋长张广生和6连连长万福来带领3个小组,

实施连续攻击,

但3个小组很快伤亡殆尽。

就在连长万福来向战士们喊谁要一起上去的时候,

黄继光拦住了他。

为了让连长万福来继续指挥战斗,

黄继光主动请求担负爆破任务,

与吴山羊、肖登良组成了爆破小组,

向敌人进发。

出发前,

黄继光把早已写好的决心书,

连同母亲的信,

一并交给了万福来。

黄继光并不识字,

在文书的帮助下,

战场上,他曾给母亲写了几封信。

信中,“不知母亲的身体好吗?

不要挂念,男在外面生活很好”

书写了参军离家后对母亲的深切挂念;

一句“弟在参加志愿军得多光荣的”,

表达了对家人参军的自豪感

…… 

字里行间,朴实而温情。

在1952年4月的写给家里的最后这封信中,

有这样一段:

“男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

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

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

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

不立功不下战场。”

不立功,不下战场!

这是何等的决心与勇气!

这封饱含深情的书信,

字里行间透射出黄继光心系家国的笃厚情怀。

几个月后,

黄继光随军到五圣山阵地接防时,

电影队为战士们带来了苏联电影《普通一兵》。

电影中有这样一幕:

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

红军战士马特洛索夫英勇顽强,

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从碉堡里射出的子弹,

壮烈献身。

看到这样的画面,

黄继光受到了强烈震撼,

并对战友表示,

“要是叫我,我也这样做”。

事实上,

他也真的这样做了。

战斗中,

黄继光和肖登良分别炸掉了敌人东西两侧地堡,

此时只剩下中间的地堡。

敌人机枪扫射之下,

吴山羊牺牲了,

肖登良受伤后再也站不起来,

只有黄继光还拖着一条伤腿缓慢向前爬去。

向着敌人的地堡,

他奋力扔出最后一颗手雷,

然而只炸塌了地堡一角。

黄继光爬到地堡一侧,

奋力支撑起自己的身体,

左手抓住地上的麻包

…… 

望向冲上来的战友,

黄继光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机枪口。

这时6连的战士们冲出战壕,

他们踏着黄继光走过的道路,

冲向了敌人的地堡,

将子弹全部射向美国士兵。

1952年10月20日清晨,

战斗结束了。

整理战场时,

战友们发现,

黄继光仍然趴在地堡上,

两手还紧紧抠着地堡上的麻包,

敌人的子弹穿过他的腹部,

在背部留下了一个碗口大小的窟窿。

战友们含着眼泪,

将黄继光身上的血块清洗干净,

背部的伤口缝合好,

并为他换上了一身新的军装。

1953年2月26日,

黄继光的遗体运回祖国,

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1953年4月,

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

参加全国妇联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后,

毛泽东紧紧握着邓芳芝的手,

动情地说:“你失去了一个儿子,

我也失去了一个儿子,

他们牺牲得光荣。” 

在两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

包括黄继光在内

共197653名抗美援朝烈士

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致敬!

(来源:“CCTV国家记忆”微信公号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盘点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两位特级战斗英雄,比影视里的更悲壮
红枫叶《传承英雄基因 做民族脊梁》——读《决战朝鲜》随笔丨主播艾眉
上甘岭:当英雄的名字刻进历史
特等功臣——张广生
特级英雄——黄继光
王近山含泪回忆上甘岭:堵枪眼的何止一个黄继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