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旧文重发,以纪念袁老

题记:这文写了得有小20年了,彼时,老朱应杂志社的要求写写关于袁老的文章,今天找出来,发一下,以纪念这位伟人。

袁老一路走好,中国人民感谢您!

 在当代中国,无数学生的课本上都曾出现过这样一句让国人无比自豪的话:“我们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一个创举,更是一个奇迹,这一奇迹的产生是与一个人的努力密不可分的,这个人的名字叫袁隆平。

 1930年9月1日,一个小生命降生在北平协和医院的产房里。没有人会想到,几十年后,这个小生命带给世界的贡献竟然是让数以亿万计的人们拥有了生命最起码的前提条件:填饱肚子。这个孩子就是袁隆平。

少年时代的袁隆平兴趣广泛,喜欢音乐,爱好体育,尤其酷爱游泳。1949年夏天,当父亲问即将高中毕业的袁隆平未来的选择时,他毫不犹豫的回答:“做一个农业科学家。”

 这一刻的选择注定了袁隆平的一生与水稻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0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袁隆平在他的水稻试验田中他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它比一般水稻高出许多,稻穗足有手掌那么大,早在重庆读书期间,袁隆平便接触到了当时欧美著名的遗传学家孟德尔和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知道它对良种繁殖发挥着重大作用。那一刻,袁隆平决定对这株鹤立鸡群的水稻的基因进行研究。

这株水稻共结出170粒稻种,袁隆平精心地把它们收集起来,第二年,他把这些种子散在瓦罐的培养土里,然后等小苗长大后再栽插到试验田里。然而结果却令袁隆平大失所望,那株原本优势很明显的种苗,其后代的性状竟然发生了分离,居然没有一株赶上其前代。袁隆平凝视着变异的稻株,突然眼前一亮,灵感顿时涌上心头:那“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品种间的杂交优势现象,很可能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水稻杂交有优势,这是袁隆平从实践中得到的一个突破性的结论,这一发现让他从此踏上了一条通往成功的路。根据这一发现,袁隆平萌发了利用这种杂交优势提高水稻产量的设想。

 正当袁隆平全身心地投入到杂交水稻研究中时,“文革”开始了,在那个造反有理的年代里,袁隆平遭到了坏人的诬陷,奇怪的是,当时造反派和工作组却迟迟没有把袁隆平揪进“牛棚”进行改造,他依然在他的试验田里和他的水稻在一起。多年以后人们才知道,是当时的国家科委九局局长赵石英充当了袁隆平的保护伞,赵石英以他敏锐的眼光看到了袁隆平所从事的研究的巨大社会意义,冒着风险在关键时刻拉了袁隆平一把,这一把不仅帮助了袁隆平,也拯救了中国农业,为未来中国人自豪的向世界宣布用7%的耕地供养世界22%的人口起到了至关的重要作用。

海南的天气炎热,夜晚野地里的蚊虫成群结队,咬得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浑身青肿。为了防止蚊虫叮咬,一次他们用盖稻秧的薄膜把全身裹严,这样蚊虫确实咬不到他们了,但由于透不过气来,一夜之间他们的身上却被捂出一身的扉子。

1970年11月3日的上午,袁隆平的两位助手冯克珊与李必湖一同来到一座铁路大桥旁的一块沼泽地,李必湖突然眼睛一亮,他发现了一株长得很异常的野生稻。它分蘖成三个稻穗,只见这三个正在扬花的稻穗,花药细瘦,呈火箭形,色泽浅黄,不开裂散粉,当李必湖断定这是一株野生的雄性不育株后,二人怀着欣喜的心情,小心翼翼地将这株比金子更贵重的野生雄性不育稻株连根带泥挖出来,用衣服包住,带到试验田里,同广矮3484栽植在一起。同时,李必湖给正在北京作理论探讨的袁老师发出去了一封报喜的电报。袁隆平当即为这棵野生不育株命名为“野败”,其含义就是野生的雄性败育稻。

 “野败”的发现,为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事业打开了突破口,这株“野败”,为杂交水稻科研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也是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在杂交水稻的探索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转机。

1971年初,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决定组织全国性的协作攻关。袁隆平慷慨地把辛勤培育了近一年的“野败”材料???已表现出非常优越的雄性不育保持功能的杂交F1,分送给我国有关单位,大家广泛协作,共同进行实验研究。

为了尽快开拓一条杂交水稻的高产之路,1973年初春季节,袁隆平亲自在海南岛南红基地配置了10公斤杂交水稻种。回长沙后,分给他的助手们试种。

 以后的二十年,杂交制种技术从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自1976年至1988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水稻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79年,受世界各国同仁之约,袁隆平开始出访世界各国,帮助不同肤色的民族培育水稻。他多次赴菲律宾、印度、越南、马来西亚、缅甸等国家,指导当地科学技术人员培育杂交水稻;赴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发达国家登台讲学,传授技术,培训农业技术专家,用自己的努力,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981年,国家将第一个特等发明奖授予袁隆平及他的研究小组,袁隆平也因此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8项国际大奖,并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982年的初秋季节,马尼拉洛斯巴洛斯镇国际水稻研究所,国际水稻界的又一次盛会在这里举行。会议开始后,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庄重地将袁隆平引向主席台。随即,投影机在字幕上打出袁隆平的巨幅头像,头像下方,显示出一行特大号的黑体英文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报告大厅里立刻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1999年6月,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牵头,联合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家法人股东,共同出资筹建“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袁隆平领导的国家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有25%的股份。2000年12月11日,我国第一家以农业科学家的名字冠名的上市公司“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隆平高科”)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隆平高科”股票发行价为12.98元,当日开盘价为27.89元,收盘价为40.37元。袁隆平院士作为该公司的股东,拥有250万股,一跃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靠着农业科学技术成为亿万富豪的知识分子。

2004年10月14日,世界粮食组织在美国艾奥瓦州得梅因市开会,将代表了这一领域最高奖励的“世界粮食奖”颁发给了中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以表彰他“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数量充足的粮食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有人估算,时至今日,仅 “袁隆平”这三个字的品牌价值就高达1008.9亿元,这一数字让那些曾经对农业研究的商业价值不屑一顾的人不得不对这一领域刮目相看,同时更让和袁隆平一样苦苦奋斗在农业战绩上的科技工作者们认识到了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的广阔前景。

袁隆平,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农业科学家用自己数十年的努力回答了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博士提出的尖锐命题:“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 一个铿锵有力的回答是:中国人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忘不了你——痛悼“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大丰收图,纪念水稻之父“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
袁隆平的奋斗故事。
这个年近90的中国老人,凭什么又一次震惊了世界?
双语 | 致敬稻田守望者—袁隆平!国士无双,一路走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