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成为顶级生物信息学家

前几天去南京参加两年一度的全国大会CCBSB2014,今年是第六届,见到许多熟识的前辈和老朋友,也结识了不少新朋友。相比于两年前在哈尔滨开的第五届大会,参会人数又多了100多。连大会特邀报告算上,总共76位学者做口头报告,其中30位学者我之前并不认识,这个比例正好是40%。领域里的大会小会,无论何时、何地,总有约40~50%的学者我不认识,这个比例近年来恒定不变,咱生信领域发展速度之快,由此可见一斑。70多位学者的报告所涉及的研究方向,大概至少有60多个,两位或者多位学者从事一个小的研究方向的现象,非常少见。昨晚和有11年交情的好友一起吃饭,大家回忆十年前国内生信开大会的场景,想了半天庆华来一句:那会儿大家好像没啥可以做的,哪像现在这么多问题啊!所以咱生信领域现在真实的场景是:火打着,油门踩到底,档挂到顶,一望无际的荒原,使劲的狂奔,一往无前;有条件的开法拉利,没条件的开乐驰,实在没条件的蹬个三轮儿也行,反正地盘儿有的是,谁抢着算谁的。兄弟我对这一现象总结:圈地运动。讲这儿估计有人不高兴了:你们生信咋做的这么散呢?这个不是咱生信想做的散:问题实在太多,又不缺数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都没解决,哪有时间管人家的东西啊?使劲儿的冲就得了。至于即将毕业,或者刚毕业的同行兄弟们,也别觉得没肉吃了,大家就算这么裸奔,也远没有涵盖生信所有的方向,并且一般一个小领域往少了说能容纳10位学者不算挤,那咱这领域的规模扩大10倍也照样容得下。所以咱在这儿说一句:欢迎加入圈地运动(要不改成“生信欢迎您”?)。

 

***************************************************************************

讲完废话讲正事。话说八号晚上参会的学者们开了一个“青年沙龙”,形式很活泼,讨论了各种问题,其中忘记谁提了个问题,大致就是怎么评价生物信息学者的水平。大家七嘴八舌说了半天,最后Shirley做总结,众人一听,有道理。所以回来之后Shirley就写了篇博文《Levelsof Bioinformatics Research》,建议同行兄弟们读读,推荐指数五星。因为咱生信算是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又是交叉学科,一般来说正统搞计算的觉得你在方法上没贡献,搞生物的又觉得你其实也就是个修电脑的。话说到这,电话铃儿响了,二楼打电话让过去看一下电脑咋黑屏了。好嘛,蹬蹬蹬跑下楼,围着电脑琢磨了半天,明白了:插头没插紧。摆平,回办公室。因此交叉学科评价这是个问题,哪边儿都不讨好,给个酱油级的评价那已经算是给面子了。所以同行评议才合理,好在咱生信现在人也不少,建立同行评议的机制并不困难。兄弟我写博客属于踩西瓜皮式的写法,滑哪儿写哪儿,这篇咱尽量忠于Shirley的原文,不改主要的观点。

如何成为顶级的生物信息学家?看你的研究。所以Shirley将生物信息学研究(注意,不是生物信息学者本人)的水平划分成五个层次。此外,Shirley不区分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和计算生物学(Computational biology),因此这两个概念不做区分。在这里咱再重复一遍,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的区别,就是西红柿炒蛋和蛋炒西红柿的区别,您要觉得有区别,那看我嘴型:呵呵。

0 (Level 0):为建模、而建模(modeling for modeling’s sake。简称:渣级。Shirley在博客里提到说“如果你记得功夫熊猫”,问题是我没记得这个,脑子里想的是《憨豆的黄金周》里那段nothing, nothing, nothing… 原博举的例子是,之前有人问:现在数据这么多,能建模的东西一大把,那我们该干点啥呢?Shirley就问:你想解决啥问题?答:建模的问题。这就像我坐电梯看见认识的研究生,说小伙最近忙啥呢?答:做水稻呢。继续问:具体研究的啥?不高兴了,诧异:研究水稻啊!然后给我解释了半天中国要研究水稻的必要性。我兄弟我每天吃米饭还固定要研究水稻三遍呢。原文解释,这个回答是OK的,如果科学家仅仅将自己当成数学家、统计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物理学家,或者像我这样用嘴巴研究水稻的吃货,因为在这些学者各自的领域里,确实有许多好的理论建模问题。但如果这些学者是认真对待生物信息学的研究,这个回答不OK。许多0级生物信息学家们从来不读或者不发表生物学期刊上的论文,也不参加生物学的会议,因此这个级别属于“未入门级”。根据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的原则,0级生物信息学家们通常只阅读自己或者其他0级生物信息学家的论文,并且,并且引用也是自引或者被同级别的学者引用。因此这类研究就是浪费资源。

1级(Level 1):给数据、能分析。简称:菜鸟级。这类研究一般是分析自己或者合作者实验室里未发表的数据,并试图获得新的生物学发现。相比与0级,这已经有很大的进步,并且是训练生物信息学者最好的途径之一。可以练习将已有的生物信息学技术来做出真正生物学发现的技巧,学习更多的生信技术和生物学知识,可以启发、衍生出2级和3级的好课题评价1级科研的功底和水平要看数据有多复杂, 是否需要生信人员写一些程序和算法(而不是只用他人的工具),生信分析在整个研究中的有重要性 (最重要的假设发现是不是由生物信息分析出来的,文章中生信图表的个数),实验与计算的结合程度 (实验与计算 环环相扣,而不是高通量实验数据获得完跟个生信分析就拉倒),以及研究中生物学的发现是不是真的有意思,等等。因此兄弟我的看法是,1级虽然是“入门级”,但非常非常重要,所有生信专业研究生的必经之路,非生信领域的学者或学生,能达到1级中已可算是高手,进阶到1级上那就是凤毛麟角了。

2级(Level 2):想新招、玩数据。简称:肉鸟级。具有2级水准的生信研究有:1) 设计方法解决生物医学相关大数据分析中普适、定量的问题。比如咱生信课本里经典的用于双序列比对的Smith-Waterman算法等等;2) 设计算法来分析新的高通量技术所获得的数据,例如华大基因设计的用于二代测序短读段 (read) 映射到基因组上的SOAP系列工具,这就是典型的2级工作;3) 从各种公共数据中通过整合建立数据库或数据资源。这个太多了,生信领域各种专业、精心注释的数据库,都属于2级的研究。2级比1级高的地方,在于1级只能帮助一个实验室或者固定的、极有限的合作者,而2级的工作则可以帮助数百甚至数千的生物学家。2级的工作不必须发表在顶级的期刊上,时间会证明一切,比如分子进化领域的经典软件MEGA,每年几千的引用跟玩儿一样。这些方法并不见得必须要非常新,利用已有的统计或者计算方法来解决新的生物学问题已经足够保证其新颖性,但必须尽可能保证用户的友好性。开发者一般在发表之后还需要做非常非常多的工作,比如维护、升级,即使不在发表后续的论文。评价2级的生信研究工作不能数影响因子,但做的好却比较容易被领域认可(例如,华大基因发表NCS对咱搞生信的来说未必认可,但人家的SOAP系列做的肯定是专业水准的)。此外,2级的研究要做的好,生物信息学者一般需要专注于自己特定的方向,从而能够较好地了解领域内相关的、新的计算方法和实验技术。总体来说,国内生信专业的博士毕业,一般起码要做出2级下水平的工作,总得有点儿新玩意儿,不然想毕业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对于非生信领域的学者,从1级进阶到2级几乎是不可能的,咱生信人的饭碗,不是想砸就能砸的了的。所以对于业余票友们来说,与其花精力试图进阶2级,还不如找专业学者合作更划算。

3级(Level 3):玩数据、作发现。简称:顶级。3级的生信研究一般是整合公共的高通量数据,利用相当精致的方法来做出生物学发现。因此这样的工作一般是从数据开始,实验验证结束。这就需要生物信息学家具有非常扎实的生物学知识,并且能够自己提出有意思的生物学问题。生物信息学家可以领导一个生物学的项目,并且实验学的合作者能够相信预测的正确性以及意义,并乐意开展实验验证。这个级别的研究一般都需要实验验证,不然顶级的期刊不收。对这类工作的评价,主要是看生物学的问题是否有意思,数据整合和分析是否有足够的技巧和合理性,并且也可以根据杂志发表期刊的档次(影响因子)来判断。例如我在《环形RNA分子:论开挂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提到的工作,这是典型的3级研究。从2级进阶到3级很困难,兄弟我目前正在努力中。

X级(Level X):玩科学、讲政治。简称:神级。在这个级别,生物信息学家要在巨型项目产生的海量数据的整合和模拟中发挥关键作用。做这个级别工作的生物信息学家一般具有良好的1级和2级的研究记录,并且在团队研究中要具有非凡的领导才能。这些工作一般都发表在顶级的期刊,并且引用极好,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协调方方面面。尽管有时生信对于这些论文的发表是重要的,但往往数据本身可能比方法更重要。例如期刊判断论文要依据其数据量的大小以及潜在的引用,而不是生信。此外,这类工作更多的是反映第一作者老板们的领导力以及在领域里的地位,而不是第一作者的技术能力和创造力。所以X级论文的第一作者们往往并不会得到足够的认可。因此,这些工作中的一作在独立研究之后,往往是必须建立科学的声誉,并且与之前X级工作无关。学者参加一些X级的生信研究无可厚非,因为这些项目的成员一般在各自领域都是顶级学者。但如果学者只开展或者只发表X级的工作,那就表明该学者在政治方面的关注已经超过科学了。兄弟我举例:典型的X级生信研究工作如艾瑞克·兰德 (Eric Lander) 领衔的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公布《Initialsequencing and analysis of the human genome》。艾瑞克是第一作者也是共同通讯作者,因为这篇论文主要是他写的,所以数据也自然主要是他分析的。这篇论文影响深远,最重要的就是基本确定了基因组学这类超级项目的研究范式以及论文的书写格式,例如这类论文一般不带后续的实验验证,所以也是有争议。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内老是讲华大在灌水的原因,第一,华大显然是在灌水;第二,这个灌水模式是老外发明的;第三,那你很容易就能明白,其实老外灌的更狠;第四,你老外自己定的游戏规则,你还玩不过华大,那你得懂“愿赌服输”这个道理。

Shirley总结,对于生物信息学者来说,一般从1级的研究开始,学习基本的生信技术;等到计算和生物学知识掌握差不多之后,可以尝试想2级和3级进阶,并且有可能也参与X级的研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一般有成就的生物信息学家的研究会从1级做到X级,不会专注某一个级别(所以搞生信研究不能挑食)。也有许多生信学者包括Shirley本人也在开始做实验并且产生实验数据,这样实验的内容要拿去跟实验学家的工作去比,而计算部分则可按照上述五个类别来评价。因此,当您再读基因组和生信的论文,可以带着“这是什么水平的生信工作”这个问题来阅读。尝试客观的评价生信工作,而不是数论文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

   注:本篇博文的观点不代表本人观点,但兄弟我对这些观点表示无比的赞同。从1级到2级,对于生信专业的研究生和教师们来说不难,但2级到3级却极其困难,对于和我年龄相当的同行朋友来说,要跨越这一步几乎是难比登天。以及迈这个坎的,恭喜;如我般还在苦苦修炼的,也不必心急,武功练到境界了,破关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同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04304-834869.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薛宇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人类蛋白质组计划:长风破浪在此时
下一篇:青年学者如何加强学术交流

56 陆泽橼 刘全慧 孙根年 武夷山 周冰蕊 戴德昌 霍艾伦 陈亮 古槿 唐凌峰 史彭慧 苏光松 雷栗 余党会 黄永义 朱朝东 井晓阳 王健玲 沈律 孙学军 王伟 彭真明 李万峰 左永春 许培扬 朱高明 刘淼 胡传圣 施郁 任磊 白桦 曹聪 钱磊 毛秀光 秦逸人 李天成 杨鹏程 强涛 赵凤光 廖梓龙 张治华 钟君 马兆武 赵广立 王苗 郭月 徐红梅 武泽峰 魏玉保 fangfeng1979 biofans dachong99 eastHL2008 slytjiaofei doublehelix qingarm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6 个评论)

[36]waveletT  2015-2-26 22:07
很好的博文!看来,这几年一直稳定的混在level 0一下。
博主回复(2015-2-27 13:40)加油,多和同行交流,可以提高的
[35]赵广立  2014-12-15 01:32
薛兄,这篇文章要是编一编发到报上,署名写你还是写刘博士?
博主回复(2014-12-15 10:21)呃。。。得写小乐吧,嘿嘿。
[34]葛瑛  2014-10-23 09:55
你这篇博客火了,shirley也被你捧火了(不过他们都不知道shirley是刘小乐
)。
微信朋友圈里好几个微信平台截取这篇文章推送,其中有个叫做"冷泉港实验室"的,没标出处,不厚道,我到这里来告状
博主回复(2014-10-23 11:24)  
,Shirley是前辈高人已经好多年了。谢谢哈~
[33]姜小炜  2014-10-19 02:57
这些都是很boring的东西。分子进化比较有意思。看你的创新能力和vision。有一点说对了,对生物学问题没有好的把握和vision,估计永远只能在0-2之间徘徊了吧。
博主回复(2014-10-19 10:36)yep
[32]周洲  2014-10-18 09:22
谢谢!
[31]周洲  2014-10-17 19:06
从博文能感觉博主对本专业的专注和兴趣,可以话,能否整理一点生信的教学讲义,拉一下像我这样的门外汉。
博主回复(2014-10-17 23:36)有的,比如北大开设的MOOC的公开课,讲的就挺好
[30]陈新  2014-10-13 08:51
生物信息学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必需工具,不然那一大堆ATCG怎么看得过来?怎么知道是什么意思?但目前许多生物信息学的论文得到的结果都只是一种可能,一种推测,但许多结果在目前的实验条件下又很难验证,所以,搞生物信息学的如果稍有张扬,就很容易受到批评。
博主回复(2014-10-13 09:53)行家,赞!
[29]用户名  2014-10-12 21:48
评论已经被科学网删除
[28]解鸿波  2014-10-12 20:30
生信,哎。。。
生信的文章很容易灌水的
另外,去年的诺奖(化学),生信的概念出来之前人家就开始研究了,那三位说是搞量子化学的更靠谱些,别沾点计算就说是生信
博主回复(2014-10-12 22:26)这几年也没那么容易了,稍微好一点的杂志都会让你做实验。叫量子化学是不可能的,因为其中一位说他没学过化学。
[27]cy13762633948  2014-10-12 17:51
咱们地信不知道可否有比较性
博主回复(2014-10-12 17:56)基本算法有类似的吧?我父亲专业后在测绘行业,就是搞地信的,大概知道一点儿,要利用航拍的照片建模,类似的工作咱生信也有,比如利用测序的数据来建模基因组的三级结构。
[26]dachong99  2014-10-12 16:51
科普好文,总算了解了点生信了。
博主回复(2014-10-12 17:59)  
,谢谢!
[25]黄俊  2014-10-12 16:45
这个入门比较难吧?软件包很多啊
博主回复(2014-10-12 17:58)嗯,入门相当之难。咱生信的特点就是入门难,软件包多没有关系,一般常用的也就是课本里能提到的那几个,剩下的一般用到的时候看看说明就可以了。不是软件的问题,而是思维理念的问题,建模型是必须的。难其实也难得有限,反正读博士要五年,三年打基础,剩下两年足够出成果了。
[24]youhoen  2014-10-12 14:42
放眼世界啊。
先做专家,
再做顶级。
中国特色。。。
博主回复(2014-10-12 16:31)可以理解吧,从严要求也不见得是坏事,偶尔做做顶级的工作也不是坏事。
[23]胡传圣  2014-10-12 14:40
薛老师,一级怎么升二级?
博主回复(2014-10-12 16:26)两个办法,偏实验背景的话,要想办法找到重要的生物学问题,然后得有能力将生物学问题转化成算法问题,这样如果编程能力强,你可以自己找尽量简单的算法解决,如果编程能力弱,与计算机背景的学者或学生合作是必须的。偏计算背景的话,要想办法搞清楚从生物学问题转化而来的算法问题,并且对生物学问题本身要有稍微的了解。如果对生物学理解的深,可以自己做,如果理解的不够深,还是需要合作。总之就是无论如何你得弄出个新玩意儿。
[22]胡荣桂  2014-10-12 13:51
好歹您们能够整出个级别来。
我曾经听说某大学要把生物信息和地理信息两学科合并成信息学院,理由都是搞信息的。当时很为那些搞生物信息的兄弟们担心,不知道他们该怎么顶住那么多领导和专家的要把他们与地信合并激情和责任感。
博主回复(2014-10-12 14:00)无可无不可吧,划学院的是学校,搞研究的是学者,不管怎么划,该干啥还不是照样干啥?生信发展快啊,所以大家都想抢,谁抢到算谁的。咱被抢的笑而不语喽。
[21]doublehelix  2014-10-12 13:13
写的相当好啊,我本科做了好久实验都没发文章又用生物信息的方法很快搞了一个SCI,觉得自己勉强算一级,现在跑到美国想从wet转到dry,正在犹豫是加纯干的实验室还是干湿结合的实验室,纯干的那个实验室自己编程和数学都太挫估计估计长期时间我都没什么用老板也不喜欢,干湿结合的实验室可以边做实验边学生信,老板也喜欢,就是老板偏湿不太懂生信,恐怕要自己多研究。
博主回复(2014-10-12 13:54)建议干湿结合。美国好的地方就在于如果是专家,一般在自己领域里内功修炼的都不错,所以比如生信如果觉得难,可以参加生信的会议,或者找其他人合作。走干湿结合的路有好多种,正儿八经搞生信的一般是计算做完了之后找其他人合作做实验验证,反之亦然,都可以。并且你有生物学背景,同样的问题你的生物学方面就要比搞生信的理解深刻,这样的意思是,你的方法就可以简单。比如最早期搞基因芯片分析的工作,那些统计方法高年级本科生都会用的。研究最重要的还是得新。加油!
[20]蒋彬  2014-10-12 12:35
这个也能置顶???编辑室怎么审的???
博主回复(2014-10-12 13:57)别介,你们西北农林还招了我一个朋友去搞生信呢。咱同城的华农,都成立学院专门搞生信。农口搞生信的现在在领域里也算是比较大的一个方向。
[19]张长青  2014-10-12 12:16
问题:生物信息学学者水平难评价
算法:你的划分框架
结果:多数人支持了,也有个别例外.
鉴于该工作显著地推进了上述问题的解决,建议在生物信息学刊物上"发表".
博主回复(2014-10-12 13:40)  
,发在生信的刊物上的点击率没有科学网的高。
[18]左永春  2014-10-12 12:05
如果要想在生物学领域立足,我认为必须要达到3级Level 3,不认你就是在做“金马桶”,可远观而不可近瞧。
要想晋级到等级3,生物学储备那是必须的,所以我建议大家可以适当参加一些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或癌症生物学会议,这样才会找到系统的生物学问题,加上自己已有的方法学的基础,相信会有大幅度提高,至于能不能晋级,那要看沉淀的知识多少了!
多跟实验专家交流或许更有必要
博主回复(2014-10-12 13:39)话不能这么说,生信课本里只有2级的工作,基本上是不可能有3级和X级的内容。因为对于3级的工作,即使是生信领域的人,一般也只能根据影响因子判断,而且要写到课本里怎么讲呢?本科生又搞不清楚NCS有多牛,去年唯一一个生信的诺奖,还真写不到生信的课本里,太难,给化学的学生可能能够讲清楚,生物背景的学生不大可能听明白,而且生信的教师能把结构生信讲出花儿来的,基本上没有。所以对于领域发展来说,2级是必须的,内功得练啊。3级是做给其他领域看的,主要就是做个示范。
[17]黄健  2014-10-12 11:29
看了评论怎么觉得对生物信息学意见大的人不少啊
博主回复(2014-10-12 13:32)正常正常,这不能怨其他领域不识货,还得从咱自己身上找原因,内功要苦练,外功也少不了。
[16]王健玲  2014-10-12 09:23
大数据时代的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
[15]王健玲  2014-10-12 09:22
薛老师总结到位也很及时!
博主回复(2014-10-12 12:05)  
,谢谢!
[14]zxqmcgrady  2014-10-12 08:49
你自己是哪个level?
博主回复(2014-10-12 12:04)稳居2级中,有过2级上,正在努力追求3级下。
[13]闵应骅  2014-10-12 08:47
生物信息学,外行人看不在于怎么评价水平,而在于解决什么理论问题或者实际问题。不要变成相声里唱歌,既不是好相声,也不是好歌手,瞎玩!
博主回复(2014-10-12 12:03)嘿嘿,前辈,有的,比如,去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奖的就是生信。生信能发展的快,就是因为能解决问题,您琢磨着一个灌水的领域能生存的下去?相声里唱歌很重要,因为相声讲究,说学斗唱,这个唱功是基本功。
[12]ShowAttitude  2014-10-12 02:28
国内的会议,学术交流为其次,熟悉人脉才是大多数参会人员的主要目的,估计博主也是这个目的吧
博主回复(2014-10-12 12:01)人脉很重要,可是科学不是个人脉的事情;大家关系再好,对你的评价也要基于你的工作,而不可能看你长的帅就对你评价的高。因为你长得帅没准别人也会嫉妒,对吧?各方面因素都有,因为第一,别人跟你不熟,不大可能说实话;第二,旁观者清,很多问题身在其中自己未必想的明白,没准儿别人一句话就让你明白了;第三,破关不易,所以我得听听实话。所以人脉和交流其实是一回事。
[11]ShowAttitude  2014-10-12 02:26
生物信息学不能说没有作用,但却是只能是生物学的辅助。这个大领域里面的浑水太多,灌水泛滥成灾。
博主回复(2014-10-12 11:56)都一样的,不是只有生信这个领域才有。但好工作就是好工作,并且基数得足够大,没有一帮人当分母,哪能衬托出分子?当分子我高兴,问题是当分母的时候我也得能接受不是?

另外,您对生信的了解算是十年前主流的看法了。问题是这十年中国有多大的变化?所以生信发展的快其实不算什么。在美国,哭着、喊着、求着生物信息学家合作的大有人在,别着急,这股风就快吹到国内了。
[10]邢毅  2014-10-12 01:04
8楼是从上个世纪穿越过来的吧?
博主回复(2014-10-12 11:44)  
,师兄您也是上世纪出生的好吧。不过话说回来咱这领域发展的太快了,一帮老古董们莫不清楚状况也可以理解。十年前中国发表JBC都乐的发疯,十年后一堆人都开始天天想炸药奖了。中国在发展。
[9]oceanwind  2014-10-12 00:33
感谢龙五哥请大家喝茶!
博主回复(2014-10-12 11:41)  
,应该的哈~
[8]潘学峰  2014-10-12 00:12
生物信息学不可能取代了实验科学,生物信息学只能是辅助性的分子生物学边缘分枝,这在20年内不会改变。
博主回复(2014-10-12 11:42)哦,兄弟我还有30年才退休,所以20年内不会改变没有关系,我退休的时候改变也可以接受的。不着急。
[7]古槿  2014-10-11 23:51
想做到3太难了,需要有资源啊,小青椒只能考1、2过活
博主回复(2014-10-12 11:49)兄弟,有钱,有有钱的玩法,没钱,有没钱的玩法。有空你可以问问你你们清华那位做自噬的,他回来的时候就没钱,还不照样做的好?科学不是钱的问题,虽然钱能解决很多问题;可当钱能解决很多问题的时候,人的思维就不能解决很多问题了;人的思维不解决问题的时候,你觉得还能有啥东西?所以有钱也有有钱的难处,有钱还能玩新的东西,这个并不比没钱能玩新东西容易。
[6]qpxl1515  2014-10-11 23:20
问题的问题
博主回复(2014-10-12 11:49)  
[5]刘慧泉  2014-10-11 23:18
看来我是菜鸟级的了
博主回复(2014-10-12 11:49)加油!
[4]fangfeng1979  2014-10-11 22:44
鸡汤=鸡汁+水+调料。
博主回复(2014-10-12 11:41)正常。大浪淘沙嘛,基数够大,出来的金子就多。
[3]fisher007  2014-10-11 22:41
信息生物学,垃圾大集合,远看光鲜,近看恶臭。
博主回复(2014-10-12 11:40)呵呵,正常,大家都是从不入门级别过来的,没有哪个是上来就做顶级的工作,所以产生些垃圾可以理解。这不是生信特有的问题,哪个领域都一样。并且很多当时看起来是顶级的工作,事后来看其实也可能是垃圾,比如小日本那个干细胞撤稿的工作,看清楚,这垃圾可不是咱生信制造的。
[2]戴德昌  2014-10-11 22:40
一场新的科学忽悠,在中华大地快速展开  
博主回复(2014-10-12 11:34)激光你照照镜子吧,你自己就一忽悠。
[1]高建召  2014-10-11 19:39
这几个层次的划分,为我们今后阅读文献,寻找问题,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赞~
博主回复(2014-10-12 11:35)嗯,Shirley的总结还是挺到位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自学生物信息学?
白蕊:90后清华女博士,攻克多个世界难题,从未考虑国外高校
我的生信故事
科学网—氢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展望
氢气生物医学应用的前景光明
从未在国内生活过,54岁顶尖学者全职回国:这是个“疯狂”决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