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剑平:中国 古建筑 名词图解词典(9)
石作
      古建筑专业工种与施工制度,古建筑建造中石质构件的安装、制作、名称、尺寸、形状之总称。宋《营造法式》卷三中专门规定了“石作”制度,列出角石、柱础、踏道、重台勾栏、石碑、螭子石、流杯渠等22种的石质构件,制作石构件的次序(打剥、粗搏、细漉、褊棱、斫砟、磨砻6道工序),同时对石雕技术进行了概括列举。石构件的牡丹华、石榴华、宝相华等11种华文制度,为木结构的古建筑增添了艺术活力。清工部《工程做法》专列“石作”,其范围和施工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须弥座台基
       古建筑石作台基形式,俗称“细眉座”或“金刚座”。在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中均有具体尺度和做法,这种台基在较高级的建筑中使用,如宫殿建筑、大型寺庙等,一般建筑中罕见。“须弥”一词来源于印度的须弥山,其形制肇始于佛教造像的基座。中国最早的“须弥座”是在云冈石窟中发现的。根据文献和实物分析,“须弥座台基”的束腰、仰覆莲、枋、圭角四部分,是历代“须弥座台基”所共有的,多用石砌或石雕。宋式建筑“须弥座台基”的层数多于清代,前者多为12层,后者般为6层;宋式建筑的“须弥座台基”,仿木构意向明显,纤细俏巧;清代则完全符合石构造机理,并以此表现台基的敦厚,使“须弥座台基”更加程式化。(见图6-1)
上枋
      解释有二。一、清式石制须弥座台基最上层部分,表面刻有卷草纹,或为素面,其高度占台基总高的9份(总高51份)。二、木制须弥座最上层部分。宋式须弥座经历了仿木构过程,因此,“上枋”流露出仿木迹象,在与各层的比例关系中,或薄或厚,未成定制。(见图6-2)
上枭
      古建筑须弥座台基部分,位于上枋与束腰之间,大多刻有莲瓣,素面上枭较少。《清式营造则例》规定,“上枭高度按台基总高的6份(总高51份)确定。(见图6-2)
下枋
        古建筑石作构件,石制须弥座台基组成部分,位于下枭与圭角之间,其表面有雕刻与素面两种做法,其高度在整个台基51份中占8份。因石构“下枋”来源于木制须弥座,故宋式台基“下枋”,尚存木构遗迹。清式台基的“下枋”,则完全定格为石作构件。(见图6-2)
下枭
      古建筑石作构件,石制须弥座台基组成部分,位于下枋与束腰之间,其表面多刻有莲瓣纹样,素面做法较少。清式须弥座之“下枭”,脱胎于宋式“下枭”,二者的主要区别:
     一、前者符合石材之敦厚特点,与上枭对称,形成稳重厚实之效果;
     二、后者仍有木构做法之遗制,只是作为对称手法,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见图6-2)
圭角
      解释有三。
       一、石制须弥座台基的最下一层,其四角雕刻有圭角纹样,如同古代的桌腿:
       二、布瓦屋顶脊饰端头的砖构件,如尖山式屋脊正脊位于坐中勾头之上,戗脊或垂脊位于脊端,也称“规矩”;
       三、黑活屋脊宝顶的最下层。(见图6-2)
埋头
      古建筑石作构件,清式建筑称谓,亦称“埋头角柱”。现存“埋头”主要有5种做法,一是单“埋头”,二是厢“埋头”,三是混沌“埋头”,四是出角“埋头”,五是入角“埋头”。5种做法的不同,其构成的台基形式也有所不同。(见图6-3)
土衬石
       古建筑石作台基和踏跺最下层石构件,与地面齐平。“土衬石”在宋《营造法式》和《清式营造则例》中均有记述。清式建筑“土衬石”宽出台明,专指台基陡板下石材,包括至垂带下的平头上衬;而宋式建筑的“土衬石”,则指阶基踏道下石材,“其广同踏”(与踏跺石同宽),“长随间广”。(见图6-3)

平头土衬
       古建筑石作构件。清式建筑士衬石的一种形式,位于台阶象眼之下,与砚窝石及台基下土衬石齐平,其规格尺寸分为一般房屋和带须弥座两种做法。

埋头角柱
      古建筑台基转角石质构件,也称“埋头”,为普通台基和带角柱须弥座台基的组成部分。根据“埋头角柱”的做法与位置要求,可分为出角埋头、入角埋头、单埋头、厢埋头、混沌埋头、如意埋头、琵琶埋头等。“埋头”上下做榫卯,以连接阶条石和土衬石,左右连接陡板或砌体,是加固台明的主要构件。(见图6-3)

好头石
     古建筑石作构件,即位于石台基的转角处,与面阔方向平行的阶条石。官式建筑的“好头石”的宽,一般为一尺,或柱顶石外皮至台明外皮,其长度以尽间与一份山出的3/10确定。(见图6-3)

单埋头
     古建筑石作构件与做法,即位于台基转角处的“埋头角柱”,只在正面安置一块。官式建筑的台基,其“单埋头”与两山和面阔方向的陡板相连,普通砖台基使用独立埋头的,也称“单埋头”。(见图6-4)
厢埋头
     古建筑石作构件与做法,属埋头角柱的一种砌筑形式,是指在台基转角处安置两块埋头,其正面的埋头大于两山的埋头,后者宽度大约为前者的6/10。(见图6-4)
混沌埋头
      古建筑石作构件与做法实际为单埋头的一种形式,位于台基转角处。与单埋头的区别,是“混沌埋头”的宽与厚尺寸相同,断面为正方形。“混沌埋头”又称“如意埋头”。(见图6-4)
出角埋头
       古建筑石作构件与做法,即台基转角处的埋头组合形式,实际为厢埋头的异名。因其位于台基的阳角,区别于入角埋头,故称“出角埋头”。(见图6-4)
入角埋头
        古建筑石作构件与做法即台基转角处的埋头组合形式,两块单埋头宽面向外。因其位于台基的阴角,区别于出角埋头,故称“入角埋头”。常见于带有月台的复合台基。(见图6-4)
钩阑
     古建筑附属石制构筑物。栏杆的一种称谓,宋式建筑称“钩阑”,栏杆古时也写做“阑干”,横木为阑,纵木为干,两汉时期曾称“棂槛”、“轩槛”,俗名“栏干”、“栏杆”,可知最初的栏杆为木质。“钩阑”大多数建在台基上,属于台基的附属部分,一般多见于须弥座台基。我国汉代的望楼平座栏杆,是“钩阑”的最早形式,属围护结构;南北朝以后,“钩阑”的使用范围扩大,《水经注·河水》中述:“土谷浑河上作桥勾栏甚严饰”,“勾栏”即“钩阑”。依据唐代壁画的内容,可知“钩阑”已经成为当时重要建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宋《营造法式》将“钩阑”分为石作单“钩阑”和重台“钩阑”二种做法,并规定了“钩阑”的制作尺寸。单“钩阑”只设一层华板,重台“钩阑”为二层华板。同时规范了小木作“钩阑”的两种形式,故当时的石作“钩阑”,仿木栏杆意象明显。明清时期称“石栏杆”或“勾栏”。(见图6-5)
重台钩阑
       古建筑石作部分,宋《营造法式》规定的钩阑形式之一,建于台基之上,一般附属于须弥座。“重台钩阑”有二层华版,单钩阑只一层华版,是二者的主要区别。“重台钩阑”由横向与竖向石构件构成,其具体分件,有望柱、蜀柱、云栱、寻杖、大小华版、瘿项、束腰、盆唇、地栿、螭子石等,华版刻动物和植物花纹,单钩阑华版刻万字,望柱头雕狮子和覆莲瓣等造型。明清时期的石栏杆,为一钩阑一望柱相间的定式,改变了宋式建筑“两边云栱、蜀柱,各作一半,令逐段相接”的做法。“重台钩阑”也规定于《营造法式》中的小木作制度,但实物不存。(见图6-6)
单钩阑
      宋式建筑石作部分称谓,多于一般建筑或桥面构筑。“单钩阑”的使用等级低于重台钩阑,但“单钩阑”出现较早,是重台钩阑产生的直接形式。东汉《景福殿赋》有“棂槛邳张,钩错矩成”句,即钩阑上刻有方斜格纹样。宋式“单钩阑”的钩片和万字华版,与文献记载相符。在做法上,“单钩阑”只设华版一层,望柱不施雕刻,而且构件用材也小于重台钩阑,此为二者之间的主要差异。“单钩阑”也规定于宋《营造法式》中的小木作制度,但实物不存。(见图6-7)
华版
     宋式建筑钩阑的组成部分,位于寻杖及云栱之下,地栿之上,是整个钩阑最突出的石作艺术构件,其表面多刻有飞龙、万字、人
物、花卉等图案,雕刻手法有剔地突起、压地隐起以及镂空等技法。根据钩阑形制,“华版”分为大“华版”、小“华版”、万字“华版”及勾片“华版”等形式。清式建筑称“栏板”,“华版”又写作“华板”。(见图6-6)
      寻杖钩阑组成部分,“寻杖”位于钩阑的最上一层。因重台钩阑与单钩阑的不同,“寻杖”做法也有不同,前者“方八分”,后者“方一分”(《营造法式》),但其长均至望柱,清式建筑勾栏虽然也表现有“寻杖”部分,但已与栏板合二为一,成
为固定形式。“寻杖”在两汉时期的栏杆上就已使用。(见图6-6)
束腰
     解释有二。
        一、须弥座台基或寺庙佛座中的组成部分,位于中间部位,向内收束,故名“束腰”。根据宋式建筑与清式建筑须弥座对比分析,二者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即前者为“素面无华”,后者雕有花纹;前者更多地留有仿制木构痕迹,后者则完全是符合石材特点的程式化艺术饰品。但宋式做法与清式做法,其束腰均处于仰莲和覆莲之间,说明二者的共同特点。
        二、宋式重台钩阑的组成部分,为大华板与小华板之间的过渡构件。(见图6-6)
螭子石
       宋式钩阑石制装饰构件,螭子石应当与石制螭首相似,在宋《营造法式》中,“螭子石”施之于“阶棱钩阑蜀柱卯之……上开方口,其广随钩阑卯。”但“螭子石”实物不存,推测,可能位于地栿之上或与地栿齐平。(见图6-6)
云栱
      钩阑上的组成部分,多见于石制钩阑。“云栱”位于重台钩阑或单钩阑寻杖下,瘿项或撮项之上,二者纹饰略有不同。宋《营造法式》中有“云栱”形象,山西稷山金代砖墓中的荷叶形云栱、元代壁画中的荷叶净瓶以及清式勾栏的“云栱”,均为宋式“云栱”的继承与发展。(见图6-6)
荷叶净瓶
     清式建筑石作构件,源于宋式重台钩阑做法。荷叶即云栱,净瓶即瘿项,合称“荷叶净瓶”。在清式官式石栏杆中,“荷叶净瓶”延续了宋式钩阑与望柱结合的刻半形式,即半个“荷叶净瓶”,但中间却为一整“荷叶净瓶”,则改变了宋式做法,从而形成清式石栏杆的定制。(见图6-5)
石栏杆
      清式建筑石作构件,又称“栏板”、“勾栏”等。“石栏杆”多见于高大的台基上和桥面,具有围护作用。明清建筑中的“石栏杆”,在承袭了宋代的钩阑形制后,保留了部分构件的造型,也创造了结构性和装饰性十分合理的组成构件,抱鼓石就是突出的例证。“石栏杆”可分为栏板、望柱、地栿3个主要部分,整体性强,便于安装。明清的“石栏杆”突破了宋代钩阑的仿木构局限,凸显石材的敦厚、庄重、坚固等特性,使宋式钩阑这一传统形式更加完善。(见图6-7)
石活全件
      清式建筑中石栏杆构件的统称,此构件与石质须弥座配合使用,“石活全件”在清官式建筑中,主要体现在石质寻杖栏杆上,其全件主要包括望柱、栏板、莲瓣柱头、石榴柱头、云纹柱头、抱鼓石、地栿等。其中望柱、栏板、地栿3部分,为相对独立的分件,便于安装,整体性很强。(见图6-8)
望柱
      古建筑石作构件,在勾栏栏板两端,于两侧固定栏板,下由地栿承托,是组成钩阑的主要部分。“望柱”分为柱身、柱头和柱下坐3部分,宋《营造法式》中的“望柱”为八角形,在实物中发现“望柱”的断面多为方形。“望柱”头多做狮子造型,现存宋至清的“望柱”头,常见的有猴、覆莲、云头、多棱形、桃形、圆球形等形状。“望柱”柱身雕刻有花纹和动物图案,采用减地平鈑、剔地突起、压地隐华等雕刻技法,明清时期的“望柱”柱身,多为勾边线的素面形式。宋《营造法式》原图曾规定有下坐的形制,但实物中却不见使用。(见图6-8)
抱鼓石
       古建筑石作构件,石栏杆的组成构件,中间为一鼓形,两端由云纹合围,形似抱的动作,所以称“抱鼓石”。“抱鼓石”处在石栏杆的前后端部,多见于须弥座的栏杆和桥梁栏杆处的使用。“抱鼓石”的加工,须依照石作技术的步骤进行,如剁斧、去荒、打截、做糙、细磨等。
      《清式营造则例》规定:“抱鼓石”的长度,按望柱高的一倍有余确定。在唐宋时期遗存的建筑和文献资料中,栏杆端部,均以望柱结束,尚未见到“抱鼓石”,宋《营造法式》中也不见此构件,而在《清式营造则例》中成为定制。固定在栏杆两端的“抱鼓石”,具有加固栏杆的作用,其优美的造型又颇具装饰意义。(见图6-9)
角石
     古建筑石作构件,单体建筑台基四角的方形石材,为宋式建筑殿堂台基的主要石材构件,一般建筑的台基不用“角石”。“角石”长宽各二尺,厚八寸,与“角石”组成结构性构件,有角柱和压阑石等。唐、宋、辽、金各代大型建筑,台基上大多安置“角石”。“角石”多为素平无华做法,目前尚存有雕刻花纹图案的“角石”,纹样为云纹、花卉、狮子、龙风等。
       宋《营造法式》中收录的兽形“角石”,称“角兽”,此石件在天津蓟县辽代独乐寺、北京元代护国寺等许多古建筑中均有发现。

角柱石
     古建筑石作构件。亦名“角柱”,俗称“角柱石”,是台基四角的“立柱”,即清式建筑的“埋头”。断面多为方形,置于角石之下,其尺寸小于角石的平面尺寸,如宋《营造法式》记载,除去角石的厚度,“角柱石”之高“长(高)视阶高。”根据台基砌筑材料分析,“角柱石”大多用在砖砌台基和石砌台基四角。在夯土台基转角处砌筑石块,以保护台基,是汉代就有的台基四角结构处理
办法:隋唐至宋金时期,“角柱石”雕刻成装饰构件;明清时期的台基,“角柱石”普遍使用。(见图6-10)

殿阶基
       宋式建筑称谓,明清建筑称“台基”,宋式建筑中的“殿阶基”,据宋《营造法式》中规定,其面阔尺寸和进深尺寸,均依照间的尺寸确定,并“阶头随柱心外阶之广”,即柱中线至殿阶基边沿如此规定,主要基于间的面阔和进深关系确定出檐,而出檐的滴水,则影响“殿阶基”的长宽。叠涩、露棱、束腰、隔身版柱、壶门(壸门,壸读音为kǔn)等,组成“殿阶基”的轮廓造型。根据宋《营造法式》石作制度图样,这种“殿阶基”已经具备须弥座的特征,应当是宋代建筑中高贵的台基形式。
压阑石
      古建筑石作构件,宋式建筑称谓,明清称“阶条石”,俗称“压檐石”。其作用是铺在台基四周边缘保护台基。“压阑石”呈条状,长方形断面,商周时期就有使用。宋《营造法式》中规定的“压阑石”,按照“长三尺,广二尺,厚六寸”的规定制作,但在现存的宋金元时期的建筑中,鲜有依照此制的做法,其长、宽、厚尺寸不一。“压阑石”的立面,一般为素面,在须弥座台基中,则常见雕有文饰,以植物纹样为主要题材。民间建筑和小型建筑的台基,围绕台明四周,常常陡砌立砖,为“压阑石”的替代做法。
螭首
      古建筑石作艺术构件。为龙形兽头状,宋式建筑的“螭首”,安置在殿阶基的四角,“其长七尺”,制作时则“其长以十分为率,头长四分,身长六分”。《尔雅》称“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无角者当属“螭首”形象。山西晋祠圣母殿发现的“螭首”,与宋《营造法式》记载的“螭首”大体相似。现存最早的实物,为东魏时期出土,主要特点为短吻;唐代的“螭首”突出三鬃卷毛;五代时期“螭首”的吻部开始向上卷曲;以后各代的“螭首”,均以宋制为基本造型;明清时期的“螭首”吻部加长。装饰和排水,是“螭首”的二个主要作用。(见图6-11)
踏跺
      古建筑台基附属部分。《清式营造则例》中对“踏跺”解释为“由一高度达另一高度之阶级”,《释名》曰“阶,陛也。陛,卑也,有高卑也。阶,梯也,如梯有高差也。”古时称“阶级”为“踏跺”,也叫“踏步”,俗称“台阶”,是通往单体古建筑室内的砖砌或石砌构筑物。按照“踏跺”的组合形式,主要有如意“踏跺”、垂带“踏跺”、御路“踏跺”和礓碴“踏跺”等。明清建筑的“踏跺”,分为单阶独立做法和三阶联筑的组合方式,唐宋以前的重要建筑,多为“两阶制”,即附和《礼记》记载的:升堂时主人由阼阶升,阼阶即东阶,宾客由西阶升的平面布局。
阶条石
       古建筑台基组成部分,清式建筑称“阶条石”,宋式建筑则称“压阑石”,位于台明位置,四周铺设。根据清式建筑石作做法,“阶条石”基本上分为位于转角处的好头石、两山“阶条石”、前后檐“阶条石”等。因建筑形式的不同,“阶条石”的尺寸也有所不同,如硬山式建筑的两山“阶条石”,是前檐“阶条石”的1/2宽,而其他屋顶形式,其四周“阶条石”则同宽。(见图6-10)
过门石
      清官式建筑石作构件,为了表示宅主人的尊严与高贵,在房门下槛中间位置,放一长方形石块,此石便称之为“过门石”。一般安置于明间,有些重要的宫殿建筑,不但明间设有此石,于次间、梢间各间亦分别安置,因尽间设窗,故于此处无“过门石”设置。见图6-12)

分心石
      清官式建筑石作构件,置于由方砖铺砌的台明之上,通常位于明间正中位置,其他开间不见此石。“分心石”为长方形石块,在台阶与御路之间,十分醒目。作为皇权的象征,“分心石”是礼制等级制度的显著标志,因此,通常使用于皇宫内重要建筑;但在民间建筑中,也有仿“分心石”地面做法。(见图6-13)
如意石
     也称“拜石”,古建筑石作构件,方形石块,置于门内,而分心石则位于门外。“如意石”铺设在明间,其他开间不设此石,大概此处踩踏较多,方砖自然不及石块的耐磨,故有“如意石”的出现。现存实物以大型宫殿和寺庙中多见。(见图6-13)
槛垫石
      清式建筑石作构件,位于柱顶石之间,用以承托门槛,为官式建筑和讲究的建筑中使用。根据其做法,“槛垫石”主要有长为整间的“通垫槛”;开间正中为过门石,两侧为槛垫的“掏当槛垫”等形式,上述两种做法比较多见;另外,将门槛与槛垫两为一体的“带下槛槛垫”,以及位于廊墙门洞的“廊门桶垫槛”等,在清式建筑中也有一定的使用。(见图6-13)
门鼓石(我们称抱鼓石?)
      清式古建筑石作构件,设置于宅院大门的两侧,与门枕石连成一体,表面刻有各种花纹图案,形成既有开启板门的作用,又具装饰意义的艺术精品。依据外形轮廓,“门鼓石”可分为圆形鼓石和方形鼓石等形状。“门鼓石”主体部分(除后尾的门枕石外),基本上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多运用圆雕手法,雕成狮子、望猴等形象;中部为花纹图案部分,也是表现内容最为丰富的地方,其雕刻手法多以剔地突起和阴刻为主;下部多为仿建筑台基的须弥座,所不同的是,“门鼓石”须弥座雕有“包袱”纹样,故又称“幞头鼓子”。其做法包括打荒料、细磨、划线、雕刻等步骤。
圆鼓石
     古建筑石作构件,门鼓石的一种做法,此门鼓石由须弥座和圆鼓子组成,其中仿鼓形的圆鼓子,是此种门鼓石的显著标志,故称“圆鼓石”。(见图6-14)
方鼓石
       古建筑石作构件,门鼓石的一种做法,又称“方鼓子”。此式门鼓石由须弥座和幞头组成,其中幞头为方形断面,故称“方鼓石”。(见图6-15)

滚墩
        石清式建筑石作构件,具有稳固作用同时又极富装饰效果,与门鼓石、抱鼓石等构件,在艺术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此石质作品,突出了中间部分的形似鼓面的墩石造型,鼓面上多刻有狮头或蹲狮,从造型分析,二者结合,“滚墩石”显然就是门鼓石的演变形式。上部为多段卷曲的石板向上延长,下部为须弥座或长方石桌,整体呈三角形轮廓,更显示出它的厚重敦实之感。垂花门、石牌坊、石屏风,是“滚墩石”常见的附属主体。

玉阶
     古时人们对石构台基的称谓,这种台基采用的石材全部为汉白玉或青白石,在红墙黄瓦的映衬下,皎洁动人,其质如玉,取高贵典雅之意,便对此台基冠以“玉阶”之名。
副子  
     古建筑石作构件。踏道的组成部分,宋式建筑踏道两侧向下斜置长方石条,清式建筑称“垂带石”,从压檐石至士衬石,与地平和台基形成三角形。“副子”起着稳固踏步和礓碴的作用,带“副子”的踏道,是古建筑台基前常见的形式。
     “副子”最早使用于东汉时期。宋官式建筑的“副子”,其宽一尺八寸,厚五寸,正对明间柱子中线。地方手法的“副子”,其宽
度一般与踏步石相同,往往偏离明间柱子以内。“副子”中以素平为主,雕花少见。民间建筑中的简易“副子”,则使用砖砌。(见图7-6)
砚窝
     清式建筑石作构件,亦称“砚窝石”或“燕窝石”,属台阶组成部分。此件高出地平面,与土衬石齐平,处于台阶的最下一层,故又有“下基石”之名。据清式石作做法,“砚窝石”两端凿出榫窝,与垂带石下端斜面相结合,用于垂带踏跺和带御路踏跺。(见图7-6)
垂带
      古建筑台阶组成部分,清式建筑称谓。有石制与砖砌两种形式,通常是指石制构件,为带有“垂带”踏跺两侧的条石,如御路踏跺、垂带踏跺等,故又称“垂带石”,宋式则称“副子”。由台明至砚窝斜向砌置,其长度计算,在《清式营造则例》中采用“勾股求弦得若干”方法。踏跺中的“垂带”,在大式建筑中,一般按当心间檐柱定位,所谓“垂不离柱”,即此。(见图7-6)

阶石
     古建筑石作构件,即供人上下的台基条石统称,也称“基石”,踏跺则由多层“阶石”组成。位于最上层的“阶石”,称“上基石”,向下依次为“中基石”和“下基石”或“燕窝石”。小式建筑或民居,以砖砌代替阶石,是比较常见的做法。
踏道
      古建筑台基部分。宋式建筑的“踏道”,俗称“台阶”,是与台基相连的登升部分,在宋《营造法式》中属石作制度。“踏道”的构成部分有副子、象眼、踏步石、土衬石等构件,通常为石材砌筑,民间建筑有砖砌形式。“踏道”的宽度“随间广”,即与明间开间宽度相等,现存宋代建筑的“踏道”,多符合此制。“踏道”为东西阶形制,在宋代尚有使用,此例可见于河南济源济渎庙源德殿遗址,而北宋登封少林寺初祖庵的“踏道”,则反映东西阶趋于合一的走向:发展到明清两代,则演变为带御路的踏跺。宋代的“踏道”坡度较缓,高与台基平。宋《营造法式》对“踏道”的制作与具体尺寸作了明确规定。
柱础
     古建筑木柱下石质构件,用以承托柱子,《清式营造则例》中称之为“柱顶石”,宋《营造法式》称“柱础”。根据史书记载,“柱础”肇始于木制品。新石器时代的庙底沟建筑遗址,其柱子埋入地下,铺垫扁平砾石,则可谓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石“柱础”:西周时期“柱础”露出地面;汉以后“柱础”石更具艺术化,出现了兽形柱础及方形、莲花、覆盆式、鼓镜石等“柱础”形式。民间建筑中的“柱础”造型丰富,雕刻内容十分广泛,并赋予寓意。现存“柱础”大致分为二大部分,即以突出形象为主,凿有柱子管脚榫卯的上部,以及埋入台基与地面平齐的“柱础”方座。

柱顶石
        古建筑石作构件,清式建筑称“柱顶石”,宋式建筑称“柱础”,古时称“磉”、“石锭”,俗称“柱脚石”。“柱顶石”的作用,是阻断地面潮湿对木柱的影响,并有装饰效果。原始社会的早期建筑立柱,埋入土中,柱脚无垫石,只使用黏土加陶片作为柱础,晚期的庙底沟遗址的中心柱出现了扁砾石柱础,但在地面以下。商代宫殿柱础仍为天然石料,加工“柱顶石”并凸出地面的做法,始于西周时期:唐至金代的“柱顶石”,多为覆盆式,唐代刻有莲瓣,宋辽金时多雕花纹;元代的素覆盆式柱础,代表了此时的特点;明清时的“鼓镜式”柱础,时代特征更为显著。依据“鼓镜式”模式,创造的多层鼓形柱础和多层多边形柱础,是民间建筑石作构件中内容丰富的艺术作品。(见图6-16)
承础石
      古建筑石作构件,承载柱础石重量的石制构件。从出土文物和现存情况分析,“承础石”的形制,可分为规则与不规则两种做法,后期建筑的“承础石”大多比较规则,主要有方形和圆形;不规则的“承础石”,多表现为稍有加工的多边形和自然石材。“承础石”的摆放,-般为直接垫在柱础石下,或将其置于基础夯土中,间接承载柱础石。“承础石”的作用,是为了加强基础的承载力,以防屋架重量通过柱子传递,导致整个建筑下陷,与清式的磉墩作用相同。“承础石”在大型建筑中普遍使用,如唐代的含元殿,其“西南隅有石如础,质粗,疑地中承础石也。”(清·王森文《汉唐都城图》)。

素覆盆柱础
    柱础石形式,即石柱础表面不施任何花纹图案,素平无华,如同反扣在地面上的盆子,故曰“素覆盆柱础”。此式柱础以元代多见,明清时期的民间建筑中亦有保留。(见图6-17)
莲瓣柱础
      柱础石形式,又称“莲花柱础”,因此式柱础表面刻有莲花而得名。主要包括仰莲柱础、覆莲柱础、仰覆莲柱础、宝装莲瓣柱础、铺地莲柱础等,上述“莲瓣柱础”,均见于宋《营造法式》中的记载,元以后“莲瓣柱础”并不多见。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南北朝时期莲花成为建筑的装饰题材,此时的“莲瓣柱础”便应运而生。(见图6-17)

仰覆莲花柱础
       宋式建筑柱础形式,因其主要部分,为由两个相反方向的莲花组成而得名。莲花为佛教的象征,柱下采用此式柱础,反映了中外文化的融合。仰莲与覆莲,由莲蒂相接,莲花花瓣呈反方向分列两层,之间为宝珠环绕。典型的“仰覆莲花柱础”,可见天津独乐寺出土的辽代柱础。(见图6-17)
宝装莲花柱础
     宋式建筑柱础形式,与莲花柱础雕刻内容基本相同,但莲瓣上增加了宝相花,其艺术效果,较莲花柱础更为精湛,为古代高等级建筑所使用。(见图6-17)

鼓镜石
    清式建筑柱础石称谓,在官式建筑中普遍使用,因状如鼓,故名。可分为无鼓钉的素面鼓镜、有鼓钉的鼓镜与有雕饰的鼓镜3种做法,在民间建筑和地方手法中,常见有多种多样的仿照“鼓镜石”的柱顶石造型。因“鼓镜石”代表了清官式建筑特征,故对于方形柱础,习惯上也称之为“鼓镜石”。方形“鼓镜石”承载方形柱子,圆形“鼓镜石”承载圆形柱子。(见图6-18)


联办柱顶
      清式建筑柱顶石做法,即两个柱顶石连为一体制作的柱顶石。“联办柱顶”的制作,通常有二种情况,
      一、柱顶石上的木构件相连,如檐柱与抱框;
       二、台基转角处的好头石与两山阶条,采用柱顶石与阶条石联合制作的方法。(见图6-19)
门枕石
      古建筑石构件,门枕石位于下槛两端,为清式建筑的名称,宋《营造法式》中称“门砧”。据考古发掘成果,河南安阳殷墟文化遗址,发现可能用于门开启的汉白玉石块,上面雕满猛兽武士形象;我国的西周时期的门就已自由开启这一史实,已被史学界和古文献记载所证实;出土的汉代明器和汉画像砖,也说明门能活动自如,而用耐磨的石材做门旋转的支垫物,则成为历代延续,亘古不变的定制。宋式的门砧“长三尺五寸,每长一尺,则广四寸四分,厚三寸八分”。民间的“门枕石”大多精于雕刻,露出门外的部分常常作成动物造型,极具艺术价值。

卧立柣(zhì)    
       宋代建筑门砧石的一种形式,实际上为卧和立两种方法的合称,如宋《营造法式》:“若阶断砌,即卧长二尺,广一尺,厚六寸。其立长三尺……”立秩的具体做法,是在两相对立的门砧石侧面,“分心凿金口一道。”金口,即凹槽。“卧立”为多见的门砧石形式,木板插入凹槽,不用时又可抽出,起遮拦作用,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和传统民居的门砧石,此种做法均有所表现,“卧立”常使用在古代通行马车和街衢要塞的大门。此做法延至明清时期。(见图6-20)
砷石
    《营造法原(?式)》中记载的石质装饰构件。大多立于宅第大门两侧,分为二部分,上部多为几何造型,以圆鼓形多见,下
部为长方形石座,按其所刻形象,“砷石”可分为挨狮砷、纹头砷、书包砷、葵花砷等。“砷石”与北方民居大门的门墩石,有
着异曲同工之妙。

将军石
     城门洞阻挡门扇的石制构件,俗称“挡门石”,又称“石椿”。按照宋《营造法式》中的规定,“将军石”埋入地下二尺,露出地面一尺,四角抹圆,形如柱体,安置在城门正中,与门扇合缝,呈垂直角度。“将军石”产生的原因:一、宽敞的城门洞,设置的门扇也比较高大厚重,如制作木质门槛,显然不起作用;二、城门洞是车马来往较多的地方,“将军石”体积与所占面积比较小,不会对行车造成不便,将军石”便代替了门槛。现存明清时期的“将军石”十分常见。民间建筑的院门,也常见“将军石”的使用。(见图6-21)

止扉石
    阻挡板门的石块,常见于城门与院门。宋式建筑中的“止扉石”,其见方为八寸,高二尺,栽入地下一尺,与将军石有着相同的作用,但规格显然小于将军石。

门砧
      宋式建筑石构件名称,清式建筑称“门枕石”。“门砧”为长方形石块,设于门的两侧下方,表面凿有孔洞,以利户枢开启,根据宋《营造法式》中规定,“门砧”尺寸为长一尺,宽四寸四分,厚三寸八分,但实际上现存“门砧”规格很不一致。(见图6-22)

门限
     宋式建筑石构件名称,清式建筑称“门槛”,其长度“随间广”,即两柱间的长度,由三段相连,但石质“门限”只在山区见到,现存宋式建筑的“门限”大多为木质。(见图6-22)

砸花锤
       古建筑石作石材加工方法,这种做法通用于花岗岩石和没有雕刻的石材构件上,如阶条石、踏垛石、拦板等。“砸花锤”的做法有许多步骤,主要包括:
       一、检查石材纹路;
       二、按构件要求确定尺寸,并弹“扎线”;
       三、打扎线,即将扎线和扎线以外的荒料去掉;
       四、装线,以对角线找出中线点,根据构件要求,制定石构件初步形状,如方形、圆形等;
       五、使用錾子找齐石材边沿,用錾子“刺”点,向两边展开;
       六、完工后用平尺检测是否平整。“砸花锤”在石构件制作中,属基础性工序。
剁斧
     古建筑石作石材加工方法,“剁斧”是在砸花锤的基础上的一道细加工工艺。通常情况,“剁斧”前要在经过砸花锤的石面上放斟线,斟线,即再次校对的平线。“剁斧”的目的,是使石材的表面更加平整细腻,因石材和构件的要求不同,一般“剁斧”的次数,分为一遍斧、二遍斧、三遍斧等,也可增多“剁斧”遍数。根据规范要求,一遍斧可用直线“剁斧”法,但不得显錾印;二遍斧分为两道工序,即头道斜剁、二道直剁;三遍斧在二遍的基础上,再直剁,其作用是不露二遍斧錾印。院落石板铺地和不具观赏要求的石构件,多用“剁斧”做法。

刷錾道
       古建筑石作石材加工方法,“刷錾道”是为了使石材表面产生一定的装饰效果,在经剁斧加工的石材构件上,专门刺有錾印的做法,因此做法是在剁斧的基础上,新錾印覆盖旧錾印,故名曰“刷錾道”。所“刷”錾道的印纹方向,分为三种形式,即斜向形、交叉形和直线形,其技术要求,是直、顺、匀、齐等,并不得有弯曲现象。具体操作是,放线检查剁斧面的平整与否,依据构件尺寸,在剁斧面上弹出錾道墨线,最后用錾子凿去錾道。古建筑的石构件形状不一,有规律地布置錾印,是解决石构件表面规整的有效技术手段。

剔地突起
      古建筑石作技术。宋式建筑石作制度中石材制作工艺,与今天的浮雕相似,在宋式建筑附属艺术中为第一等。此工艺特点,是突出主题,增强石雕的立体感,在建筑中可以成为独立的艺术品。以“剔地突起”雕刻的石雕艺术品,在古建筑中以宋式的角兽与清式的御路等多为见。
     这种技法首先是在经加工后的石材上,用墨线绘制纹样,依纹样剔去四周的荒料,所留纹样部分则进行细致雕刻,使形象物体突起。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为此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其雕刻母题三面突起,一面与地相联”是“剔地突起”的本质特征。古建筑修缮施工中,此技术仍在使用。(见图6-23)
压地隐起华
       古建筑石作技术。宋式建筑石作制度中石材制作工艺,相当于今天的浅浮雕。宋《营造法式》中的“压地隐起华”,其“母题突出甚少,按文意,母题最高点似不突出石面以上。”在石雕等级上,仅次于剔地突起,为第二等。此技术首先在经加工的石材上,刻画纹样,将所需图案以外的部分凿去,称压地,图案的高度与案以外的部分凿去,称压地,图案的高度与石材平齐,并“用翎羽刷细沙刷之。”采用此种工艺雕刻的石材构件,多用于须弥座、御路石、碑首、阶条石、柱础石等。我国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用运的雕刻技术,其中就有“压地隐起华”做法。(见图6-24)
减地平钑(xì)
     古建筑石作技术。宋《营造法式》在石作制度中,将雕镌制度分为四等,“减地平钑”为第三等。与压地隐起华制作手法很相似,“如压地隐起,母题最高点不突出石面”。采用此种工艺雕刻大致分为两种方式,即斜向用钑錾,轻轻剔去纹样以外的部分,保留图案;垂直使用錾子,轻轻点凿,减去的石面形成麻点。做法讲究的要用沙石水磨去凿纹,并覆盖墨蜡抛光。与压地隐起做法不同的是,“减地平级”所雕成的石面,其最高点与地相差甚微。平面感很强,多见于碑碣两侧的花纹。由于凿痕较浅,年代久远则不易保
存。(见图6-25)
华文制度
       宋《营造法式》石作雕刻制度,“华文”即花纹。“华文”形式有11种品类,分别是海石榴花、宝相花、牡丹花、蕙草、云纹、水浪、宝山、宝阶、铺地莲花、仰覆莲花、宝装莲花。上述花纹分为植物题材和山水题材二类,为了增强花纹的表现力,在文饰之间刻画龙风狮兽和人物造型。莲花是柱础石常用的花纹图案,其他文饰多见于台基、阶条石、碑刻、石材门框等。受当时的绘画风格的影响,宋代的华文艺术写实性较强。现存唐以后各时代石制构件,是研究宋代“华文制度”的实物资料。
宝相花
       古建筑装饰图案,主要见于石柱础、沟头、须弥座条砖,以及碑碣轮廓等处。“宝相花”出现于建筑上,对于判定建筑创建或重建时代,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唐宋金元各代沟头上多为“宝相花”,宋《营造法式》中的“华文制度”中的第二品,就是“宝相花”的做法,此图案多刻于石柱础,是宋官式建筑的典型例证。

磨光
     古建筑石作构件加工技术全过程,其基本步骤是:检查石料有无瑕疵,去荒料,剁细斧,最后将石料“磨光”。最初为金刚石打磨,此工艺经反复多次后再涂石蜡,并不断擦磨,使之光亮,这种技术适用于花岗岩、汉白玉、青石等石质。

素平
     宋《营造法式》规定的石作制度和做法,属雕刻工艺中第四等级。石构件实施“素平”手法者,多见于石碑、柱础、阶条石等,其特点为不施纹样,平素无华,如素覆盆柱础。“素平”技法包括打剥、粗搏、细琢、褊棱、斫砟等过程。
地栿
     古建筑构件,顾名思义是与地面相接,为最下面的部分。根据使用位置,大致可分为用在城门安置排叉柱的“地栿”、用于钩阑的“地栿”、连接柱间的“地栿”3种形式,前二者为石制,后者为木制。宋代用于城门洞的石制“地栿”,由于砖的普及,明清两代一般不再使用;用于钩阑的“地栿”,因“地栿”为结构性构件,其上承重,两端联结,所以凿刻榫卯,根据与之相连的构件作用,可分为横向凹槽榫卯和竖向垂直榫卯两种;宋代连接柱间的木制“地栿”,至明清时演变为下槛。宋《营造法式》中副阶檐柱下的“地栿”,在现存早期古建筑中未发现实物。(见图6-8)
流杯渠
      宋代建筑石作构造物,置于地面,“方一丈五尺,其石厚一尺二寸”。当时制作“流杯渠”,为一块巨石雕凿,也有用小石块分段打造的。“流杯渠”中的渠道“广一尺,厚九寸。”蜿蜒曲折,多条渠道组成“风”字形或“国”字形。现保存下来的宋代“流杯渠”,仅见于河南登封的崇福宫内。造“流杯渠”之风,在宋代比较兴盛,据元代的骆天骧《类编长安志》记载,“流杯园,在未央宫北,有汉代旧址。”证明至迟在汉代就有“流杯渠”的制作。“流杯渠”起源于古代“曲水流觞”宴饮作乐的习俗。(见图6-26)
殿内斗八
    古建筑石作构件,宋式建筑称谓,但至今未见遗物,仅在宋《营造法式》中有所表述。根据文献记载,此石构件安置在殿内陆面的正中位置,一丈二尺见方,分为29窠,窠,即界格。采用压地隐起或剔地突起等雕凿手法。石面刻水地飞鱼或双盘龙凤,当心卷云并有牙鱼、莲荷等。另据宋《营造法式》中的图样,带副阶的殿阁地面大多存有此物,据此,可以认定“殿内斗八”为宴飨作乐而设,与流杯渠有相同的作用。

马台
     古人上马的石制方台,宋《营造法式》中称“马台”,明清时期北方地区则称“马蹬石”,处于门户的外面。一般与“马台”相配的,还有栓马柱,或者在墙上嵌入刻有栓马卯眼的石块。最初的“马台”为自然石台,不加凿刻,以后逐步发展为梯形“马台”,大体分为三级。皂宫建筑门前的“马台”雕刻华丽,民间大多为素面“马台”。有的埋入地下,有的则可移动。宋式“马台”之“高二尺二寸,长三尺八寸,广二尺二寸。”河南巩县宋神宗陵园内的“马台”造型,是宋式“马台”形制的缩影。(见图6-27)
栓马柱
      栓马用的石柱,上部凿有孔洞,以便缰绳从中穿过并栓牢,下部埋入地下。一般的“栓马柱”为方柱形式,圆形栓马柱较少,讲究的栓马柱顶端雕有各种兽形。
   “栓马柱”通常立于马厩、院门一侧或路旁,是古代民居建筑不可缺少的设施。砖墙中的栓马环,则与“栓马柱”有着同样的
作用。
井口石
      古建筑石作构件,宋《营造法式》中有记载,一直沿用至清。“井口石”就是遮盖井口的石制器物。宋式的“井口石”由井口和盖子两部分组成,按照“每方二尺五寸,则厚一尺”的基本尺度制作。井口顶部凿有“径一尺”的孔洞,盖子覆盖井口,并安装有铁把手。“井口石”表面或素面或雕刻。宋式“井口石”虽无实物留存,但清代民居的“井口石”有类似做法。(见图6-28)
头子
        宋式石构建筑物部分与做法,见于宋《营造法式》“造坛之制”。实际是叠涩砖石的挑出或收入的部分。“每头子各露明五寸”,与殿阶基中的露棱含义相同。

     古建筑石作构件。关于“碑”的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古代用于观测天象计算日影的石构件,如:《仪礼》注曰:“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
     二、源于古人栓牲口的石柱。如文献记载:“君牵牲即入庙门,丽于碑。”有注曰:丽即系,若此,“碑”上必有穿孔。
     三、《檀弓》:“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有注曰:古时君王或诸侯下葬,在墓周为竖起“大木”,以绳栓木,悬棺而下。
      石碑发端于“大木”之说比较可信。据欧阳修《集古录》记载,“至后汉(东汉)以后始有碑文”,此时的碑首为方形、半圆形、圭形三种形式,中间多凿有圆孔;南北朝时期以前的石碑,其碑身与碑首多为一体;隋唐时期石碑分为三段,即碑座、碑身、碑首,以后各代的石碑均依此制。现在所说的“碑”,一般是指刻有文字的石碑,常与碣合称“碑碣”。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墓碑、庙碑等;以内容划分,又分为功德碑、叙事碑等;习惯上以朝代称之,如唐碑、宋碑等。
赑(bì)屃(xì)鳌坐碑
      宋代石碑的形式和做法。这种造型的石碑源于唐代,但其雕刻工艺和表现风格,均比唐代细致秀气。此碑“高一丈八尺每长一尺,则广四寸,厚一寸五分。”碑身上下均雕有卯口。鳌坐也称龟坐,承托碑身,碑首为赑员即龙形,曲身盘旋,托以云纹盘子,中间篆刻文字,碑首是这种石碑雕刻艺术突出的部位,后世重要建筑中,大凡石碑的雕造,其碑首均未脱离“赑员盘旋”的模式。关于石碑各部分的连接,除榫卯之外,古人还用铁件钉入接缝中,或浇铸铁水固定。(见图6-29)
鳌坐
    宋《营造法式》中记载的碑座,鳌,即龟,相传此兽善负载重物,因此,被安置在石碑之下。“鳌坐”上立碑的做法,最早发现于唐代,以后成为大型石碑的固定基座。根据宋《营造法式》规定,“鳌坐”长为碑身广之倍,高为四寸五分。(见图6-29)
     古建筑石作构件。属石碑的一种类型,通常是指圆顶无首的石碑,后引伸为较碑规格小,且无碑首部分的方形石碑。碣可分为有座和无座两种做法,座主要有须弥座和砖石叠涩座等,如笏头碣;无座的碣,大多镶嵌于建筑墙体。就碣上的内容而言,则以记事碣和功德碣多见。
笏头碣
     宋式石碑中的一种形式和做法,与赑员鳌坐碑的三部组合式结构不同,此种石碑仅有碑身与碑座。碑身上部两角做成圭角,很像古代上朝时大臣手持的笏板形式,故名曰“笏头碣”。宋式的“笏头碣”,高九尺六寸,明显低于赑员鳌坐碑,是等级较低的石碑,为民间常用的形式。现存“笏头碣”大多见于古建筑廊下,少数放在屋内。
     碑身记有许多文献资料,因此,“笏头碣”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见图6-30)
华表
      关于“华表”起源的解释很多,说法不一。
       一、语出“桓表”一词。《说文》:“桓,亭邮表也。”《前汉书》疏云:古时亭子建在台上,台上有屋,屋上的柱子高出百余丈,设大版“贯柱四出,名曰桓表。”“桓表”即“华表”。
       二、源于古代君主纳谏时所立的诽谤木。晋崔豹《古今注》:“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
       三、指路的标志物。古时曾在交通要道设立,“秦乃除之,汉始复焉。”
       四、为古代观测天象记录日影的柱状物日影的柱状物体演变而来,如古代有交午柱之称。
   现存“华表”主要设在宫殿、陵墓、道路、桥梁、衙署的门前,其主要组合部件,有华表柱、华表云板、须弥座等。元代前的
“华表”为木制的记载较多;明清时期的“华表”为石材,雕刻精美,柱头上置蹲兽一尊,名曰“朝天吼”。“华表”不但有悠久的文化意义,而且是价值极高的艺术品。(见图6-31)
造像塔
     古塔形式。始于我国南北朝时期,其中北魏的造象塔十分丰富,据分析,当时开凿石窟的风气十分盛行,在石窟的内部,位于中心位置,往往要建造高大的塔心柱,柱上雕刻有许多佛像,“造像塔”便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为了对佛表示顶礼膜拜之意,结合此时期的塔的造型,是“造像塔”问世的直接原因。“造像塔”的外观造型和结构与砖砌佛塔一致,但规模远不及佛塔,“造像塔”有的用一块巨石雕成,有的用数块巨石组合而成。四面雕刻佛像几尊,甚至数十尊,大多为一佛二菩萨内容。唐五代时期继续发展,宋以后“造像塔”渐少。

经幢
      我国的佛寺院落中,常见雕刻有佛经经文的石构建筑,此即“经幢”,其造型力图表现佛塔形式,从造型上分析,这类石构建筑与塔近似,故有人称为“幢式塔”。建塔以表崇佛敬佛之意,最初的塔是佛之舍利象征,这两层意义导致塔向“偶像化”和“浓缩化”发展,“经幢”就是“偶像化”和“浓缩化”的结果。《陀罗尼经》是“经幢”上常见的经文,此经文由唐代的不空和尚翻译。现存最高的“经幢”发现于河北赵县北宋时期的开元寺,“经幢”也常见于道教或其他建筑中,如山西洪洞的女娲庙“经幢”。“经幢”源于南北朝时期,直到明清时期仍有遗存。

火焰门
      火焰纹样是佛教建筑的最常见的表现题材,是受到印度佛教的影响出现的,特别是在南北朝时期,以火焰纹样装饰建筑突出部位的实例非常丰富。而在门楣上设置或雕刻成火焰纹的门,则称“火焰门”。佛教石窟中,如南北朝时期的大同云冈石窟,其“火焰门”比比皆是,佛塔塔身做“火焰门”的也很多,成为南北朝至唐代墓塔的特征。根据“火焰门”的建造工艺,可将其分为门楣上雕刻精美纹饰的“火焰门”和仅为火焰轮廓的“火焰门”。“火焰门”的产生有三个原因:
    一、为了表现佛教意义;
    二、出于美观的需要目的;
    三、受传统门饰文化影响。(见图6-32)
石涵
    我国古代佛塔地宫内的石质器物。现发掘的“石涵”,以方形和圆形为主,其石质多为汉白玉或青石,外观多雕成莲花和须弥座形式,内置金银玉器、佛经典藏、佛骨舍利等物。有些“石涵”表面刻有年款文字,因此,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研究佛塔或佛寺建筑历史沿革的直接资料。
石象生
      古代帝王陵墓前石雕人兽造型,排列于道路两侧。据考证,陵墓前设置“石象生”的做法,始于秦汉时期,以后各代沿用不辍。因朝代的不同,“石象生”的雕刻形制与排列内容也有所不同,大致包括麒麟、辟邪、石象、石马、石羊、石虎以及文武大臣等,在数量上,明清时期多于唐宋及其前代。“石象生”体现了封建帝王皇权至上与慎终追远的思想。(见图6-33)

辟邪
      古代趋吉避凶的厌胜物和传说中辟除邪恶的猛兽。
      一、趋吉避凶的厌胜物,如石敢当、桃板、镇石、照妖镜、八卦牌、宝剑等。
      二、古代传说中的猛兽,《汉书·西域传》注曰:“似鹿长尾,一角或为天禄,两角或为辟邪。”其使用范围很广,如官印之印纽、墓道的镇墓兽等。

化生
     古建筑柱础石上的人物图案,主要纹样为童子、莲花、蕙草等。唐《岁时纪事》:“七夕,俗以蜡做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其中童子形象,又称“化生童子”,实物有江苏苏州甪直保圣寺大殿柱础。

石雕
    古建筑石构件装饰艺术与作品。建筑“石雕”仅指运用雕刻手法,所制作的建筑附属部分,如石雕须弥座、石钩阑、石碑、石墓门、石塔、石经幢、石象生等。建筑“石雕”,发端于商周时期,如《竹书纪年》记载:殷商国都曾“作琼室,立玉门。”琼室与玉门都是用石材雕饰而成的。随着“石雕”工具的发展,建筑“石雕”技艺得到了全面进步,唐宋与明清,是建筑“石雕”艺术的两个鼎盛时期。历史上首次将建筑“石雕”进行规范,见于宋《营造法式》中的石作制度。石狮古建筑石雕艺术品,为我国传统艺术珍品和祈福镇邪的厌胜物,往往安置于大门两侧或墓道两侧。雕“石狮”的做法,始于东汉,经各代石匠的加工提炼,最后定格为明清“石狮”形象。而“石狮”形象的发展演变,基本上经历了抽象、写实、夸张、程式化4个阶段。各时代的“石狮”有各时代的风格,如唐宋“石狮”头部较小,而明清“石狮”头大身小,所谓“九斤狮子,十斤头”的民间谚语,则说明了这一特点;另外,身披卷毛也是明清以外其他时期“石狮”,所不具备的特点之一。(见图6-33)
石券
       古建筑砖石结构中由石材制作的拱券部分,如石券门、石券桥等,多见于庙宇的大门、城门、桥洞、碑亭、地宫、钟鼓楼、佛塔等,“石券”的普遍运用,应在明清时期。(见图6-34)
水窗
     南方对水道门洞的称谓,又叫“水门”。这种建筑形式,虽然早在宋代就已经有了文字记载,但只存有江苏苏州的清代遗构。从宋《营造法式》中,可知“卷
水窗”的砌筑,主要是水下工程和石制券洞二大部分,涉及到圆弧计算、材料加工、铁鼓加固、水下路基等施工技术问题。

券脸
     古建筑拱券门或桥洞所用券石,又称“券脸石”。“券脸石”由多块圆弧长条石组成,形成整体半圆形,其表面大多雕刻有云龙、卷草、宝相花等图案。“券脸”的安装,应先从平水(券体垂直部分与半圆部分分界)开始,至券顶后,将龙口石嵌入,使之“合龙”。(见图6-35)
戏水兽
     古代桥梁券脸石中间位置的装饰物,其形象类似于宋式建筑的螭首,又称“吸水兽”,为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因“戏水兽”附着于龙口石,所以,此石件不但为艺术作品,而且具有结构作用。河北赵州石桥拱券券脸上的隋代“戏水兽”,为现存实物中的典型代表。(见图6-35)
石墙
    由石质材料砌筑的墙体。大致可分为天然石材和加工石材墙体,天然石材有不规则石块或卵石;加工石材则是根据墙体的作用制作,如方形石、长方石等材料。
     其施工方法,或沟抿、或灌浆、或干摆等。由石块组成的墙体,具有一定的艺术效果,如虎皮石墙。

虎皮石墙
      大多见于园林建筑和山体护坡,以山石作为建筑材料,其石材有经过加工和未经加工的两种。因这种墙体类似虎皮斑纹,故名为“虎皮石墙”,又称“乱石墙”。“虎皮石墙”的施工过程,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由于“虎皮石墙”大多为不规则石块,摆放不平稳,所以在转角处多砌方正石材;
      二、墙的正身常填碎石,补充灰缝;
      三、每层间砌若干拉结石,提高墙体的强度;
       四、灰缝沟抹采取三种方式,其中凸缝是虎皮墙的特点;五、用石片垫稳石块,沟抹缝隙,最后灌浆,是“虎皮石墙”的另一种砌法。“虎皮石墙”充满了返朴归真的野趣。

券窗
        古建筑砖石结构的窗式,使用材料多为券石或条砖,顶部突出拱券构造是古代拱券技术运用于建筑门窗的典型形式,现存“券窗”多为明清至民国时期的遗物。清末民居的“券窗”,与西方文化结合,创造出的“券窗”窗式,融入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背山
      古建筑石构件砌筑做法,也称“打山”,起稳定石活砌体作用。“背山”包括不铺灰的“干背山”和施灰的“背山”两种做法。采用此工艺的砌体,主要有虎皮石墙、拦土墙、条石城墙下碱等。具体做法:用碎石块或金属片,插入石构件之间的缝隙并垫平。因砌体石质的不同,所选“背山”材料也有不同,如汉白玉砌体的“背山”,则不能用易生锈的铁片,而以铅片为宜。
扁光
    古建筑石构件加工工艺,即对石构件表面打平剔光的一种做法。“扁光”所用工具主要有锤子和扁子,扁子又分为大卡扁和小卡扁。经“扁光”的石料表面,一般没有凿痕和斧迹,较为平整,但工艺效果不及磨光技术。
褊棱
      宋式建筑石构件加工工艺,记载于宋《营造法式》石作制度中,据此书介绍,“褊棱”为石作“造作次序”中的第四道工序。具体做法是“褊棱錾镌棱角”,即通过“褊棱”,使石料的“四边周正”,其夹角均为90°,在石作功限中,“褊棱”是石活中的基础用功,因此,“褊棱”属石料的粗加工阶段。
沟漏
     古代排水构件。位于院内陆面的排水沟入口,其外框多为四边形,内部镂空,既有装饰性,又具实用性,制作材料多为石材。(见图6-36)
挑檐石
    古建筑瓦作石构件。砖结构挑檐,则称“挑檐砖”。为承挑硬山式建筑出檐的常见做法,“挑檐石”置于山墙中的山尖与上身之间,在墀头部位,具有承挑盘头的作用,盘头的出檐尺寸通常为柱径的8/10,但如使用“挑檐石”,其尺寸则可加长。(见图7-14)
腰线石
     古建筑石作墙体构件。通常设置于山墙上身与下碱之间,为人工加工规则条石,清工部《工程做法》将其归入山墙石作。山墙设“腰线石”,多为小式建筑做法,源于唐宋时期土坯墙与砖墙结合中的絍(rèn)木。

夹杆石
     古建筑附属石质构件,用以紧固旗杆、柱子或幡杆等,牌楼使用“夹杆石”者,比较多见。“夹杆石”由多块方形或圆形石块组成,表面雕刻有各种花纹图案,其作用有,一是围护柱子,以使埋入地下的柱子,避免直接接触土壤,延长木柱寿命;二是与木柱形成一个整体,以增强其稳定性;三是减少雨水的侵蚀。

幡杆颊
    宋式石作制度石构件,清代称“夹杆石”,幡者,古代挑起直挂的长条形旗子,可见“幡杆颊”的作用是为固定旗杆。宋代的“幡杆颊”,为两片矗立的石板,一般两片为一组。古代寺庙和祠堂多存此物,现存的“幡杆颊”,有的变异为叠涩石台造型,已完全不同于宋式定制。“幡杆颊”高一丈五尺,宽二尺,厚一尺二寸。清代遗留的北京胡洞里的“夹杆石”,虽显修长纤小,但仍保留宋代幡杆颊”的基本形式,捆绑旗杆的榫卯以及地面以下的榫脚等结构部分仍依宋制。(见图6-37)
山棚鋜[zhuó]脚石
     解释有二。一、宋式建筑石作制度构件,即二尺见方、厚七寸的方形石材。据宋《营造法式》石作制度,“山棚鋜脚石”的“中心凿竅”,竅,即窍、孔洞,径为一尺二寸;山棚,即宋时由杉蒿作架,架顶覆盖麻布及结带彩花的彩牌楼。鋜脚石则是供搭建山棚时系绳用的石构件。
      二、宋时假山基座。据宋楼钥《攻愧集》曰:卞京大安殿“山棚起十一峰,号仁寿山。”山棚即假山,鋜脚石,就是安装假山的石构件。
壁龛
      石窟墙体附属部分,向内凹进。源于崖墓开凿方式,以供奉神祗或佛像之用。古时龛有佛塔之意,如《送僧南归》:“绕龛藤叶盖禅床”,后演变为奉佛的石室或柜子,其形制以方形或方形门楣刻壸门形式为主,石窟中屡有发现。古代民居砖墙上龛台,也称之为“壁龛”,如灶房中供奉灶王爷的“壁龛”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台基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构件-台基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大全:屋顶、斗拱、墙与柱、台基
中国古建筑都有哪些主要特征?
图解“须弥座台基”
【中国古建筑结构简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