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华民“学研展教达”五步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高效课堂,就是在教育教学中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在课堂40分钟内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效果最大化。

我校把各地先进的教学模式与实际教情学情进行整合,提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架,供老师们教学时参考,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补充、完善,从而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有有效开展。

“学研展教达”五步教学模式:

   学(预习自学)─研(合作探究)─展(交流汇报)─教(精讲提升)─达(当堂达成)

对这五步的操作具体分解于下。

第一步,学(预习自学):教师根据学情,集体研究,编制确定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创设的情境或导读提纲,规划自主学习,体验学习过程,感受探究乐趣,归纳总结方法,自我检验应用。全体学生要通过导学案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对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作好记录,为提交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该步骤可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安排在课前或课上。

这是“先学后教”的“先学”环节,其目的一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二是为了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以便增强教的针对性,不致重复学生自己已经学会的内容。先学具有超前性,变“学跟着教走”为“教为学服务”;先学具有独立性,强调学生摆脱依赖,独立获取基本知识、习得基本技能,自行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先学具有异步性,要求每个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进行超前学习,鼓励优秀生跳跃式超标学习,允许学困生进行力所能及的学习。

第二步,研(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展示自学成果,浏览他人成果,争议分歧问题,提出遇到的困难(疑点、难点、重点等),寻求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学生相互启发,共同探究,集思广益,力求共识。对教师导学时分解给小组的任务或问题,做出结论或答案,并确定内发言代表,为课堂展示做好准备。互动讨论期间,教师要巡回辅导组织教学,确保人人参与,随时解决个别问题,并调查相近共性问题,为精讲点拨收集反馈信息。

这是“先学”的第二环节——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也是后教的第一环节——“兵教兵”。这一环节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相互质疑,不断更正,检查目标,解决困惑,暴露问题;要做到全员参与,生生互动,动而不乱,动静结合,研而有序,研而有效。

第三步,展(交流汇报):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向全班进行讲解、分析,展示本组学习成果,回答其他人的质疑,提出组内未能解决的问题。发言的小组或学生,一般应按导学环节分解自学任务时的题目顺序,依次发言交流,若其他小组对某个问题有争议,可随时与发言者展开讨论和交流,但这个问题完毕后,仍按原有题目顺序展示,保证课堂热烈而有序,交流深入而高效。教师的点评穿插于展示之间,要及时指导学生观察台上学生的板演,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一看思路,二看方法,三看步骤,四看结果,五看规范,从这五个方面看展示有无问题,准备参与更正或讨论;应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启发尽量多的学生上台更正。既要找出做错的地方,又要讲清错的原因。

这是先学的第三环节——学生对本组领取的学习任务,精研细究,弄懂吃透,尽量解决相关问题;这也是后教的第二环节——小组展示的过程,也是解答他人疑惑、帮助别人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的过程。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几个问题:做好充分准备,对展示的重难点适时加以必要说明,以引起学生足够认识;适当调控学生情绪,维持好课堂秩序;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完成任务,使学生体会、感悟、欣赏知识规律,掌握推出过程中的思路、思维和思想。

为调动学生踊跃参与讨论和展示的积极性,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应用鼓掌、记分等方式对发言者或其代表的小组给予激励和肯定。特别对记分的掌控,教师不要吝啬(教师的分数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对每次发言可用5分制,在5分范围内掌握,一般不记0分,更不要倒扣分,由教师本人或课代表随时记录,下课时总结表扬优胜的个人和小组,课后记录上墙(由班主任负责统一制作统计记录表),一周或一月进行阶段性总结表彰。

第四步,教(精讲提升):学生通过自学、更正、讨论、展示之后,仍有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时,教师才教,是为“先学后教”;“后教”这个环节,要和“研”、“展”环节穿插融合,或交替进行。“研”中解决个别问题,“展”时解决共性问题,教师一定要耐心地让学生“兵教兵”,错了的,尽可能地让较多的学生一次又一次更正;讲授减少“课堂替代”,努力做到“三讲三不讲”,即“学生会的不讲,学生看书或讨论后能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不看不讲、不议不讲、不练不讲);讲思路、讲联系、讲方法(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讲在知识缺陷处,评在解题规范处,启在学生“愤悱”处,导在思路扩展处,纠在理解错误处。

这是“后教”的第三环节,“后教”之“教”也体现了3个特点:一是针对性。必须根据学生超前学习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针对性的教才能实现教师少教而学生多学。二是参与性。先学让学生带着求知欲和表现欲进课堂,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不仅参与学习,也参与教学,还参与评价,全过程地实质性地参与课堂。三是开放性。以前,课堂重点、难点、关键点都是根据教材确定的,现在学生先学了,课堂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就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来确定。所以课堂里就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就要求课堂真正开放,更加注重学生的质疑、交流、讨论。教师讲的方式一般有六种:

1、补充:教材上不足的,学生理解不全面的教师要适当补充;

2、更正:学生理解有错误的,教师要针对错误思路、原因给于分析、更正、指导;

3、点评:教师点评主要起五方面作用:一是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和讨论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通过老师来解决。二是规范学生的专业用语,学生在自学和讨论的过程中有些问题基本会了,但表述和书写不够规范,老师要予以纠正并培养学生用专业用语表述和书写的习惯,如数学语言、化学语言等。三是扩展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提出多种解题思路,扩展学生视野,开发学生思维。四是引导学生总结知识内在的规律和逻辑线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五是就学生回答问题的不良方式和习惯做出指导、矫正,尤其是要针对影响学生今后发展的问题作精当点评。

4、归纳总结:不要就题讲题,一题一题地讲,而要一类一类地讲,一步一步地讲,由个别到一般,即由这一道题或几道题归纳出理论知识,总结出解题步骤或规律,再指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按顺序讲解:按问题的时间、空间、逻辑等顺序分类,一类一类边讨论、边讲解,边板书,合二为一、合三为一,这样讲有序、省时、高效,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6、拓展延伸:教师既要把学生领进教材,让他们学得懂、记得住,又要根据教材的范例总结出一般规律,再用这个规律去指导实践,把学生领出教材,让他们学得活、用得好。弄清每一个知识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位置作用。

每节课,教师该讲多长时间,要根据学情而定,根据出现问题的多少、难易的程度而定。

第五步,达(当堂达成):是指运用所学知识,当堂完成达标测试 ,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①训练设计要有层次,体现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②训练设计要围绕教学重点注意疑点、难点和易错点训练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④题目要有代表性和可拓展性典型、适度和适量,确保学生当堂独立完成。

可通过教师抽检、小组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指导学生做题方法,强调学生补漏纠错,引导学生梳理思路、总结规律、升华思维、培养能力,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这是“当堂训练”环节,是巩固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的有效过程,学生学过的知识、方法必须及时有针对性地训练,才能知识消化,方法学会,能力提高。最后教师要对教学内容作总结提升,内容包括:对所学知识的梳理,对重点难点的强调,对学习内容的拓展,对学生学习技能的客观评估,对学生情感态度的适度激励等。引领学生构建知识树,形成知识网,为其今后灵活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对教学五步操作过程的一个简单梳理,这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程序,所谓“基本”就不是唯一的,还有灵活模式、特殊模式。因此,在应用时,不要生搬硬套,必须领会精神实质,灵活运用。

 

第二节  “三课型”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框架

 

根据“学研展教达”五步教学流程,下面列出三种课型的具体模式,请大家参照说明加以理解后参考使用。

一、新授课:“示标—自学—合作—

展示—反馈”教学模式基本框架

1、示标——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上课以后,教师先用一两句具有启发性或激励性的话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同时板书(投影显示)课题,很快把学生引入课堂情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知识目标,②能力目标,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自学——学案引领,自主学习

学生在导学案问题的引领下,自学教材或实验探究。自学过程中,注意对教材内容的体会和感悟,划出重点并进行必要的记忆或理解,同时用特殊符号标注出疑难问题,防止对照教材找导学案问题答案的倾向。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并根据现象分析实验的原理,总结归纳得出实验结论。在此基础上,完成提纲中的问题(限时)。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自学指导,指导要体现“五个明确”:“自学时间、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要达到的标准、教师检测的方法及要求”。

3、合作——组内交流,完善学案

自学过程结束后,在小组长组织下小组内学生个人提出自学中的疑难进行交流讨论、弄明白问题后,个人修改、完善学案(限时)。

4、展示——展示点评,达成共识

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同学进行全方位的点评,使问题得到深化和纠正,如有必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展示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倾听并及时作好记录或进行修改,形成全班的共识(限时)。

5、反馈——当堂检测,及时反馈

根据新授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题或当堂检测题,学生独立限时完成。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小组内交换批阅,组内评价。举手统计集中出错的题目,学生自纠后将集中出错的题目分配到各小组,从读题、审题、解题方法、解题思路、错因分析等方面集体研讨后展示。

二、复习课:“定向—自补—合作—

展示—反馈” 教学模式基本框架

1、定向——概括导入、确认目标

进行充分调查,了解学情,明确目标,确定复习讲解的重点。

2、自补——自主复习,查漏补缺

学生带着学案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自主复习,复习的过程要注重查漏补缺和对新授内容的拓展延伸、重新感悟,要避免搞成对照课本找学案中问题答案的倾向。自主复习完成后再独立完成学案中教师提出的问题(限时)。

3、合作——组内交流,完善学案

自主复习过程结束后,在小组长组织下小组内交流复习心得,提出复习过程中的疑难进行讨论、帮教,弄明白问题后,个人修改、完善学案,并将组内交流、讨论结果及不能解决的问题公示在黑板上(限时)。

4、展示——展示点评,达成共识

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复习成果及疑难问题,其他小组同学进行全方位的点评并解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难,使复习成果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如有必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展示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倾听并及时作好记录或进行修改,形成全班的共识(限时)。

5、反馈——当堂检测,及时反馈

根据复习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题或当堂检测题,学生独立限时完成。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小组内交换批阅,组内评价。举手统计集中出错的题目,学生自纠后将集中出错的题目分配到各小组,从读题、审题、解题方法、解题思路、错因分析等方面集体研讨后展示。

三、讲评课:“调查—自纠—合作—

展示—反馈” 教学模式基本框架

1、调查——错题统计、找准错因

对于练习测试,教师应做到有练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纠,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典型错误应随时记录,做好统计,认真分析,作为讲评和辅导的依据,对个性问题个别辅导,对共性错误集体讲评,让学生查找原因,自我纠正。

2、自纠——公布答案,自纠错误

教师简要分析考试情况,以表扬鼓励为主。发下试卷后学生先自主改错,教师公布答案后,学生对照答案查看分析自己的出错情况(限时)。教师将阅卷过程中统计出的集中出错的题目分配到各学习小组。

3、合作——错题解剖,组内交流

小组内将分配到的错题深入解剖,从仔细读题、认真审题、总结已知条件、分析存在陷阱、题目考查的知识及规律、用到的解题方法、解题思路、可能出现的错误、出现该错误的原因等方面集体研讨后准备展示。

4、展示——展示点评,达成共识

根据分工情况,各小组推荐或老师指定学生进行展示,展示内容包括读题、审题、题目考查的知识及规律、用到的解题方法、解题思路、可能出现的错误、出现该错误的原因等方面。其他同学从上述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点评,使问题得到深化,点评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倾听并及时作好记录或进行修改(限时)。

5、反馈——变式训练、二次达标

根据讲评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变式训练题或当堂检测题,学生独立限时完成。教师公布正确答案,或由学生代表上黑板展示解答步骤给出答案,小组内交换批阅,组内评价。举手统计集中出错的题目,学生自纠后将集中出错的题目分配到各小组,从读题、审题、解题方法、解题思路、错因分析等方面集体研讨后展示。

 

第三节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一、导学案编写与使用势在必行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

新课改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基本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轻松宽容的课堂氛围;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不把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真正当作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今天,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势在必行。我校再不强力推行改革,将在新的形势下落伍。

二、导学案的界定

(一)“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代表着需要“达到”的目的地。导学案应体现以“生”为本,以“学”为出发点。一份好的导学案既能承载学生的学习目标,又能强化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是一个学科知识的循环系统。它能保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并逐步升华为一种学习能力。

这就需要我们一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否则不能提出正确的学习目标,不能提出有深度的问题来。二要了解学生,预测学生会在哪一个知识点,哪一个问题上产生疑问,所提问题才有针对性。三要广泛搜集资料,如高考考点,看看会出哪一些问题,从中精选一些题目供学生练习,还要了解最新学科动态,配备相关资料,拓展学生眼界。

(二)一份好的导学案应具备以下四个特点:

1、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

4、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三)导学案在认识和操作层面上存在的误区:

1、以教案定学案

教师在处理学案和教案的关系上,改变不了传承多年的观念——教案中心论。他们往往是在编写教案的基础上,再根据教案来预设学案。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实际上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2、“导学案”就是练习题

导学案是学生的学习方案,这一点老师们都能理解。但,就在他们预设学案时或拿到学案后,都可能产生这样一个误解——学案就是发给学生做的练习题。“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是导学案的编制原则,但绝不是“知识习题化”。习题集不刻意要求知识之间“相互往来”,题和题之间是“陌生人”,而导学案知识之间要“相互走动”,是心连心、手牵手,相互关照的“血脉兄弟”。

三、导学案编写与使用的意义和作用

(一)导学案的作用:

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从而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导学案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有六个作用:①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为学生高效地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②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③学生课堂展示的备份材料;④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记录本;⑤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⑥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学习材料。

“导学案”绝不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仅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链接,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也要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另外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因此,“导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也就是引导学生在预习、交流、展示和巩固过程中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这也正是我们提出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原因。

(二)实施导学案的意义

通过“学案导学”策略,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而教师借助“学案导学”策略,则能够将教材内容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的“教”与“学”,从而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长期的实践,将大大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尤其是对教材的宏观把握和建构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我们将不再盲从各种教辅资料,更重要的是,它会使我们养成潜心钻研,专心教研的良好工作习惯。

四、导学案的编写

(一)编写原则:

1、章节化原则。按教材章节设计学案,做到每节一案。这样便于控制学案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针对性、计划性,较好地实现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问题化原则。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3、参与化原则。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会学习,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在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在课堂上通过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激励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还课堂于学生。

4、方法化原则。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5、层次化原则。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探究或学习的内容要清晰明了,每一部分要做什么,必须是能动的,一目了然的,不能含糊不清,无从下手。各层次之间的衔接要自然和谐,即由此可以及彼,由此能够达彼。一般地讲,要做到依托学案并阅读教材,就可以了解概念,推演定理,应用定理,完成典型例题,基本做好目标检测。这与教学内容、教学流程、课标要求紧密相关。

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导学案的编写模式及要求

导学案的组成:至少应设置“学习目标、新知导读、范例点晴、达标检测、学后反思”等五个环节。可根据内容适当增设“重点难点、知识链接、情境引入、学法指导、小组讨论、探究延伸、高考题精选、研究性学习、温馨提示、友情链接”等栏目。

必设栏目: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三维目标);
    3)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涉及的重、难点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学习目标既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又不能过高,造成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

5)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2、新知导读
   新知导读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可用填空、填表、简述、推证或探索等形式。
    怎样设计问题?

 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②问题不易太多、太碎; 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④问题或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机械照搬课本内容,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⑤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你的发现,你认为是怎样的?等等。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3、范例点晴

可含思路点拨、变式引伸、方法、步骤、解题反思等。

4、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

每个知识点后面对应的练习题要扣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高考焦点,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反馈矫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反馈与矫正的基本要求是“适时反馈,及时矫正;真实反馈,准确矫正”。因此反馈矫正不仅仅是书面练习、检测,也可以是提问、展示、练习等多种形式。

1)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2)题型要多样,题量要适中;

3)难度要适宜,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秀生成长。

4)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注重及时反馈矫正。

5、学后反思

是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思想方法与技能的认识。不仅要对知识技能进行归纳,而且应对思路方法(包括学习方法)进行概括提升。

选设栏目:重点难点、知识链接、情境引入、学法指导、探究延伸、高考题精选、研究性学习等,举例说明:

1)知识链接

对本节所涉及已学知识进行回顾,可采用填空、填表、课前小测验(前置测评)等形式。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2)学法指导

有两种常见的形式:第一种是本学科的研究方法。第二种是学生平时普遍使用的学习方法。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

在课堂教学中应逐渐渗透各种方法。或在导学案中引导学生领会理解,或者提出明确的要求,也可以口头说明。

如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掌握和熟识一些基本规则,从而有效的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因此可在最初的导学案中标明一些要求:如专心听人发言,眼睛注视对方,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记住要点;为保证别人思维的连贯性,在别人发言时不要随便插嘴打断,如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及时提出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好办法。

只有经过长期不懈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随时校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法逐步走向成熟。

3)探究延伸

各班根据学情选用。

五、导学案的使用

(一)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它要求教师将导学案课前下发,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

2、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地方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这样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使学生受益终身。

(二)学生分组讨论“导学案”中的有关内容。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特别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或学生展示交流时解决。

(三)“导学案”中问题的展示与交流。展示与交流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汇总在一起,由学生进行重点讲解,其他同学做辅助与补充。在展示与交流时教师要注意适时点评、概括升华。

(四)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要注意:

1、上课前发给学生,学生预习时,教师要了解全班同学的学习及知识掌握情况,以便为学生的展示环节提供内容。

2、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五让”:教材让学生自读;知识让学生探索;问题让学生解决;结论让学生概括;体系让学生构建。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3、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内容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注意总结学习规律及“学后反思”的填写;课后注意“导学案”的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4、“导学案”设计和使用时应注意不同年级、不同学生对导学案的要求,使“导学案”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不同学科“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应该有不同的特点。

六、编写、使用导学案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如何处理教材、导学案及教辅资料的关系

导学案是教材内容的“导读、导听、导思、导做”,应覆盖包括教材中章节练习在内的主要内容,并有意识地为学生使用教辅资料作适当铺垫。导学案供学生在课前、课堂上使用,课后可适当布置些教辅资料上的作业以作教材的补充或拓展。

(二)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是一节课成败的基础,它能体现教师的“支架”作用。使用时要求教师语言简练、开门见山、直击要点。作为教师要清楚何时点拨、点拨什么内容(易错易混知识点、方法、规律、知识结构、注意事项、拓展等)。    

教师编制导学案时,必须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极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给出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老师要能够深入浅出,设计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教师编制导学案时,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可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经验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四级要求”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自主选择。对老师而言,导学案则实现了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    

(三)导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创作,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可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增加“加油站”“温馨提示”“友情链接”等补充说明、信息提供、方法指导的栏目。    

(四)应根据不同的课型编制不同的学案,如新授课中的预习性学案、复习课中的检测性学案、专题性学案等。    

(五)多一些激励的话语。如: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做一做,你一定能过关!  

温馨提示:比比看,哪个小组办法多等等。

(六)课后反思与完善

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况。个别问题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单独解决,如果是共性问题,则是下阶段要强化训练的知识点。

2、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3、知识点的训练程度与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是否匹配;

4、某个教学环节失误的原因是重、难点把握力度不当,还是对学生的指导、点拨不到位;

5、某个教学环节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等。

总之,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要在不断反思中完善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问题导学”模式解读
优质高效课堂导学案的编制与运用(导学案讲座一之10)
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导学案讲座一之5)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措施(初中数学讲座1)
集体备课备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