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珠落玉盘多丰彩——琵琶上“唱”荀派《红娘》

落玉盘多丰彩

——琵琶上“唱”荀派《红娘》

中央乐团 刘德海

在访美演出归国后,从电台上又听到了杰出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先生的唱腔选段。不由的使我回忆起不少往事……
那是在一九六六年到一九六七年期间,我得有机会学习荀慧生先生演唱的两段京剧《红娘》唱段,一段是“四平调”《看小姐》,另一段是“反四平调”《佳期颂》。在这两段唱腔里,通过红娘本人的表述,描绘了张生与莺莺之间细腻的爱慕之情,生动地刻划出红娘的机智、善良的性格;一个人物唱出了三人之情,荀先生根据人物复杂的感情,成功地设计了红娘的唱腔,其特点是:实中有虚,柔中带刚;时而流畅,时而婉转,时而顿挫,时而迂回。富有优美的、变化的音乐弦律,真有珠落玉盘之感,这字字句句的声腔,深深地吸引着我。
我学习京剧唱腔是为了在琵琶上唱起“戏”来,有虚有实,虚实交错,这是琵琶发音所区别于弦乐器的一个特色。琵琶利用这一特色,模拟戏曲中旦角花巧的唱腔时,比起弦乐器来更为精巧而风趣。在学习过程中,我吸收了福建南琶的特殊演奏方法,用左手指甲面贴住弦,作上下移滑,用来模仿旦角的滑腔,又根据荀派唱腔的独特风格,着重从音乐线条上,对轮角、顿挫、拖腔和句子之间的强弱、虚实的对比方面作了处理。使得琵琶“唱戏”时不完全等于过去单纯模仿唱腔的“大擂拉戏”;它既有荀派的韵味,又显出乐器上音色和力展的层次的丰富变化。通过音乐的演奏,反过来对荀派的风格作了合理的加强和夸张。在弹拔乐器上尽力创造出各种类型的“歌唱”舞段,正是发展琵表现能力的一个重要课题。故而我在那次偶然的学习机会里,我自觉地选择旦角的唱膣在琵琶上“唱戏”。这正是偶然中的必然结果。
以后,由于我对荀先生有了较多方面的了解,因此学习荀派艺术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了。先是初学戏,然后是对老师的艺术观点、表演理论、训练方法以及生活、言行、为人等方面的了解,再进行深入学戏——从知戏不知人到知戏又知人。对我这个京剧“门外汉”说,学习这么深奥的荀派艺术还只是个开始啊!
荀先生近六十年的舞台生涯,他的实践经验是相当丰富的,他曾跟随很多名师、同行学过艺,博采群家之所长,创作、改编、移植了许多剧本,在艺术上谦虚勤学,对后进则是循循普诱,他的艺术风格刚柔兼有、漪丽多姿,富有生活化及性格化的特点。坚持创新的艺术家是少有的。他为我们后代留下了十分宝贵的遗产。我们中年艺术家要起一个传经授艺、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时代赋于我们的历史使命。
“艺术本身就是一个永远没有尽头的事业,它具有这样的魅力,教人觉得自己永远是个年轻的求艺者,需要不断前进!”荀先生的这段警语将激励着我在艺术上进行不懈地苦练、创新、发展。

一九七九·十一月写于北京



选自《纪念荀慧生先生》
四川人民出版社

刘德海(1937年8月13日—2020年4月11日),祖籍河北沧州,生于上海。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享有“琵琶泰斗”、“国宝”美誊,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其代表作有《十面埋伏》《草原小姐妹》等。 

2020年4月11日14时25分,一代宗师刘德海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流畅清新 低曲柔情——浅谈荀慧生的演唱艺术 尹廉钊
荀门留香
青岛京剧荀派名票郑倩文
荀(慧生)派
【视频】《传承者之中国意象》年度盛典·“四大名旦”铿锵之骨永不息
【话说老烟台街巷】(之九十八)。[街篇](四十七)丹桂街(六)老烟台京剧戏迷每每谈起见到的角,总是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