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思考问题的八层境界-头条网

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又等于没有。因为大多数人的头脑杂乱无章,人云亦云,对于不同的观点意见,他都点头称是,等于没有想法。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学问,走上现在这条路,只是因为我喜欢提问题。提得出问题,然后想要解决它,这大概是做学问的起点吧。

以下分八层来说明我走的一条路:

第一层:形成主见

因为肯用心思所以有主见

对一个问题肯用心思,便对这问题有了主见,形成自己的判断。因执于其所见而极端地排斥旁人的意见,不承认有其他道理,可斥之曰偏见。不要怕主见不对而不要主见,就算是浅薄,那也是我的。詹姆士的哲学很浅,胡适之先生的更浅,也很行。他能成一派而大家不行,是因为大家连浅薄的都没有。

第二层:发现不能解释的事情

有主见乃感觉出旁人意见与我

两样

学问是什么?学问就是学着认识问题。没有学问的人并非肚里没有道理、脑里没有理论,而是心里没有问题。只有自己先有主见,才能感觉出旁人意见与我两样,触处皆是问题。自己说不出道理,不甘心随便跟着人家说,也不敢轻易自信,这就走上求学问的正确道路了。

第三层:融会贯通

此后看书听话乃能得益

有不同,就非求解决不可; 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自此以后乃可算会读书了。我能发现并得到古人今人曾用过的心思,将其融会贯通。因此最初的一点主见便是以后大学问的萌芽。告诉大家一个看人会不会读书的方法:会读书的人要说他自己的话,不堆砌名词亦无事旁征博引;反之,一篇文里引书越多的越不会读书。

第四层:知道不足

学然后知不足

用心之后就知道要虚心了,也知道当初浮浅的见解不足以解决问题。学问的进步不单是见解有进步,还表现在心思头脑锻炼得精密了,心气态度锻炼得谦虚了。从自己觉得不懂,到除去一切浮见,最后完全虚心先求了解他。

第五层:以简御繁

由浅入深便能以简御繁

归纳起以上四点,就是常常要有主见,常常看出问题,常常虚心求解决。这样一步步地牵涉越多,范围越广,辨察愈密,追究愈深。零碎的知识、片段的见解都没有了,心里全是一贯的系统,整个的组织,这时才能以简御繁凡。有系统的思想,在心里都很简单,仿佛只有一两句话。反过来,学问浅的人说话愈多。

第六层:运用自如

是真学问使有受用

应对一切异说杂见都没有摇惑,而是身心通泰、怡然自得。到此,有无受用就在能不能解决问题。如果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学问必是没到家。真学问的人,学问可以完全归自己运用;假学问的人,学问在他的手里完全不会用。比如十八般武艺都学会了,表演起来五花八门很像样,打仗对敌时却应付不了。

第七层:一览众山小

旁人得失长短二望而知

学问过程里面的甘苦都尝过了,再看旁人的见解主张,其中得失长短都能够看出来。这个浅薄那个到家,都知道得很清楚。因为自己从前曾翻过身来,一切深浅精粗的层次都经历过。

第八层:通透

自己说出话来精巧透辟

每一句话都非常晶亮透辟,因为这时心里没有一点不透的了。此思精理熟之象也。

末了,我要向诸位郑重声明的:我始终不是学问中人,也不是事功中人。我想了许久,我是什么人?我大概是问题中人!

(节选自梁漱溟先生1928年在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的演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梁漱溟:思考问题的八层境界
思考问题的八层境界,你到了第几层?
思考问题的八层境界,你到了第几层?
思考问题的八层境界
梁漱溟:做学问的八层境界
思考问题的八重境界,你在第几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