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坊七巷尴尬了很多福州人,竟因为这个。。。

三坊七巷

已成为福建人气最旺的景区

不过也尴尬了不少福州人

因为每每有外地朋友来福州玩

首选就是带去逛三坊七巷

可真让你当“导游”

发觉对三坊七巷知之甚少

讲解寡淡无味

今天小编整理一份超全的三坊七巷介绍

一解你的尴尬,让你妙嘴生花

三坊和七巷 哪个建在先

习惯上讲,我们说的三坊七巷,从建筑位置来分析,应该是先有七巷后有三坊。

唐代的先民们先是沿着城市的轴线——南街,建起了一组排列工整的'新村'。然后,再隔一条南后街,向西发展,建起一组坊巷,成为以南后街为中心轴线的'非'字形结构的街区。

怎么介绍“马鞍墙”

马鞍墙是流行于福州地区建筑风格,其作用一是分割空间( 围墙界面) 、围合庭院,二是御风防火,三是祈福镇邪。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线型,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故称马鞍墙。有别于马头墙,马头墙是赣派建筑、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

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三坊七巷民居的马鞍墙是曲线形的马鞍墙。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翘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


马鞍墙

马头墙
从哪里看出古民居建造年代

三坊七巷古民居大厅正中的插屏门,一般多为红色和黑色,从插屏上的漆色彩可看出朝代来。

比如二梅书屋的主座大厅插屏为朱红色,可知是清代建筑风格。水榭戏台的插屏门则为黑色,是因为明朝皇帝姓朱,禁止民间使用朱红色,所以明朝建筑使用的插屏,多为黑色。

古民居“三重门”有何讲究

坊七巷建筑门的形式多样,一般采用的是典型的“三重门”格式,第一重为大门,第二重为插屏门,第三重是石臼门。

平日里大门并不打开,常年大门紧闭,家人宾客出入都走后门。

插屏门更是不轻易打开,古人认为开了会“漏财”,只有遇到重大丧喜事和迎接贵宾时才打开三重门。

一块石头,就知道这家是否殷实

主院落的大厅前,檐前铺的石板地砖(檐前石),也是很有讲究的。据介绍,这叫通财(才)石,一般是中间的会客厅有多宽,条形石就有多长,叫做“长同间广”。

这块石头要宽、要大、要厚,必须是一整块石头切割成的石板,不能拼补,不能有裂痕,因为在福州话里,“裂”与“穷”发音相同,裂痕意味着贫穷,是为大不吉。

在传统风俗里,如果遇到重修微调,通财石下不能垫石头,不能垫瓦片,要垫古钱,古钱最好要用开元通宝,为“开出状元通财宝”之意。在古代,看一户人家家底是否殷实,走进大院,看这块石头是否够宽够大,就能知晓一二。

1

成片木构建筑   如何防火

三坊七巷的古园林玲珑优雅,构造布局上,园内建筑与树木花草、池沼的用地比例极为将就,园林无论大小,都有山石和水池;私宅园林多数精巧玲珑,大的不多。

假山石料多采用海边千疮百孔的海蚀石,显得很有灵气,极少使用太湖石。而假山还有一个功能——防火。

三坊七巷里的房屋多为木建筑,木头很容易引起火灾,古人设计出很多具有防火功能的“消防设施”,比如房屋进与进之间均用高墙分隔,以假山雪洞为通道,即使发生火灾,高墙与雪洞也会拦下大火,防止蔓延。

本节内容来源:家在鼓楼

游览路线行程怎么安排

全部逛完  大概要一天时间

1

上午游特色景区

严复故居——二梅书屋——水榭戏台——小黄楼——林聪彝故居——谢家祠——王麒故居——郭柏荫故居——刘家大院——周哲文艺术馆——鄢家花厅——刘齐衔故居(联票价是 120元/人次)

2

下午游公共街区

品美食赏美景的坊巷慢游——参观左海伟人林则徐纪念馆——南后街购物


古建筑园林艺术之美

街巷文化之旅

探访名人故居

传统文化之旅
有哪些必玩景点  都在哪个位置
严复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郎官巷西段北侧20号,主座与花厅两座毗连,占地面积609平方米。故居是当时福建省督军兼省长李厚基为严复购置的。严复于1920年底回到福州,居住在这里,直至1921年病逝。尽管严复于此的居住时间不长,但仍是他落叶归根的地方。严复孙女严停云,笔名华严,是当代台湾著名女作家,她出生、成长在郎官巷。她在《吾祖严复》、《郎官巷里的童年》等散文中,曾娓娓动听地讲述她的郎官巷故居和她外婆的杨桥巷“台湾林”宅院。

▲ 严复故居

二梅书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福建省民俗博物馆。位于郎官巷西段南侧25号,系清道光六年(1826年)丙戌进士林星章宅院,因院内种植两树梅花而得名。大院朝街六扇大门,一进厅堂正间用彩金插屏门隔成前后厅。主座东墙外即是“二梅书屋”,屋前有两株梅花,自成院落。二梅书屋的东侧有灰塑雪洞,曰“七星洞”。三进为花厅,所有门、窗、壁、板皆用楠木制成。门窗都是双层漏花,冬夹窗纸,夏蒙窗纱;壁板、门扇上部堵板都有漆画的树木花鸟和戏剧故事。厅前小花园中建两座古亭,其中一座是六角半边亭,并有一株百余年的荔枝树和一株棕树。

▲ 二梅书屋

水榭戏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福州地方戏剧演艺场。位于衣锦坊东口北侧4号,创建于明万历年间,原是郑姓住宅;清道光年间为孙翼谋家族所有,以后长期都有孙氏子孙居住。经过多次重修,成为三座毗连、全坊最大的宅院。花厅建有水榭戏台,是府内喜庆宴会的重要场所。这是福州市仅存的水榭戏台,坐南朝北,系单层平台;内顶上方形藻井,中刻团鹤,周饰蝙蝠,象征福寿双全。戏台三面临水,中隔天井,面对楼阁,拾音良好。戏台呈方形,面积30平方米。池旁石栏板,浮雕花卉;池东西两侧为假山、雪洞。戏台正对面建双层楼阁,可供聚会、看戏或登高望远。墙头、檐下、屋脊灰塑花边纹饰等皆精工细作,造型独特,别具一格,至今保护完好。

▲ 水榭戏台

小黄楼

位于黄巷中段北侧36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中国涉台楹联博物馆,存放有乾隆十六年进士刘墉、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北洋军阀首领冯国璋等人的楹联、牌匾百余块。史载东晋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中原黄氏入闽聚居此巷,黄巷因此而得名。唐进士、崇文阁校书郎黄璞居此,建楼阁曰黄楼;清雍正年间至乾隆前期为林枝春所居;乾隆后期至嘉庆年间归梁上治、梁上国兄弟,后传梁章钜;后其女梁环姿、女婿赵新居之。


▲  小黄楼

林聪彝故居

位于宫巷北侧24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福州漆艺博物馆,展示具有“福州三宝”之一美名的脱胎漆器,以及由脱胎漆器工艺发展而成的漆画,展品逾千件。该故居始建于明代,清顺治二年,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帝位时,在此设大理寺衙门。道光间,为林则徐次子林聪彝所购置。他晚年居此,直至病终。故居气魄恢宏,庭院深深,活动空间宽广,在福州古民居中并不多见,至今原布局基本保留完好。木构架,斗拱、雀替、悬钟等雕刻精致,墙檐下有精美的灰塑雕像;主座四进,第一进南面照墙上堆塑獬豸,为明代大理寺衙门的标志。园林宽广,分布榕树、竹林、花坛、鱼池、拱桥,景色宜人,其中小叶榕尤为珍贵。园西北建后花厅,木构,梁柱硕大,做工细腻,檐下悬钟雕刻佛手等柱头,精巧雅致。故居整体建筑高敞气派,具有较高艺术价值。

▲  林聪彝故居

王麒故居

民国初李厚基新编陆军第十一混成旅旅长王麒住宅位于塔巷西段北侧28、30号,该故居前身是汀州会馆。该故居始建于清初,乾隆、嘉庆年间及民国时期均有修葺,宅院贯穿塔巷和郎官巷。故居四面围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225平方米。主座是典型的福州古民居结构,前后三进,临街六扇大门。首进建筑三面环廊,廊下大天井均用大条石铺砌。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两厢隔扇、门扇、窗棂全用楠木。一进与二进间有覆龟亭相连。二进厅堂陈设与一进大致相同,墙头上灰塑人物花鸟装饰,保存完好。

▲  王麒故居

郭柏荫故居

位于黄巷东段北侧4号,俗称“五子登科”宅第,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保留完整,明、清两代建筑风格并存,是福州典型的民居建筑。故居始建于明末,原系衙门;清道光十二年进士郭柏荫显贵后购置重修。其父郭阶三,生五子,皆登科第,因此宅前悬“五子登科”牌匾。建筑面积2130平方米,主座建筑前后三进,坐北朝南,四周围墙。规模宏大,门面壮观,东西间距二十余米。东墙外为花厅园林,庭院内有造型别致的假山、水清见底的鱼池、小巧玲珑的花亭,以及错落有致的树木,颇具江南园林的韵味。

▲  郭柏荫故居

鄢家花厅

故居位于安民巷南侧47、48号,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桢楠文化艺术博物馆,馆内陈列由金丝楠古沉木制作的系列家具。建于清乾隆年间,原系“鄢氏太澄公宗祠”,各地到省鄢氏族亲多住此。民国时期归侨商邹克明,曾两次重修。主座厅前廊有小门通西院花厅,一进大花厅是精华所在。客厅房间全用楠木,精雕落地门,尤显富丽堂皇。房前有小厅,缀以配着花窗的隔扇,厅前轩廊卷棚饰顶,悬钟、雀替刻有花果,造型独特。

▲  鄢家花厅

谢家祠

位于吉庇巷北侧60号。建于明代,清至民国多次修建,现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状元府艺术馆。故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025平方米。前后四进,前为浅面厅,进青石框大门为主座。大门框精制,楣上一对青石门簪,明代规制,全市少有。主体建筑用材硕大,三面环廊,当中天井,全用条石铺砌;墙檐下灰塑“八仙过海”、“双狮戏球”等图饰;花厅小巧玲珑,古为书斋。后墙与宫巷相邻。

▲  谢家祠

刘家大院

位于光禄坊中段北侧28、30、32、34号,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刘家大院是龙山“电光刘”刘氏家族的产业,是当时福州城内的豪宅之一。自西而东四座并列:东从道南祠,西至早题巷,南临光禄坊大街,北靠大光里,总面积4532平方米,为福州市区规模最大的单姓宅院。坐南朝北,规模庞大,布局工整,工艺精美,保存完整。刘家大院的建筑尺度和用材也很惊人:前后檐下的廊檐石又长又宽,梁柱等结构构件硕大,天井里的石勒脚很多都是用整块的大青石砌筑的,这也充分体现了刘家大院作为福州民居的特色,有典型的南方建筑灵动通透的特点,同时也表现出稳重和大气,展示了刘家的富足和气派。

▲  刘家大院

刘齐衔故居

故居位于宫巷北侧14、16、18、20号,现作为博艺堂,分为古陶瓷馆和雅乐馆两部分,陈列西周到晚清的陶瓷展品,以及古今中外的乐器百余件件。该故居为清代建筑,四座毗邻,总建筑面积4141平方米。坐北朝南,主座三进,正门偏东,石门框上施单坡顶门罩。首进正厅面阔三间,中正厅,左右厢房,以插屏隔为前后厅,门扇、窗棂皆用楠木制成。进与进之间施覆龟亭。花厅内有假山、鱼池和阁楼,池内有泉。

▲  刘齐衔故

免费景区推荐


叶氏民居

叶氏民居位于三坊七巷的南后街西侧,在衣锦坊与文儒坊之间。叶氏民居的建筑风格融明、清、民国三个时代的风格于一体,是南后街现存比较完好的古民居之一。2005年,叶氏民居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将叶氏民居作为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常设展示中心,宣传与弘扬我省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品千余件。

▲  叶氏民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

蓝建枢故居

蓝建枢故居位于吉庇巷与南后街的交叉处,是一座清代建筑物。民国时期修葺过,建筑面积1029平方米。“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就建在故居内。这座古建筑的原主人蓝建枢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名人,生于1854年,福州人。蓝建枢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任“镇中”舰管带,率“镇中”舰参加防御作战。民国时期,蓝建枢曾任海军参谋处处长、海军编史监修、海军总司令等职,被授海军中将。1921年,蓝建枢被授于“澄威将军”,同年8月辞去海军总司令职,回福州这座旧居安享晚年。

▲  蓝建枢故居(福建海峡民间艺术馆)

冰心林觉民故居

林觉民故居位于杨桥巷86号,这里也是冰心的故居。在林觉民就义后,父亲林孝颖为逃避清兵的追杀带领全家躲到福州远郊,谢家便买了此居,民国建立前后,著名作家冰心(谢婉莹)曾居此。而且近代才女林徽因(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夫婿梁思成)作为林觉民的侄女曾在此居住。现辟为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

▲  冰心林觉民故居

光禄吟台

“光禄吟台”是福州著名古典私家园林,也是三坊七巷之一的光禄坊里最具代表性的景点玉尺山古迹。光禄坊内的名胜以光禄吟台最为有名,它集池、台、亭、石、花、木之胜,保留有清代曲池、石桥、小亭等景观,并有宋至民国十余段摩崖题刻,为游客观览之地,文人雅士集聚之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物价值。早在1961年此处就被列入福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  光禄吟台

林则徐纪念馆

林则徐纪念馆位于澳门路16号,从南后街南门出来往南行一百米即可。林则徐纪念馆原名林文忠公祠。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982年按原样修复,主体建筑有树德堂、南花厅、曲尺楼、碑亭等,为园林式庭院。主要展有林则徐生平事略,鸦片战争,放眼看世界第一人等内容。


▲  林则徐纪念馆

本节内容来源:鼓楼旅游

没逛过这5个花厅,算白来

清幽雅静

小黄楼花厅

要说三坊七巷的花厅,不得不提到小黄楼。它的花厅承包了两个“最”:西花厅是三坊七巷最秀美的花厅,东花厅是三坊七巷最大的花厅。

小沧浪亭

东落花厅是林则徐当年的老师、省城四大书院之一鳌峰书院山长陈寿祺所建。园内中西混搭,亭台楼阁、窗花木栏、假山水池,极具江南园林特色。

花厅南面是假山水池。岩洞曲折,峰回路转。一座凉亭立于假山之顶,名为“小沧浪亭”,取意于苏州的沧浪亭。凉亭不大,但却占尽最佳位置,凭栏坐憩,极目远眺,整个园林佳景尽收眼底。

小沧浪亭

一条花草簇拥的石子路,颇有种曲径通幽的意境。沿着石子路往北,一座掩映在树荫中的八角楼探出了脑袋。

石子路曲径通幽

八角楼藏身绿荫中

这座八角楼就是陈寿祺的藏书阁,分为上下两层。这座八角楼的建筑风格很有特点,可谓是中西合璧。中式的回廊,配上西式的活动百叶窗和西式壁炉,精致又洋气。

建筑风格中西合璧

这个花厅里有三株珍贵的百年大树——芒果树、玉兰树、苹婆树,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有种遮天蔽日的感觉。到了夏天肯定很凉爽。可惜的是,百年玉兰树在去年台风中受损,剩下光秃秃的树干。

芒果树遮天蔽日

玉兰树台风中受损

东落花厅十分清幽雅静,偶尔鸟儿停在树梢,叽叽喳喳地唱着歌。漫步其间,觉得内心也变得十分恬静。

西落花厅是三坊七巷最秀美的花厅,也是小黄楼所在之处。不巧的是,目前正在整修。

诗意雅致

二梅书屋花厅

二梅书屋第三进为花厅部分。这个花厅不是很大,陈设布景,处处体现了主人林星章清雅的性情。

花厅

花厅回廊

整个花厅坐北朝南,面阔三开间。外层是一圈回廊,旁边有美人靠。中间一层用活动的楠木隔扇隔开。隔扇上面镌刻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有竹林七贤之一刘伶的《酒德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王羲之的《兰亭序》、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 典雅》、王勃的《滕王阁序》等。最里面是一个小厅,是主人与亲朋好友聚会的场所。

隔扇上面镌刻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

这个花厅像是专门为文人雅士打造的。在这里可以尽情的吟诗作画,谈论国事家事。

厅前小花园里假山、凉亭、水池

厅前是座小花园,一棵百年荔枝树撑于园内。假山上怪石嶙峋,山上立有福州市区的名胜鳌峰和白塔。假山前的水池呈半圆形。假山两侧分别设有“半边亭”。试想,吟诗作画累了,登上凉亭,或弹琴品茶,或极目远眺,闲看庭前花开花,云卷云舒,该是多么悠然自得呀。

荔枝树如巨伞撑于院内

巍峨壮观

林聪彝故居花厅

林聪彝是林则徐的次子。明末,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以此屋为大理寺衙门。清道光间,此屋为林聪彝所居。

林聪彝故居大门

花厅的回廊部分,檐下的悬钟上刻有“佛手”图案

林聪彝故居的第三进是花厅部分。花厅园林内最抢眼的当数那株苍翠垂髯的古榕。这株古榕有二三十米高,长在墙边。树冠庞大雄伟,榕树根盘岩石,浓阴蔽地,基干苍老错节,好似饱经沧桑的慈祥老者。一根根垂下的榕须,犹如飞流直下的瀑布,气势恢宏,令人惊叹。亭台楼阁、假山水池在它旁边都显得渺小。

榕须垂下犹如飞瀑

古榕树冠庞大雄伟

福州现拥有古榕名榕千株以上,宫巷林聪彝故居这株古榕就是其中著名的一株。

古榕旁,小桥流水,假山回廊掩映,巍峨壮观。整个小花园布局紧凑,繁简相宜。

院内小桥流水

小家碧玉

尤氏民居花厅

尤家相传是清初词章家尤西堂的后人,曾一度在三坊七巷里拥有宅院6大座、13进、一百余间的尤氏房产,几乎占去半条坊巷,被人称为“尤半街”。

尤氏民居如今是福州市海丝之路展示馆

院中花木繁盛

比起其他花厅,尤氏民居花厅更像是小家碧玉,有股清新之感。

假山错落

花厅园林占地面积不大。假山耸立,花木繁盛。山顶立着一个四角方亭,亭子简约不失大气。假山下,是一方水池,一座简单古朴的小拱桥架于池上。池里几条小鱼在畅游,多了许灵动、生气。

假山顶立着一个四角方亭

拱桥下池水中鱼儿游得欢畅

精巧别致

水榭戏台花厅

水榭戏台位于三坊七巷中的衣锦衣坊,是福州独一无二的水榭戏台。往东小门通第三座花厅园林,园林内建有水榭、戏台,是宅院的精华之处。

水榭戏台大门

在封建社会里,戏台一般是搭建在祠堂、祠庙、戏院里,能够把戏台搭建在自己家里,是主人身份地位的体现。

水榭戏台位于衣锦坊

水榭戏台,坐南朝北,系单层平台,四柱单开间,十分精巧。九脊歇山顶,翘角上刻有精美的镂空“角鱼”,檐下夹角施雕花“弓梁”、垂柱;内顶上方形藻井,中刻团鹤,周饰蝙蝠,象征福寿双全。

水榭戏台

戏台三面临水,拾音良好。在这样的地方看戏,好是享受。这也足以看出宅院的主人是多么风雅。

旁边的白色回廊,是演员通道,通向演员服装是与休息室,这里的设计体现出建台者构思的科学。

戏台静立水中,虽热闹不再,但雄姿依旧。保安介绍,水榭戏台现在偶尔还会上演折子戏等戏码。

戏台对面是两层的小楼

戏台对面是两层的小楼。水榭戏台所在宅院系郑氏宅院,郑宅系大户人家。每年正月初三办春酒或其他婚嫁等喜事是,主人都盛情地请来众多亲朋好友到宅内聚会,男宾在一楼厅里宴客、品茶、听戏,而女眷和孩童在二楼阁楼上看戏。

男宾在一楼厅里宴客、品茶、听戏

戏台左侧是一个小凉亭

戏台左侧设计有一个精巧别致小凉亭,四周绿意环绕。花园里,三角梅开的繁盛,似乎也在诉说昔日的热闹之景。

院中三角梅开得热闹

本节内容来源:家在鼓楼

每个坊巷名字  有哪些来历

☑郎官巷



1983年巷西口建郎官巷巷名牌坊,坊联:“译著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郎官巷因居住有北宋世代郎官刘涛而名,巷内有严复故居、二梅书屋、绥安会馆、讲书场等古迹。


☑塔巷


塔巷,得名于王审知部将在巷北募建的一座木塔——育王塔,明末,塔院废。清末民国初,巷口犹留下半爿贴墙的小塔,20世纪50年代在巷口牌坊上缀以小塔,以作象征。这里还设有民间慈善团体福州红卐字会、中华书局、文兴境书场、云林图书纸店、三妙轩照相馆等。


☑宫巷



明成化年间巷内曾建有紫极宫,故名宫巷。巷内大宅毗连,先后住过许多历史名人,如:清代贤臣杨庆琛、爱国诗人林昌彝、船政之父沈葆桢、河南布政刘齐衔、林则徐次子林聪彝、民国海军总长刘冠雄,等等。文化艺术品店号也多,有沈绍安传人“恂记”脱胎漆器店、詹斗山笔墨庄、翰美堂笔店、广百城书纸店等。


☑安民巷



安民巷,相传黄巢入闽,兵至巷口,出示安民,故名。1984年巷东口建巷名牌坊。巷内有支巷立本弄、连江弄、麒麟弄、金鸡弄,有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中共福州地委联络处等革命纪念地。


☑衣锦坊



衣锦坊,旧名通潮巷,宋宣和年间称棣锦坊,南宋改衣锦坊,一直沿用至今。坊内有支巷洗银营、柏林坊、黄朱园里、酒库弄;坊北有雅道巷与水流湾相通,坊南的闽山巷通接文儒坊。坊内著名古迹有:郑家大院——水榭戏台、欧阳氏大院和花厅、郑鹏程故居、翁良毓故居等。


☑文儒坊



文儒坊,原名山阴巷,宋代因“海滨四先生”之一、国子祭酒郑穆居此,改名文儒坊。坊中段北侧有闽山巷通衣锦坊,坊南侧有支巷大光里、丰井营,坊北侧还有秃头巷东林里,西北有打线营、驿里、车弩境。坊内官绅文士居住尤多,有明代兵部尚书林瀚、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台湾总兵甘国宝、六子科甲陈承裘、海军名将陈季良、诗人陈衍、何振岱,等等。


☑黄巷


黄巷,因唐代校书郎黄璞宅昔居此,故名。巷内有支巷喉科弄(清代有朱天章者精喉科,居此)、照相弄(民国初有福州历史上最早的照相馆之一镜中天照相馆)。古建筑、名人故居众多,最有名的要数黄楼、东园、小嫏嬛馆的建筑群,这里住过黄璞、梁章钜翁婿、陈寿祺父子。


☑光禄坊

光禄坊,因坊内有“三山藏”之一的闽山,故旧名闽山坊,北宋时因法祥院内有程师孟光禄吟台,故更名。民国时期拓为马路。坊北有支巷早题巷、机房里、仓前后巷,坊南有玉山涧,坊西南有米仓前、仓角头、察院庄、三十二门。坊中出现不少名门望族,有民族英雄林则徐、博物大家郭苍柏、翻译家林纾、爱国作家郁达夫、福州太守程师孟、浙江提学孙昌裔,等等。


☑吉庇巷

吉庇巷,明嘉靖间由“急避巷”改名而来。于民国初扩路,至1989年尚存蓝建枢故居、廖毓英故居、谢家祠、刘氏总祠等古建筑。曾是福州城内的重要市街,有米店、粥摊、豆腐店、布店、衣店、洗染店、理发店、印刷店、人力车馆、彩结店、柴炭店、打铁店、锯木厂、弹棉店等。


☑杨桥巷

南宋称登俊坊,以其西通杨桥,俗称杨桥巷;民国时期改称杨桥路。原巷末北侧有钟山大中寺,南侧有双抛桥。清代后期形成商业区,沈绍安脱胎漆器店日益发展,马总铺、万福来等皮箱店达十数家。民国时期,西段成为银行区。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爱国外交家林长民、林徽因、冰心等等,都曾居住在此。

本节内容来源:三坊七巷官博、手绘:倩竹

一分钟逛完南后街

把手机横过来,

不要惊叫~~

三坊七巷还出3D视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坊七巷简介
到三坊七巷,这些花厅你都逛过了吗?
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人才辈出,代表着半部中国近代史
福州三坊七巷撷粹
福州·探秘近代名人聚居坊巷(组图)
明清古街三坊七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